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收錄在紐約華文作家協會文集《紐約風情》中,2018年出版
很多年前,有個熱播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裏麵有首歌唱到:千萬裏我追尋著,可是你卻並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夢裏,在夢裏你是我的唯一,Time and time again,You ask me,問我到底愛不愛你……
那會兒看這部連續劇時,我已經身處美國了,對於高樓大廈的大蘋果城和王起明般的奮鬥經曆,並沒有太多的熱衷,那時,我住在陽光燦爛的加州,那裏的人文地理都讓我覺得比擁擠的紐約要舒適得多,而矽穀的一群華裔精英也讓我身在其中更覺得比王起明的製衣廠來得前衛和激情。
大學畢業後我任職矽穀的一家星級酒店,同時還拿到一張美國運通的信用卡,信用卡公司給的福利,九十九元舊金山紐約的往返機票,這樣第一次來到了大紐約。
站在那個叉子形狀的時代廣場,啞然失笑,這也能叫廣場?比天安門廣場小多了!住在布魯克林友人處的小公寓裏,每天哐啷哐啷的地鐵越過布魯克林大橋從頭頂上碾過,那噪音令人難以安眠,不能想象友人在那樣的環境下一住經年,尤其是他那樣一位官二代,在國內的日子應該是相當不錯的,紐約有吸引他的地方,卻對我似乎毫無吸引力。隻是在臨離開紐約的最後兩天,三月紐約的天空飄起了白雪,雪花把中央公園變成了一個童話世界,我和男朋友在雪地裏打雪仗、嬉笑追逐,那一刻,讓我有點想住在曼哈頓的中央公園的旁邊,卻被一句“公園邊的公寓都是上百萬”,硬生生吞下了我的奢望,剛畢業工作的我,年薪不過五位數字,想到那七位數字的曼哈頓中城小公寓的天價,轉身毫不留戀回我的陽光矽穀。
時間走到2001年9月11日,一早,電視裏的畫麵觸目驚心,我們曾經踏足的世貿大廈轟然倒塌,紐約就這樣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受到重擊,漫天煙塵覆蓋下,紐約成了人間地獄,那一天我與所有人一樣,為紐約心痛哭泣。
八年後,當外子任職的公司由矽穀搬遷到紐約哈德遜河的另一邊,我隨他來紐約和新澤西考察,看是否把家從西岸搬到東岸來,白天我們跟著經紀看住宅,傍晚,我們倆一起來到911紀念地,那時新的世茂樓還處在挖地基的階段,一走近,就感覺陣陣的涼氣直透心底。東部相對於西部便宜很多的房價絲毫不能動搖我不願搬離美西的決心,我決定帶著孩子留守矽穀,放飛先生一個人前往美東工作。
可是,冥冥之中上帝的旨意,最終我們全家在一年後還是搬到了新澤西的山湖鎮定居下來。雖說搬家搬得不完全心甘情願,但那以後的七八年間,讓住在紐約附近的我有機會慢慢一點一點地對她深入了解起來,才認識到紐約的好和紐約的美,仿佛是一顆鑽石被泥土掩蓋,一點點去淨泥沙,鑽石的光芒便四射開來。
認識紐約是從美食開始的。從我們住的新澤西小鎮到曼哈頓隻要三十五分鍾的車程,自搬來美東,我們懷念舊金山灣區正宗的中華料理,而我們住的新澤西鄉間卻不容易找到,就去了紐約的法拉盛,那裏簡直就是一個小中國,各種中式美食佳肴應有盡有,川菜、淮揚菜、京菜、台菜、上海菜……但法拉盛離我們稍遠了一點,開車去了幾次,就舍遠求近,轉往曼哈頓的中國城,那裏也類似,粵菜、福建菜更是出類拔萃,以中國城為中心放射性地往外擴散著走,我們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品嚐城裏的美食,小意大利的意大利菜一家家吃過去,能分辨得出哪家的提拉米蘇中的酒味更香,哪家的馬澤瑞拉奶酪更加新鮮。
從小意大利一路吃過去,經過Soho區一間間帶有藝術氣息的咖啡館,才了解到原來Bagel的流行與紐約有關,原來甜甜圈可以做成這個樣子,原來貌似不起眼的Deli小店,裏麵的東西如此美味。走到中城又是另一個天地!全世界的菜係幾乎在這裏都有根據地,古巴菜、巴西菜、法國菜、德國菜、加勒比海菜、非洲菜……更別提中城集中的中國川菜館堪比四川的成都寬窄巷,而正宗的紐約奶酪蛋糕Junior一開就是好幾家,還有那遍地開花大街小巷裏都有的希臘中東風味的美食餐車.
嚐了紐約的各種美食,深深體會到一點:這是個真正的全世界全人類大融合之地!
我們花了幾年的時間,依然不敢說吃遍曼哈頓。
在中城吃完那一餐沒有鵝肝的法國菜(美國不允許進口鵝肝),我們轉向中城美食之外的繁華。很多個白日,穿梭在一個個世界頂尖級的博物館裏,全球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博物館和大都會博物館我們都去過,可是無論是大英博物館還是羅浮宮,都是在去英國和法國的旅遊途中順便一遊,最多也就是在裏麵待個半天,走馬觀花一看。可大都會博物館不同,我可以反複去,一待就是一整天,從早晨進去到傍晚出來,可以在莫奈的畫前發呆,也可以在獅身人麵像前任思緒徜徉,走累了看累了,還可以在咖啡廳裏要一杯帶著奶香的拿鐵,透過蒸騰的熱氣,眺望玻璃窗外中央公園被秋風吹紅的楓葉。
這幾年裏,獨自一人,或者帶著孩子、父母、朋友去過和反複去過大都會博物館、移民博物館、自然博物館、曆史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漢姆博物館……
白天看完博物館,晚上在中城的歌劇院裏欣賞一出百老匯歌劇,那才是嚐到紐約的萬千滋味中最難忘的一味。這些歲月裏看的百老匯歌劇是一出比一出精彩:歌劇魅影、貓、西貢小姐、芝加哥、媽媽咪呀、站定腳跟、女巫、獅子王、美女與野獸……
如果說曼哈頓的下城是世界金融中心,中城的博物館和百老匯音樂劇可謂人類文化最精彩的集匯。
有時一段時間伏案寫作之餘,也想著走出去犒勞一下自己,於是進城逛逛曼哈頓東村西村的時尚店鋪,拎一個邁克高仕(Michael Kors)設計的手袋,或者蹬一雙周仰傑(Jimmy Choo)精心製作的鞋子,在曼哈頓石頭路麵的街巷裏走走,也能體會到一種做紐約人的自豪呢!
幾年大紐約地區的生活,我的文字裏開始出現紐約的一切,證券市場緊張的節奏,曼哈頓街道的老舊氣息,紐約的人和事都一一出現在我的小說裏,紐約隨著我的文字鑲嵌進了我的生命之中。
紐約的精彩是一篇文章說不盡的。
今天,站在曼哈頓下城911紀念水池前,不停的流水傳頌著我們對逝者不盡的思念,祝願他們在天堂裏快樂美好。
仰望藍天白雲,情不自禁默誦著那首紐約著名詩人惠特曼的詩句:
What hurrying human tides, or day or night!
What passions, winnings, losses, ardors, swim thy waters!
What whirls of evil, bliss and sorrow stem, thee!
What curious questioning glances—glints of love!
Leer, envy, scorn, contempt, hope, aspiration!
Thou portal—thou arena—thou of the myriad long-drawn lines and groups!
(Could but thy flagstones, curbs, facades tell their inimitable tales);
Thy windows, rich and huge hotels—thy side-walks wide;
Thou of the endless sliding, mincing, shuffling feet!
Thou, like the parti-colored world itself—like infinite, teeming, mocking life!
Thou visor'd, vast, unspeakable show and lesson!
無論如何,紐約,我愛你!
88年出差到紐約三天,哇噻!什麽城市,雜,亂,差,就是有錢,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土豪吧.
雜是指人種雜,亂是價值觀亂,差是衛生糟糕,尤其是那個地鐵裏頭,像廁所.曼哈頓是富區,皇後區是中等,布魯克林就別說了,是窮地方.
在皇後區,一家台商非要請我們吃飯,把紐約講了個透.結果沒有給我留下好感,紐約在我的印象就這麽的定論了.
你可以很光鮮,但是你必須要有鮮花踩在牛糞上的自豪,才能在紐約生存並成長.
如果你是一個極度拜金的,那麽紐約一定是個好地方.在美國,你必須在不斷地搬家中成長和致富,在66號路上享受著美元給你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