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BeautyinAutumn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補習班,家長焦慮的解藥?劣質教學的補藥?

(2017-03-02 19:48:38) 下一個

在海外文軒教育微信群裏,有曆時半天的討論,圍繞的主題是-是否有必要送孩子去補習班?

 

按理說,每個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有需要,有的孩子不必要,這本沒有太多的好爭論的,可是,這裏麵有辦補習班的人,有孩子長大大學畢業的家長,有孩子目前讀不好成績不理想的焦慮的父母,也有道聽途說加上自家弄不清楚的“吃瓜群眾”,這場討論就很明顯的成了兩種論調的爭論。

 

第一種論調:美國教學質量不高,尤其是數學教學質量普遍差,老師教不明白,孩子當然要送去補習班。

 

第二種論調:美國教學質量挺好,數學教學也不錯,自己的孩子就學的很好,都進了很好的大學,補習班真的沒有必要。

 

在華人中,覺得中國基礎教育比美國好的其實人數不少,尤其我們這一輩留學人,當年出來基本上在數學方麵都有一種“通吃”的感覺,別說理工科留學生,就我這在國內讀英文專業的,在美國大學裏補基礎課時,讀微積分,我在班上也是分數最高的,我也沾沾自喜了很久,也曾持這種論調很久。

 

今天,我已改變了這種觀念,原因好幾點,首先當年出來的這批留學生,雖說在做題考試上比美國學生強,到了工作實踐中,大部分還是在美國人手下做事情,當然這裏麵有語言的問題,但是,追究下去也能看到在數學方麵,中國式的教學多為題海戰和應試技巧。而美國教學側重在應用。除非你像陳景潤似的搞尖端數學研究,否則一走出校園,那些學過的解題數學用處就有限了。

 

其次,看今天在美國生長大的ABC依然給大多數美國人的感覺還是數學好實際能力弱,因為他們父母重視數學,或者說最可能輔導孩子的就是數學,以他們學過的方式輔導,所以很多孩子繼承了父母的數學能力。但我想說的是,我們是否還想把孩子培養成海一代這樣?隻是做個工程師,有個工作即可?我相信這答案是矛盾的,一方麵有人會說那有什麽不好?一方麵又把孩子往名校推,其實絕大多數的第一代留學生並不是美國名校留學出來的,那許多工程師做的也不錯,是不是?

 

因為相信我們的基礎教育堅實,所以用我們固有的觀念來看美國的教育,便多指責。正如我當年對美國大學生的批評,數學這麽差,連我學外語專業的都比你們強!哈哈哈,多自豪啊,真實的情況是,我一直到高中畢業,都在中學的理科班裏,一個年級八個班級,一個班五六十人,理科班是尖子班,那是四五百人中挑出來的頂尖五十人。再說這些美國州立大學的大學生,慢慢的才知道是美國高中畢業生被所有的名校私校篩選下來的那些除去頂尖至少百分之四十的剩餘人,用咱們的尖子跟人家墊底的人比,當然你比人家強!我相信當年若把我放進哈佛的課堂,我也會驚奇地發現,人家微積分做的比我溜。

 

把話題扯回到補習班上來,家長的焦慮症不可否認是送子女進補習班的一個很大的因素。擔心孩子跟不上,輸在起跑線上,考不進好的大學等等,在矽穀時,我的朋友中就有一個平常省吃儉用不舍得花錢的人,在孩子進補習班上,多少錢都眼睛不眨一下,我們都笑她自己穿十塊錢一件的衣服,給兒子補習一千塊眉頭都不皺。她的兒子其實成績已很好了,可是在競爭激烈的Cupertino學區,別人都補,她不讓自己的孩子補,睡不著覺,焦慮啊!

 

在那樣的環境裏,我也焦慮過,我的兩個孩子小學讀的是聖河西北穀的一普通的小學,屬於中等偏上吧,我的華裔鄰居紛紛搬家搬去了頂尖好學區,我開始還能淡定,堅決不搬家,我要住新房子,享受型的人嘛。可等孩子要讀初中了,我也不淡定了,最終也搬到了Palo Alto學區,孩子進好學校,也擔心,怕趕不上啊,送補習班吧?加上當時看兒子在好學區的初中功課也有限,每天回家半個小時不到,家庭作業就做完了,看他讀小說玩遊戲,更不淡定了,送去數學補習班讓他有事情做,這樣他在那個Kumar數學班裏一級級上升,做完一級的題目,考個試,考過了就升一級,最後成為整個北美八百多位頂尖競級的孩子之一,我也很驕傲,孩子卻無所謂,隻對我說補習班的老師說等他進了高中憑現在的成績,可以去做助理補習班老師,有工資拿。

 

可也沒等到他拿工資,我們搬去了美東,Again,重視教育的我們去安家買房的首要條件就是好學區,隻是,這個東部的好學區與矽穀不同的是,華裔的孩子很少,這是一個基本上白色居民主導的小鎮。加州那種競爭的環境一下子被甩到了身後,加上適應環境等,補習班再沒出現在兒子的日程上。他高中三年級,要考SAT了,問他要不要報個SAT補習班,他那會兒讀書已經十分自信了,自我目標高,雖是我們建議的,他可有可沒有的說隨便,這樣,我們又為他報了個韓國人辦的SAT暑假集訓班,進去第一天測試考了兩千分左右,集訓完再測2200分左右,離滿分還差兩百分呢!我說這補習班這麽貴,就提高兩百分啊!他聳聳肩,說不是他自己要上的,補習班老師就會讓他們做題目,枯燥極了,還不如自己複習呢!他自己複習了兩個月,考出了2310分,他後來自己說真正的提高還是靠自己學習來的。當然當時對他這樣的分數我還覺得不夠,最終促使他又考了一次拿到了後來的滿分成績,可見那會兒我這做母親的確實不淡定!雖說他進了他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可是如今十分成熟的他幾次對我說我當年送他補習班是浪費錢,沒有意義,他自己說即便當年我們沒有搬家,他一直在聖河西的高中念完書,他相信他也能進很好的大學,我今天也覺得他的話有理。像他這樣聽話自律的孩子,自始自終會讓自己處在金字塔的尖端部分,不論在哪裏,美國的教育體製對這樣的孩子是十分合適的,所謂的精英教育也是指對這樣的人。

 

所以我也是屬於前麵說的不讚成送孩子進補習班的第二種論調的家長,作為過來人的身份,把兒子對我說的話再說一遍:不要浪費你的錢!有這個閑錢,不如送孩子去參加一些他喜歡的能調動他的興趣愛好的活動,或者帶孩子旅行都好。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這麽說是因為我幸運,有個這樣省心的孩子,如果我也有個書讀不好的孩子,看我送不送進補習班去?

 

你別說,我還真有個書讀不好的孩子。我女兒從小就不容易管教,最不聽指揮的那種孩子,小學時還問題不大,在加州,我們兩個雙職工,孩子放學便托給After School Care, 他們幫著去學校接孩子,還幫著管孩子做家庭作業。升了初中,一般這種課後班就不管了,女兒就開始了不做家庭作業,初中還隻是常被投訴,成績下滑,到了高中就混不過去了,我們為她請了家教,家教是一對一的,到家裏來上課,那位家庭老師也是我們這一代華裔,以前是學電腦的工程師,教的不錯,女兒也很喜歡她,可是,即使家教也有作業和練習啊,她依舊不做,有時家教馬上就要來了,女兒讓我們取消,她不想上課,幾次一來,我們也覺得挺難為情的,人家老師為你預留了時間的,你取消了勢必影響人家的收入,可孩子不管啊,到了學校要考試了,她又會主動要求家教來,我們又急忙致電家教,好在那時我們與老師成了朋友,一般都是隨叫隨到。家教說過很多次:你女兒聰明,一教就會。我知道啊,可她的問題不在聰明還是愚鈍,而是不做作業不聽講課啊。成績和學業的壓力是一座最主要的壓在她心裏的大山,可家教幫到搬去大山了嗎?沒有,因為她始終沒有學會正確的學習方法,慢慢的卻把家教變成了一種依賴和解決考試的方法,現在在藝術學院裏讀書的她,也承認,那些家教就是她應付學校考試的一種工具,為了她這個工具,我說我花了多少冤枉錢,現在的女兒到也會笑著說“sorry”。

 

當然,當初不為她請私教,可能她那門課就考砸了,可是現在想想當年她學校的指導就說過一句話:考砸了是她自己的事,她慢慢就會學到該怎樣做了。但那會兒我們做父母怎麽會聽得進這樣的話,覺得學校不可思議,考砸了我孩子畢不了業,你不急我急啊!可是,她從來沒學會應該按照老師的要求做作業,準時交project,即使今天學的是她最喜歡的藝術,在大學這第一年的興奮過後,又一次麵臨學業的壓力,還是作業不能準時交,什麽事都拖延到最後一分鍾,她還在掙紮中…… 前兩天打電話回來說想家、想回家,讓我們給她訂機票春假回來,至少有一點我覺得慶幸:孩子與我們的關係很親密。

 

我現在回頭看很清楚,當年為女兒請的私教,幫了一時,卻沒有能夠幫的長久,學習方法沒學到是她最大的失敗。那不是老師的錯,我不讚成孩子一學不好,就怪老師,當然有不稱職的老師,但是我了解自己的孩子,有種孩子能怎樣鑽空子就怎樣鑽空子,不是每個孩子都愛學習讀書的,興趣固然重要,但是即使把你放在你的興趣中,像我女兒這樣,在一堆這方麵都出彩的人群裏,你沒有很好的更出彩的熱情和努力,你依然會有挫敗感和壓力感。這不是任何補習班能幫到的。

 

和我的美國鄰居-她曾經是小鎮中學的老師聊這個問題,她說孩子的成熟度不一樣,給她時間,有一天她mature enough,會明白的。但願如此。

 

一個孩子不完美不夠好,我不覺得是美國教育質量的問題,因為另一個孩子是同樣的學校同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卻好很多,我始終覺得還是個體差異。父母們別太焦慮了,給孩子時間成長。

 

我美國鄰居說的她的兒子和女兒也是兩個極端,與我家很相似,但是今天,她和她女兒一家住隔壁,前不久,老太太忽然暈過去摔倒在地上,醒過來,立馬電話女兒女婿,女兒立刻趕到送母親去醫院......老太太對我說:幾十年前她再也想不到那總與她對著幹的女兒今天成了她的靠山,兒子遠在波士頓,很優秀,哈佛法學院的教授,可是不可能指望兒子趕來救她。當我說起女兒如今考試成績的壓力,她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與你的親密關係才是最重要的,考一百分還是五十分,以後看都是小事一樁,何苦糾纏不清?!

 

我也想對為人父母者說,我理解你們焦慮的心態,我也曾經那樣過,但是,還是重視你和孩子的關係吧,那個比什麽都重要!

 

至於送補習班還是不送,你自己決定,別聽信補習班的廣告,他當然會鼓動你送,否則你讓他怎麽賺錢?也別隻聽我的一麵之辭,所有的經驗之談都隻能作參考,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美國的教育質量到底好還是不好?我相信太不好就不會有這麽多父母要把孩子送到美國來讀書了。海二代將來的前途不會比海一代差的,因為他們受的教育決定了他們眼界和胸襟,這一點,我堅信。

 

(若想加入教育微信群,請聯係微信號:haiy25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鬱二光 回複 悄悄話 說了半天還真說到點子上了。說得好。中國父母願意揠苗助長。但是孩子的個體生命體驗是無法,因此也就是不能代替的。那種什麽過來人的經驗等似理非理的廢話對孩子一點益處都沒有。我很慶幸自己的兩個孩子沒有費勁上補習班。我們所在的城市華人不多。也就沒有補習學校。其它的補習學校也不去。而且孩子也不願意再花時間學習課外的東西。後來他們從初中,不對,從有記分的四年級開始到高中畢業,成績都是A。自然高中畢業的時候兩個都是當年veldictarian。還都進了藤校。我們書讀的不怎麽樣,家裏也輔導不上去。想來想去,我還是很lucky

HUDIEMI 回複 悄悄話 說了半天沒說到點子上,補課補數學是因為數學是最容易補出成績的,相對而言英文講天賦,再怎麽補也不一定有效,補課的原因是老師不布置回家作業,原因也是因為老師懶,布置作業後他就要改作業,老師是不會用自己的時間去考慮什麽學生成績的,而數學卻是一個靠大量練習來提高的
梧軒主人 回複 悄悄話 其實,因為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有象你兒子那樣”聽話自律的孩子,自始自終會讓自己處在金字塔的尖端部分“的孩子。你的女兒也不是。所以,好像一跟曲線,golfstick形狀,絕大多數的孩子,還是處於線性區域,補多一點,好一點。最上麵,光靠補是不行的,還需要天份。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首先要搞清楚補習班的概念。說的是哪個補習班。
泛泛而言,隻要是校外的,都算補習班。從這個角度看,白裔家長也不少下功夫的。但是更側重於學習學校不教育的,不那麽普通基礎的東西。而這恰恰是小中先強後弱的一個原因。把時間花在當下考試出成績的方麵,當下是顯得強了。但是其實也是窄了。有些不考試的東西其實是拉下了。而後果很久以後才顯露出來。
窄一點的補習班概念,是針對學校項目的再加強。又分三類。一是落後了要趕上的。二是想跳級超前的。三是SATACT的磨刀的。前兩者是長期的戰略行為。第三個是短期的戰術行為。
指望SATACT班大幅度提高成績,本身就是投機取巧的心理。主體成績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很難突擊的。而且就算突擊上去,也是害人害己。人貴有自知之明,濫竽充數隻能蒙一時,但是會坑自己一世的。SATACT班主要是適應性訓練,減少不必要的錯誤,正常發揮。
落後要趕上的才是真正的補習班。趕上了,也就可以了。但這不是大多老中思維裏的概念。
多數老中圈子裏的補習班的概念是,要跳級超前的。是所謂背後受罪,人前顯貴的思維。不努力沒成績是對的。但是是否挖東補西,是否得了麵子失了裏子,是一個應該嚴肅考慮的問題。是否幹擾學校學習的正常規律,導致重疊浪費也是一個應該嚴肅考慮的問題。是否適合自己的特長喜好,十個學生裏麵有一個對數學有意思還不錯的,十個裏麵有九個,那麽一定至少有八個是扭曲的。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樓主說的很好。羨慕你的自推兒子。你女兒大概才更典型。我們多數人都有惰性,能歇著就不想辛苦。可是動力主要還是要來自內心,同時與外界反饋相結合。如果來自家長的動力大大超過自己內在動力,這種努力就不是持久的,一旦離了家長的督促就難免迷失或鬆懈。更可能之後心生怨恨,覺得自己過得好不好都要賴到父母身上。
mamacao 回複 悄悄話 句句在理,句句是金句!
說誰誰 回複 悄悄話 親子關係最重要。那些老莫老穆們一個媽媽養很多孩子,整個社會都很重視親子關係。父母老了,有兒孫繞膝,才是人生贏家。
沉魚 回複 悄悄話 這些並不是重點。

父母的社會環境不一樣,父母的成功無法複製給孩子。孩子的成功,無法複製給孫子。僅僅隻看學校,什麽都沒有意義。學校要求和社會要求是脫節的。

但是,就事論事的講學校,講老師。基礎差就是基礎差。有些孩子不過是根本不需要老師而已。拿著一部分孩子說事,等於根本不考慮學校功能。但是有些孩子是需要學校引導教育規範的,這時候才能看出一個學校是不是真正起到其應該起的作用了。對比中國以前教育和現在歐美教育,拿那些並不是天生就可以學好的孩子作比較,顯然中國過去的學校遠比當今歐洲教育了孩子。不僅僅是學習這一件事,而是整個做人做事的習慣,精神。當然,當今的中國也是沒有了。徹底走上歐美淡化學校功能,讓爹媽有能力的自己教,沒能力的請人教 ,直接把社會從學校開始分層。

補習班有沒有用,該不該,全看怎麽補習,靠做題的,那不叫補習。能應付考試,那是應試教育。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明白該怎麽做人做事,習慣是什麽,為什麽是這樣,怎麽樣才能做好。

為什麽講好不過三代,因為人的天性很少有積極向上努力的,都是懶散的。第一代哪怕天性就是要強要好的,第二代也未必是這個天性。在一個沒有人生教育的環境,第一代會逼著第二代讀書,第二代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但沒有明白努力的意義的第二代不會再逼著第三代讀書。第三代才是垮掉的一代。

沉迷於電腦的80後自己不會失敗,因為上有父母天天都在製止嘮叨。但是80後的下一代才是真正沉迷電腦的一代,因為父母就認為這沒什麽不好。對自己的下一代連製止都沒有,甚至是鼓勵,覺得益智。

任何一個觀念,社會情況的結果,都不會在短時間內讓人看到結果,等人真正意識到的時候,往往是too late

今天你寫這樣的文章,是你兒子女兒最終都好。但你沒有反問過自己,假如自己當初,既不追求好學期,也沒有在報各種補習班的過程中讓兒子明白你的期望和壓力,也沒有給自己女兒家教,隨她自己成績波動。你有幾成機會有今天這樣的結果?

有些事,不是說做了一定有效果,而是即使沒有用,在自己沒有更好的辦法之前,也一定得做。做和不做的區別,是態度的區別。有沒有效果,是能力的區別。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有能力的未必做的好事,有態度的不管什麽樣的社會,一定最後都不會太差。

你看似自己在做無用功,實際上已經完成了態度教育。至於親子關係,遠比讀好書要複雜。也跟有沒有逼過孩子沒有半點關係。親子關係,驗證的隻是父母的愛和為人。
磨不開 回複 悄悄話 在保持人性和人情的基礎上盡量做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