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請先回答下麵八個問題,用T和F代表正確和錯誤:
1. 在一係列的孩子發脾氣(或者搗蛋)之後,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是想孩子表示你仍然愛他!
2. 在目標或目的上越特殊和詳盡,孩子可能達到成功的機率越大。
3. 青少年已經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是什麽,所以你不需要反反複複的說出來。
4. 當你希望孩子談談是什麽導致了他們不當的行為,孩子隻會更加得惱火。
5. 如果我們知道是什麽導致了孩子搗蛋或發脾氣,我們就不需要給孩子懲處了。
6. 孩子和大人通常對同一樣的事情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7. 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成功的控製他的行為,他就隻能改變。
8. 承認一個人是錯的就夠艱難的了,讓一個孩子 彌補(或者改正)錯誤就更難了。
(答案:FTFFFTTT)
很多父母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都有點束手無策。因為我們都是好父母,我們都是現代的父母,知道不該跟孩子對叫,知道愛孩子。有些父母更為自己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而自豪,似乎無論孩子怎樣,我都“曆來順受”,瞧我這“二十四孝”好父母!
然而,孩子從中學會了什麽?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而大喊大叫大吵大鬧的結果就是鎮住了父母!發脾氣原來有這麽大的威力,那幹嘛不用呢?! 而不知所措的父母弄不懂為何孩子有那麽大的脾氣?為何孩子常常莫名其妙就生氣扔東西?為何孩子喜歡哭鬧?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讓父母難堪?
再一次,我強調我們在談論那少於20%的孩子中的那一群,那些父母難以管教,說管教可能是孩子小時候,孩子稍大一點,就是難以與父母和平相處的青少年,對父母出言不遜,動則發脾氣給臉色看的那些難搞的孩子們。
李曼先生建議,在你的孩子脾氣發完之後,父母應該補做的事情:
孩子在喊叫失控時,父母最不要做的當然就是不要與孩子對叫對罵,這在前麵已一再講到這點。斷開即離開現場,等孩子冷靜下來,也不能就此拉倒了,父母應該回去跟孩子好好討論以後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責任感,幫助孩子學會解決難題並漸漸讓孩子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從日常的小事情著手,把父母的期望說出來,正式的明了地跟孩子溝通清楚。 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下麵幾個方麵可供為人父母們參考:
第一個方麵:目標和承諾。
· 目標不是希望,目標是產品。
· 目標必須同時與承諾連在一起,承諾完成某些任務或者工作來達到目標。
· 承諾是保證在特定的時代內完成某個特定的任務或工作。
· 不能用虛假的樂觀來代替目標。
第二方麵:承諾必須是:
· 定義:誰?什麽?什麽時候?在哪裏?如何?特指的。
· 可觀察的:我們能看到什麽?
· 現實的:在人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 合理的:有實際的性質和內容。
· 可衡量的:我們將如何知道被完成或者實現目標。
第三方麵:什麽將發生?
Ø 分析:我們如何知道目標怎樣被達到?
§ 如果可行將會發生什麽?
§ 如果不可行將會發生什麽?
§ 如果可行我們會看到什麽?
§ 如果不可行我們會看到什麽?
Ø 獎勵:獎勵應該是在孩子的眼裏值得的東西。並不是所有的目標都需要獎勵。
Ø 結果:道德發展,自我提升和成就感不屬於獎勵或者獎品,而是結果。
待續
欲加入海外文軒子女教育微信群,請加:haiy256, 然後我們會發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