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去廈門大學開會前,特地提前幾天去福建想去遊玩。
福建想看的第一就是土樓,第二是惠安女,第三是鼓浪嶼。
因為那裏人生地不熟,就想報名跟著國內的旅遊團。南京我父親住所的街道拐角處就是一家旅行社的門麵,我走進去問是否有去福建的團,答案是肯定的。怕跟團住宿不習慣,我要求自己住,還特地多交了幾百塊錢,請旅行社把我住的酒店提升一檔次,誰知道反而造成了後來的種種不便,那是後話。
從南京乘動車到廈門,需要八個多鍾頭,中間停靠的站太多,但是也得以看到沿途浙江到福建一路的山色美景。
坐在我對麵的一位浙江姑娘閑閑地拎著一個漂亮的包包,我定睛一看竟是:Prada!
晚上九點多抵達廈門,來接我的旅行社小夥子因為我的美國護照,認定我是金發碧眼的美國人,在車站到處找金頭發的女人,而我等在那裏半天沒人“認領”,廈門夜晚的悶熱更使得火氣上升,我的美國手機那會兒不知為何又打不通對方的電話,最後隻好試探性地發短訊,二十分鍾後,才與他接上了頭。
我忍不住一頓劈裏啪啦:“你看我像金發碧眼的美國人嗎?你不認識我的名,還讀不出我的姓嗎?有美國人姓那樣的嗎?你一點英文都沒學過,漢語拚音總該學過吧?你念念看!……”小夥子總算態度不錯,跟我道歉又陪著笑臉,我火發完了氣也消了,看著小夥子臉紅紅的,心裏也覺得自己脾氣大了點兒,找話題跟他聊起了天。
小夥子是旅行社的導遊,因為我是一個人抵達,不是跟團隊一起,所以,他被旅行社派來接我一個人的火車。第二天,他說會有其他司機到酒店接我,把我送到旅行團的乘車地點,集體去遊土樓,我知道那就是所謂的拚團了。
小夥子看我跟他隨便聊天了,放鬆了下來,好奇地問我:“你怎麽中文說得那麽好?”我說我是中國人啊,上大學才去的美國。難道他們平常不接國外的團?他說他們旅行社小,沒有懂外語的導遊,那麽,沒有華僑跟他們的團麽?他說也有,不多,不過,大多是台灣香港來的華人,很少美國來的華人,他還特地問我:“姐,你算是華僑還是華裔?”
我還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也不清楚如何劃分,就問他:“華僑和華裔的區別在哪裏?”
他說:“華僑就是持中國護照住在國外的中國人,華裔就是持外國護照的的中國人!”說完就想起他有我的護照複印件,又告訴我:“對了,你有美國護照,你就是美國華裔!”
他左一聲姐右一聲姐,叫得我有點兒不習慣,就對他說:“你就叫我名字吧!”他說叫姐親熱嗎!現在小姐不能叫了,大姐感覺太土,都時髦叫姐呢。
後來的幾天在福建遊覽,幾乎每天都換導遊,幾個導遊都是年輕人,無論小夥子還是年輕姑娘也都是姐來姐去的,我很快就習慣了!這些年輕的導遊基本上都是從外地到福建來打工的,導遊的薪水不算高但也能生活。那兩天的早晨,都是旅行社的老總自己開車來接我,那個年輕的老總看上去也是一個靠自己打拚闖出來的實幹家。
他們幫我升級的酒店其實就是一種快捷酒店中稍微好一點的快捷酒店,也是主要接內賓的那種,房間還夠大,清潔也還過得去,但是無法與國外酒店集團經營的星級酒店相比,也因為我升級了酒店,每天他們旅行社的老板都得開著自己的私家車,特地跑到城市的這一邊來接我到旅行團團員大部分在的酒店裏匯合,很是不便。我曾經在車上跟旅行社老板稍稍抱怨酒店很一般,他強調中國乒乓球國家隊廈門指定酒店就是我住的那一家,來證明酒店夠檔次,我隻好一笑了之。
總的說來,我是體會了一把國人旅行團的滋味,有苦有樂也有滋有味。
今天,幾位導遊跟我還有微信的鏈接,我也算是從側麵了解了一點今天年輕人在異鄉奮鬥打拚生活的一點痕跡。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