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大隊人馬跟我們一起在木屋裏住了兩個晚上,就全部撤離了,包括女兒的爸爸都出公差去了。
木屋裏就剩下我和女兒。
從喧鬧回歸寧靜,我很習慣,女兒卻全然不習慣。她短訊給她爸爸說:讓我和媽媽留在這裏是個壞主意,太無聊了!太無事可做了!我的朋友們都不在,你讓我幹什麽?我隻能哭!
最後還附加一句:我沒有跟媽媽吵架。
先生很著急,跟我打電話說女兒是不是在哭呢?我說我注意到她情緒不高,先是把自己關在衛生間裏老半天,然後一個人又跑到閣樓上不睬我。讓她靜靜吧!我和先生一致同意。
寫了些文字,吃了晚飯,天黑下來了。
走進臥室,卻驚奇地發現女兒不知何時從閣樓上下來了,此刻竟然睡在我的床上!她躺在那裏給她的朋友們發短訊,我說話她半聽不聽的。
無論如何,這是很久以來,女兒自己又願意跟我睡在一張床上,我很開心。夜裏,我會下意識地用手去摸她,感覺到她躺在身邊,很是寬心。
第二天她睡了個懶覺起來,很有胃口地吃了早飯,被我拉著去俱樂部裏打乒乓球,沒見她怎麽打過乒乓球,卻打得蠻好的,基本上能跟我打個平手呢!當然我的球技生疏了,但我曾經在大學裏拿過女子單打第三名,還在遊船上拿過全船第一名呢!我這水平,她跟我打平手,讓我驚奇,怪怎麽早沒發現她這能力呢?
乒乓打完,我們母女倆坐在俱樂部裏玩拚圖遊戲,也許她喜歡畫畫的關係吧,對色彩圖形有一種自然的觸覺,總是比我快捷而且更有她自己的方法找到正確的拚板塊。她還在自助圖書架上抽了一本小說,說帶回木屋去讀。
母女相對的第一個夜晚從擔憂開始到相擁著睡去結束。第二天是我們母女靜處的美好的一天,原來並沒有我們倆各自想象的那麽難過,除了有點孤單寂靜,我很是享受,她說:當然,你在家也是這麽過的,電腦上寫些東西,再做點東西給我們吃!哈,這大概就是我在女兒眼中的形象!
不過,雖說前一晚我們母女倆又睡在了一張大床上,她這第二晚卻對我說不要跟我睡了!但也不要一個人睡閣樓上,她把客廳的沙發床放好,自己睡在了客廳裏。其實,這樣好,我們兩人都能睡得好!
接下來的兩天,她又回到了她的小甲殼裏,胃口也沒了,一覺睡過午,哪裏都不願去,自然什麽打球劃船都不想幹,不過,我看她在她的手機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就會稍稍提醒她:換個東西玩吧!她會拿出她的速寫本在上麵畫畫。
她的畫本就像當年我在她這個年齡時期的日記本,我從小有記日記的習慣,所有的心情起伏、喜怒哀樂都用文字記在日記本裏,她也是!隻不過不同在於,我用文字,她用圖畫。她心情好的時候,那本子上畫的畫會跟我分享,上麵的花草樹木俊男美女,令人神往!她心情不好的時候,也見她在上麵塗抹,不過就不再給我們看了。有幾次,她爸爸偷偷翻開她的畫本想弄清楚她心情低落的原因,結果左看右看看不明白,他對我說:那些圖畫我哪裏搞得清楚她表達的意思!就是嗎,我的文字他都搞不清楚後麵的意義,女兒的圖畫後麵的意義對他絕對像天書!
我真懊惱我怎麽沒有女兒這個天賦呢?想當年我老爸也是偷看我的日記,訓斥我的言語中透露出我日記的片言隻語,我憤怒極了!所以特別反感家長偷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哈哈,等到自己有孩子了,也擋不住家裏有一位爸爸偷看我女兒的畫本!不過,女兒多棒啊,她的畫他老爸看不懂!所以,她根本無須憤怒!
每次看著女兒,她外表的嘻哈和幽默和她內裏的敏感細膩都讓我感歎連連,上天把人塑造的天性是如此的不同,同樣的一件事情,在我兒子那裏三聲大笑之後就忘的幹幹淨淨,到了女兒這裏,她可以記住一年又一年,依舊栩栩如生!她明明在乎的事情偏偏喜歡裝作無所謂,她喜歡讓別人猜測她的心理,像很多小女人大女人一樣,至今還不明白這個世界其實隻有自己最懂得自己的心!
總覺得她天生的敏感,是老天給她的好禮物,然而也有可能成為她的包袱,如果真有一天她能成為藝術家,對生活對人對所有事情的敏感是一個藝術家必須擁有的特質,但是也是因為敏感,自己容易受傷,有些傷害可能確實是外在因素,但是對於一個過於敏感的人,更多的傷害可能來自自己的心態!
和女兒單獨在木屋裏相處中的一天,天上滾雷隆隆,忽降暴雨,一聲霹靂之後,木屋的空調驟然失去了功能!急電營區的管理人員,維修人員過來搗鼓了半天,空調依然沒有聲音,室內的溫度飆升到八十五度,他們最終隻好讓我們搬到新木屋去,可我們的東西實在太多,女兒那天情緒不高,怎麽叫都不理不睬,我差點抓狂!
搬進新木屋
我沒事兒做!
我還是沒事兒做!
還好他們通融,讓我們人住在新木屋裏,東西可以留在原來的木屋中,女兒一進新木屋,就上了二樓,頭戴耳機聽音樂,手裏繼續她的畫本塗鴉。往往這個時候,對我來說是最不知所措的時候,很想跟她交流,但是她卻關上了所有通往她那裏的通道。我隻好拿著手機看著太極的視頻,陪著她坐在閣樓上,即使她不願說話,我能跟她共處一室也好。好在一會兒之後,她終於注意到媽媽的存在,對我說那太極的中國音樂吵人,指指樓梯讓我下樓去!我說我就是想陪陪她!
別打擾我!
想起我們青少年和父母小組的名字就是“共同成長”!如何共同?其實很多時候就是陪伴!陪著孩子一起,也許,孩子並不喜歡看見父母老跟在身邊,但是,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在乎可能是我們可以發出的愛的信號!
等到女兒的爸爸出差回來又來參加我們,女兒的情緒又高了,我們三人去打乒乓球,這次三個人都很盡興!
臨離開木屋之前,女兒對我們說她想請她學校的同學好友來木屋度個周末,這麽看來她覺得木屋的假期也不錯,所以還想請同學來一起玩樂!
對於我來說,能跟女兒單獨相處這幾天,很是難得,雖說有甜有澀,寧靜中的歡愉還是多過任何的感覺,我很珍惜!我相信她也能在這幾天和媽媽的相處中感覺到我對她的在乎和愛護!
全文完
似乎大家有一個類似的生活,類似性格的女兒,不同的是在海外,我們挺少在一起旅行,常常是她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去,我則在另外的地方度假,她現在期望著有更多共同的假期。
祝願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