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說起摩洛哥,你會想到什麽?
我腦海中立刻浮現的是卡薩布蘭卡那部電影裏英格利伯曼那張美豔絕倫的臉。
曾經特地開車進紐約城的一家摩洛哥咖啡屋品嚐著名的酷司酷司,味道沒有想象的好,倒是那家咖啡屋的咖啡不錯。酷司酷司(cous cous)是摩洛哥的一種主食,有人稱為“中東米”。據說做起來挺費事的,在一個深口大罐裏裝上這種北非的米食(有點像中國的小米),用雞汁蒸熟後加陳年奶油再蒸,反複三次,雞汁的甜、奶油的香滲透後才將各式肉類、蔬果、湯汁淋上,這種米飯看起來黃橙橙的,像小米飯一般,吃起來鮮香可口。
摩洛哥曾是法殖地,加上地理位置的緣故,分別受非洲與西班牙影響,摩洛哥的菜色並非全然為中東特色。料理方式多為燉煮、蒸、烤外,番紅花、紅椒粉、鬱鬱粉、胡椒、小茴香、肉桂粉等各種風味不同的香料,更是讓菜色多了幾許變化性。而不僅一般菜色講求原味的燒烤,亦也先以香料醃漬後才烤,讓香料除去肉質中的腥味,並促使菜肴得香氣襲人。食材上,西紅柿、洋蔥、豆類、蛋、奶油、蜜蜂等料理中的主角都是極為廉價的材料,但在細慢燉下均成了道道美食。其酸甜苦辣並不特別強烈,僅算了得上是偏重口味的感受。
偶然的機會聽說我們居住的鄰鎮有家摩洛哥餐廳,頗有些名氣,每個周末的晚間,餐廳裏還有肚皮舞表演,食客們可以一邊喝酒品嚐美食,一邊觀看摩洛哥美女的輕歌曼舞。
話說我最近在閉關寫腳本,寫的是頭昏腦漲昏天黑地。好不容易又完成了一稿,家裏的老總說帶我去散散心,嚐嚐美食看看美妙的舞姿。嗬嗬,聽了挺感動的,去了一看人家其實更是自己娛樂,這種摩洛哥舞絕對夠勁兒,摩洛哥美女婀娜的身姿和曼妙的舞姿,哈哈,雖說男女同樂,但絕對男人比女人更樂!
男女同樂
來吧,一起樂!
話說回來,摩洛哥餐廳的周末還是過得挺開心的,食物可口,餐具風格別具,點餐後上餐前,伺候銅質大壺和盆兒,讓食客先洗幹淨手,他們的麵餅和米飯都是可以用手抓著吃,連桌子都是銅做的桌麵。
先上餐前點,有蔬菜色拉,烤的麵餅就哈馬斯蘸料等,都很健康,還有中東的著名點心炸豆丸子(Falafel)。正餐我們點的是羊腿,他們燉煮的酥爛味濃,那個餐廳規定正餐倆人隻能點同樣的肉類,隻不過是雙份量,我們本想我點魚他點肉,就不行,隻能點一種肉,結果倆人份的羊肉幾乎是一支小羊腿蹄膀,平常不讓多吃肉的老總那晚盡情享受,大半個羊腿進了他的胃!伴隨正餐的也是雞汁陳年奶煮的中東米飯,非常好吃!餐後的甜點也不是那種過於甜膩的甜品,一張薄薄的脆麵皮上一小朵奶油花,外加混合水果,隨著甜品上來的是摩洛哥茶,他們的茶點很特別,有著蜂蜜的甜味,淡淡的茶香,到茶的侍應生像北京茶館裏的夥計一樣,把茶壺提得高高的,給食客添茶。
摩洛哥美女先自己來來回回地跳舞,伴著北非阿拉伯世界的音樂,幾曲跳罷,她走近吃飯的食客中,邀食客同跳,跳得開心的食客,如果想給小費,還可以把小費塞進美女身上任何可以裝得下紙幣的地方,最後場中的錢幣是散了一地,人人盡歡。
美女留待感興趣的人自己去看,咱們還是介紹一下美食。
餐前點1:色拉
餐前點2:蘸醬和烤麵餅
餐前點3:蔬菜和中東炸豆丸
正餐:燉羊腿
美味口可的中東米飯
餐後甜點和摩洛哥茶
上茶啦
再順便賣弄一下學到了兩個摩洛哥(阿拉伯)詞語:COUSCOUS——黃橙橙的摩洛哥手抓飯,發音“酷司酷司”。
還有HABIBI——阿拉伯語裏的“親愛的”,正如很多人會多學幾種“我愛你”的說法一樣,在Honey(蜜糖)和Baby(寶貝)之餘又可以多一種稱呼給她(他)了。
http://www.marakesh.com/Menu.html 餐館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