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去年夏天,我和兩位媽媽一拍即合地成立了父母和青少年共同成長小組,我們每兩三周聚會一次,父母一起討論一個話題諸如:怎樣防衛被別人欺負?怎樣有效地管理時間?等等,今年暑期前,我們六個家庭的家長和少年在我們小鎮的圖書館舉辦了一場演講會。如今不僅幾家父母成為朋友,幾家的孩子更是盼著常聚會一起玩兒呢!
由於第一年的成功,今年這第二年吸引了更多的家庭加入我們,如今我們有十三個家庭,剛過去的周末的聚會到了十個家庭的十二位家長和他們的十五位孩子,這當中有五到六個是高中生,其餘是初中生。
我們的慣例,通常都是家長在樓上討論,孩子們在樓下討論,我在家長們牽個線,我的兒子最大,通常是他帶領孩子們一起討論相關的話題。這次有兩個主題:第一談談父母和孩子各自在近階段的相互期望;第二以1到10的數字給自己的孩子或自己打分,衡量孩子沉迷電子相關的遊戲的上癮度。
先說家長這方麵:十家的家長有六家(超過一半)期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加上進一些。普遍的反映都是美國長大的孩子,不如我們這些從小在窮中國生活的人有好勝心和進取心。也許也正是我們當年的貧窮相對他們今天的富足才造成這種差異!我曾經聽我兒子說過好幾次,說亞裔父母永不滿足,孩子得了九十分,父母要求孩子得九十五分;孩子得了九十五分,父母要求孩子得一百分;即使孩子得了一百分,父母仍然很吝嗇表揚,還喜歡對孩子說下次爭取好上加好!孩子覺得中國父母永遠不滿足他們取得的成績,不像他的美國同學拿了八十分回家,他們的爸爸媽媽就會讚揚“Good Job!”美國的父母更是常常把“我以你(孩子)為榮!我愛你!”掛在嘴邊上,我想這個差異,一是文化上的,中國人在親密關係表達上本來就屬含蓄的那一類,還有就是我們的生長環境跟今天的孩子們有著天壤之別,我們從小被我們的父母就是那樣要求的,好了還要更好,“天天向上”嗎!
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孩子能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尤其是初中生的孩子們,很多比較害羞。這可能跟性格有關,性格跟遺傳也有關聯,我們這一代,大多數人都是留學出國的所謂書生,在我們的概念中,似乎隻要書讀得好,就能擺脫貧窮或落後,成為人中之龍風。中國儒家的思想更是“唯有讀書高”,我們以這種觀念教育我們的孩子,可有一天忽然發現孩子成了我們的影子,心裏卻並不踏實。因為我們生活在美國這樣的一個常需要宣傳自己的社會裏,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完全融入主流社會,真正地成為這個社會的主要力量而不是像我們大多數的第一代移民,隻是邊緣人而已。這點實在很容易理解。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兒子談論有關家長在這方麵對孩子的期許,他有點不能自己地說:那個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outgoing(出趟)的家長,自己本身就讓人覺得很Weird(怪怪的),他的孩子當然像爸媽!我記得一邊兒子的爸爸聽了插話:所以那個爸爸意識到自己的不出趟,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有所改變嗎!兒子反駁:你們不是說你們很多人都很優秀嗎,都是百分之幾的尖子,才能從中國來到美國的嗎?那還擔心什麽?當然今天的兒子已比較能夠以寬容的眼光來看待這些。
其實,在這方麵,尤其是從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我看到與別人的溝通和在社交上的能力是可以改變的。我兒子小的時候也是個非常害羞的小孩,他身上當然有他爸爸比較內向的那一麵,但也有我這種混合型的性格,通常跟他熟悉的朋友一起,他可以是很健談的,可放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不是那個主動破冰的人。初中的時候,他曾經非常煩惱不知如何開口與女同學交談,過去的幾年中,隨著自信心的一點點提高和建立,他今天不僅可以自由隨意地與陌生人交流,更能帶領眾多的孩子們進行各種活動,在學校裏他更參加了學校的辯論隊,還自己成立了街舞俱樂部,並在舞蹈學校裏教小孩子跳舞,他已基本上看不出當年的那份羞澀了!從他的身上我看到要讓一個孩子能夠充滿自信的站在人群裏,首先就是建立孩子自己的自信心!這當然也是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可以說也許貫穿於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還有:能獨立自主一些,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情,不再依賴家長,希望孩子與家長能有個很好的交流關係,保持與孩子小的時候那份親密感等。
我們對兩個孩子的希望可能有一點兒與大家不大一樣:對兒子的希望是希望他在家的最後一年,能夠與妹妹更加親密。因為妹妹比較霸道加上比較得到爸爸的寵愛,造成兄妹倆一直不大親密,哥哥住在樓下,妹妹住在樓上,兩個人很少會玩在一起,話也是越講越不投機越來越少。今年以來,哥哥開始開車自己上學了,妹妹也上高中了,我們把妹妹交給哥哥,哥哥現在每天接送妹妹上學和回家,可兩個人在汽車裏也是常常不大講話,讓我們做父母的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對女兒的希望當然是希望這個刁蠻公主能夠乖巧一點兒,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讀書等事情,不要那麽大的脾氣,嗬嗬,這點真的讓我們頭疼之極呢!
周末的議題孩子們很快就討論好了,孩子王-我的兒子跑上來問我們好了沒有?我們三分之一的父母才講完希望,可見為人父母者有多少的期望啊!好不容易父母們也談論完畢,大人孩子匯合到一起,孩子王把孩子們的期望匯總總結說給我們聽:
最普遍的孩子希望竟然是:爸爸媽媽,請練好你們的英語會話!幾乎有一半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爸媽能說好英文! 這算在文化語言的障礙中吧!也算是文化語言的障礙的還有:希望父母小聲說話,不要在外麵講中文或者大聲說話。不要隻燒中國菜。
孩子們的希望還包括:不要反應過度,保持冷靜!仔細聆聽,試著理解我們,不要擅自作主為我們安排這樣那樣的活動!耐心一點,別對我們喊叫!別隨便下定義我們是在浪費時間!……
說到說英文和英文的程度,做父母難免委屈:我們這一輩都是二三十歲才移民美國的,要想英文口語說的接近在這裏土生土長的小ABC, 第一不現實,第二不太可能!
就拿我來說吧,我在有孩子之前,從來不大願意承認自己的英文有口音,我在國內就是英文專業,出來一口英文還算流利,從來都為自己的語言能力而驕傲。我到美國的第一站是夏威夷,那裏的人講英文幾乎都有口音,所以我的那點口音也不算太突出,等我轉學到了美國本土,有人問過我口音是哪裏來的?我心裏挺不樂意的,就說夏威夷口音。估計我碰到的人都很寬容,都沒多說什麽。等有孩子了,記得好像是兒子讀小學的時候,有次說起了口音,我問小小的他:“媽媽說話有口音嗎?”兒子想了兩秒鍾(估計思想鬥爭說假話還是說真話),決定說真話:“有!”我很驚訝:“我有嗎?哪裏?”兒子又想了兩秒鍾,說:“你說長句子的時候,會miss(吞掉)一些音節的發音!”說著兒子還舉例給我聽,哈,我才知道我的口音連一個小孩子都聽得出來,我還強撐自己沒口音!自以為英文說得地道的跟美國人一樣!到女兒長大,這個刁蠻公主可是從來不留情麵的,對她爸爸和我任何沒說準的英文字毫不留情,當場指正,從來不管我們的感受!
當著那麽多的人她就會說:“希望媽媽你以後不要再公眾場合大聲說中文!”我有那麽不堪嗎?我說我說話並不大聲,她馬上舉例:“那天在Kings(美國超市),你用中文讓爸爸拿那個蔬菜,說得很大聲,旁邊的美國人轉過頭看你!……”不過,她總算也知道挽回我的麵子,又舉手發言:“總的來說,你和爸爸的英文比絕大多數亞裔孩子的父母說得好一些!”這算是非常給我們麵子了!
周末帶著她去走紐約市的布魯克林大橋,逛完大橋我們到橋下麵的美國商業街逛一逛,我和先生對櫥窗裏的陳設用中文點評了兩句,她大小姐臉一沉,甩手而去,說:“不是說了公眾場合不說中文的嗎?”老實說那種感覺非常不好,我們夫妻倆說點中文也要受她限製嗎?旁邊又沒有其他的人!可是孩子的思維就是那樣!讓我感覺不好的是,當你成為別人的不能引以驕傲的東西,或者讓別人覺得尷尬,這種折射過來的感覺尤為不好。
這讓我想起周末的小組討論中兒子因為語言上的障礙而舉的一個例子,他說他希望我不再給他申請大學增加壓力,我說我沒有啊,他申請哪所學校都是他作主,我的建議他大多沒采納,如今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統統不申請,我還不能多說什麽,怎麽成了我給他壓力了呢?但他舉例說有一次我說如果他進了某個大學,我就以他為恥,他用了一個英文字“shame”,我知道我從來沒說過這話,我更是個以他為榮的母親,怎麽可能?我一口否定,他於是用中文重複我說的話:“你說如果我進了那所大學,你說很可惜!”然後他又用英文:“You Pity me! That’s same as shame!”哈,原來可惜跟可恥被他畫上了等號!幾乎馬上有一位母親站出來說給他聽:“你媽媽的意思是如果你進了這所大學,你有一桶水,隻用了半桶,另外半桶水就浪費了,那是你媽媽說的可惜的意思!”兒子後來當然是明白了,但是我從中看到他理解成我不再以他為榮!而被你的親人引以為恥或者說得輕一點:不引以為榮,那種感覺是非常之不好。
要想讓孩子理解我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是一天的事情,而很多時候語言上的障礙也使得誤會容易產生,增進親子關係,增進兩代人之間的了解和溝通,是需要我們雙方都付出努力和時間的。
待續
倒沒見人家日韓的孩子這樣要求父母的。我們日本同事也是天天燒日本菜,這個骨子裏的自卑啊,看來是與生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