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1987年來美留學,我在美國的第一站是夏威夷,那裏華人不少,電視台都有中文的,我曾經看過一些台灣的電視劇,知道了一位叫廖輝英的台灣作家。那時年輕,讀書談戀愛都忙不過來,讀中文書那是絕對的沒有時間的。
後來去了內華達州讀書,那是八十年代末,內華達大學裏的中國留學生數得過來,那裏的圖書館清一色是英文的,那幾年我幾乎忘了用中文去閱讀。
畢業以後去了加州矽穀,住在一個叫山景城的小城市裏,工作了業餘時間也多了出來,到那個小城的圖書館一看,哇!有一個角落,全是中文的書籍,那裏我把廖輝英的所有小說書都讀完了,包括金庸和古龍的所有武俠小說,有的時候甚至讀通宵,那段時間算是我這輩子的武俠年月,嗬嗬,金庸的書不一口氣讀完還真難受!
也是那段時期,我讀到一位台灣作家白先勇的《孽子》,那本小說寫得的父子親情深深地打動了我,那種衝突和掙紮,我們為人子女者大多有過類似的經曆,但是那本書作描寫的同性的戀情尤其是那種暗夜下的情欲,是二十多歲的我非常不熟悉的,甚至很震驚。九十年代初,中國已經很開放了,但是我們這些八十年代就出國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講,沒有經曆開放後中國混亂的年月,反而比較單純。那會兒,李安的《喜宴》還沒影子呢,中國的所有同性戀大概都是藏在地下。
這本《孽子》為我揭開了同性戀在國人中一直存在的神秘麵紗。 也許在這方麵我沒有太多的共鳴,除了震撼便也沒有太多的感觸,看完這本書,我記住了白先勇的名字不是因為書的內容,主要還是因為書的扉頁上白先勇那張俊美的臉。
知道他竟然是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兒子,又讀了好幾篇他以“我”第一人稱寫的短篇小說,很有代入感,那篇《玉卿嫂》裏的小少爺有著非常重的作者本人的影子,用一個童年的孩子口氣寫出來成人世界裏的艱辛和悲慘,讓我看得欲罷不能。讀完合上書本,我的眼前和腦中都是玉卿嫂和她的小情人至死纏在一起的那一幕……
還有一篇也是以孩子的口吻寫的《金大奶奶》,把一個被騙、命運淒慘的女人刻畫得入木三分,也是以悲劇收場的結局,看到後來總是讓我毛骨悚然,仿佛看得見他筆下的場景,栩栩如生就在眼前,可見他文字的功力。
讀了些有關他的家庭和生平,就特別能品得出他文字中的白先勇特有的韻味,比如《玉卿嫂》裏的桂林風味,《金大奶奶》中的虹橋鄉情……白先勇的童年在重慶戰亂中度過,然後又去了南京上海廣東香港到台灣,早年的他跟家庭在動蕩的整個大社會裏的顛沛流離,走南闖北,造就了他筆下世界的多樣風格。他少時染上肺病,被隔離,孤單的童年卻給了他想象的翅膀,讀著他那段被隔離的歲月,我想起小的時候我父親上手術台把我一個人關在家裏的情景……雖然我和他毫無任何相似之處,但是童年的那份孤獨卻讓我為之輕歎和共鳴。
也許孤單的童年是放飛想象力的最好的天空,加上他又是一個與大多數男人不同的男人,所以一個男性作家可以寫出那樣細膩的文字,能把女人的心態揣摩得那麽到位甚至比女人還要入骨三分。
讀他的《台北人》是後來的事,其中《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和《永遠的尹雪豔》,無論是對話還是心理描寫,都讓我一個女人自歎不如,那樣的精準犀利到位。
每次聽蔡琴唱那首著名的《最後一夜》,我都要感慨,很好聽,但是,不是白先勇寫的味道,蔡琴唱不出白先勇筆下的金大班最後一夜的感覺。前兩年,聽說劉曉慶主演話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我倒是覺得好像選對了人,感覺上劉曉慶的滄桑和風情應該跟金大班的韻味相匹配,可惜我沒能看到舞台上真正的演繹,不知道劉曉慶是否能演出白先勇筆下的精彩。《永遠的尹雪豔》,讓我想起曹禺的那部《日出》,曾經生活在中國的我們對此並不陌生,當年方舒的陳白露我也是覺得也沒能展現曹禺筆尖的韻味。白先勇的這個《永遠的尹雪豔》讓我讀出舊上海的最後一抹輝煌,也讀出新台北的最初一絲無奈。那篇《孤戀花》淒慘的女主人的命運竟然讓我讀完之後淚流滿麵,我也曾疑惑他作為一名男性作家,如何把這些女人為主的悲劇刻畫得如此生動如此又令讀者沉陷其中不能自拔?!
白先勇的代表作《遊園驚夢》我反而開始都沒讀完,一直到後來了解到他去中國研究昆曲和他的終身摯愛,我才回過頭去讀,更讀了他的散文集,那篇《樹猶如此》讓我感動甚至心痛不已。於是我明白了他的細膩的來處,我明白了一個多情重情的作家的感情由來,我對他和他的文字更加敬重和喜愛。
每次去南加州的聖塔巴巴拉,我就會想白先勇選擇了一個多麽詩情畫意的地方居住啊,走在那裏的麵海的沙灘上,我似乎能夠看見不遠處的白先勇在他的家裏,聞著他的愛人曾經親手種植的桂花樹的芳香,從那如今隻剩下兩棵的意大利柏樹的空檔中,看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感歎那“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開始創建海外文軒文學寫作圈時,有很多人對我說:海雲,你這樣下去會沒有時間自己寫作的。可我始終相信文學藝術需要一幫誌同道合的人一起奮鬥,那樣不僅讓你更加享受這個過程,也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流派。因為我曾讀到當年的白先勇和與他的同學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現代文學》雜誌的陳年往事,而他早期的很有影響的作品就是在那本雜誌上發表的。從這點上來說,我要多謝白先勇給了我靈感和勇氣。
和他同一時期的作家陳若曦,也是個值得一談的蠻有意思的台灣作家,但是我對她的感覺和對白先勇不大一樣,等我有空,也會寫一篇有關她和她的文字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