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也許以往我接觸的純文藝人有限,對他們的生活隻看到光鮮的那一麵,一直以來也沒有深入了解,可這次回加州,也可能是碰巧,遇到幾位中文文藝人員,跟他們交談之後,便有感而發有話想說。
先說我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在灣區很有知名度,很多人包括我都非常地敬佩她,不僅她專業方麵很受歡迎,為人處事也令人尊敬。這樣一位文藝人,以前我們在一起都是談論公事得多,不會太深入談及私事,這次因為我的日程安排方麵的困難,我和她總有時間上的衝突,估計她想跟我解釋清楚,便提到這幾年她十分的辛苦,做一份全工,還兼好幾份半工,所以總在工作與工作之間疲於奔命。即便如此,因為房租一直上漲,她決定買一間小住房,她說的房子價錢令我錯愕,我還真不知道灣區有那麽便宜的房子,估計一定很小,可房子看好,貸款遲遲批不下來,我不知道怎樣能幫助她?跟一位工程師朋友提到矽穀這麽多有錢的工程師和中國人,對這樣一位令很多人尊敬的文藝人才, 卻沒有一個人伸手援助,難道我們不覺得我們這些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需要這些文藝人帶給我們的快樂和精神上的享受嗎?
在洛杉磯,見到幾位電視台的采訪人員,提到如今國內的同業人員,他們說收入無法相比,地位就別談了。當然國內的電視采訪人員或記者拿很多的封口費,據說若是采訪有問題的單位或企業,這些單位或企業往往會給記者發封口費,動輒二三十萬人民幣。說到跟美國電視工作人員之間薪金上的差異就更不能提了,至少是他們三倍以上的數字,那還是普通的價格,著名的就是天價了。
而這些在美國從事中文新聞方麵的人員,電視台的新聞主播不過一個月兩千美金的薪水,算一算年薪隻有兩萬多, 還不如一個餐館打工端盤子的侍應生。他們那天來采訪我,這種戶外采訪,一小時電視台付給他們的薪水隻有十塊錢。隻比加州最低小時薪金多兩塊半而已,而他們大多受過高等教育,有的甚至在國內時還有一定的名氣,隻不過苦於英文不過關,隻能從事中文為主的行業,我聽著這些我從來不了解的情況,目瞪口呆!
想起以前讀過一些在國外生活的文人的文章,充滿艱辛生活的磨難和灰暗的世界裏發出的呐喊,以前常歸為作家本身的個性和看世界的角度,現在可以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純文人尤其是那種無法與新世界融合又被舊世界隔開的這種純文人,沒有很好的謀生手段,很容易被自己的同胞拿一把,這種屈辱和艱辛真是不足與外人道來。
再談到中文的職業作家這個行業,我不知道今天還有多少從事中文職業作家的人,做到像嚴歌苓那個地步的不談,如果隻是一般般的地步,我真的不知道他們何以為生?都說文學是件奢侈的東西,從莎士比亞到大、 小仲馬再到中國作家協會以前養著的那些老爺作家們,都是不需要為生存擔憂的,如果還在生存線上掙紮,哪有那個閑工夫花前月下、詩詞歌賦、無病呻吟?
這樣一想,不僅為自己有了餓不死的職業沾沾自喜。想起前一陣子還在感歎中年職業女性對職業的雞肋感,其實,職業上的見聞豐富我們的人生,職業所供給我們的經濟條件,使得我們可以好好享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正如一位電視主持人說的:有多少人能從事自己熱愛的專業?但其實從事一份行業還能擁有一份愛好是幸運的,把愛好變成職業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很多時候愛好的樂趣反而減少了。
嗬嗬,話又扯遠了。說回海外的華人應該正視對從事中文文藝業界人員的的待遇,是這些文藝人經常解了我們的鄉愁,也是這些人時不時慰籍我們流浪在異鄉的心,我們跟他們不過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分工,為什麽我們可以吃飯,他們就要喝粥?難道我們不應該為這些精神領域裏的建設者們謀的一份應有的尊重和報酬嗎?
點擊下麵的鏈接,讀更多這個係列:
洛城媒體相會(亨利宋救場)
我拿什麽奉獻給你,我的讀者...再約矽穀紀實(多圖)
回娘家三次落淚的經曆
聽得蒙特利爾的一家小床墊廠的台灣老板說過,我這個廠小得隻能墊底,但若開成個高能物理研究所,也許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因為,他那裏有好幾個中科院或大學的物理學家在打工。
從備受尊敬的大學教授突然變成了一個不夠格的最底層藍領,這個巨大社會落差造成的心靈震撼非常人能忍受的。但我們要生存,有對個人和家庭未來的憧憬,於是咬著牙挺過來了。
也許有人命好或直接就讀學校,出國沒經受過多少折騰。但我和周圍的絕大多數人都經曆過這種從新投胎的日子。到現在,一想起那含辛茹苦,時時處處被應激的日月,都不禁陣陣鼻子發酸,眼睛濕潤。
我們曾經付出的太多了,所以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今天。我們大多在事業和前途上屢屢受挫,當年頗指氣勢的英才們最後一事無成的傷感地老去了。我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看到了兒孫們在文明社會的優越環境裏爽朗地生活著。這大概就是我們這代移民難得的甚至是唯有的成就感。那就祝福我們的後代吧!
作者實在無意炫耀自己的意思吧? 幹嘛上綱上線? 我看諸位跑文革那陣子, 掄起棒子來, 全是一頂一的武林高手, 嗬嗬
打醬油的實在看不下去了, 準備參戰, 陪幾位練練?
剛從紐約城裏回來,在城裏又吃了一張罰單,回來接著挨了兩塊磚,還是認識的人扔過來的,哎唷喂,差點兒沒被砸得趴下了!:)開玩笑!
本來覺得我的文章說得很清楚,這樣看肯定是不清楚,引起與我本意完全不相符的看法,便想再補充幾點。
第一: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有二,一是為灣區一位文藝朋友的近兩年辛苦的生活經曆心痛,我記得那天跟她談完她的辛苦,我立刻做了兩件事:一件是跟一位做貸款的朋友談可不可以幫幫這位朋友貸到款;另一件事就是跟我的一位工程師朋友談怎樣可以幫助這位文藝界的朋友,不要讓她那麽辛苦!我記得當時對工程師朋友感歎:灣區這麽多生活還算優越的國人,難道就不能愛護和支持這樣的一位受人尊敬的文藝人?工程師朋友說沒有人知道文藝人員的生活原來這樣辛苦!我回頭想我自己不也不是太清楚嗎?
第二,在洛杉磯,幾家電視台的記者跟我做采訪,我們一起吃了個工作午餐,所有有了段閑聊,閑聊是從某個著名電影明星在中國的奢侈和來美之後的拮據談起的,這樣很自然就談到他們這些文藝界的人員在美國待遇太低,尤其是與中國的同行相比天差地遠,我才了解到他們的工資低的令我吃驚!我當時就說我要寫一篇文章表達我的看法,這件事一直在我心上,回來之後,才有了那篇文章。
我以為我是為他們呐喊,不想被人解讀成“優越感”“居高臨下”等,我自己也反省是不是我的鋒芒太露?或者用詞不當?不管是如何造成的這種看 法,我這裏說明一下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這與尊敬、貶低根本談不上!我正因為尊敬這些人,才會為他們心痛,才會為他們呐喊不公!
一件事情一篇文章,會引起不同的解毒,不奇怪,我也不會再介意,本來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同,呈現出來的圖像就不會一樣!但是,我還是很開心,這篇文章引起了大眾關注,在文學城就有一萬多人次讀過,萬維和海外文軒還有更多的讀者,並且絕大多數的讀者能從正麵解讀我的意思,或者更好的解釋了各種可能幫到文人的辦法和建議。比如,這裏的立委的評論,就讓我深思且連連點頭,他說“好像這也不單是中國文藝人的問題,曆來的文藝人的大多數(市場化的通俗文藝的極少數幸運兒不算)都很潦倒。紐約大街上也常看到那些潦倒的街頭藝術家。據說北京圓明園附近也集中了一批潦倒的藝術家。理想社會應該是政府來調節市場和純文藝,保證真正有天才的文藝人能盡興發揮。。。。”據我所知,歐洲如德國,政府就給文人團體津貼,最近,有一文軒的文友就是組織了一個德國中文作家組織,問政府要求津貼。
文軒的另一位文友,在中國是學經濟的,到美國卻開始學文學,經過十年的艱苦struggling, 他終於明白靠文學養不活自己和家庭,作為男人他有更多的責任,他選擇再回到商界,但是他並沒有放棄文學,今天他談起這一切,說的話跟立委說的兩條腿走路是一個道理。
當然,我不是說讓文人都去轉行,但是如我文中所說的文人如果掙紮在生存線上,那有那許多精力和閑情去追求藝術的完美?
說到我站著說話不腰疼,其實我腰特別疼!知道為什麽嗎?我曾經也是學文的!來美國改學企業管理,在企業裏翻滾了這麽多年,人到中年卻發現對文學的一腔熱愛無法放棄,又回頭拾起,開始業餘寫作,也是正如立委所說 “其實這個“業餘”所花的精力和時間往往比那個糊口的“主業”還甚”,我也希望勞有所獲,可是,今天給文人付稿費的出版社有幾家?如果,我也跟美國中文電台電視台的從業人員一樣以文字糊口,也會一樣掙紮在生存線上,還可能更慘!將心比心,這怎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的腰可真的比誰都疼!除了腰疼,我心還疼呢!
我之所以用了那個“沾沾自喜”,可能打個雙引號會好一點兒,因為,不久前,我才寫了一篇文章《談談中年職業女性》,裏麵感歎人到中年的女性特別是有自己愛好的,職業反而有些像雞肋,棄之可惜嚼之無味。 是一種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經過這件事,尤其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一位著名電視主持人說他年輕的時候夢想做什麽什麽,就是沒想過要做主持人,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沒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很惆悵,但是有一天忽然想通了,因為他發現能真正做自己夢想中的事情的人少之又少,今天他能有一份受人尊敬的工作,還能保持自己的那份愛好(他的夢想中的事情變成了愛好),他應該自己覺得是幸運的!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示,我也意識到,我能擁有一份餓不死的職業,並且還能有能力繼續自己的文學之夢,不應該老是埋怨自己不幸運,唉歎為什麽不能辭了工作從事專業寫作等等,我也應該和他一樣,心生感激,老天這樣的安排一定有其美意!這大概可以說是我那句“沾沾自喜”的來由!
哈哈,紅花,這幾段都是針對你那幾句話寫的。你的這塊磚砸得我真疼!沒想到一寫就打不住,該說得我希望都說清楚了。
不過,沒關係,大家夥如果還有看不慣的地方,盡管砸磚,我就當是棉花做的!:)
也轉一些萬維和文軒的評論和我認為更好的補充:
林玫phoenix:在美國你用中文報道新聞,你說能有多少市場?美國電視台的新聞編采起薪就差不多15-20萬,主播更高了,我們州地區ABC主播年薪都是幾百萬的。現在國內電視台職員待遇也很高,不需要封口費年薪就很可觀,普通新聞一線記者年薪就20萬以下,製片人都30-40萬,總監一級都50-80萬,象孟非一級的名主持就更高年薪200多萬,還不包括自己出去代言
海雲:薪水待遇天差地遠,最主要還是對人的尊重。這些人其實在華人中很有影響力,就像我說的那個灣區我的文藝人朋友,工程師朋友很想認識她,可誰都沒想到她生活那麽辛苦,這種反差令人歎息,所以,我聽了就告訴他們我要發出我的聲音,哪怕很小聲,哪怕沒有用,我要說出我心裏的痛惜!
融融:美國的作家也很可憐的,除了暢銷書或者得獎,很多人靠寫專欄來養文學的。想靠文學作品謀生在哪裏都一樣,十分困難。
海外作家業餘寫作的也很多,業餘有業餘的特色,大概隻有張翎比較出色。她說,被轉為影視作品之前,出版的小說沒有賺過錢。
海雲:我也覺得業餘有業餘的特色。文學創作本身就是在一種生活的積累基礎上加以創造的東西,職業寫作為了寫而寫,反而不如作為一種愛好,因為熱情和喜愛而寫更感人。
紐約站:很羨慕那些英語流利的華人,有一份令人尊敬的工作,足以過上體麵並有尊嚴的生活.你說的灣區朋友的際遇,雖然令人覺得心酸,但有一份全工,又能做幾份半工,至少也算幸運.而在我的身邊,我發現有不少的文化人過著屈辱的生活,連份象樣的工作也沒有.就像我一樣,以自己小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找份自己喜愛的兼職的工作也不易,更不論去謀求什麽有尊嚴的工作了.雖然自己算不上文化人,但從這個側麵去探研,你說的電視工作人員,也顯得是幸運了?你關注中國文化人在美囯的生存環境,我代那此生活在底層的文化人向你說聲感謝!
海雲:是的,當人的尊嚴都談不上的時候,談何精神領域的創造?所以,我呼籲為了這些生活在國外的文藝人謀取一份尊敬和合理的收入。
雨林: 也許這樣的待遇,不僅隻發生在海外的華人從事中文文藝業界人員中。 Harry Potter 的作者 JK Rowling,在出名前的境遇也讓人噓籲不已。 謝謝海雲寫下這樣沉重的話題。 有些社會問題也許長久找不到答案和途徑。
但是, 我們在體悟, 在思考, 在設法。
HenrySong:商業社會,就是如此,市場決定一切。
二十多年前,我結識了一批畫家朋友,在國內都是響當當的大牌,在洛杉磯能街頭畫頭像掙點錢已是不錯了。當然,也有其實本事不怎麽樣,可卻很會經營的聰明人,消尖了腦袋轉身向國內“發展”,自詡個著名留美華人畫家的頭銜,蒙國內人掙錢。那時候沾點洋氣在國內還是很有市場的。搞純藝術在商業社會是很難生存的。中國日益向商業社會發展,純藝術一定會麵臨同樣的困境。
為中國人公司打工,人家就是欺負你英文不好,別無出路。這是所有中國人公司的共同點。我很痛恨那些專門欺負中國人的中國人,可那些中國人,不欺負自己同胞,又有什麽別的本事呢?你讓他去欺負老美,他敢麽?
我對我所有在中國人公司上班的朋友的建議就是,每天記帳,把所有工作加班加點的時間全紀錄下來,最後找機會和老伴算總賬。告他違反勞工法,看他還以後再繼續欺負中國人。
作者:13579aaa 留言時間:2012-03-04 02:31:47
美國是個市場化發展到極致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一切服務以社會需求來調節。所以,呼籲為從事中文文藝的工作者提高待遇,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中文受眾太小,或者說社會需求太小。如果美國有5000萬到一億華人,美國中文電視台主持人待遇一定會高。目前情況,實際美國中文電視根本沒啥存在的必要,因為想看中文電視的可以直接收看國內電視節目,內容既豐富,質量也高。延伸一步說,中國文藝工作者根本不適合移民海外,失去了國內讀者和觀眾這個土壤,就算你技藝再優秀,有什麽用呢?
作者:gugeren 留言時間:2012-03-04 04:38:32
13579aaa說的是嚴酷的現實,不得不同意。
博主說的“伸手援助”的事,好像有些個難為了其他華人。
如何幫助呢?捐款?成立基金會?幫一個藝人,還是幫所有有困難的藝人?
作者:mayl 留言時間:2012-03-04 08:12:41
作自己擅長的專業難以維持生計,就隻能兼職另謀出路了,比方說,開個店,做點生意?
作者:皇城根兒 留言時間:2012-03-04 08:20:22
最好的幫助就是幫他們拉廣告。而廣告的多少和價位又取決於收視率。收視率的問題隻有他們自己才能解決,從策劃到主持。
作者:華山 留言時間:2012-03-04 11:03:25
學學蔣大為吧。人家有加拿大國籍,在中國發展。今年春晚還見到他的身影,盡管歲月已不饒人,嗓音變啞。但至少這是一個信號,說明大陸政府敞開著門,有能力的文藝人士應該到中國去發展,那兒有資金,有觀眾,有市場。前幾天看了一場電視音樂會,出場的全是八十年代中國第一次青年歌唱比賽獲獎者,幾乎清一色的外國國籍,幾乎一致的在中國尋求商機。
常常看美國影視,華人中出現的以女性據多,而且確實以 Chink 眼據多。所以中國的文藝人啊,如果是女性,有著(或手術)Chink 眼,尚可考慮在此地發展,其餘就歇歇吧。文藝界能有龔雪的定性,嫁雞隨雞的又有幾位?
還有一位當初當學生時敬重的關貴敏,一曲“浪花裏飛出歡樂的歌”讓多少人如癡如醉。可惜八十年初得了肝硬化,後來選擇“神韻”,期望大師幫助治療,年前聽說病逝,至今秘不發喪。如果關貴敏留在中國,情況一定不會如此。
咱萬維上也有幾位曾經的文藝人,多以記者或其它文字為生。在這嘎噠,當西文記者沒門,也隻有與幾個當地中文小報小刊小壇拉拉關係,弄點聳人聽聞吸引當地華人眼球的,或許是其生活的主要來源。
中國文藝人們,如果耐不住寂寞,還是盡快向中國發展吧。
作者:xu3331 留言時間:2012-03-04 12:09:28
...... 很容易被自己的同胞拿一把 ......
的確。本人經驗,在海外倒是老外能敬重你,同胞卻乘機 --- 拿一把。
這個世界,中國人也許太多,互相爭鬥、爾虞我詐。
作者:秋念11 留言時間:2012-03-04 12:21:28
我見過不少美國文藝人也在生存線上掙紮的
海雲,你不必為了印證“文藝人”在生存線上掙紮而非要把自己的“沾沾自喜”寫進來,這讓我有一個感覺:站著說話腰不酸。
說真的,我讀了幾遍,也覺得你太秀你的優越感了。真不知道,這個優越感來自哪裏,或者從何說起。
本來不想說話的,但是還是想表達一下意見。
我同意你講的,我的京劇老師曾是國內某省有名的青衣,國家一級演員,他們一家也掙紮在生活的最基層,但我周圍所有認識他一家的人都很尊重他們,他們的需要是尊重,而不是同情,除非有誰用實際行動改善他們的處境。
我很抱歉,雖然和博主不熟,但也有幾麵之交,更有共同的好友,我知道你來美國已二十年了吧,可是你的文章真的讓我覺得和"pretty woman" 有同感。周末愉快。
美國的文藝人,記者,作家等等除了“THE BEST GETS ALL”的個別人之外,所掙薪金都不算高。 中國的文藝人,記者比其他行業的人掙錢多是有其政治原因的。
謝謝大家的評論!如果一篇文章沒讀懂就論斷別人的種種,我還真的是無言以對。
各位,周末愉快!
李安當了多年家庭主夫,在他沒出名前也是你眼裏的"美國的生存線上掙紮的中國文藝人".我周圍也有一些這樣的朋友,他們沒有改行去做熱門賺錢的行業,做著普通的工作,但是他們沒有放棄自己的PASSION在海外,一有時間就寫東西,畫畫的都有.也許他們還不出名,但是我對他們除了尊敬還是佩服.現代這個社會,可以很執的做一些事情的人不多.他們根本不在乎你這樣的人如何看他們,因為不管在那裏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過正常的日子就很好了,精神上非常快樂!
其實作者寫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國外見聞還好,但是建議少一點主觀的個人評論.特別是如果你是職業的,靠寫吃飯的,學會看到每個人每個行業的積極的一麵也許你的文章會更有吸引力.我覺得你對海外華人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麵,呆久一點,多看看,你就會明白我說啥了.因為看你的一些文章的感覺,就跟我剛來美國的時候差不多...
真有本事的行行出狀元。
首先,你提到在美國混得不夠好的“文藝人”僅是個例,有的是比你混得不差之人,不必刻薄。其二,人的精神之高貴、學問之深淺難以掙多少錢度量,快樂亦是,沒必要輕易厚己薄彼,估計你文中提到的人買多小或多大的房子也沒勞煩你捐款。
“文藝人”背景的們需得離這女子遠點,以防自取其辱......
人和人不能一樣,請尊重別人,也尊重別人的選擇。
女孩子還好了,運氣好的話嫁個能掙錢的男人。相反,男人就不行,
與其這樣混不如回國尋找自己的職業天空。
總之,無論在哪裏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這倒沒有覺得。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的殘酷。那麽你想怎麽辦呢?你在號召人麽怎樣幫助他們呢?還是隨便發表一下感慨而已?
愛好變成職業後,功利成分也多了,要為生存而寫。。。
到任何陌生的地方,沒有交流渠道和交流能力,還想發財嗎?很難。
我基本上不覺得。我想大家也基本上不覺得,要不然美國這個經濟社會自然不會讓他們生存線上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