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美國大學所謂真正的獎學金就是 Merit-based
相對於助學金( Need-based ) , 獎學金的機會既少數量也不多,頂尖學府大多沒有獎學金,哈佛耶魯都是隻有助學金而沒有獎學金。
哪些大學在獎學金方麵比較大方呢?據說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波斯頓學院,富集利亞大學等都不錯,我們的大學升學指導專家說他的女兒當年被康乃爾和富集利亞大學同時錄取,康乃爾沒有獎學金,富集利亞大學卻是全獎,加上他的女兒從小學一路到高中都讀的私校,想換環境,最後進了富集利亞大學!他說富集利亞大學相當於東部的伯克來。
我們在學習申請助學金和獎學金的情況時,專家告訴我們雖然沒有收入上限,但是房產的淨值確實是我們能夠申請到助學金的一大障礙!如何降低 EFC, 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方式有限,於是我們寄希望與獎學金。專家又指出,根據我們孩子的學業情況應該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孩子能考慮把期望進的學府降低半個標準,那麽獎學金的希望就會更大!舉個例子,如果孩子希望進哈佛,用可以進哈佛的學業和其它的成就申請比哈佛低半個或一個階梯的學府比如 Duke ,那麽就有很大的可能拿到獎學金!主要還是孩子和家長重視的(要的)是什麽?
申請獎學金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
首先,需要弄清楚哪些學校提供獎學金?我上麵提到很多一流的大學其實並不提供獎學金。
其次,千萬別錯過 deadlines. 幾乎所有的獎學金都有申請日期的期限,通常大學的
還有,雖說獎學金的獲得會促使我們想選擇這個學校,但是,最終選擇就讀那所大學,不應該被獎學金所牽製,學術的追求、社會利益和個人目標等等綜合考量才是決定進入大學府的最後那把鑰匙。
寫了美國大學的助學金和獎學金一文,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學習的過程,我的孩子還有兩年才上大學,但是,我願意盡可能了解有關高等教育的種種訊息包括教育的費用。 很多時候我發現人雲亦雲的許多東東是錯誤的訊息,比如有人以為家庭收入十八萬助學金就沒戲了,很多人都有這種錯覺!而事實上,中產階級如我們,在美國占了百分之八十之多人口,可以說是大多數,而大學裏能夠或多或少取得一定資助的孩子也是大多數,如果撇除中產階級的孩子,那麽那些資助給了誰?所以,很多人說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倒是在和專家交談的過程中,對本來自己以為頗會理財的那一套有些“悔不當初”,房子成了我們最大阻礙,雖說專家說並不是所有的
但是有一點是千真萬確的,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優秀,上藤校和一流學府的自掏的費用不會比上州立大學的自掏費用高多少!當然我說的不是你有好幾棟房子,淨值一堆的前提。
以後的歲月裏,如果,我學到更多的這方麵的東西,也會來跟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文章:
http://www.finaid.org/calculators/faaefc.phtml
FAFSA is one of the methodologies. It's called federal methodology.
CSS (College Scholarship Service) Profile is th other one called institutional methodology.
CSS profle does count house equaty but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you will get less aid by institutional methodology.
If kid is national merit finalist, he or she has a better chance to get scholarship from state scholarship. U. Texas invites most of semi-finalist to attend with free education and stipend. BU, BC and other universities have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 to cover tuition, but BC is catholic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