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也許時常被 Teenager 的兒子挑戰,讓我特別想明白究竟這第一代移民和第二代移民的區別在哪裏?為什麽我對中華文化的自豪感他幾乎都沒有?為什麽他對別人的認同感這麽在乎?為什麽我覺得無關痛癢的別人一句話他會覺得是奇恥大辱?為什麽他對那個黃皮膚黑眼睛那麽地歎氣不止?我覺得生為一個亞裔在這個國度裏生活是幸運,他卻把這種幸運看成是偶然的事故!
讀完 Eric Liu( 劉柏川 ) 寫的《偶然生為亞裔》(The Accidental Asian)這本書,我似乎理解了一點這些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後代的心態。這是一部有關追求同化、追求被認同、追求真正平等融合的人生之旅的感人文字!艾瑞克 劉 1968 年生於紐約,耶魯大學畢業。他的父母均來自台灣,父親曾任職 IBM 管理經理。他自耶魯畢業之後, 曾擔任美參議院波恩( David Boren )的助理,後受邀進白宮擔任當時總統克林頓的演講撰稿人。二十六歲那年他就幫總統寫下著名的講演稿《盟軍洛曼底登陸五十周年紀念》。 他後來又去哈佛的法學院進修,曾任職白宮的內政委員會和顧問團。
不能說劉柏川發明了這個字組,至少在這本書中反複出現的就是“ The Accidental Asian ”,不是海外華人,不是在美華人,更不是美籍華人, 而是“亞裔”更是“偶然(性質)生為亞裔美國人”!或者我覺得其實他最想說的他就是“美國人”! 這點上可能讓我們身為第一代移民的中國人和祖國的同胞們感到失望,我們更加認同我們的黃皮膚,炎黃子民,落葉歸根,我們的中國心!我們的民族魂!可是這個 Eric 劉卻非常絕情地說他隻不過偶然才生為一個亞洲人,或者說他的亞洲麵孔純屬偶然!他和我們認為的根我們的國家民族隻是僅僅限於血管裏的鮮血和那張黃皮膚的臉。他隻會對美國獻出他所有的忠誠, 卻不會像我們這一代第一選擇永遠是為中國歡呼,而美國永遠都是排在中國之後!
這樣的壞胃口的文字有可看性嗎?冷靜下來想想,我們的下一代卻絕大多數認同劉柏川的效忠。 還記得不久前的北京奧運會嗎?當我們為人父母的第一代新移民為著祖國的繁榮強大而自豪的時候,當我們為祖國的運動健兒而歡呼的時候,身邊坐著的那個美國生長大的孩子卻對我們的激動無動於衷,他們為美國隊的每一個勝利而雀躍,看著他們小小年齡把手放在心口,隨著星條旗的升起唱著美國的國歌,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一樣心中交織著酸鹹苦辣說不清的感受 ?
劉柏川這個生長在郊區的白人富人堆裏,講英文長大的純真中國血統的男孩,床頭放著父親寫的他看不懂的中文文集,在他父母刻意營造的環境中無種族意識的成長,卻隨著社會閱曆的增進,一點點體會到周遭不可避免的種族差異。也正因為他的毫無意識, 自以為自己和他人一樣,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才特別的敏感和受傷!不像我們第一代移民,我們認同我們與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的不同,我們知道我們是外來者,故而當別人問我們來自何方,我們可以坦然和自豪地說出自己的母國;但是,他們生在這裏長在這裏,當別人因為他們的黃皮膚和黑眼睛而疑問他們來自何方時,他們的自尊受到挑戰,他們困擾他們與別人有差別的外貌!
我記得十三歲時的兒子有一天非常不平的對我說學校裏的男女同學一起議論說亞裔的女孩可以找各色人種的男朋友,似乎亞裔的男孩卻沒有這許多的選擇自由,他覺得受傷!而那時的他正陷入與一個半中國血統半白種人血統的女孩的“初戀”之中!那可能是他這一生第一次那麽強烈的感覺的自己和主流社會的不同之處,那不同卻是因為他的血統。
而劉柏川的第一次感受到的不同是在一次校車上, 一個白孩子挑恤地讓他滾回屬於他的土地去,所幸他最好的朋友也是個白孩子馬上幫他回擊了過去。劉柏川最終與一個猶太裔的女人結了婚, 那是不是他要的徹底同化? 我想肯定不是!他的回答可能是他們要的並不是變成白人,而是真正的融合!今天的美國總統已不再是白種人,美國的非白人可能對是否變成白人不再強求,但是,在一個社會裏,尤其是美國這樣一個多種族的國家,要想徹底消除種族間的歧視,達到徹底地融合,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待續
實際上我們的分歧在於現在哪裏是高處,我認為是中國,你認為是美國。可能你過去五年沒有怎麽在中國的經驗吧,我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你,那是一個充滿了激情和活力的地方,是一個充滿機會和讓人take risk的地方,是一個每天在創造奇跡的地方,這是待在美國的人很難想象的。機會和風險是有回報的,這也是待在美國安定養老的人很難想象的。我不否認美國將來還會發展,但這就像一百年前的英國也會發展,隻是事實證明當時的美國發展得更快一些罷了。另外,我認為你所鍾愛的美國在政治體製上也是有很大缺陷的,布什的八年統治使美國國力大衰(既然可以有一個布什上台,為什麽不會有第二,三個呢,關鍵是選舉體製),政府的頻繁更替造成政策短視及頻繁變化和不可避免的社會資源浪費。美國的GDP二戰後最高達全世界50%,現在是21%,近幾年由於中國的發展其下降趨勢更明顯,廉頗老矣。至於你說的老齡化問題美國也很嚴重,另外美國的發展跟美國的可耕地沒什麽大關係,你又不在美國種田。如果中國真的要移民(或殖民 - 看你怎麽看問題),美國不現實,非洲和南美是比較可能,也是更有價值的地方。所以融不融入美國主流,我覺得這個問題沒什麽價值,也沒有意義。當然,鐵了心在美國養老,或當小白領的人除外。
過去10幾年美國第二代亞裔的觀點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那就是不再完全以主流的觀點去審視自己的種族,不那麽sterotype了. 他們比Eric Liu那一代要活的輕鬆多了,不用整天把racial world抗在肩上,在加州紐約這些culturally-diversed 的地方尤其明顯,特別是到了大學,尋根意識開始了,真正對了解中文有興趣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同時我也覺得為了孩子脆弱的心靈,應該搬到亞裔人口多的地方生活,這種影響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
頗得老毛真傳.
猶太人遠比非裔西裔少, 但可左右美國政治經濟。 量多不如質高。
我們不能要求下一代作什麽,我們可以作到的是給下一代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他們一點機會認識中國文化,讓他們自己選擇。我喜歡中國文化不是因為我父母要求,而是通過多年的生活和經曆,認識到了中國文化的深遠和優點。中西文化都有優缺點,全盤否定任何一方都不對。我們能夠作的就是給他們足夠的文化exposure,給他們機會認識中國文化的多方麵。
婦女應該有充分的選擇餘地,在家養育兒女或者外出追求事業應該是同等的,應該受到同樣的尊重。我老婆本來在雙方父母的影響下,也是準備去追求學位,生一兩個孩子就算了。但我們沒有聽他們的,老婆留在家裏,而現在我們非常喜歡這種生活,享受天倫之樂,stress free.
目前華裔社會是拜金主意,推崇女性外出賺錢,而忽視了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家庭和後代。大量女性為了不在職場“落伍”,推遲甚至不要孩子,或者就一個孩子,最多兩個,然後抱怨生活壓力大,累。華裔可能是美國收入比較高的,生育率在美國最低,生活壓力也是最大的。
我們必須改變這種錯誤的生活觀念,才能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後代的前途。
我認為要求我們的下一代愛中國就像老公要求媳婦愛公公婆婆一樣,做不到的。
生那樣多的孩子是在扼殺老婆出去工作,實現自己事業上的追求機會。
你說得對,兩百年前歐洲是高處,但很多有闖勁的人還是來了美國(當時遠遠不入歐洲).但今天他們的後代就生活在最高的高處了.
現在看上去好像中國機會多,但老齡化很快會扼殺中國經濟.現在世界都看好印度的未來,因為他們年輕人口多,象中國30年前.
這種投機做法都是短期的.為後代長期考慮才是保證我們永遠出於高地.要是當年美國人都賴在歐洲,因為那裏是高地,哪裏會有今天的美國?
美國還有很多開發的空間.可耕地是中國的一倍,人口中國的1/4. 為什麽我們不在這裏大量增加人口,弘揚多子多福傳統,把美國變成中國文化濃鬱的國家?我們多生育,多參政,一兩代以後,進入國會的多了,就可以修改移民法,讓中國人多進來.
這不是往“內”闖,往“外”闖的問題,而是往哪裏闖的問題。有雄心,有能力的人當然往有機會的地方闖,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兩百年前那個高處是歐洲,一百年前是美國,今天就是中國。不然你為什麽不去南極占一塊地盤,如果隻是沒有目的地為了“往外闖”而往外闖。
哈哈哈, 你夠幽默!連照片都抱倆孩子!
中國人要思想開放一點:美國這麽寬闊的地方,為什麽不多生,多為中華民族占據點地盤?為什麽總是想往中國那個有限的地方擠?中國有足夠的人去發展,讓我們為我們的民族開發更多的地方吧!美國經濟不好?那麽我們多生,我們人口上來,我們自己開發經濟,把美國甚至全球的經濟帶動起來!
為什麽當年中國人比歐洲人先發現美洲大陸,但美洲最後還是成了歐洲人的天下?就是因為這種思想作怪.總是想到窩在中國,從來不敢往外闖.
全手全腳同意, 人多力量大,還是要靠人海戰術華人才可能走出被傷害的陰影.有哪裏不是這樣的?
讓我smile的主意。生多了,經濟壓力會太大了,我還想有一天可以跟我老公周遊世界呢,嗬嗬。
當我們亞裔人口達到10-20%以上,當美國球隊裏麵有很多華裔運動員的時候,我們還會擔心我們對美國不忠嗎?
所以,我們需要宣傳中國家庭普遍以3-4個孩子為目標.讓我們後代不再是絕對少數民族,是我們能夠給他們留下的最好的禮物.
筆者目前有兩個兒子,妻子懷了老三.我們計劃四個孩子.
美國猶太人在上個世紀初就開始鼓勵大家庭,多生育.
not the son, but even young people come to US in their early 20's of 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