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一天之中,從早到晚忙於穿梭在我們家“小姐少爺”的兩個畢業典禮之中。
好幾年前,兒子女兒從學前班升至小學一年級,也有類似的畢業典禮,不過,那多半是哄孩子和家長們開心的。 兒子小學畢業時,我們正好安排了全家回中國的旅行,錯過了學校的慶典。那會兒想:小學畢業嗎,慶典能怎樣?沒想到這次參加女兒的小學畢業慶典,你別說,花樣還真多,不失為人生中的一大亮點。
女兒的小學在家門口,我們一早就趕了去,從學前班到四年級的孩子們全坐在草坪上,後麵的幾排椅子是為家長們安排的,大家全部入座之後,五年級的畢業生排隊入場,他們不坐,而是站在了台上。按慣例大家對著國旗宣誓,然後是校長講話,接著才是五年級的孩子們表演詩朗誦、唱歌和致詞。當然這當中少不了老師和家長的穿插講話。
等到班主任老師一個個報名讓五年級的畢業生走過台子領畢業證書之後,校長宣布五年級的孩子們已正式從小學畢業屬於初中生了,然後一年級一年級宣布晉升,四年級上升為五年級,如此類推。看著女兒小小的身影,真的很難相信她已經小學畢業了!我們家從此不再有小學生了!日子正像飛似的,送女兒上學前班好像就是昨天的事,轉眼她就小學畢業了!
五年前的女兒
最激動人心的時候到來了,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小朋友們圍起一道長長的人牆通道, 學前班的小孩子們手裏捧著鮮花,站在通道的最前麵,五年級的畢業生一個個跳躍著穿過通道,同時接過學前班孩子的獻花還有眾人的歡呼和祝賀,小學畢業慶典成了“英雄凱旋”的樣式,我相信他們對此一定會永生難忘!我都不記得我們小學畢業時是否有過任何慶典?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是多麽幸福!
學校慶典完畢,老師和家長在旁邊的公園裏再次為孩子們慶祝,老師讓皮薩店送了一大堆的皮薩過來,每家再做些色拉、手指食物和甜點帶上,我前一晚就在家準備,家裏最後一名小學生的畢業典禮如何能馬虎?準備了給孩子們的點心,再準備給大人的美味,還得請半天假,理由是“我們家的小姐小學畢業!”同事一聽都道賀,萬分地理解:“這很重要!你千萬不能錯過了!”當然!
在美國公司裏,包括身處高位的官長們, 為了兒子的一場球賽或是女兒的一個表演請假前往者,決不在少數,而這樣的人往往贏得大家的尊重,因為有人情味。想起我們小的時候,很多同年齡的孩子都是祖父母輩帶大的,父母哪裏去了?“抓革命促生產”去了,他們中大多數並不在高位,從事的很可能是些不起眼的工作,卻把那點工作看得比孩子重要得多!時代的悲劇!現在想想其實是他們那一輩人的損失!記得有位朋友在國內身居要位的父母,離休後來美帶孫兒孫女,曾經感慨地說是來還債的,大概就是指當年沒能盡到父母的責任現在以祖父母來盡心。聽了有些感動也有些心酸!有些東西失去了是無法找回的。所以,讓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都能為孩子盡心盡力,將來沒有後悔的機會!
畢業生入場
畢業生致詞
校長祝賀!
“英雄凱旋”
人牆夾道
再來個爬梯
畢業了…初中篇
樓主真是見多識廣啊,嗬嗬,果醬了。^_^
想來要多抽點時間拜讀一下樓主的作品,看來"潛伏"得無期限擱淺了。嗬嗬。
有數了。那可是個富足的地方!
嗬嗬,有時候會用"俺"這字,不是自己的口音問題。要說到方言,我們那裏會說"伲",能猜到我是哪裏人麽?嗬嗬。
清水你真是水做的人。Pre-K已然讓你熱淚盈眶,還有小中高,更有大學,那時你可要成了清水如河了。 :)
說歸說,不怕你笑話,我的眼淚也掉了不少。
謝謝你的千斤頂!不過,江蘇人好像不大說“俺”噢, 你這個口音從何處來?
BTW, 潛水好久了。你的文章很好看,上次一口氣看完了《冰雹》,準備下次再攻下個長篇。你的一些家庭篇也讓我看到一位很用心的媽媽和妻子,向你學習!
知道你是南京人,倍為親切。我父母也都是江蘇人,我小時候就是同在金壇的外婆外公長大,也是因為父母忙工作。我想他們現在也一定後悔沒有看到我和姐姐的小小時候。 這也是我的兩個女兒我自己帶的原因之一,因為像你說的"有些東西失去了是無法找回的。"
謝謝你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