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自聽酒店的 Bell Boy 提過珠海海鮮一條街,我就念念不忘,在澳門的第二天,從山頂上下來,就坐車直抵十六鋪碼頭,碼頭上有個小得不起眼的澳門海關,澳門既已回歸中國,不明白為何仍有澳門海關,就算是特區,有個特區通關也就是了。那裏海關的人員穿著舊時葡植地時代的毛衣製服,保暖但土氣。人流稀疏,檢查鬆弛,渡船破舊不堪,轉眼五分鍾,輪渡就把我們送到濠江對岸的珠海。
渡船
踏上珠海的土地,第一個感覺就是這邊比澳門那邊氣派多了!辦公室窗明椅淨,海關人員製服得體,祖國真的是變了,變好了!澳門以前的優勢已不複存在!我一得意,取出相機,對著我心中的驕傲:公安同胞和海關大樓一陣劈裏啪啦按快門,說時遲那時快,兩個公安,一左一右包抄過來,讓我立馬交出相機,看見我的相機是數碼相機,熟練地刪除我剛剛豪情萬丈拍下的照片,我走出海關時還沒從“驚嚇”中回過神來。
邊檢
穿越馬路時我又稍微慢了一些,汽車呼嘯著從我身邊掠過,還伴隨著司機不停地鳴笛,似乎要喚醒還陷入深思的我。灰塵散落,珠海的街道漸漸清晰,那一個個小商鋪裏, 一眼看過去,做小生意似乎來自五湖四海,什麽方言都可以聽見。珠海給我的第一印像竟然好像一個還沒發展好的鄉鎮開發區。我有點沮喪,不知自己這趟過江是否值得。
直到看到“海鮮街”的指路牌, 我精神一振,加快了腳步。穿過一個個小商鋪和小飯莊,一轉彎,海鮮街進入了視線,那是一條不算短的街道,兩邊都是餐館,餐館前都是買各色活海鮮的小販子,一盆盆清水中,魚兒在遊,蝦兒在跳。更有很多我都說不上名來的海河生物,我還沒來得及拍兩張照片,就被過來的兩位小姐包圍,一邊一個,拉著我的胳臂讓我選了海鮮去她們的館子裏“加工”。
海鮮街
原來這裏的海鮮街類似香港的鯉魚門或南丫島,食客在餐廳門口買好海鮮,拿進餐廳裏再付一道加工費,燒出“成品”,才能大快朵兒。等我們被他們輪番轟炸地實在也無法繼續向前之際,我們隻好投降,乖乖地匆忙地胡亂挑選了幾樣海鮮,跟著她們進了餐館。 她們把我們帶進餐館後,立馬一轉身人就不見了,又上來兩個新的小姑娘,一個上碗筷和一小碟花生米和泡菜,並快速地告知:“我們碗筷是紫外線消毒的,收費十元一套,下酒小菜(指花生米)十元一盤 ….” 先生打斷她:“慢著,你們拉我們進來加工海鮮,餐館裏不提供碗筷嗎?我沒點這個花生米呀,我不喝酒,你們總該問問我們要不要吧?”小姐回答:“對不起,先生,我們隻有紫外線消毒的碗筷,花生米是給每位客人的 ….” 那意思當然是你付錢吧 , 無論你要不要。我拉了拉還想說個所以然來的先生的衣角,對另一位蹲下身來正在翻看我們買的一堆海鮮的小姑娘說:“這個海鮮你看怎麽做?”小姑娘很在行地說:“大閘蟹嗎,清蒸!扇貝和九孔鮑魚加蒜蓉蒸,河蝦油爆或鹽水涮 …. 不過我要告訴你們每道不同的加工法收費都不一樣 ….” 最後,我還加了一道蔬菜,總共他們的加工費比我買的海鮮費還要多,看來國內日益拉進與國外的水平了,人工加工費慢慢趕超產品成本費了。我們兩人一頓鮮美的海河活鮮餐,隻花去約美金六十元,應該說還是便宜的。
各色海鮮
最愛大閘蟹
象鼻棒海膽
不知是什麽
鹽水河蝦
蒜蓉九孔鮑魚
粉絲蒸扇貝
從餐館出來,立即又被女人包圍,不由分說繼續遊說我們買海鮮,我們兩人隻好“抱頭鼠竄”逃也般地逃離了那條街。轉到其它的街道上閑逛,到處都是吆喝聲想讓我們買水果、買煙酒、買衣服。我頭開始隱隱得痛,正好路過一間香港人開的發廊,我決定暫時避一避紅塵, 進去讓他們幫我幹洗一下頭發,等年輕的小姐的手指把我的頭顱輕輕敲遍,我走出發廊,頭痛跑了。
又轉了一圈,先生看見路邊有個包子鋪,蒸籠裏有肉包、菜包、芝麻包、蓮蓉包 …. 中午那頓海鮮,沒有主食(米麵之類)下肚, 他又餓了,確切地說是饞了。他走上前,問:“我可以要一個芝麻包和蓮蓉包嗎?”老板娘頭都不抬:“一塊錢。”先生遞過去一百元人民幣,老板娘像看一個腦袋壞掉的人,說:“一塊錢,不是一百塊!”買的人也奇怪了:“我知道,你找錢啊。”老板娘毫不通融:“沒錢找!”
想吃的人不放棄,繼續翻口袋,翻出一張五塊的澳幣,遞給老板娘:“你不用找,我可以拿兩個包子嗎?”老板娘仍然麵無表情:“這個給我沒用,我過不去那裏!” 被拒絕的買主還是轉不過彎來,又掏出一塊美金:“這個行嗎?”老板娘瞥了一眼,問:“這是什麽錢?沒見過,沒用!”先生大概還想解釋那是美金,我硬生生把他拉離了包子鋪。包子當然是沒吃成,他也因而一肚子想不開,嚷嚷著累了餓了。 也巧,走了不多遠,看見有個裝潢得滿新的腳底按摩店,我說那就進去休息一下吧。
腳底按摩
就這樣在珠海,我們倆坐進了一家按摩院,因為是午後,沒有客人,隻有我們倆個,幫我們按摩的是兩個來自四川和貴州的年輕男女。一邊休息一邊和他們閑聊,才知道,我們所在的地方是珠海較偏遠的地區,這裏的海鮮街大多是港澳同胞們光顧,本地人是不會去的。針對我們對珠海像個小鄉鎮的評語,他們建議我們去市中心,那裏熱鬧,像個大城市。我提起濠江邊的那些 高樓,他們告訴我很多澳門人過江買樓,住在珠海,每天去澳門上班,澳門的工資是珠海的十倍左右,所以拿澳門工資在珠海生活,就可以享受人上人的日子。原來如此!問他們珠海的房價如何?答案是四千多(人民幣)一平米,看來光從房價上看,珠海和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就無法相比!
濠江邊新公寓
走出按摩院,先生拿著剛找好的零錢,三步兩步就跑到前麵去了,我呐悶他急什麽?原來他還惦記著那兩個包子,興高采烈買包子回來,咬了一口就眉頭緊鎖,最終,那兩個包子都扔進了垃圾桶。
回來乘輪渡的時候,正好撞見警笛長鳴,然後就看見中國公安們快速上了快艇,在濠江上轉了一圈, 我們清楚地看見他們攔住一個駁船,把那船上的兩個年輕男人倒剪雙手壓上了快艇,喇叭裏說著公安製服走私犯的話,我們渡輪上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公安快艇駛近時,卻看見那兩個犯人列著嘴在笑,最終也沒弄清他們是唱的哪出戲?
公安輯查隊
待續
吃在澳門 雲遊東南亞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