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在Toledo Dairy 呆了一個多月,掙了一千多元,我終於搬回了市區,要開學了。雖說手中的錢遠遠不夠付我的學費,但是我一通求救的電話,遠在加拿大的表哥和我的在紐約的擔保人分別寄來兩千美元,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手裏有了自己掙的一千多元,底氣也足了點,於是開始找房子住。
在市區的一個中國人家找到一間住處,那家是個廣東來的移民,一家三代租了一個獨立屋,他們自己住兩間,另外兩間再以二房東的名義出租給我們四個中國來的年輕人。房子的格局有點類似中國老式的房子:進門是個大客廳,左邊兩室一衛,他們一家住; 右麵兩室一衛,一間住著一個廣州來的女留學生,我進來了就和她共享臥室;另一間住著兩個男生:看上去大一點的男生說一口上海話,於是我用上海話和他套近乎,誰知他竟然是我在上海的大學裏藝術團鋼琴伴奏者的哥哥,這下我象是找到了主心骨,一口一個大哥,他也在以後的日子裏真的把我當做小妹妹保護著,包括我交往的男孩,一個個都經過他的評點,最後我的男朋友也是在他的認可之下確定的。他是以工作簽證來美的,在夏威夷市立圖書館裏任職。他的太太和女兒仍在上海。和他同一個房間的也是一個從廣州來的新移民,比我大四歲,從醫學院畢業工作了一年,比我早來美國兩個月,正在那裏補英文課, 準備考醫生執照。
我們四個人相處得非常好,中間的故事也很有趣,不過還是留待以後再說了,也許我會考慮把那些也寫進哪篇小說裏也不一定。
興衝衝地跑到學校,與學術顧問碰麵,原以為最多一年,我就可以完成本科學習拿到學士學位,誰知,那位顧問看著我中國大學轉過來的成績單,隨手不停的打著叉:政治經濟學? 什麽玩意兒? 我解釋是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原理,還沒等我把剩餘價值解釋清楚,她已經一筆劃了過去, 嘴裏說:“你需要學習正真的經濟學,不是那些無稽之談!”。 接著,但凡是我的專業英語, 口譯、筆譯,統統劃光, 隻留下英美文學和語言學兩門課,接著大學裏學的世界曆史和地理之類的總算她筆下留情,總共加起來隻有幾十個學分,美國本科可是得修一百多個學分才能畢業的。我徹底的傻了眼了。
她並不在意我的情緒,自顧自地說著:“你需要補自然科學,還要補社會科學,然後再選專業課。你想學什麽專業?”“我還有專業嗎?我學的東西全給你劃拉掉了!我都白學了!”我也發起了小姐脾氣。
學術顧問看我眼淚都快出來了,同情心卻並沒有出來,讓我發泄了一會兒,又接著說:“你還需要參加英文寫作和數學的入學考試!” 我又跳了起來:“什麽? 我的托福分數不是在這兒嗎?我還要考試?還考英文?我是學英文專業的,你知道嗎?”她毫不所動:“每個人都得考,考完按照你的程度選科目。”
我那會兒可真是欲哭無淚啊!看來我這個本科得有段時間熬了。確實,比我預計的時間多了近兩年,我才拿到我的本科學位。而我以後的企管碩士,卻隻要四十多個學分就可以了。如果象當年那樣做全職學生, 一年就可以把MBA四十幾個學分全拿下來。 不怪有人說,在美國讀本科要比念碩士難得多。
多年以後的今天,當我的人生走了一半, 回頭來看, 我竟然對這位學術顧問當年的舉動充滿了感激!若不是因為她的堅持, 我不會對美國社會和文化有那些認知,我像一個普通的美國大學生那樣從人文科學到自然科學又及社會科學一門門上下來,不知不覺中,這種知識和文化的積累確實與一般直接來念碩士或是博士的留學生們不大相同。 我如今身邊的好友也是大多曾是留學生,在一起談天時, 他們會說:“你到底什麽地方和我們不一樣, 說不上來,但就是不大一樣!肯定是因為你在美國念本科的原因!”會嗎?也許是,也許不是。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