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三人行,必有我師
(2009-05-30 23:42:26)
下一個
孔子的這個話我還是相當推崇的,但孔子的這個話是從“我”這個角度出發,強調了周圍的人都有可取之處所學。即使人活到了很老,由於時代的更新,新知識的不斷推出,環境的變化,人仍舊要學習,向年輕的學習,否則就會和時代脫節。特別是這三十年中國的變化,對於那些有些歲數的人來說,真的是巨大的生存挑戰。不斷壓低自我,讓自我變得更“小”,就能看見周圍人的長處,學習他們身上可學的東西,人才能保持新鮮感。
查了一下網絡,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個觀念出於元朝,有說是關漢卿,未見原文,不知道原本是如何說的,斷章取義的例子多了,有可能他在他的文章中有他的意思。一個句子或者事跡被廣泛引用宣傳肯定有其背後的整個社會價值觀的傾向,就像孟薑女的故事,明朝之前還隻是一個不是發生在秦朝的傳說,而到了明朝,就成了祖宗立廟般的被人敬仰人物的膜拜了,故事改到了秦朝,故事人物也變成了各個地方的了,究其根源,當時的價值觀需要這麽個貞節烈女來作為生動的事跡宣揚。
其實,從“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話來看,也能體現中國傳統社會對於“老師”這個職業價值觀的轉變,甚至可以說是種進步,原本,孔子的“誨人不倦”,一種為師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被挑戰了,這種挑戰的潛意識理念在於: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這種傳授如何能有回報呢?現代文明,知識的傳授是用金錢來交換,這個金錢交換知識的觀念對於我們的老古人來說肯定不能接受,商人作為社會最低等級是被鄙視的,因此隻能用等級來交換,用徒弟的孝順和進奉來回報。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可悲。
當然,在此就不討論中國古文明如何不崇商,西方直至十六世紀,商人也還是作為第三等級,和平民之類的混為一個等級的被鄙視,而隨後的戰爭之類等各種因素,導致了商人地位的上升。。。不多述這個話題了,有點離題。
經濟的抑製,導致了中國社會越發的畸形發展,用等級來交換價值的轉移成了勢必的趨向。這三人行,必有我師,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何嚐不是一個例子。而隨後演變成的整個社會道德觀也成了一個很僵化的框架體係,讓人順從但無法定型的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