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略談自由

(2008-06-18 07:19:52) 下一個
正如老常所說,自由這個話題太大,因此隻談一點呼過腦海的想法,並且更多的限製在個體自由的角度去考慮。

一,中國人出國後的自由。
其實,很多中國人出國後,在西方這個體製上的確要比中國現有體製健全的狀況下,也並沒有作出什麽自由人該作的事情。比如,有沒有哪個中國人去參加美國總統選舉的?即使這麽多已經在美國很多代的老華僑的後代是否有競選總統的?縱觀之下,沒有吧。

為什麽呢?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下。

二,自由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模仿。
這個是eric.hoffer的看法,我個人比較讚同。我們的生活其實更多在模仿別人,真正創造自己生活類型的人很少,從另一個角度去說,我們一直遵循著別人的生活模式在生活,比如升學工作結婚生子。如果讓你去選擇一個人的生活自由,去享受你想要性就給你性,你想要錢就給你錢,你想要房子就給你房子,你想要土地就給你土地, 你想要公司就給你公司,你想要權力就給你權力,可能麽?

所以認清楚自由的目的和方向很重要。我比較羨慕韓寒的自由,人家不想讀大學就不讀大學,人家想去跑賽車就去跑賽車,人家想去泡比自己大五六歲的大姐姐就去泡,反問我自己敢不敢,不敢,我的自由是更多別人對我的灌輸中的,也就是說我沒啥自信去得我的自由,我寧願選擇模仿來贏得我自己的安全感,也不願選擇自由來讓我自己不知道未來。

所以自由更多的取決於自己的自信,沒有自信如我之輩。給了自由的權利,可能我也壓根不會用,而寧願選擇模仿別人。是不是一個很可悲的結論,但事實就是如此。(一說起這個問題,就想討論一下教育,兒時教育對於樹立成人的自信心以及對於未知事物的挑戰果然是個很重要的課題。這個也是中國幾千年教育的一個最大敗筆,大家不要一談教育就罵政府,這個是紮根在我們幾千年文化的東西,罵政府沒有,讓你去當教育部部長可能更差。)

三,哲學家很多都是當時時代的失意者
拿一大堆哲學家的名人名言作文章憑湊是很滑稽的事情。記住,哲學家很多時候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失敗者,他們的理論更多的是被政客所利用拿來作為統治的工具,比如尼采對於希特勒,馬克思對於列寧毛澤東,當然這兩位屬於狂熱派的思想者,這種狂熱不僅燃燒著他們對於思維的擴展,也加重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自己自由思維變成現實的束縛。當沒有沉重的生活經曆和精神枷鎖,哲學家是不可能有很深度的思考。其實錢鍾書老先生對於哲學家就持很不肖的態度,在圍城中有著很有意思的段落描寫。

但不能否認,哲學在事物發展到某一個點上,對於新事物的開拓和定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也就意味著哲學是一個極其嚴肅的理論學科,不是那些浪漫詩人的點綴之詞。否則更多時候呈現的就是趙麗華之流的不知所以然。

四,西方哲人的宗教性
西方有很多哲人,他們的思維出發於他們對於宗教的思考。因為宗教滲入在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從政治到藝術。為了擺脫政治家拿著神的觀點說事,自由的觀點對立與宗教控製的觀點開始相輔相成的互相發展,這點上來說,中國人思維的對立麵應該是孔子,而不是什麽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之類。因為我們沒有神的思維控製,我們隻有儒家的思維控製。

因此,莫拿基督教來說中國哲學,我們壓根不是那個根子上的人,莫往那個地方靠,沒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CTV-4 回複 悄悄話 對自由的明確闡述最早來自John Locke
---我有自由使用天然權力(天賦人權)的自由!
而私人財產則是這種權利的基礎
私人財產包括但不限於房屋、衣物、自己的身體和思想
如果不能夠自主控製自己的身體和思想,我就什麽都不是了
我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生活工作的方式
這就是自由
====
可見自由有物質基礎而非如大家所想的那般毫無邊際
當個人的私有財產越來越多的時候
也就意味著這個人的自由是越來越多的
當然這種私有財產是包括了有形的和無形的
有形的當然就是指物質,衣食住行
簡單的說便是越有錢越自由,想幹嘛幹嘛
我有錢就去買座大房子,買一塊莊園
或者環球旅行,多愜意
無形的便是指個人的思想內涵
一個人能夠讓自己適應各種情況,無論在什麽樣的場合都能出入自如
這樣的人即使沒有錢也稱得上貴族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思想又可以轉換為物質
從而是人獲得更大的自由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有法律保障的基礎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