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會折騰

(2006-11-09 17:52:16) 下一個
這段時間重拍紅樓的消息沸沸揚揚,不僅拿出了舊紅樓大家一一回顧,新紅樓的主角選定也是一周一個新聞,每周有個亮點。

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這新紅樓再拍也超越不了87年那版,那個是絕版紅樓,是集中了幾代人心血的紅樓,濃縮了在那個人們對自己還都充滿信心時代的定心產物,是純中國化哲學和文化的產物。但而今,西方思維和中式思維夾雜,西方文化和中式文化融合,新的元素在產生,但已經是非純中式了。因此87年的那個純中國化高度是無法跨越的。

那是否還要拍紅樓?我的意見是讚同!為啥子讚同?同學們知不知道兩個經濟學家吃屎增加GDP的笑話?這個就是折騰的好處,折騰增加就業率,折騰增加MONEY的循環,同學們閑著也就有了話題可以嘮嘮嗑。因此,這個年代,不怕折騰,隻怕折騰得動靜不大。

再來談談三大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要說中國導演能折騰得,還真得拉不下這三位去。電影不怕拍的被人罵,隻怕拍得動靜不夠大,動靜不大,勾不起同學們的好奇心,因此,沒思想不要緊,沒內涵也不要緊,折騰的動靜得先搞起來,有了動靜就有資金,有了資金就有反利,於是就業率提高了,錢運轉了,GDP也增加了,同學們笑了,導演們笑了,首長們也笑了。我還真沒看出有什麽不好的來。

西方人把這個折騰稱作為'MARKETING',PRODUCTION加上MARKETING,這個就是BRAND,西方人引以為豪的支柱產業。顯然我們中國也在發展著帶有中國特色的MARKETING,這個就是'折騰'。我們的折騰的表象是挪用西方,我們的折騰的內涵是采用中國,雖然雜交的產物有點別扭,但不急,有錢運作起來了就行。暴發戶最先不就是用金子銀子鑲嵌牙齒和手指來襯托個金光閃閃麽,咱們現在就是那個暴發戶階段。

最終看穿這麽個理,這個世界不怕沒人罵,隻怕沒人折騰。全安靜了,那個就叫做抑鬱。大家說說我這個分析得有沒有理?_;)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