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誰是文人?

(2006-11-09 17:49:43) 下一個
“文人”這個詞應該算古詞,一個很久年代就開始使用的詞,古代帝王選拔人才,武將需要比功夫,那文人靠的就是寫文章。文章寫什麽?八股文。文章的好壞如何判斷?靠的文人文筆的藝術性。因此,古代文人大多都有藝術情調。比較現代語言來說,古代文人所寫文章的所取之長不應該是法律條文的製定,絕對枯燥乏味的語體。而應該是綜合條理和擴充的綜合體。看官可能有點迷糊,不知道我在表達什麽,這樣子,我們從現代語言的幾種語體說起:

首先現代語體分為:口頭語和書麵語,書麵語分為:公文語體,政治語體,科技語體,文藝語體。

從這幾種劃分來看,古代文人的選拔應該是公文語體夾雜文藝語體。從八股文角度來說,是有一定的文章規範,當然這種文章規範也是逐漸演化出來的,比如唐宋的時候,文人考科舉寫的是詩詞散文,在宋朝末期,王安石的變法開始逐漸產生了根據孔孟學說來發表感想的文體,而八股文的鼎盛是在明清時候,也在那個時候被規範下來了過程:破題,承題,起講,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從每件事務的發展規律來看,詩詞散文結構要比八股文鬆散,因此八股文的出現應該屬於文人科舉的一大進步,也就是有了更加規範的rules製定。但八股文明顯還是測試個體的文藝語體,而對政治語體沒有很大的幫助,這在八股文發展末期尤其明顯,文章的華麗要重於文章的思想。也就是說,古代的中國官方選拔體製都是選擇的藝術家成分較多的文人,而非政客體的文人(雖然政治家,政客,思想家有所不同,但在此先混為一談)。我想這個也是導致中國的文人多具藝術性,但缺乏思想性的部分原因。

偶爾雜感,部分文獻參考於wikipedia中關於'語體'和'八股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