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五章 魯迅與北京大學

  魯迅在他光輝的55年生命裏,在北京生活、戰鬥了14年。其中,從1920年8月至1926年8月,他在北京大學兼任教師,前後達六年之久。北大是魯迅任教時間最長的一所學校。

  這時的北京大學,已經過了五四運動的戰鬥洗禮,校內的進步力量和民主愛國運動都有較大的發展,在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五四時期的魯迅以他徹底的民主主義立場,向封建專製製度進行了異常勇敢、異常堅決的鬥爭,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有著廣泛影響的偉大戰士。他在北大始終堅定地支持進步力量,自覺地和李大釗等為“站在同一戰線上的夥伴”,向封建複古派,資產階級右翼和形形色色的“正人君子”們進行了不妥協的鬥爭。魯迅不但寫了《我觀北大》這樣的專論文章,而且在他的許多文章、書信以及日記中,都多次述及北大。魯迅曾給五四以來的北京大學以很高的評價,並以自己是“北大派”而自豪。

  魯迅在北大任教期間,熱切地期望英俊出中國,為培育青年學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魯迅在教育戰線上的實踐和貢獻,正如後來郭沫若所稱頌的,是一位“以身作則的教育家”。在這一方麵,同樣值得我們永久的紀念和學習。

  一

  魯迅和北京大學的關係,不自他來校任教時起,而是在他到北京工作後,即開始和北大一些教授有過往來;特別是蔡元培出任校長,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以後,關係日臻密切。

  魯迅和蔡元培之間有著真摯的友誼。辛亥革命後不久,魯迅就應當時任南京政府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到教育部供職,隨後由於南京政府北遷而來到北京。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到北大就任校長職務,7日,魯迅由紹興省親返抵北京,三天後他就往北大訪了蔡元培;此後他們之間時通音問,常相過從。蔡元培對北大進行的改革,魯迅是關注的。1917年8月7日魯迅日記載寄蔡先生信並所擬大學徽章。這是應蔡的要求寄去他為北大設計的校徽圖樣。他巧妙地將北大二字組成一個圓形圖案,這個圖樣後被采用作校徽而為北大學生長期佩帶。由蔡元培主持創辦的《北京大學日刊》,在1918年6月25日刊登了魯迅的《新出土呂超墓誌銘考證》的考古論文(署名周樹人,後以《南齊〈呂超墓誌〉跋》為題收入《集外集拾遺》)。這是魯迅在北大刊物上最早發表的一篇文章。而這時北大學生中出現的社團組織,也引起了魯迅的注意,如文學團體新潮社和它出版的《新潮》雜誌,曾得到魯迅的讚許,並向友人作過推薦。這些都反映了魯迅和北京大學的最初關係。

  蔡元培在北大實行“兼容並包”的方針,尤致力於文科的改革。他聘請以編輯《新青年》著名的陳獨秀任文科學長,同時在北大文科任教的還有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劉半農、沈尹默、高一涵等,他們後來也都是《新青年》的編者。經蔡元培的提議,《新青年》編輯部隨同陳獨秀遷到北京,直至1920年9月複返上海出版止,這一時期《新青年》和北京大學完全結合起來了。這樣,在北大文科教員中,就形成了一個與舊派相對立的,以《新青年》編者為核心的革新營壘。他們以《新青年》為陣地,向封建文化發起猛烈攻擊,積極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個中心,同時又是新舊思潮激戰的前哨陣地。

  這時的魯迅,對辛亥革命後的社會現實深為失望,他說見過辛亥革命,見過二次革命,見過袁世凱稱帝,張勳複辟,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因而這一段時間,魯迅在公餘之暇,隻是在幽僻的紹興會館潛心抄錄碑帖。1917年舊曆除夕,“夜獨坐錄碑,殊無換歲之感”。鬱悶心情,由此可見。魯迅的沉默,是對反動複辟勢力的深沉抗議,是在苦悶中努力求索新的戰鬥道路。恰在此後不久,十月革命的風開始吹拂著中國的大地,李大釗的文章透露了新時代的信息。十月革命對魯迅思想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裏有兩件事值得注意:其一是1918年起魯迅改變了對《新青年》的冷漠態度,給予了熱情支持。魯迅原來對《新青年》態度是冷漠的,他自己曾說那時對“文學革命”,“並沒有怎樣的熱情”。但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他對中國未來社會變革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因而也開始改變對《新青年》的看法,終於他成了這個刊物的重要撰稿人,並參加了編輯工作;而這時《新青年》提倡思想革命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傾向日益明顯。其二是這一年他和北大新派教授李大釗、陳獨秀、錢玄同、劉半農等交往增多了,如1918年日記載的,錢玄同到紹興會館補樹書屋訪問魯迅和他們之間的信劄來往,就有50多次。這大多和約請魯迅為《新青年》撰稿有關。特別是在這年1月《新青年》編輯部改組討論編輯方針的集會上,魯迅結識了李大釗,他的“誠實、謙和”,光明磊落,沒有宗派氣,給魯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魯迅對李大釗是始終敬重的,僅日記中提及李大釗的就有11次。他們之間的結識,使魯迅從此有較多機會接觸李大釗等人介紹的共產主義學說,這對他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誠然,魯迅這時還沒有接受馬克思主義,對十月革命態度也還有保留,但他畢竟從這一曆史的變動裏看到了新的希望,這使他終於由沉默而呐喊而戰鬥,並自覺地同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共產主義者,取一致的行動。

  這一時期,魯迅不僅以他的文學創作,“與前驅者取同一步調”,而且在反對封建複古勢力和資產階級右翼的鬥爭中,也旗幟鮮明地配合了李大釗等的革命活動。可以說,在五四運動前後,魯迅就已經和北大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新派融合在一起,在戰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918年,北大反封建文化思想的鬥爭繼續發展。陳獨秀首倡的文學革命說,也因魯迅的《狂人日記》等現實主義作品的問世,而有了革命文學的實績。白話文運動也取得很大成就,《新青年》從這一年第4卷起改用白話文,並采用新式標點。白話文在北大還得到蔡元培的支持和鼓吹,由劉半農主持的歌謠征集處也在這一年成立,並出版歌謠專刊。這一切,引起了校內封建複古派的不滿和非難。北大舊派教授劉師培、辜鴻銘、黃侃等人,竭力為“國粹”辯護,對新思想和新派人物謾罵攻擊猶為不足,並於這年夏謀刊行《國粹叢編》,以與新派的《新青年》相抗衡。對此,魯迅以極大的憤慨予以痛擊。他在7月5日答允錢玄同為《新青年》寫稿的信中,尖銳揭露了這班“老小昏蟲‘提倡’國粹”是“不過還想吃人”的本質。明白表示自己“閱曆已多、無論如何複古、如何國粹、都已不怕”。他指出:“然既將刊之、則聽其刊之、且看其刊之、看其如何國法、如何粹法、如何發昏、如何放屁、如何做夢、如何探龍、亦一大快事也”。後來他在隨感錄中,又多次痛斥了國粹派,提出了:“從現代起,立意改變:掃除了昏亂的心思,和助成昏亂的物事”。魯迅對“保存國粹”論實質的揭露,切中了“國粹”論者的要害,這表現了他維護新事物的堅定立場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具有重大的戰鬥意義。

  繼之,在五四前夕,在北大和整個文化思想界經曆了一場新舊思潮的大激戰。隨著十月革命影響的深入和馬列主義的傳播,頑固勢力對新文化運動的反撲更加瘋狂。1919年2—3月間,封建禮教的衛道士林紓帶頭對新文化運動,對北京大學發動了進攻。他在《公言報》上發表了給蔡元培的公開信,羅織北大宣傳新文化的罪狀,一是所謂“覆孔孟、鏟倫常”;一是所謂“盡廢古書,行用土語為文字”。同時,他又連續拋出反動小說《荊生》和《妖夢》,預示要借助“偉丈夫”的武力摧毀新文化運動,並對蔡元培和北大進行了極為下流的攻擊。此外,又指使北大法科學生張厚載化名投書京、滬報刊,製造陳獨秀等已被逐出北大的謠言。與此同時,反動政府還利用議員在國會提出所謂彈劾教育部的議案,脅迫蔡元培去職。一時間群魔亂舞,在北大和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劉半農後來在追述當時情景時說……衛道的林紓先生卻要於作文反對之外借助於實力——就是他的‘荊生將軍’,而我們稱為小徐的徐樹錚。這樣的文字之獄的黑影,就漸漸地向我們頭上壓迫而來,我們就無時無日不在慄慄危懼中過活。“這反映了這場鬥爭在一部分知識分子中引起的波動。這次”林蔡之爭,實質是扼殺還是保衛新文化運動的嚴肅鬥爭。當林紓的謬說一出籠,立即遭到北大新派和社會進步輿論的猛烈回擊。李大釗的《新舊思潮之激戰》,陳獨秀的《關於北京大學的謠言》等文章,都作了計鋒相對的揭露和抨擊。而蔡元培給林紓的公開答複信,則很好地保護了新文化運動。在這場鬥爭中,魯迅始終堅定地和北大新派站在一起,英勇戰鬥。近年發現的魯迅發表在《每周評論》上的兩則《隨感錄》:《敬告遺老》和《舊戲的威力》,證明在事件發生的當時,他就批判了林紓和張厚載這一對遺老遺少。隨後他又發表了《現在的屠殺者》和《人心很古》兩則隨感,痛斥林紓之流“明明是現代人,吸著現在的空氣,卻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語言,侮蔑盡現在”;這種封建衛道者實際是“現在的屠殺者,而”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徹底撕下了封建衛士維護舊道德舊文化的虛偽麵紗,露出了他們本來的猙獰麵目。對這場新舊思潮的大激戰,魯迅一開始就極為重視,敏銳地稱之為“一大事件”;直到兩年之後,他在《阿Q正傳》中,還說這部書就是用‘引車賣漿者流’所用的話寫的,而這正是林紓攻擊白話文所用的昏話,魯迅再次點出,是又一次給這個衛道者一記響亮耳光。這次戰鬥以北大和全國的新派取得勝利告終,從而為即將到來的五四運動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

  五四前後,北大新派中發生了深刻的分化和分裂。作為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主要代表的胡適,1917年夏由美回國後即被聘為北大教授。他這時作為新派的重要一員,積極鼓吹白話文學,在新文化運動中產生過廣泛的影響。魯迅是全力支持白話文運動的,但他對胡適的“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的改良主義傾向,是否定的。他明確主張新文學首要的是“改良思想”,“倘若思想照舊,便仍然換牌不換貨”。這和李大釗所說的“剛是用白話作的文章,算不得新文學”是一致的。五四以後,在無產階級登上曆史舞台和馬列主義廣泛傳播的情勢下,新文化統一戰線的分化加劇了,而胡適便是第一個分裂出去的資產階級右翼代表。1919年7月,他乘陳獨秀被捕和李大釗出走之機,在由他負責主編的《每周評論》上,拋出了《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公開用實用主義反對馬克思主義。李大釗隨即發表了《再論問題與主義》這一著名的戰鬥檄文,堅決駁斥了胡適對馬克思主義的種種誣蔑,深刻揭露了實用主義和改良主義的實質。這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史上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同唯心史觀的第一次大論爭。在這場戰鬥中,同樣表現了魯迅和李大釗為代表的早期共產主義者的“默契”。在上述李文發表後的兩個月,魯迅在他寫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批判了實用主義思潮,指出實用主義隻是“傳授些周旋方法,教他們順應社會”。認為這決不是正當辦法,“所以根本方法,隻有改良社會”。這裏所說的改良社會,也就是魯迅所尋求的社會革新的新路;聯係在這之前他寫的《“聖武”》等雜文中,對十月革命的熱情謳歌,對“新世紀的曙光”的熱切期望,就能更清楚地了解魯迅對胡適的順應社會、反對革命的改良主義思想批判的深刻意義。隨後不久,胡適又進一步分裂新派隊伍,他在1920年底致《新青年》同仁的信中,攻擊《新青年》色彩過於鮮明,成了《蘇俄》(當時在美國出版的進步刊物)的“漢譯本”。他提出另創“哲學文學”雜誌,發表宣言“聲明不談政治”和“停辦”等辦法,意圖改變刊物的政治方向。魯迅在給胡適的複信中,明確指出:“至於發表新宣言,說明不談政治,我卻以為不必。”表示要同舊勢力戰鬥到底,“不願示人以弱”。由於魯迅和李大釗等“取一致的步調”,使胡適不得不有所收斂,他在一封信裏表示:“豫才兄……皆主張不必聲明不談政治,……我很願意取消‘宣言不談政治’之說”。

  從上述幾次大的鬥爭事例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魯迅和北京大學,和以李大釗為代表的新派的密切關係。五四時期的魯迅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戰士,從根本上說,是風起雲湧的中國革命時代造就了這位巨匠。同時,也同他本人具有的韌性的戰鬥精神,深邃的思想,豐富的學識和敏銳的觀察力諸條件分不開。而這一時期,魯迅同作為新文化運動重要陣地的北京大學的關係,也就不是曆史的偶然巧合了。

  二

  1920年8月2日,北京大學正式聘請魯迅為文科講師6日日記載:“晚馬幼漁來送大學聘書。”魯迅受聘後,於這一年12月24日起,開始到校講課。在此後的幾年日記中,常有“午後往大學講”或“往北京大學講”的記載。

  魯迅在北大主要講授《中國小說史》,一星期講一小時,是一門選修課。但它是當時選修和旁聽的學生最多的一門課,講授安排在沙灘紅樓一間最大的教室裏進行。魯迅以他淵博的學識、鞭辟入裏的精湛分析和密切聯係實際的教授法,深深地吸引著聽講的同學。當年一位聽講的學生曾這樣描述魯迅講課的情景:“每次每次,當魯迅先生仰著冷靜蒼白的麵孔,走進北大的教室時,教室裏兩人一排的座位上,總是擠著四五個人,連門邊走道都站滿了校內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學生。”“他敘述著極平常的中國小說史實,用著極平常的語句,……然而,教室裏卻突然爆發笑聲了。他的每句極平常的話幾乎都須被迫停頓下來,中斷下來。每個聽眾的眼前赤裸裸地顯出了美與醜,善與惡,真實與虛偽,光明與黑暗,過去、現在和將來。大家在聽他的《中國小說史》的講述,卻仿佛聽到了全人類的靈魂的曆史,每一事態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疊疊的外套都給他連根撕掉了。……於是大家的眼前浮露出來了一盞光耀的明燈,燈光下映出了一條寬闊無邊的大道。……大家抬起頭來,見到了魯迅先生蒼白的冷靜的麵孔上,浮動著慈祥親切的光輝,像是嚴冬的太陽。”這就是魯迅在北大講課留給學生的深刻印象。

  魯迅在教學上的成就,除了他在學術上的深厚造詣外,還由於:首先,有明確的教育目的。魯迅在北大任教期間,正是處在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教育界彌漫著反動腐朽的教育思想。1919年五四前夕,經胡適的邀請,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來到中國,他在兩年另兩個月的、經曆十一省的巡回講演中,竭力鼓吹他的社會政治學說和教育學說,使他的實用主義思想在中國思想界特別是教育界流毒甚廣。他們用“教育無宗旨”的虛偽說教,來抵製馬克思主義在教育領域的影響;而這又恰好適應了中國反動統治階級的需要,因而鼓噪一時。對此,魯迅給予無情的揭露,他說:“教育界的稱為清高,本是粉飾之談,其實和別的什麽界都一樣。”又說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那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這是對包括實用主義在內的舊的教育製度和教育思想的深刻批判。魯迅高度重視教師的職責,十分強調教育的目的,是在於培養能夠適應新時代思想的新人。他所期望的一代新人,是應該具備”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而他自己正是為了實踐這個教育目的,“用無我的愛,自己犧牲於後起新人。他講授小說史的目的性是很明確的,”是要通過小說史的講課,培養些能夠用筆向舊社會進攻的人。他通過對小說史每一事件和人物的精辟分析,獨到的見解,使學生從歡樂與悲哀,愛戀與憎恨,羞慚與憤怒的情感裏,增強分辨是非和善惡的能力,引導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有人認為魯迅講授小說史,實際講的是對曆史的觀察,對社會的批判,對文藝理論的探索。因而魯迅的小說史課成了一門戰鬥的科學,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當時蓬勃的革命時代連結了起來。

  其次,是嚴肅認真、高度負責的教學態度。魯迅有著深湛的文學和史學的修養,但他為了準備小說史的講授,仍付出了巨大而艱辛的勞動。他的講義是從中國小說的起源直到清末止,而“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可以說是開山之作。這一浩瀚的長卷,他總是窮本究源,親手搜集,一一考訂,務求作出準確的論斷。後來出版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集》和《小說舊聞鈔》等,就是準備講義時的參考資料;而這些都是魯迅親自從當時的中央圖書館、通俗圖書館、教育部圖書室,“廢寢輟食,銳意窮搜”,閱讀了上千種原始資料,其中有許多是一個字一個字抄錄得來的。他不但對小說作深入的藝術分析,而且把曆代小說放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作曆史的分析;在他作出的正確論斷裏,有許多是發前人未曾發的精辟見解,閃爍著他的真知灼見。這部講義初以《中國小說史大略》為題,曾由學校刊印發給學生。1923至1924年間,魯迅又把他在北大講課的講義整理付印,最初分上下兩卷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後合訂一冊由北新書局印行。這就是中國文化學術史上的一部輝煌著作《中國小說史略》。這部著作從收集資料到最後一次修訂,前後用了約二十年時間。從這裏可以看到魯迅備課的認真態度,因而他的課堂講授總是給學生以新鮮的、充實的知識。

  再次,也和魯迅對教授法的重視分不開。例如,他發給學生講義,講課時隻是就講義上的論點加以發揮補充,決不照本宣科。1924年《中國小說史略》印行後,他就把正在翻譯的日本廚川白村的文學理論論著《苦悶的象征》,邊譯邊印發給學生作輔助講義,利用小說史課時間講授一些文學理論。而魯迅講的,也並不按照《苦悶的象征》的內容,主要是依據他自己的文學創作體會,講的內容比小說史涉及的範圍更為廣泛。又如,魯迅講課十分注重聯係實際,這有如他寫雜文的風格,能夠發別人不能發的新見解,敢於發別人不敢發的議論,給學生以深刻的啟示。再如,魯迅的引人入勝,娓娓動聽的語言藝術,大大加強了講授效果。他善於用樸實的語言表達深刻的思想,從具體、形象、生動的事例中引出嚴肅的課題,給人以智慧,又給人以美的享受,等等。

  魯迅是一位最辛勤的園丁,也是青年最敬重的導師和浄友。當有人問起他是否對上課有興趣時,他曾說:“那配教什麽哩,不過很喜歡年青人,他們也還沒有討厭自己,所以一點鍾也是還樂於去做的。”是的,魯迅非常愛護青年,他為了“造出大群的新戰士”,在青年身上傾注了他的心血,確是做到了“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魯迅的寓所經常接待一批又一批登門求教的學生,他們之間雖然年齡相差很大,而魯迅總是像朋友一樣親切接待、交談;夜深了,他親自端著煤油燈送出門外,而偏僻的小巷早就沒有人聲人影了。這種“和藹若朋友然”的接觸與交談,和他的講課一樣,給學生的教益和印象都十分深刻。這正如他的一位學生說的:“我走過許多紳士、老爺、教授、名流和學者的書齋,在此地我才看見知識和人凝結在一起的典型。”和魯迅一夕交談得到的勉勵和啟示,“已把我從小地主的狹籠中解放了出來,我嚐到自由的美味了”。

  至於魯迅在課外為學生校閱文稿,更是他經常的大量的工作。他後來曾說我先前在北京為文學青年打雜,耗去生命不少,自己是知道的。但魯迅為學生辦理“投稿,看稿,紹介,寫回信,催稿費,編輯,校對”這一切瑣事,都樂於去做,這因為第一,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為寂寞的文苑培養更多的新戰士。如當時在北大旁聽魯迅課的許欽文,因為在《晨報副鐫》發表過小說,引起魯迅的注意,以後就經常為他的作品修改,指點,以至編定出版。基於培養新人的目的,魯迅還特意在自己的小說《幸福的家庭》的標題下麵,注上“擬許欽文”的字樣,為推薦青年作家做廣告。僅此一例,就可見到魯迅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第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有助於新思想的傳播。如北大俄文係畢業的共產黨員任國楨,選譯了20年代初蘇聯文學界關於文學問題爭論的文章,匯編為《蘇俄的文藝論戰》論文集。他譯完後便請魯迅校訂譯稿。魯迅對這位初識者,同樣給予熱情幫助。1925年2月至4月間,魯迅日記就記載了他們之間的來往書信達11次之多。同年4月16日又載:“校《蘇俄之文藝論戰》訖。”並為它寫了《前記》。魯迅這樣認真校訂譯稿,是為了把蘇俄的新文藝介紹到中國來,正如他在《前記》中說:推翻舊來的傳統,“而建設起現今的新的活藝術來。……誕生日就是十月,在這日宣言自由的藝術,名之曰無產階級的革命藝術”。總之,魯迅是自覺地把培養青年學生的工作,作為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

  魯迅對青年學生的愛護和培養,還體現在他和北大學生文學團體的密切關係上。他在北京期間,經他扶植、支持或參加發起的文學團體,如新潮社、淺草社、沉鍾社、語絲社、春光社、莽原社、未名社等等。其中有的社址就設在北大或它的附近,有的是以北大學生為主的,更多的是直接聽過魯迅課的學生。對於這些社團,魯迅也都傾注過心血。日記中常有他在北大講課後到那裏與其成員交談的記載。由英文係學生董秋芳發起組織的春光社,就聘請魯迅作它的導師。魯迅對新的幼芽寄托了無限的希望。

  由北大文科學生發起的新潮社,正式成立於1918年12月。成員以北大學生為主,也有少數教員和校外人士。主要骨幹有傅斯年、羅家倫、毛子水、楊振聲等。它發行《新潮》雜誌,宣布“專以介紹西洋近代思潮,批評中國現代學術上、社會上各問題為職司”。在新文化運動中有著廣泛的影響。魯迅對新潮社在提倡白話文、批判封建禮教、鼓吹文學革命等積極方麵曾給以支持。但對新潮社因受胡適影響而表現出明顯的改良主義傾向,他是堅決反對的。魯迅在《新潮》第一卷第五期發表的致傅斯年的公開信,就是針對他主張刊物將多登所謂“純正科學的東西”,背離現實政治鬥爭的錯誤而發的。魯迅認為,在新文化運動已經開始和政治鬥爭相結合的時候,刊物裝滿了這些東西,隻能使封建複古派高興。他主張:“最好是無論如何總要對於中國的老病刺他幾針。……現在偏要發議論,而且講科學,講科學而仍發議論,庶幾乎他們依然不得安穩,我們也可告無罪於天下了。”提倡科學是新文化運動中的一個重要口號,魯迅不主張停留在純粹科學的宣傳上,而是要和現實的政治鬥爭結合起來,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服務。“講科學而仍發議論”這個見地是異常深刻的,體現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正確方向。魯迅這封信是在五四運動即將來臨時寫的,對《新潮》具有方向性的意義。可惜雜誌的編者們沒有接受這一正確主張,五四以後他們迅速向右轉了。

  誠然,這時魯迅的思想還沒有從進化論進到階級論,還籠統地認為青年總比老年好,有時對青年學生也未免過於寬容。但是,對青年學生的缺點,魯迅是很有原則的。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是位世界語學者,他同情東方被壓迫民族,1921年漫遊日本時,遭到日本當局野蠻迫害並被驅逐出境。魯迅對他深表同情,介紹他到北大教授世界語和俄羅斯文學。一次,愛羅先珂在看北大戲劇實驗社演出托爾斯泰的《黑暗之勢力》時,對劇社采用男扮女角的演法表示不滿,並在他寫的觀後感中對此提出枇評。這篇文章由魯迅譯出在《晨報副刊》登出後,戲劇社的一位學生極為不滿,隨即寫了《不敢“盲從”》一文進行反駁。他的文章語言尖刻失態,故意在“觀”、“看”等字眼上加引號,對一位生理缺陷的人采取不道德的人身攻擊。魯迅看後很氣憤,立即寫文章斥責他的輕薄行為。但是,魯迅對青年的缺點並不抱成見,隻要改正了就一視同仁。這位學生仍一直聽魯迅的課,後來魯迅和他也很接近。五卅運動發生後,這位學生發起成立了一所黎明中學,以抗議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他邀請魯迅為該校高中班授課,魯迅立刻欣然接受,三天後就到校上課,對他的工作表示了熱烈的支持。

  魯迅的教學實踐,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典範。

  三

  對於北京大學進步師生的革命鬥爭,魯迅是旗幟鮮明、始終不渝地給予支持和讚助的。

  1922年11月18日,魯迅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了《即小見大》一文,這是他就北大學生風潮發表的一篇評論。當時學校評議會以經費支絀為由,決定此後講義一律征費。這引起部分學生的反對,10月17和18日,學生先後擁入會計課和校長室請願,要求收回此項決定。學校主要負責人因此相繼辭職,各部門自19日起停止辦公,遂釀成風潮。後經各方斡旋,蔡元培於24日即回校視事,風潮平息。這次風潮雖達到取消講義費目的,但教務會議卻將參與事件的預科學生馮省三開除。魯迅就此事發表評論,指出學生是得勝了,而沒有人再去為“犧牲者祝福”;他在“即小見大”的感歎中,包含著對學生必須在鬥爭中加強團結的希望。

  魯迅不但對學生運動寄予厚望,而且時時總結運動的經驗,提出自己正確的主張。他基於對中國反動勢力的深刻認識,不讚同對軍閥政府單純采取請願一類的舉動,但當學生行動遭到反動派鎮壓時,他則明確指出,反動勢力的強力壓迫,正是革命的導火線,“俄國的革命,不就是從這樣的路徑出發的麽?”在五卅運動中,北大等校學生前後堅持了三個多月的鬥爭,把學生運動和整個國民革命運動聯結起來。魯迅熱烈讚揚學生運動的進步,“正如火花一樣,在民眾的心頭點火,引起他們的光焰來,使國勢有一點轉機。”而在“三·一八”運動前夕,當舊勢力攻擊學生囂張的時候,魯迅在大學講堂上駁斥了這一謬論,他說:“其實,現在的學生是馴良的,或者竟可以說是太馴良了。”這些對包括北大學生在內的學生運動都有重要意義。

  魯迅在北大任教期間,校內進步與保守、新派與舊派的鬥爭十分劇烈。五四以後,新文化統一戰線分裂,胡適等人站到了人民革命的對立麵。1924年12月,以胡適為首的一些教授在北京創辦《現代評論》雜誌。這個刊物的主要撰稿人胡適、陳源(西瀅)、王世傑、徐誌摩等,這時都是北大的教授。這樣形成了一個所謂現代評論派。圍繞著對待進步學生運動的問題,魯迅同這個派別有過幾次大的鬥爭。

  先是在《青年必讀書》問題上爆發了一場鬥爭。1925年1月間,《京報副刊》發起為“青年必讀書十部”欄征求書目,於是,胡適、徐誌摩等名流學者,以青年“導師”自詡,紛紛開列尊孔複古的書目,引誘青年脫離現實鬥爭。這並不奇怪。五四以來,在曆次學生運動走向高漲的時候,胡適一些人總是用“救國必先求學”的說教,誘使青年“踱進研究室”,埋頭於“整理國故”。胡適曾給學生擬過一個所謂最低限度的國學書目,開列了近二百部古書,其中甚至包括《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等二十多部佛教書。這在北大一部分學生中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五卅運動前夕的北京,保古之聲又囂然塵上,“反改革”的空氣十分濃厚。針對胡適們新“國學”的叫囂,魯迅在對《青年必讀書》的答複中,隻寫了:“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而在附注中則說:“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他強調:“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魯迅的用意是很明白的,他是號召青年要注重社會現實問題和投身實際鬥爭,是對“整理國故”主張的輕蔑和枇判。

  魯迅曾把這次鬥爭稱之為“青年必讀書”事件,這實際是同現代評論派鬥爭的先聲,是兩種小同勢力爭奪青年的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之後不久,魯迅在給北大哲學係教授、《猛進周刊》主編徐炳昶的信中就說過,他正是從這一事件中;看出胡適等人提出的“進研究室”的口號,是誘騙青年的一個“圈套”,切忌上當。他明確提出:“現在的辦法,首先還得用那幾年以前《新青年》上已經說過的‘思想革命’”。“我希望於《猛進》的,也終於還是‘思想革命’。”魯迅正是從堅持思想革命、反對任何尊孔複古傾向的高度,對待這一場鬥爭的。因而當他對《青年必讀書》的答複引起巨大反響,遭到一幫遺老遺少圍攻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給予堅決回擊。如雜文《聊答“……”》,就是對柯柏森《偏見的經驗》一文的答複;《奇哉所謂……》的發表,就是對熊以謙《奇哉所謂魯迅先生的話》一文的駁斥。這些新“國粹”信徒在他們文章中惡毒攻擊魯迅,誣蔑魯迅是“賣國賊”,是“淺薄無知”,“貽誤青年”。魯迅以充分有力的論據,痛斥了他們的謬論,“這些聲音,可以嚇洋車夫,但是無力保存國粹的,或者倒反更丟國粹的臉”。當時有人擔心這樣連續作戰會影響魯迅的健康,魯迅以高度的革命責任感表示你隻要有一篇不答複他,他們就認為你失敗了。我就篇篇都答複他們,總要把他們弄得狗血淋頭,無法招架,躲回他們老巢去為止。“魯迅的工作幫助青年學生認識胡適”整理國故主張的危害性,使他們當中一些人擺脫胡適派的影響。

  接著,圍繞“女師大風潮”同現代評論派展開了一場大的鬥爭。1925年5月,北京爆發了反對北洋軍閥及其在教育界代理人章士釗、楊蔭榆的“女師大事件”,魯迅(1923年10月至1926年8月兼任女師大國文係講師)參加並領導了這次有名的學生運動。8月間,反動政府焊然下令解散女師大,並在當時教育總長章士釗的指使下,竟數次出動武裝警察和雇用流氓強迫女師大學生離校,毆打和拘捕反抗的同學。這一暴行在北大進步師生中引起了極大憤慨,8月18日,為抗議章士釗無理解散女師大和他在教育界的倒行逆施,北大評議會通過了北京大學與教育部脫離關係,宣布獨立的提案,並發出布告不承認章士釗為教育總長,拒絕接受由他簽署的教育部文件。北大學生會也發表宣言,聲援女師大同學的鬥爭。21日,魯迅同錢玄同、顧孟餘、沈尹默等四十一位北大教員聯名發表宣言,嚴正譴責了章士釗壓製學生愛國運動,以整頓學風為名摧殘教育等措施,指出這是“示威於教育界,並可借此壓製種種愛國運動,達到他一網打盡的目的”。堅決表示不承認這個“思想陳腐”抹殺時代精神的政客為教育總長。

  女師大事件發生後,現代評論派陳源就連續在《現代評論》上製造流言蜚語,惡意詆毀進步學生運動,含沙射影地攻擊魯迅在女師大挑起風潮;繼之,在北大評議會通過與教育部脫離關係的提案後,胡適、陳源、王世傑等又糾集一些教授發表致本校同事的公開信,他們公然誣蔑廣大師生主持正義,反對章士釗專製壓迫的鬥爭,是剝奪他們“教學的自由”,是造成“叫囂哄鬧的風氣”,反對學校評議會的決定;進而,當這一年11月底在黨領導下,北方革命群眾運動空前高漲,章士釗被迫去職,女師大學生勝利返校的時候,成立了以陳源、王世傑、皮宗石、燕樹棠等一些北大教授為骨幹的所謂“教育界公理維持會”(旋即改稱國立女子大學後援會),陰謀阻止女師大學生勝利複校,為章士釗、楊蔭榆在這次風潮中操縱成立的女子大學打氣。他們在《致國立各校教職員聯席會議函》中,誣女師大學生返校,是“有人乘京中秩序紊亂之際,率領暴徒攔入校內,強行霸占。”對支持女師大學生正義鬥爭的教員竟然提出“即不能投畀豺虎,亦宜屏諸席外”。繼續向魯迅施放暗箭。

  為了支持進步學生運動,魯迅以韌性戰鬥的精神,寫下了如《並非閑話》、《碎話》、《“公理”的把戲》、《這回是“多數”的把戲》等一係列雜文,猛烈回擊了陳源等人的挑戰。他一針見血地指斥這些人“自在黑幕中,偏說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卻以局外人自居,滿肚子懷著鬼胎,而裝出公允的笑臉”。有力地戳穿了這些人為虎作倀的反動麵目;他以充分的事實說理,徹底揭露陳源這個“異類”慣用的流言伎倆,指出這不過是“畜類的武器,鬼蜮的手段”。把他們玩弄的“公理”的把戲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魯迅深刻認識這場鬥爭的政治意義,他表示:“倘筆舌尚存,是總要使用的。”魯迅的有力揭露,使陳源之流聲名狼藉,他經受不住了,曾央人向魯迅求情;而這時北大教授周作人、林語堂等人,也出來兜售西方資產階級所謂“費厄潑賴”的主張,鼓吹“寬容”,用“對於失敗者不應再施攻擊”的說教來束縛革命人民,為北洋軍閥及其走卒解脫。魯迅不但不給陳源以喘息的機會,並且根據鬥爭的需要,寫下了《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這一著名的戰鬥檄文,他把那些幫閑文人、走卒喻為“叭兒狗”,指出對於這種貌似折中,公允,調和,平正的“叭兒狗”,“應該先行打它落水,又從而打之”。他深刻總結了革命鬥爭的曆史經驗,提出了“痛打落水狗”這一鮮明的革命原則。

  北大的右翼勢力不但在女師大問題上圍攻魯迅,而且在校內也極力排斥魯迅。他們一麵稱魯迅為“北大派”,指責他對進步師生的支持;一麵又以“教一兩點鍾的講師”不配與聞校事為借口,排斥魯迅。當1925年12月北大校慶二十七周年的時候,魯迅出席了紀念會,並應學生會征文請求,寫了《我觀北大》一文,回擊了他們的攻擊和詰難。他熱情洋溢地肯定了五四以來北大的進步作用,指出:“北大是常為新的,改進的運動的先鋒,要使中國向著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大是常與黑暗勢力抗戰的,即使隻有自己。”他也嚴正指出北大同樣顯出的“一角灰色”,存在“很想勒轉馬頭”的逆流。但是北大究竟還是活的,而且還在生長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長者,總有著希望的前途。他以自己作為這一“改進的運動”的一員引為自豪北大派麽?就是北大派!怎麽樣呢!“魯迅這篇專論北大的文章,是對北大進步師生革命鬥爭的熱情肯定和支持,也是對妄圖”勒轉馬頭的複辟逆流的無情批判。

  之後,在1926年,北大等校學生掀起了聲勢浩大的“三·一八”群眾運動。這次反帝鬥爭遭到了軍閥政府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學生群眾被殺害四十七人,傷二百餘。當魯迅聽到慘案消息時,他正在撰寫雜文《無花的薔薇之二》,他無法壓抑胸中巨大的悲痛和憤激,立即在此文的後六節中痛斥了這一殘虐險狠的行為。他把這一天稱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他斷言這不是一件事的結束,是一件事的開頭。血債必須用同物償還。“這時,北大教授陳源又在《現代評論》上發表《閑話》,汙蔑運動的領袖有”故意引人去死地的嫌疑“;他不僅以筆充當段棋瑞的幫凶,並且用行動參預了對進步學生的迫害。北大英語係學生董秋芳曾針對陳源對”三·一八運動的汙蔑,發表了《可怕與可殺》一文,怒斥陳源的萬分陰狠:“簡直是畜生的畜生,這種畜生的畜生,生殖在人類裏麵,早就可怕,而且早就可殺的了。”陳源竟因此濫用他英語係主任職權實行報複,要取消他翻譯成績不讓畢業。董秋芳一麵公開在學校張貼啟事揭發陳源劣跡,一麵向魯迅陳述請求聲援。魯迅在題為《死地》的雜文中,徹底揭露了陳源之流以筆殺人的罪惡行徑中國的有誌於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屍的沉重的,所以總是‘請願’。殊不知別有不覺得死屍的沉重的人們在,而且一並屠殺了‘知道死屍的沉重’的心。他後來還在《通信(複未名)》中,揭露了陳源對董秋芳的迫害,並親自推薦出版董秋芳的譯作,支持進步學生的鬥爭。

  魯迅的無畏戰鬥,招致了反動派對他更大的迫害。3月26日,《京報》披露了軍閥政府要通緝魯迅的消息:“該項通緝令所羅織之罪犯聞竟有五十人之多,如……周樹人(即魯迅)、許壽裳……均包括在內”。北大教授徐炳昶當即將此通知了魯迅。在親友的敦促下,從3月底到5月上旬,魯迅過著避難生活。但魯迅不顧形勢險惡,仍繼續戰鬥。他不但繼續著文揭露反動派,而且堅持到各校講課。4月12日日記載:“上午往北大講。”從4月26日至5月24日,仍是每星期一次到北大講課。6月30日日記載:“上午以小說史分數寄北大注冊部。”完成了全學年的教學工作。僅從這裏就可以看到魯迅頑強的戰鬥精神。這一年8月,魯迅離開了北大和他生活、戰鬥了十四年的北京,南下廈門任教。

  魯迅雖然離開了北大,但他已成為北大進步師生的一麵戰鬥旗幟。1929年5月,魯迅第一次返平省親時,北大國文係主任馬裕藻和六位學生代表熱誠邀請魯迅返校任教,後又以國文學會名義請他到校講演。北大日刊專門刊登了這次講演啟事。29日下午,魯迅到北大作了一個小時講演。當時報紙曾報道魯迅受到學生熱烈歡迎的場麵離講演尚差一小時,北大第二院大講堂已有人滿之患,該校國文學會乃宣布將地址改至第三院大禮堂,數百聽眾一時蜂擁而出,向第三院奔跑爭先恐後惟恐不及,馬神廟一帶警察無意中又飽受一番虛驚。至七時餘,第三院大禮堂已積至一千餘人;掌聲雷動,魯迅登台。這次盛舉給寂寞已久的北大學生以極大的鼓舞。

  1931年,白色恐怖極端嚴重,一月間上海一批左翼作家遭到逮捕。

  消息傳到北京,誤以魯迅也被捕,北大學生曾為此發起營救運動。1月31日,北大學校當局給國民黨北平市黨部報告中稱:“本校一二三三院及各宿舍,近日發現匿名傳單題為發起魯迅被捕後援會啟事,並於各院舍傳達處搜獲簽名簿八冊。”國民黨北平市黨務委員會、教育部和學校當局,還專門發了關於查禁援救魯迅事件的文件。這一事件反映了北大學生對魯迅的深深熱愛,也說明反動派對魯迅的極端畏懼。次年11月,魯迅第二次返平省親,這時白色恐怖籠罩著北平,北大進步教授和學生橫遭逮捕,革命團體屢被摧殘。為了支援北方革命運動,在黨的安排下,魯迅發表了著名的“北平五講”;其中第一講《幫忙文學和幫閑文學》,就是在北大作的。當時為了保證魯迅的安全,在開講前三小時才在北大一院布告欄張貼一張小小的通知,即使這樣,聞訊趕來的七百多聽眾仍然擠滿了三院禮堂。魯迅在講演中深刻揭露了幫忙文學和幫閑文學的實質都是官僚文學,是反動統治階級忠順的臣子和奴仆。他還尖銳指出現代評論派所鼓吹的“為藝術而藝術”一類的主張,就是這種官僚文學最巧妙的偽裝。魯迅的講演對廣大青年學生是戰鬥的召喚,這對引導他們擺脫胡適派的影響,走上正確的道路具有重要意義。

  魯迅對北大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1948年,北大校慶五十周年時,還展出了魯迅的遺稿、遺劄和遺墨,同時還展出一幅魯迅木刻像。而這時正處在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北大和全國的學生運動已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魯迅精神鼓舞著北大師生去迎接祖國黎明的到來。

  (《北京大學學報》,1981〈4〉)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