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堂堂正正人 睿智深刻文

  ——讀《陸文夫文集》漫憶

  ◎ 鍾桂鬆

  在我看來,陸文夫(1928~2005年)是當代中國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人生經曆坎坎坷坷,一九四八年高中畢業就投身革命,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員,一九四九年回到蘇州擔任新聞記者,由於酷愛文學,一九五五年開始文學創作,一九五六年發表短篇小說《小巷深處》一舉成名,二十八歲就出版短篇小說集《榮譽》。正當他激情滿懷充滿理想時,卻被以參加“小集團”的罪行劃為右派打入社會底層。從此他的命運時陰時雨,起起伏伏,下放工廠,下放農村,勞動改造,一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陸文夫的命運才苦盡甘來,多雲轉晴。此後作品源源不斷,佳作連連,為全國讀者所敬重,一度擔當中國作協副主席。但陸文夫無論是落難下放農村工廠,還是苦盡甘來時,始終做人做到堂堂正正,對人熱情真誠,待己淡定無求。而作品寫得睿智、幽默、深刻,將蘇州的世俗風情寫得入木三分,而作者堂堂正正的人格力量又在其作品中不可避免地留下印痕,無論小說還是散文都洋溢著一種正氣。陸文夫先生二○○五年七月去世,蘇州的古吳軒出版社翌年及時推出五卷《陸文夫文集》,讓懷念陸文夫敬重陸文夫的廣大讀者從文集中又見到了“陸蘇州”,仿佛又能聽到他娓娓道來的文壇灼見,聽他講述自己的經曆,或已發生正在發生的往事。

  最早聽說古吳軒出版社將出版《陸文夫文集》,是在上海報紙上的一則廣告。說“古吳軒即將推出《陸文夫文集》”頗有些欣喜和期待。後來又看到有關報道說已出版。但那幾天我在杭州好幾家書店裏尋找,都沒有見到《陸文夫文集》蹤影。後來又向一位愛書的朋友打聽,也是不得要領。又過了幾個月,終於在杭州一家大書店查詢到《陸文夫文集》了。一陣驚喜但結果卻大失所望,偌大的書店隻進過一部,已售罄。有一天晚上去散步,踅進一家小書店,細細找了半天,終於見到期盼已久的《陸文夫文集》!

  期盼已久的《陸文夫文集》終於到了我的書桌上。夜深人靜,在柔和的燈光下,“文集”淡雅的封麵上,有一幅若隱若現的大家熟悉的陸文夫剪影——雖然用照片電腦製成,但神形兼備,凝視片刻,仿佛陸先生的形象越來越親切,親切到他仿佛在傾聽你的訴說,也親切到仿佛能聆聽他汩汩而來的話語!而“陸文夫”三字是選用了陸先生自己的簽名,這個字體稍為關注陸先生創作的人,都不會陌生。因此,封麵上不光其形象親切,而且連簽名的字體,也會讓喜歡陸文夫的人感到親切,而“文集”二字,用印章白文刻就,紅色,在素淡的封麵色彩上,並不感到突兀,而是覺得十分貼切,端莊,協調。而書脊上若隱若現的老照片,仿佛讓陸文夫筆下逝去的蘇州歲月重現在這部厚重的《陸文夫文集》裏。

  《陸文夫文集》共有五卷,第一卷為陸文夫晚年的長篇小說《人之窩》;第二卷是中篇小說,收錄了《美食家》、《井》、《畢業了》、《一路平安》、《享福》、《故事法》、《清高》、《有人敲門》等小說;第三卷為短篇小說,收錄《小巷深處》、《榮譽》、《圍牆》、《天時地利》等四十四篇短篇小說;第四、五卷為散文隨筆。煌煌五卷文集,共計一百八十萬字。《陸文夫文集》作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這是陸文夫先生一生的心血啊,他對祖國、對人民、對蘇州的那腔熱心熱情都傾注在這一百八十萬字的作品中了。據古吳軒出版社副總編陳雪春同誌介紹,這五卷文集,是陸文夫先生親自篩選分類並輸進電腦的,斷斷續續用了兩三年時間整理好的,並在每張軟盤標簽上寫上內容提示標記。而且,陸文夫整理自己作品,生前並沒有想出文集的念頭,隻是想“回過頭去看一看”而已。

  讀陸文夫的作品,仿佛就在聽他講娓娓動聽平淡而又雋永的人生故事,充滿生活充滿情趣。他的長篇小說《人之窩》是一九九五年九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當時我在杭州見到後就買了一部。記得當初讀這部小說時,真有點如饑似渴的感覺,因為過去曾讀過他不少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這《人之窩》是陸先生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通過許家大宅院的曆史變遷,反映了一群青年學生的人生經曆,作品分上下兩部,上部寫許家後裔許達偉和他的一些同窗好友,為躲避迫害而搬出大宅院,下部故事延伸至“文革”,主要人物的舞台依舊是許家大院。陸文夫選擇許家大院作為故事的發生地,人生與房子連在一起,故事構思極為精妙,人物形象也極為生動,語言精辟,常常讓讀者有置身於其中而又發人深省的感覺。記得當初讀《人之窩》時,曾有過寫一篇論文的衝動,後來雜事甚多,光看不寫,事後想再拾起來寫論文,顯得不夠從容,所以寫《人之窩》論文的構想也就擱置了。不料一擱十餘年,至今想來還有點汗顏。一九九七年十月,陸文夫先生送我一冊《人之窩》,並親自寫上“桂鬆同誌惠存,陸文夫,1997.10,蘇州”。這本書我舍不得去翻看,珍藏在書房裏專門收藏陸先生著作的書櫃裏。

  記得剛跨入新世紀的二○○○年的秋天,我去蘇州看望一個電視攝製組,與陸文夫先生在老蘇州酒樓聚餐。席間,我曾問陸先生:“《人之窩》是否還要寫下去?”因為我覺得小說後麵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期待陸文夫續寫《人之窩》的念頭在讀過整部小說之後是非常強烈的。當時陸先生似乎不假思索地說:“還要寫下去。”我當時還說,很希望早日讀到。當時我還問陸先生,《人之窩》有沒有生活原型?記得陸先生表示有生活原型。隻是當時在聚餐之前的聊天,每個話題都沒有充分展開深入下去。因為,我認識陸先生之後,一直感到,與陸先生聊天簡直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他的淵博睿智和見地的精到,尤其對世事俗事,對人事天事,似乎全被他洞燭了。他小說語言的風趣幽默,獨到深刻,絕不是有些記者所說的“俏皮”。他的小說語言是建立在對生活的高度認識上的,所以他的小說中的風趣幽默是一種深刻。

  誠然,一個作家的“深刻”,都是作家對生活認識的一種態度,是作家對生活思考的結果,也可以說這種深刻是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態度。陸文夫先生對生活觀察與思考,在新中國成長的作家裏,我覺得是個佼佼者。我在其他文章裏也說到過的一件事,雖然已過去二十餘年,至今仿佛仍在昨日:一九八六年十月,陸文夫先生應邀到嘉興講課,講完課由嘉興文聯的同誌陪同到桐鄉烏鎮看看。當時我在桐鄉縣委宣傳部工作,記得當時先生偕女兒等一行從嘉興過來,先到縣委,在縣委簡陋的二樓接待室稍事休息。我們向他簡要介紹一些桐鄉情況後,立刻驅車去烏鎮。我們在烏鎮市河西岸影劇院大門口看過“昭明太子讀書處”的老牌坊後,拐進一條小街,街邊有一家小麵館。這時,往前走著的陸文夫突然拐進麵館裏去看了看,出來後,笑著問身邊的女兒:你知道那鍋台邊圍著那麽多人在幹嗎?他女兒說不清楚,反問道:“在幹嗎?”陸先生說:“這些吃麵條的人兩元錢買碗麵,不放心,不知道廚師會燒出一碗什麽樣的麵,所以擁到鍋台邊去看師傅燒麵。”啊,當時我們都很驚訝陸先生看生活的思維方式,這樣看生活,恐怕才是真正小說家的應有素質!

  在烏鎮茅盾故居裏參觀時,陸先生又帶著幽默的語調告訴我們說,“當年凡是被茅盾先生評論過的青年作家,都取得了成功,立刻受到讀者青睞。但是……”陸先生臉上掠過一絲苦澀的笑容,說,他的小說得到茅盾評論,不僅沒有得到半點好處,反而遭致更猛烈的批判,這點連茅盾先生也沒有想到。在茅盾故居參觀過之後,我們去故居辦公室——當時辦公室還在故居的二樓上,請陸先生留點墨寶,寫幾個字。陸先生有點百感交集,站在茅盾這位文學巨匠家裏的樓上,秋天淡淡的陽光從窗口瀉進來,滄桑往事一古腦兒湧上心頭。他拿起簽字筆,寫下了“昔日有語道不得,今朝道得又無言。一九八六年十月,謁茅公故居,陸文夫”。在旁邊看著陸先生題詞的我們,看到陸先生這兩句話,和陸先生一樣,感慨不已!

  茅盾在一九六四年評論陸文夫的小說是用心用力的,而且評論十分到位準確,在《讀陸文夫的作品》長篇評論文章裏,茅盾閱讀了當時一九六四年四月之前所能找到的陸文夫全部小說,了解了陸文夫的坎坷經曆後認為:“這樣的生活經曆,在我國當代的青年作家中,還很少見。這樣的生活經曆,也必然地要在陸文夫的創作道路上留下痕跡。”同時又以他獨到的眼光,評述著陸文夫的小說,在比較中評論其高下。在茅盾筆下,仿佛一個諄諄善誘的師長在批改學生的作品,如茅盾將《榮譽》與《葛師傅》作比較:

  《榮譽》把讀者的眼光帶到這裏,又帶到那裏,極盡曲折之至,然而始終不出一個廠;《葛師傅》卻以十分洗煉的筆法讓讀者的眼光直貫兩個社會。《榮譽》的酣暢的心理描寫,確使讀者如飽饜甘腴;然而,《葛師傅》兩次巧車大活塞的驚雷掣電的筆墨卻使讀者拍案叫絕。而且,就文學語言看來,前者華瞻而後者質樸,華瞻故時或傷於纖巧,質樸故時時伴著豪放。

  茅盾在遍覽陸文夫的小說之後,對陸文夫發表於一九六一年八月《上海文學》上的短篇小說《沒有想到》推崇有加,他評述道:“這是三千來字的短篇,可是波瀾壯闊,人物鮮明,結構嚴密,筆墨輕靈而閃閃放光,在短篇小說中,此為難得的精品。”在一個革新能手彭克清被調至倉庫當保管員這樣一件平淡無奇的故事中,在茅盾看來,陸文夫卻寫得“層層深入,如剝蕉見心”。茅盾這篇寫於一九六四年的評論,不可能不烙下當時年份或時代的語言印記。但總體上,看得出茅盾是在用心閱讀用心評論的。而且評論出讓陸文夫受用一輩子,讓評論家不斷引用的真知灼見。他從陸文夫一九六一年以後的小說中看到陸文夫在更加努力地追求獨創,認為陸文夫“他力求每一短篇不踩著人家的腳印走,也不踩著自己上一篇的腳印走,他努力要求在主題上,在表現方式上,出奇製勝”。茅盾還發現:陸文夫“有意識地探索短篇小說民族形式的前進一步的道路。”茅盾還說:“我的淺陋之見,以為作者頗善於用小動作刻畫人物的性格,也善於用前後呼應等方法構成層次井然、步步入勝的布局。”這些評論無疑即使今天讀來仍然十分經典,而且後來陸文夫的創作實踐也充分證明了茅盾的見解的正確。最後,茅盾用鼓勵的口吻,向陸文夫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我以為作者現正處於向更成熟的藝術境界發展的階段。他的文學修養有相當好的基礎,他懂得如何剪裁素材,如何概括生活經驗而作藝術的加工;他善於布局,渲染氣氛;他知道怎樣刻畫人物。……我們滿懷喜悅地期待著陸文夫的更多更大的成功。”有茅盾的充分肯定,有茅盾的精到點評,有茅盾的殷殷切切的期待,應該說,陸文夫內心是激動的,況且,一九六四年的陸文夫還隻有三十六歲!

  然後,正像陸文夫後來與我們說起的那樣,其他的青年作家如果有當時擔任文化部長的茅盾如此深刻精到的評論,無論生活境況還是寫作境況立刻會有如沐春風之感。但陸文夫沒有,陸文夫沒有從茅盾對自己作品的評論中享受到溫暖,也沒有沐浴到陽光。不僅沒有,反而遭到一場冰雪寒冷!茅盾關於陸文夫小說的長篇評論在《文藝報》一九六四年六月號上發表後,卻遭到諸如“陸文夫的翻案和自我吹噓”、“錯誤的創作傾向和錯誤的道路”、“不正的‘正麵人物’”等無情無休的批判。

  誠然,此時的茅盾自己也已進入無奈冷落期,自然自己也沒有陽光可照耀了,遑論自己評論過的一個青年作家?當時最高領導的“兩個批示”足見茅盾政治生涯的艱難。所以,本應如沐春風的陸文夫在得到茅盾評論的榮耀後,卻在一片批評聲中被下放去江寧縣江寧公社李家生產隊勞動改造了。這與茅盾評論過的其他作家,老一代如沙汀、臧克家、姚雪垠、當時的青年作家茹誌鵑等相比,陸文夫的反差太大了。此時陸文夫到了“有語道不得”的地步了,而在北京的茅盾對青年陸文夫的情況卻渾然不知!

  後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陸文夫也許曾見到過茅盾,陸文夫是不是或者有沒有向茅盾訴說過當年評論後的無奈,我不記得陸先生回憶了沒有,但從“今朝道得又無言”來看,可能當初即使見了茅盾也可能沒有機會或不便傾訴!而當一九八六年到茅盾故居時,陸文夫感歎能訴說時又能說什麽呢?

  由於陸文夫對生活,對人民真誠和熱忱,由於他的作品根植於生活之中,使他筆下的短篇小說一發表就引起廣大讀者的強烈共鳴。第二卷《陸文夫文集》收錄的中篇小說,第三卷《陸文夫文集》收錄的短篇小說,稍具生活閱曆的人對世事能作些思考的人,都會為文集中的小說所散發出來的濃濃的時代生活氣息所震撼。當初,《美食家》一經發表,立刻轟動了中國文壇,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把“民以食為天”的“食”寫得如此深刻,實在無出其右。正因為寫得深刻,寫得專業,不少讀者也將陸文夫當作美食家,這真是一種誤讀!陸文夫是用心而不是用嘴來品嚐美食的,他是在寫人生而不是純粹講吃。隻不過他的學問是對世事洞明罷了。所以在整個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裏,江南的著名酒樓飯店,聽說陸文夫先生來吃飯,大廚師都會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一些酒樓開業、周年紀念等,主事者也都不由自主地想邀請陸文夫先生去一下。其實這真是一種誤解。陸文夫人生跌宕起伏,長期在農村工廠底層中生活,為溫飽生存而奔波,在蘇州幾進幾出,雖有幸與老蘇州文人有來往,但怎麽可能特別講究美食!隻不過對前人經驗的汲取和人生的思考,才寫出琳琅滿目的美味佳肴的。

  二十世紀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的人情世故,我們都可以從這二三卷文集的作品裏尋到畫麵,包括語言、性格、價值觀念、生活用具等等。新世紀的讀者也許有些隔膜,但對今天五十歲以上的讀者來說,一九八三年小說《圍牆》的發表和傳誦卻是記憶猶新。當時河北省委第一書記高揚公開向省直機關幹部推薦小說《圍牆》,引起全國輿論的關注。筆者當時在縣裏工作,也曾向縣委領導建議推薦《圍牆》作為縣整黨整風的學習材料。陸文夫是站在高處看生活,所以能看到生活深處,寫出來的作品有生活厚度。所以,今天打開《陸文夫文集》第三卷重讀《圍牆》,依然深深感到,《圍牆》的現實意義仍存在著,有時甚至更有必要,盡管已過去二十多年!

  陸文夫的小說知名度很高的還有不少。第三卷《陸文夫文集》中如《小巷深處》、《榮譽》、《葛師傅》、《二遇周泰》、《小販世界》、《特別法庭》、《獻身》等等,都是在當年發表時轟動過的當代文學史上常被學者專家提及的好小說。

  讀陸文夫的小說有如醍醐灌頂的感覺,小說裏人物的的語言,故事情節等,常常讓人會心一笑。其實,讀陸文夫的隨筆散文乃至評論和創作體會,也會感到他的深刻和獨到。《陸文夫文集》四五兩卷中的隨筆散文、體會感受,在陸文夫先生筆下簡直篇篇是美文,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都顯得情真意切,從容不迫。寫人用白描手法,幾件小事,一番對話,不經意間寫活了所要寫的人。在陸文夫的朋友中,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小康老農,在陸先生心裏筆下,都是值得記掛和懷念的朋友。他筆下的那些工人師傅、農民兄弟,凡進入陸先生回憶懷念文章裏的,都是值得可歌可泣的人物。有些人,其後人可能已忘卻,但陸先生相隔幾十年仍清晰地記得他們的好!“文集”中陸先生那些談自己的文學想法及創作體會的文章裏,字裏行間既充滿了智慧,又清淡雋永,絕無當今文場裏那種自吹自擂或怨天尤人或罵爹罵娘的不良浮躁之氣。他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幽默而風趣的語言,講述自己的創作體會。一九八三年九月的昆明,天高雲淡,陸文夫深入淺出,告訴座談會上那些文學愛好者:“觀察生活要細一點,要想得多一點,要寫得嚴格一點。”他舉了許多例子,娓娓道來,發人未發,言人未言,無論聽過的,還是沒有聽過,或在《陸文夫文集》裏看過的,相信都會有所收獲的。總之,《陸文夫文集》的五卷一百八十萬字並不算是高產多產,當今的小青年都動輒幾百萬字,但那不是在一個等級上,陸文夫先生的文章無疑是二十世紀的真正的文學珍寶!

  讀陸文夫的作品,還能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睿智幽默堂堂正正的人。陸文夫在周圍人的心目中,是一位“不大好對別人說的事,對他說絕對沒問題”的人,蘇州女作家範小青曾說,陸文夫及其作品“想起來備感溫暖”,是“內心的一種依托”。陸文夫經曆過的苦難不少但他依然很陽光地說過:“一篇作品不管怎樣,看了以後總叫人奮起,想做一點有益於人類的事情。”其實,他不僅這樣說而且也這樣做的,陸先生的作品裏,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隨筆,還是創作體會,都能從其幽默風趣中感受到一種向上向善堂堂正正的力量。筆者一九八六年認識陸先生之後,凡是找得到他的作品,我都會找來讀,並從此專題搜集有關陸先生的文章和報道,不完全的搜集,已積累起兩大本剪報。

  陸文夫與蘇州是無法分開的一個整體,他對蘇州的感情已不再僅僅是小說題材了,不再僅僅是一個話題,他對蘇州的感情,就是生命般的感情,他為積累蘇州文化滋養這一方土地,放棄自己本來有限的創作時間,創辦《蘇州雜誌》,一幹就是二十年!他堅持真正的文學操守,無怨無侮;蘇州的文化事業需要他時,他會放下自己的創作全力以赴。記得當初蘇州有線台領導拉著他趕到杭州,找我們借一個編導去蘇州拍文化類電視專題片。其實這件事,隻要陸先生打個電話,我都會辦的。但他還是非常認真來杭州了。那次見麵大家都很高興,我與他說起十多年前在桐鄉烏鎮訪茅盾故居的往事。他知道我在業餘研究茅盾,十分關心,並說來杭州前專門翻看了當時我寄給他在烏鎮拍的照片,說當時你還穿著軍便裝,我說是呀,當時的環境就是這樣,一個縣級機關幹部穿軍便裝順理順章。十幾年的變化,回想起來還真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覺,發展真快。當時不知不覺地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午,我們想讓陸先生在杭州住一晚再回蘇州,他說:不啦,任務完成了,下午就回去了。那種熱情,雖然已過八九年,想起來至今仍讓人感動和敬仰!

  後來,二○○一年二月十七日陸文夫先生為蘇州電視台拍專題片一事又專門給我寫來一封掛號信,他在信中說:

  我來信還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再借劉郎為蘇州拍一部電視片。去年承蒙你們給了我很大的麵子,把劉郎借給了蘇州有線電視台拍了《蘇園六記》為蘇州增添了不少光彩,在全國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蘇州有線電視台、蘇州市委對此都十分感激,一再要我對你們表示感謝,同時也一再要求我再扮演一次東吳使者的角色,到越國借劉郎為蘇州電視台拍一部《水鄉蘇州》,我也知道,一個人做事要知趣,好事不可多求。可我卻也難以推辭,其原因如下:

  《蘇園六記》取得很大的成功,那是有線電視台的成績。蘇州電視台台長坐不住了,用他的話是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你也知道,這有線電視台的無線台一直是飆著幹的,蘇州電視台的台長和我很熟,他的父親和我是老朋友,所以他一再來找我,要我一碗水端平,也幫蘇州電視台策劃一部片子。我自找麻煩,便替他出了一個題目,拍蘇州的《水》,蘇州這個城市,這個城市的四鄉八鎮,都是因水而存在,因《水》而流動展現出吳文化的方方麵麵。他們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並向市委作了匯報,市委大力支持,並且一致認為,這部片子還隻有劉郎來作編導,劉郎得知以後,對這個題材也很感興趣,因為他在拍攝《蘇園六記》時便走遍了蘇州的四鄉八鎮,並且對吳文化作過較為深入的研究,積累了很多的資料,一旦主題的出現,各種資料就會聚集,往往就是一個作品的形成,這也是創作的一種規律。電視台、宣傳部、劉郎三方麵都很起勁,剩下了就是你這一方麵了,要我來向你協商,再借劉郎。我十分為難,隻好再來為難你了,望你能送佛送到西天,再玉成一次此事。說起來這也是一件好事,對劉郎的創作來說,這兩部片子是他創作上的裏程碑,所以他也十分看重此事。

  捧讀陸先生的信,我二話沒說,立刻讓劉郎同誌去蘇州。劉郎同誌也因為拍片而與陸先生成為朋友。從陸先生去世後的大量的回憶懷念文章中知道,陸先生不光對蘇州的文化事業如此重視,對蘇州所有的事業都是這樣,真誠熱情,不遺餘力,無論是經濟建設上的事還是文化建設上的事,他都會一樣去努力!所以深得蘇州父老鄉親的敬重。據說在陸文夫先生病重住院時,不少人從外地專程去蘇州看望他,因為外地人對蘇州的馬路不熟悉,常常違章停車問路,當交警得知違章車是來看望陸文夫先生時,立刻放行並熱情地指點往醫院怎麽走。可見陸先生在蘇州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當作家,陸先生能把蘇州寫到這個程度,做人做到這個份上,恐怕在新世紀還沒有聽到過第二個!陸先生做人做事堂堂正正無怨無悔,而且還是特別記恩感恩的人,上海一家出版社曾出版過他第一本小說集《榮譽》,所以他常常記著這份刻骨銘心的感情,幾十年過去了,早已物是人非,但直到晚年,一代大家的陸文夫,有了新作依舊先交上海這家出版社出版,他要感謝上海的知遇之恩!

  凡是見過陸文夫並與之有過交往的人,都覺得陸文夫先生是真正稱得上從小巷裏成長起來的一位偉大文學家。所以,《陸文夫文集》的出版,應該是中國文壇的一件盛事;而讀《陸文夫文集》,則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希望有朝一日能見到《陸文夫全集》,讓後人記住這位經曆坎坷,堂堂正正、充滿智慧,熱情真誠的作家陸文夫!■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