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陶公訓子之心蠡酌

  黃薇

  黃薇,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古來所謂的“嚴父慈母”之稱未必盡然,陶淵明的訓子之作即證明他是一個十足的慈父。其訓子詩文在陶集中有三篇:《命子》《責子》《與子儼等疏》。這些訓子詩文讓我們看到了“古今隱逸詩人之宗”的另一麵,即他也有慈父的情懷。如果說回歸田園是陶淵明對黑暗社會的一種摒棄,那麽,重視人倫親情則是陶淵明對父愛的感性回歸。本文以陶淵明的三首訓子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陶淵明的慈父情懷和其豐富的思想感情。

  一、父愛的希冀

  陶淵明對其子是極其喜愛的,諸子對於陶淵明來說,是精神的寄托,成才的期望。在《命子》詩中,慈父陶淵明就對其長子寄予了期望,他從追溯其祖先開始寫起,“悠悠我祖,愛自陶唐,邈焉虞賓,曆世重光。”而後又列舉了陶氏家族曆來的榮耀和豐功偉績,“天集有漢,眷予湣侯”、“在我中晉,業融長沙”、“肅矣我祖,慎終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裏。於穆仁考,淡焉虛止。寄跡風雲,冥茲慍喜。”陶淵明這首詩為何要追述其祖先的豐功偉績呢?此作是有深意的,他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夠繼承陶氏家族的榮光,作為一個平凡的父親,怎能不希望兒子成為有用之才呢?於是,在給兒子起名時,陶淵明就對其寄予了希望,“名汝曰儼,字汝求思。溫恭朝夕,念茲在茲”,兒子的名字取自於《禮記·曲禮》:“毋不敬,儼若思。”他期望長子能夠恭敬端莊,謙和有禮,但是,取名、命名隻是外界的客觀希望,陶淵明還是希望兒子能夠“夙興夜寐”,能夠刻苦讀書,盡快成才。陶淵明詩中字裏行間洋溢著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寄托之感,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態更是他作為一名慈父對子女的疼愛。

  《責子》相對於《命子》來說篇幅較小,但其所包含的慈父情懷卻毫不遜色。《責子》詩雲:“白發被兩鬢,肌膚不複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這與陶淵明的“少學琴書”,“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二十首》)形成鮮明的對比。即使如此,陶淵明並沒有嚴厲的批評,而是形象地描繪了五個兒子的憨態可掬。對《責子》詩的理解曆代詩人有著不同的見解,杜甫在《遣興五首》中寫道:“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達生豈是足,默識蓋不早。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杜甫認為陶淵明雖然是歸隱避世,但他也未能“達道”,他還是關心其子的“賢與愚”,說明其未能進入忘懷得失的境界。黃庭堅在《書陶淵明責子詩後》中寫道:“觀淵明之詩,想見其人豈弟慈祥,戲謔可觀也。俗人便謂淵明諸子皆不肖,而淵明愁歎見於外,可謂癡人前不得說夢也。”山穀認為此詩是出於戲謔、詼諧的筆法來刻畫兒子們的形象,而不是責備兒子們的不肖。把《責子》與陶淵明的其他詩文聯係到一起來看,一方麵,陶淵明作為人父,對諸子必不可免的會有寄托之情,對兒子的學術掛懷是人之常情,那也就會有“總不好紙筆”的感歎。另一方麵,《責子》確實有責備之意,但其並不是嚴肅說教,而是用詼諧戲謔的筆法來向我們展示五個孩子的憨態可掬,謂之愛之深,責之切。從這方麵來講,陶淵明的《責子》詩側麵地表達了詩人的慈父心聲。

  陶公訓子之心蠡酌《命子》和《責子》表達的是陶淵明對兒子成才的希冀之情,《與子儼等疏》表達的則是其希望諸子能夠繼承古代優良的家風、家德。他強調“然汝等雖不同生,當思四海皆兄弟之義”,勉勵兒子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幾句話都能夠體現出一個年邁的父親用自己一生所領悟的道理來教育他的子女,希望他們能夠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字經》中言:“養不教,父之過。”陶淵明對兒子的希冀之情和教育是貫穿始終的。清人林雲銘評注《古文析義》初編卷四中說:“與子一疏,乃陶公畢生實錄,全副學問也。”相對於上兩首的“成才”之望,《與子儼等疏》更寄托了陶淵明的“平淡”之望,這種平淡已經擺脫了說教式的希冀,唯願諸子能夠和平共處,患難與共。

  二、任運的情懷

  如果說陶淵明的希冀之情表達的是他平凡的父愛,那麽曠達超脫、委以天運之情則顯示了他超於凡人的情懷。陶淵明在訓子詩中表達的情懷是“自然”的,他的這種“自然”與老莊思想有著契合之處。辛棄疾《書淵明詩後》曰:“淵明避俗未聞道,此是東坡居士雲。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聞道更誰聞。”麵對官場的黑暗以及仕途的不順,他用“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五首》)來釋懷,在《歸去來兮辭》中,他敘述其辭官歸隱的原因是“質性自然,非矯勵所得;饑凍雖切,違已交病”。他不願束縛自己去適應官場上的阿諛奉承和矯揉造作,這種忘懷得失的境界,也正蘊含著他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對諸子進行教育時,陶淵明也展示了他“自然”的一麵。《命子》的最後一句“爾之不才,亦己焉哉!”這兩句話明顯地表現出他的曠達情懷。《責子》中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則更能體現出他的“自然”性情。蔡啟《蔡寬夫詩話五則》曰:“《責子》與其他所作,當憂則憂,遇喜則喜,忽然憂樂兩忘,則隨所遇而皆適,未嚐有擇於其間,所謂超世遺物者,要當如是而後可也。”蔡啟認為陶淵明的訓子詩達到憂樂兩忘的境界,不以兒女的瑣事掛懷。“天運苟如此”蘊含了陶淵明的道家思想,《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應帝王》:“汝遊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正體現了陶淵明在教育子女時的“自然”思想,他的教子情懷與其思想達到神二合一的境界。陶淵明已“誤入塵網中”(《歸園田居五首》)為何還要將這種束縛來拴套在孩子身上呢?這種情感不僅僅表達的是陶淵明“任自然”的情懷,更是一名父親垂憐愛子的心懷,他對兒子們的關愛在其訓子詩中讓人深刻體悟。

  《命子》《責子》《與子儼等疏》三篇詩文雖作於不同時期,但其中包含的慈父之情是不變的,這些詩文完全是陶淵明真性的流露,字裏行間充滿著一位慈父對兒子們的關愛之情。在“仕”與“隱”的問題上,陶淵明是剛直、不屈的,但在這種表達平凡之情的訓子詩文上他帶給我們的卻是一種平凡的人父之情。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中說道:“他就是這樣愛好人生,由種種積極的、合理的人生態度,去獲得他所特有的能產生和諧的那種感覺。”清人方宗誠《陶詩真詮》:“陶公高於老、莊,在不廢人事人理,不離人情,隻是誌趣高遠,能超然於境遇形骸之上耳。”陶淵明的曠達精神是後世文人精神的寄托,而他的訓子詩文作為其精神回歸的象征,也是其精神實質的另一種體現。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