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陶淵明與武寧縣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概要

  楊曉寧馬哲才楊曉寧,九江學院潯東管委會主任。馬哲才,武寧縣文化影視新聞出版局局長。

  2014年7月9—10日,陶淵明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武寧縣舉行。這是繼2012年與彭澤縣、星子縣聯合舉辦陶淵明會議之後,中國陶淵明研究會、九江學院第三次與地方政府聯合舉辦的陶淵明研討會。這次研討會分成兩次會議,第一次會議是陶淵明與武寧縣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第二次會議是陶淵明學術研討會。

  1.武寧縣簡介

  武寧縣位於江西省西北部,湘鄂贛邊界,總麵積3506.6平方公裏,居全省第四,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自然條件優越,生態環境優美。武寧縣於東漢建安四年(199)正式建縣,距今已有1800多年曆史。

  近年來,武寧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獲得全國衛生縣城、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全國文明小城鎮示範縣、全國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縣、全國平安暢通縣、全國退耕還林工作先進縣和全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先進典型縣等稱號。

  武寧地處武漢、南昌、九江三個大中城市的金三角區域,東臨世界曆史文化名山廬山,北倚國家風景名勝區九宮山,南連國家示範森林公園三爪侖,旅遊區位優勢明顯。

  武寧縣林地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林地3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係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是發展竹木加工、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的理想投資區域。

  武寧縣旅遊生態資源豐富。武寧山奇水秀,風景優美,香港媒體譽之為“天堂中的花園”。2007年4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武寧,欣然題詞“山水武寧”。江西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廬山西海,有80%的水麵位於武寧境內,這裏煙波浩渺,島嶼散布,湖中有大小島嶼1667個,水質達國家Ⅱ類標準。屹立於武寧縣東南,被稱為“百裏芙蓉帳”的武陵岩和充滿神奇傳說的吳王峰,奇峰雄峙,怪石林立,原始生態保存完好。綿亙於武寧縣西北,有吳楚關隘之稱的九宮山,飛瀑流泉,如詩如畫,山下有極具藥療價值的上湯溫泉。位於武寧縣北幕阜山下的魯溪洞,被譽為“江南地下水晶宮”、“亞洲水路最長的天然溶洞”。目前,全縣已建成開放8類20多個景區景點,一個融山、湖、島、洞、溫泉、漂流、宗教、休閑為一體的生態休閑度假區已初具雛形。

  陶淵明與武寧縣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概要武寧縣的礦產、水力、農副產品資源也十分豐富。縣內有各種礦藏30餘種,大小河流107條,落差大,年徑流量29.5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14.7萬千瓦。武寧縣被命名為全國“中華獼猴桃之鄉”,年野生產量500噸,最大單果為221.4克,為全國之最。“武寧黑芝麻”榮獲全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香菇、板筍、小竹筍等土特產以及薇菜、野葛等天然綠色食品產量豐厚。

  武寧的交通便捷,道路網絡通暢。福銀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京九鐵路穿梭於武寧縣周邊,大廣高速公路、永武高速公路交織於武寧境內,全縣有1條國道、4條省道、16條縣道、47條鄉道、894條村道縱橫交錯、幹支相連。北行到九江(廬山)僅1小時30分,至武漢2小時,到合肥6小時,到上海10小時;南往至昌北國際機場僅1小時20分鍾,至南昌隻需1小時30分;西達長沙隻要4小時。郵電通訊設施先進,電子匯兌業務全麵開通,行政村通話率達99%。城區布局合理,市容整潔,是生活工作、投資置業的良好處所。

  武寧的人文資源豐厚。古代有鄭郊草堂、南浦漁歌、鶴橋明月、玉枕清風、伊洞龍鰍、東林牧笛、鍾陵瓜圃、柳渾精舍等“豫寧八景”。曆代文人名士如柳渾、蘇東坡、黃庭堅、周濂溪等先後在武寧隱居、遊學。佛教聖地鳳凰山彌陀寺、太平山道場佑聖宮,香火旺盛,遊人如織。二次革命的先驅者李烈鈞,名垂青史,享譽華夏。

  武寧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現已成功入選“中國最美小城”50佳,目前正在“致力綠色崛起,建設幸福武寧”,力爭成為“中國最美的縣城”和廬山西海旅遊的大本營。2013年全麵啟動了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示範試點縣”工作。

  2.陶淵明與武寧縣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

  2014年7月9日上午,陶淵明與武寧縣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在武寧賓館舉行。出席座談會的有: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的陶淵明研究專家學者近50人;以九江學院校長甘筱青為代表的九江學院專家學者及工作人員近30人;以武寧縣委書記沈陽為代表的武寧縣各方代表近30人。會上武寧縣委書記沈陽作了報告,特邀代表、中央黨校趙建軍教授作了專題發言,其他與會專家學者積極參與了討論。

  在座談會上,武寧縣委書記沈陽作了題為《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報告,報告的主要內容如下: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整體布局,提出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武寧縣委、縣政府順勢而為,貼合實際,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貫穿於發展的全過程,努力探索一條具有本地方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從武寧縣自身的情況來看,綠色崛起的優勢尤為突出。

  首先是生態優勢。武寧的地形地貌是兩山夾一水,九嶺山、幕阜山南北相望,七百裏修江橫貫東西,全縣森林覆蓋麵積達到72.1%。廬山西海島嶼密布,水質清澈,大氣中負氧離子達到15萬個/立方米,是全國生態示範區之一。溫家寶總理在視察武寧時指出,“像武寧這麽好的山水,在全國已經不多了”;香港有關媒體說,“這裏的生態環境好像天堂中的花園”。不妨說,武寧就是一簇深藏在大山裏含苞欲放的鮮花,我們現在就想把這簇鮮花放在大都市的奢侈品店中供人欣賞。

  其次是資源優勢。武寧縣地下礦藏豐富,其中已經探明的大湖塘鎢礦儲量達93萬噸,目前位居世界首位,此外還有頁岩氣、大理石、溫泉等礦產資源,還有豐富的林業資源,水產資源、中藥材資源等,而且開發程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後發優勢。

  第三是人文資源優勢。武寧縣於東漢建安四年建縣,至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曆史。曆史上,陶淵明、蘇軾、黃庭堅等眾多文化名人或遊曆於此,或為官於斯,或在這裏隱居讀書,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武寧融庫區、老區、山區、林區為一體,各類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近代以來,有河南、安徽、浙江等眾多移民移居武寧,移民人口達16萬,占全縣人口的40%以上;武寧也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大縣,分布了29個少數民族,形成了兼容並包的移民文化,創造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寧打鼓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采茶戲等民間文化。

  我們對生態文明的理解,就是把生態做成品牌,將保護生態、利用生態作為打造生態文明的最佳手段,一定要用生態文明的理念來匡正偏頗的思維和行為方式。2011年,武寧縣委提出了“致力綠色崛起,建設幸福武寧”的戰略,按照“農村園林化、園區城區化、城區景區化、城鄉一體化”的思路,著力打造國際旅遊度假休息養生區、全國最美縣城、全國生態縣,以求吸引國內外高智商、高知識、高投資、高收入的成功人士到武寧來居住、投資、旅遊以及養生。總體說來,體現為五個方麵:

  (1)強化生態保護。嚴格實施封山育林,在山區,從嚴打擊各類破壞林木資源的行為,嚴抓礦山整治,環保不達標的礦山一律禁止開采。在湖區,全麵取締網箱養魚,實行清水養魚。在城區,率先在全省範圍內建成汙水處理廠,實施雨水、汙水分流,嚴格控製各類生活汙染。在工業園區,堅決不上汙染項目,先後關閉環保不達標企業47家。在農村,推廣使用太陽能、沼氣等清潔能源,全麵實施垃圾無公害化處理,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各種措施,有效保護了全縣一級空氣、一類水質。2013年,武寧縣成功申報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示範試點縣,被評為“首屆江西生態文明建設十佳縣”。不久前,《江西環境狀態公報》公布,廬山西海水質為優,在全省湖庫河流中水質名列第一。

  (2)優化生態建設平台。我們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精心打造園區、城區、景區三大平台。按照工業園區城區化的思路,完善用地、用電、用工、融資、物流平台,優化產業結構。目前工業園區企業總數達到217家,是省級開發區、省級民營科技園、省級生態園區、省節能燈產業基地、省綠色照明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園。二是打造最美縣城,突出“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濱湖風光。不久前,以縣城為核心的西海灣景區,被評為國家級4A級風景區。縣城先後入選省級生態宜居城市、江西省最具幸福感城市。三是打造養生天堂,重點圍繞“吃住、行、購、遊、娛”六要素,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並把生態鄉鎮與秀美鄉村同步納入景區建設範疇。全縣19個鄉鎮有7個鄉鎮被評為國家級生態鄉鎮,16個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

  (3)發展生態產業。我們選擇了綠色光電、生物醫藥、礦業經濟、農業產業、旅遊產業、樓宇和總部經濟六大產業,作為支撐武寧綠色崛起的六根台柱,並大力推進各類產業的升級。重點推進“山水武寧燈飾城”的建設,促使綠色光電產業的轉型;促進由醫藥膠囊產業向生物製藥產業的轉型;促進由粗方式開采加工向科學開采、精深加工的礦業經濟的轉型;促進傳統農業向公司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促進旅遊產業向休閑養生、度假旅遊的方向發展,打破對門票經濟的依賴。2013年,武寧縣被評為全省旅遊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樓宇和總部經濟開始向高品位的養生家居升級,形成養生房產與旅遊地產的市場。

  (4)弘揚生態文化。生態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我們在城市建設中,按照“道法自然”的理念,融入“和”文化、“水”文化,精心打造每一處生態景觀。開展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強化生態道德培養,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倫理觀。

  (5)致力改善民生。人與人的和諧,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我們堅持以大投入辦大民生,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盡量讓群眾滿意。我們力圖近期內做到城鄉居民有房住,全縣學校、醫院新建或改造到位。去年以來,我們一次性在工業園區規劃了900畝地,建設了可安置7000戶3萬人的武安錦城小區,專門安置深山區、庫區回水區農民。在城區完善水電施舍,農村道路、橋梁、飲水等工程全麵覆蓋,各項社會保障水平逐年提高。

  中央黨校趙建軍教授在武寧縣生態文明座談會上作了發言。他認為,在當下的國際社會背景中,生態文明日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曆經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曆程的中國社會,也越來越認識到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綠色崛起才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道路。然而對於中國生態環境的評價,事實上並不容樂觀。中國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局部有所改善,總體仍在惡化之中,而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世界各國家中已經占到第一位,這是一個嚴峻的現實,也是對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最大挑戰。在這一背景下談生態文明建設,乃是一個具有時代性的理念價值。根據他近幾天在武寧考察所得到的印象,趙教授認為武寧縣保持有良好的綠色生態,具有桃花源一樣美麗的特征,這一環境在全國各地已經不太多見,值得高度重視,也值得特別珍惜,而武寧縣也特別適合建設生態文明。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實現美麗的中國夢,而美麗鄉村是實現美麗中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下一本著作中,他打算以“尋找中國最美鄉村”為題,把武寧縣的生態環境推介給海內外。

  中國陶淵明研究會會長龔斌教授提交了題為《回歸自然:拯救農業文明》的發言稿,主要觀點如下:

  (1)中國五千年文明的主要形態是農業文明。鄉土文化是中國文化最重要部分。農者,四民之本。早在殷商時代農業就居於首要地位,以後曆代統治者,無不以農業為先,以農為天下根本。祭祀先農,祭祀社稷神,是國家最重要的禮儀。鄉村,是中國農民世世代代的棲身之處。自給自足的同時,形成中國獨特的“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既是物質生產,也是子弟教育、精神寄托、文化傳承,是接近自然的本真的生存方式。從田野和大山中走出來的人,遠比終生圈養在城市中的人體魄強健,胸懷寬廣,美感豐富,更能經受風雨的磨煉。同時,田園自古以來就是產生美文學的搖籃。

  (2)陶淵明歸田的意義,決不僅僅是脫離官場,是仕隱的轉變,更深沉的意義是尋找精神的安頓之所。陶淵明結廬人境,隱於生機盎然的鄉村,乃是一種哲學的追求,人生終極意義的追求。因為鄉村是自然的體現,意味著自由、樸素、寧靜,生生不息。“久在樊籠裏,複得返自然”,這兩句詩集中表達了鄉村的美好和棲身於此間的愉悅。梁啟超評陶淵明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他微笑。他無論肉體上有多大痛苦,這位伴侶都能給他安慰。”(《陶淵明之文藝及其品格》)鄉村的自然景物給了陶淵明莫大的歡樂與安慰。“衡門之下,有琴有書,載彈載詠,爰得我娛。豈無他好,樂是幽居。朝為灌園,夕偃蓬廬。”(《答彭參軍》)“斯晨斯夕,言息其廬。花藥分列,林竹翳如。清琴在床,濁酒半壺。”(《時運》)陶詩吟唱田園的詩句,勾勒出知識者的精神家園,影響後世極為深刻。向往自然,成為千百年不變的傳統,成為中國文藝的品格,一種精神的、美學的追求。

  (3)城鎮化對中國農業文明的破壞。摧毀美好鄉村的進程,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有人喊出“與天奮鬥,與地奮鬥”的口號。1958年的“大躍進”是當代對中國鄉村的第一次破壞,無數參天大樹被砍伐,當作“大煉鋼鐵”的燃料。繼之人民公社,在美好的土地上折騰不已,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破壞自然生態。最近三十年,大規模破壞鄉村是有史以來罕見。每天有幾百個自然村消失。青山在顫抖,河流在哭泣,小鳥在悲鳴,清風在憤怒。生態惡化致使天怒人怨。在對大地、河流、天空的不斷汙染中,不少權貴肥了腰包,人的生存環境空前惡劣。自古以來,肆意破壞和掠奪自然資料,以當今之世為最。可以肯定,後現代必將徹底否定現代的城鎮化。破壞中國鄉村的罪孽,必將遭到後代子孫的清算。

  (4)敬畏自然,保衛自然。人的本性向往自然。自然意味著自由,自由代表美。鄉村田園是自由的,是美的同義詞。向往自由者無不愛好田園,擁抱自然,陶醉於美。當今社會存在許多問題,且問題十分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有良知的知識者,痛苦於不能自由言說和思想創造,於是,向往自然,與自然相融就成為一種人生選擇。然而城鎮化急功近利,地產開發商與地方政府合謀,以罕見速度摧毀鄉村,不僅使農民失去土地,也使知識者失去逃避痛苦的精神棲息地。因此,我們應該站起來保衛田園,保衛自然。保衛自然就是保衛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衛農業文明,保衛中華文化,保衛自然美,保衛中華文化幾千年的血脈。

  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教授認為,武寧縣的生態環境很好,但人文氣息較為薄弱。沒有人文的自然生態,不可能具有長久的吸引力。在這方麵,可以考慮將民俗文化放在與生態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可以考慮與周邊縣份形成旅遊鏈,如修水的黃庭堅也可以和武寧縣的文化對接起來,而廬山西海搭上廬山旅遊的順風車,也是合理的,能夠取得一種雙贏互動的效果。香港大學的詹杭倫教授認為,可以考慮與港台合作,辦一所大學,形成文化上的優勢。

  綜合各種意見,大致形成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是必須嚴格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鄉村的自然美,使之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片淨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古老的桃花源理想雖然很美好,但是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很難設想一旦武寧縣真正變成了古代的桃花源,那些現代人賴以生存的各種現代化條件都不複存在的時候,桃花源還會有多大的吸引力?

  也許應當用桃花源的理想重新確立現代人的合理需求。在漫長的中國古代,一直處於農耕時代,桃花源反映了農耕時代的需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透過桃花源這一社會形式,人們不難看到其中又反映了跨越時空的精神需求。桃花源反映了質樸的生態需求,而現代社會需要高度自覺的生態需求,而兩種需求的本質上是一致的。也可以說,現代社會的生態需求,是一種以現代物質生活為基礎、實現精神生態與自然生態高度結合的需求。地方政府在致力於經濟發展的同時,無疑要同時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以及精神需求。

  3.陶淵明、丁令威與武寧文化研討會

  2014年7月12日,武寧縣社會科學聯合會、武寧縣縣誌辦、旅遊局、圖書館、博物館組織了一批文史研究者,在武寧縣九嶺桃源穀度假村舉辦了一次陶淵明、丁令威與武寧文化研討會。研討會的目的是:提升武寧縣的文化地位、提高山水武寧的知名度、挖掘武寧縣的文化底蘊進而推動武寧縣旅遊經濟發展。會議圍繞陶淵明、丁令威等研究對象進行了研討,九江學院吳國富教授應邀出席了這次會議。從會議提交的論文來看,主要體現了“三個對接”:

  第一,努力實現文化名人與武寧文化的對接。武寧縣雖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但本土的文化名人不多,具有海內外廣泛影響的文化名人更是罕見。這一狀況,對於借助文化推動旅遊發展的策略而言是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力推進陶淵明與武寧文化之關係的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武寧縣與陶淵明的故鄉柴桑毗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這裏成為隱逸文化不斷積澱的重要場所。大力研究陶淵明筆下的丁令威等道教人物及其與陶淵明的關係;大力研究陶淵明外祖父孟嘉與武寧文化的關係;大力研究陶淵明對武寧隱逸文化的影響,如以柳山文化為代表的隱逸文化;等等,不但可以推動陶淵明文化的研究,而且可以形成“對接文化名人”的效應。在這方麵,武寧文史工作者瞿春生、方平、張雷、張利富提交了論文《探訪紅岩潭,尋覓丁令威》,他們根據實地考察、家譜文獻所得,確定了遼東山的方位,為挖掘丁令威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們也指出,唐代的張寧到達武寧時,首先接觸到了丁令威和遼東山的傳說,並在遼東山附近隱居下來,由此也將這一文化傳承下來,成為後來地方文獻相關記載的來源。尤韶華、彭金水、王全杏的《“桃花源”孫家埠之謎彰顯的魏晉法律文化》,則從三國孫吳文化著眼,探尋孫吳晚期皇室的一次自相殘殺以至於孫氏的一支避居武寧的武陵岩下,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了武寧縣的桃花源文化。

  第二,實現文學藝術與武寧文化的對接。在武寧縣的地方文史研究者之中,有很多是文學藝術的創作者與愛好者。他們不大可能像高校科研機構的學者那樣專門從事文史研究,而即便從事專業的研究,也很難在地方產生廣泛的影響。為此,有一大批熱心武寧文化的文學創作者積極參與了本次研討會,如熊炬芳提交了報告《我寫“陶淵明”的思想曆程》,介紹了他創作《陶淵明搜神奇傳》前因後果。該文稿共分十章,分別是“五柳下·納酒”、“鄱陽湖·瀝酒”、“遼東山·品酒”、“修河船·夢酒”、“竹石灣·詢酒”、“紫鹿岡·灑酒”、“大霧寨·尋酒”、“桃花林·賞酒”、“武陵崖·迷酒”、“破草堂·奇酒”。這一創作體現了將陶淵明文化與地方風情、人文生態結合起來的意圖,自有其積極意義。又如陳遙提交了章回小說《陶淵明搜神記》的部分稿子,全書把《搜神後記》中的故事編撰成有頭有尾的故事,因《搜神後記》提到的丁令威、吳猛等人物均在武寧縣一帶長期活動,所以作者能夠較為自然地把他們與武寧的文化背景結合起來。

  第三,實現旅遊經濟與武寧文化的對接。這次會議是由武寧縣九嶺桃源穀度假村承辦。九嶺桃源穀度假村位於武寧縣楊洲鄉的高山峽穀中,環境優美,適合休閑度假,而附近的環境也特別適合打造陶淵明、丁令威文化。桃源穀麵對丁令威曾經修道的南山,背靠武陵岩,小峽穀外麵的大峽穀,就是曆代傳說的類似於桃花源的地方。大峽穀穀口有傳說中孫鍾葬母的吳王峰,奔流於大峽穀之中的河流,直接注入修河(現在這裏是柘林湖區,被稱為廬山西海),而越過萬頃碧波,河對岸就是丁令威的故鄉巾口鄉,遼東山就在附近。為此,九嶺桃源穀度假村在創辦之初,就有意打造相關文化以擴大知名度,而這一文化特征與度假村的定位也較為吻合。因此,認真打造陶淵明、丁令威文化,也就能夠成為旅遊休閑業的關注點,而這一點與縣政府力圖推動旅遊產業轉型的目標是統一的。在陶淵明與生態文明學術研討會期間,會議代表考察的城市規劃館、朝陽湖,實際上都已經開始自覺地融入相關的文化元素,這是一個可喜的開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