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19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各國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和德國,已經趕上並超過了老牌的資本主義英、法兩國。到了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進入了一個新的曆史時期——帝國主義時期,世界已被諸列強基本瓜分。英國占有的殖民地最多,麵積是俄國的2倍、法國的3倍、德國的11倍。德國經濟迅速增長,它要求按照新的實力對比重新瓜分世界。對世界的重新瓜分,隻有通過帝國主義戰爭才能實現。戰爭是帝國主義的必然產物。

  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1914年6月28日,是人類曆史上不平凡的一日,就在這個夏日的星期天,波斯尼亞的首府薩拉熱窩的大街上,發出了兩響震驚世界的槍聲。這兩聲槍響,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這天早上9點剛過,一列豪華的專車駛進薩拉熱窩車站。一會兒,從車廂走出顯赫的奧匈帝國王儲弗蘭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菲女公爵。隻見斐迪南大公傲慢地環視了一下四周的人群,趾高氣昂地走過戒備森嚴的車站,洋洋得意地偕妻子鑽進了一隊敞蓬汽車內,隨即,這6輛敞蓬車隊緩緩地駛離火車站,向薩拉熱窩市政廳駛去。

  這位斐迪南大公,是在剛結束的一次軍事學習後來這裏巡視的。當時,奧地利與匈牙利已合並為奧匈帝國,六年前,他們用武力吞並了波斯尼亞。這個貪得無厭的斐迪南大公,是一個極端的軍國主義分子,他對鄰近波斯尼亞的塞爾維亞垂涎已久,夢想著有朝一日,也把這塊富饒的土地列入自己的版圖,在來薩拉熱窩之前,他親自指揮了一次軍事演習,假設的進攻對象,就是他今天來到的薩拉熱窩。

  這種明目張膽的侵略行徑,早已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極大憤恨。以加夫裏洛普林齊普為首的一個愛國軍人團體,組成一個七人暗殺小組,早已埋伏在車站到市政廳的街道兩旁,瞪著憤怒的眼睛,注視著這個凶惡的敵人。

  而這時,坐在第二輛敞蓬車裏的斐迪南大公夫婦,還得意洋洋地同旁邊的波斯尼亞總督談論這個美麗的城市。

  街上的人愈來愈多,塞爾維亞人民怒視著這個凶神,但人們心裏卻顯得極為平靜,因為他們相信,任何夢想征服塞爾維亞的敵人,最終將以失敗告終。

  斐迪南為了長期占領這塊土地,想通過此行,從表麵上給塞爾維亞人民一點好感。因此,他不想在這座城市炫耀他的軍事力量,隻帶了少數的衛兵進行防衛,連本城提供的憲兵和警察也不在意,安全措施極為馬虎。這個不可一世的王儲似乎過低估計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怒火。

  這種情況,對普林齊普他們來說,倒是一個絕好的機會。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做好一切準備,這七名愛國青年,個個紮束停當。身藏手槍和炸彈,不動聲色,分頭行動,以做好多次刺殺的準備。

  車隊靠近了阿佩爾碼頭,眼見快要過去時,埋伏在這裏的是一名叫察布裏諾維茨的青年,他怒不可遏,衝出人群,奮力向車隊扔過一枚炸彈。司機見勢不妙,立刻加快車速。炸彈落在車篷上又彈到地上,在第三輛汽車前麵,“轟!”的一聲,炸裂了那輛汽車的前輪胎,炸彈的碎片擊傷了總督和大公幾個副手。這聲爆炸,不僅使在場的人群驚嚇出聲,就連斐迪南大公也著實嚇了一大跳,他雖未受傷,可臉上那最初的得意神情一掃而光。索菲夫人更是麵色蠟黃,驚恐不已。察布裏諾維茨見刺殺沒有成功,仰天長歎一聲,立即吞下一小瓶毒藥,隨即縱身跳進河裏。

  坐在第一輛車裏的薩拉熱窩市長和警察專員一齊叫道:“快捉住他!”幾名警察應聲也跳下河去。幾分鍾後,便把奄奄一息的察布裏諾維茨從河中打撈出來。

  察布裏諾維茨忍著劇熱的疼痛,一言不發,充滿怒火的眼光,掃了一下驚恐不已的斐迪南。斐迪南心中一驚,但他仍故做鎮靜地說:“這家夥有精神病!不必管他,我們繼續前進!”說完,車隊又向前走去。受驚的車隊顛簸著駛到了市政廳,坐在第一輛汽車裏的市長趕快下車,急步登上台階,顫抖的手從口袋裏掏出早已準備的歡迎詞。正準備宣讀的時候,怒氣衝衝的斐迪南從車中跳下,上前抓住他的胳臂,嘶聲叫道:“市長先生,我到這裏進行和平訪問,難道你就用炸彈來接待我嗎?”

  市長渾身發抖,不知所措。這時,索菲夫人趕快上前相勸,斐迪南自知失態,趕快放開市長的手臂,怒氣十足地說道:“好吧!請讀你的歡迎詞吧!”

  市長這才出了口氣,抖了抖歡迎詞,結結巴巴地念了下去。

  歡迎儀式結束後,斐迪南怒氣未消,鐵青著臉問波斯尼亞總督道:“總督先生,你以為我們可以繼續訪問國家博物館嗎?”“殿下,”總督慌忙答道,“完全可以!我保證不再會有如此的事情發生,請殿下放心!”

  “好吧!”斐迪南沉思一會兒,說道,“去博物館之前,我們先改道醫院探望一下受傷的人!”總督正要阻攔,見斐迪南滿臉怒氣,隻好硬著頭皮答道:“是,殿下!”

  車隊重新上路,駛向前去。這一次,警察專員又重新布置一下,並且為了安全起見,執意安排侍從官員站在汽車的踏板上,手按刀柄,保護斐迪南夫婦。車隊行駛到拉丁橋時,普林齊普早已做好準備。這位年僅19歲的塞爾維亞青年,顯得異常的冷靜,他把怒火壓在胸中,腦中隻有一個念頭,殺死罪惡的斐迪南大公。

  斐迪南的專車越來越靠近,普林齊普在人群中慢慢向前麵靠近,當車離他不到2米時,他一個箭步衝上前去,不等侍從官緩過神來,手槍對準斐迪南夫婦就扣動板機。

  斐迪南大公夫婦,到8點多鍾,便雙雙重傷而死。斐迪南夫婦的被刺,使本來就充滿火藥味的巴爾幹“火藥桶”一下爆炸了。早想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找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借口,在大臣們紛紛煽動之下,82歲的奧匈皇帝終於召見陸軍總參謀長,經過一番爭議後便向塞爾維亞宣戰。

  7月23日下午6時,奧國使節向塞爾維亞政府遞交最後通牒,提出十分苛刻的條件,然後就以對方拒絕為由,於28日夜晚,炮擊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一下子炸死5000多居民。

  緊接著,德、俄宣戰,法、英對德宣戰,奧匈帝國向俄宣戰,這樣,在短短幾天內,歐洲各帝國主義大國都卷入了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戰爭範圍很快從歐洲擴展到亞洲、非洲和美洲。日本趁機在東亞擴張勢力,8月23日,日本向德宣戰。1917年4月,美國也參加了戰爭。到1918年,全世界有六大洲33個國家卷入了這場空前規模的大戰。大戰前後持續4年零3個月。

  以德、奧等帝國主義集團的一方,稱為“同盟國”;以英、法、俄等帝國主義集團的一方,稱為“協約國”。參加“協約國”方麵的有26個國家。

  薩拉熱窩的暗殺事件,不過是這次帝國主義大戰的導火線。隨著奧匈軍隊炮擊貝爾格萊德,德國軍隊根據早就製定的作戰計劃,首先向法國發動大規模進攻。

  德國速決戰的破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主要戰場集中在歐洲大陸進行。歐洲戰場有四條戰線:以英、法、比利時軍隊與德軍對抗的西線、俄國軍隊與奧匈德軍作戰的東線以及巴爾幹戰線、意大利戰線。此外還有近東戰線及高加索戰線。其中西線和東線是主要戰線,西線具有決定性作用。

  戰爭一開始,德軍在第一次大戰的作戰計劃,則早在1905年就製定出來了。即所謂的“施裏芬計劃”,此計劃是德國陸軍元帥施裏芬在其擔任總參謀長其間所製定的德國東西兩線作戰的戰爭計劃。施裏芬設想是德國在不可避免的兩線作占中,集中優勢兵力在西線,隻用少數兵力牽製俄軍。西線分左右兩翼,左翼少數兵力僅僅守住德國洛林一帶防線,強大的右翼越過比利時和盧森堡,衝入法國北部,然後南下繞過巴黎西方和南方,壓逼法軍主力到巴黎以東一帶加以殲滅,對法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全力轉入東線打敗俄國。

  這個蓄謀已久的“施裏芬計劃”是個速決戰計劃,計劃6個星期內取得西線勝利,3-4個月的時間結束整個戰爭。“施裏芬計劃”低估了俄軍和法軍的動員與作戰能力,也未估計到比利時軍隊的頑強抵抗和英國遠征軍會很快參戰,因而注定要失敗。

  指揮整體作戰的毛奇將軍對這個計劃作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西線左翼和東線對付俄國的兵力,這樣便削弱了西線,特別是西線右翼的兵力。

  1914年8月4日早晨,德國第一、第二兩個集團軍,在埃米蒂將軍的率領下,越過從建立以來從未打過仗的比利時邊境,直奔列日要塞,開始實施“史裏芬計劃”。

  列日要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在它的周圍,環布著12個堅固的炮台。每個炮台都由裝著裝甲炮塔的鋼筋混凝土構成,其中設有從機槍到8英寸口徑大炮等400件武器。並在每座炮台四周挖有30英尺深的壕溝,全配有探照燈。所有的燈和重炮都可以降到地下。由勒其將軍率領比利時王國軍隊的4萬餘人在此堅守,等待法國援軍一到,便向德軍發起進攻。

  與此同時,德軍參謀總長毛奇按照“施裏芬計劃”,又在左翼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深壕高築、按兵不動,隻布置少數兵力以逸待勞,借以吸引法國部隊,構成巧妙的“鐵鑽”態勢,這就避免了東、西兩線同時受敵,一虛一實,迷惑法軍,這一計劃,是“施裏芬計劃”中的關鍵步驟,因此,施裏芬對此十分看重,到他臨死時,再三囑咐說:“切莫削弱我右翼縱隊!”

  但他的後任毛奇將軍雖然基本上保留了施裏芬的設想,但卻一再向東線和西線左翼分兵,原計劃放在右翼的70個師的兵力削減很多,這無疑對以後戰局帶來很大的影響。然而法軍在其頑強卻又固執的統帥霞飛將軍的指揮下,一味地猛攻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對列日要塞置之不理,勒芒將軍隻好孤軍迎敵。

  德軍在埃米希指軍下用大炮猛轟炮台。比利時軍隊嚴陣以待,用猛烈的炮火還擊對方。雙方在列日要塞展開了激烈的炮擊。炮擊進行了一天,雙方各有傷亡,日落時分,隻好停了下來。第二天,德軍見炮擊占不了便宜,便用飛機從上而下輪番轟炸列日炮台,炮台四周頓時濃煙滾滾,火光衝天,不大一會兒,便成了一片火海。德軍見空襲得勢,呐喊著潮水般地湧向炮台。但幾次衝鋒皆被英勇的比利時軍隊用交叉火力擊退。又激戰一天,隻見炮台前麵的德軍屍體堆積到齊腰高,但列日炮台卻一個也未攻下。

  這天夜間,德國第二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將軍,親自指揮一個步兵旅,采用穿插滲透的戰術,從東西兩個炮台之間的缺口攻入,並迅速占領了列日鎮。但列日周圍的炮台還在頑強戰鬥,阻礙德軍的前進。

  為了按照“施裏芬計劃”中的閃電戰術,進攻法國,就必須盡快通過列日,德軍從後方調來一門巨型攻城榴彈炮,一下子就摧毀了10多個炮台。到8月16日,列日指揮部所在的最後一座炮台,也被裝有定時信管的穿甲彈命中,勒芒將軍被炸彈震昏後被俘。

  德軍攻戰列日後,便長驅直入,隻用了四天時間,便占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接著,便根據“施裏芬計劃”,兵分五路,直向法國首都撲去。

  消息傳到準備進攻阿爾薩斯和格林的霞飛將軍耳朵裏,他拍手喊道:“好!德軍從北方進攻我們,我們則從東北出擊,乘機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於是,他命令法國軍隊發起戟入,不到幾天,便順利地攻進了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當法國軍隊進入闊別40多年的地方時,個個感到十分欣慰,並通過各種方式,來慶祝他們的勝利。可他們萬沒想到,這正是“施裏芬計劃”中所特意設置的圈套,德軍用有計劃的退卻,來引誘法軍深入,以便拉開他們與進攻法國的德軍的距離,在適當時候展開反攻。

  果然,德軍剛一反攻,霞飛將軍便接到一個個失利的消息:

  “德第一集團軍擊潰從蒙斯來援的英國遠征軍!”

  “我軍在阿登森林與德軍遭遇,經過三天血戰,我軍不支,已經向南撤退!”

  霞飛將軍並未灰心,援軍的到來給了他信心,他調到左翼,以便從另一麵夾攻德軍。但德軍指揮者毛奇隻看到自己的部隊逼近巴黎,並迫使法國政府於9月3日遷往波爾多,便以為“施裏芬計劃”就要實現了。他把原來的16個軍撥出一半加強東線,人員上此時已少於英法聯軍。

  由於戰略失誤,德軍轉眼受到聯軍的兩麵夾擊,被迫在馬恩河與英、法聯軍決戰。9月5日,德軍在進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團軍之間出現50公裏寬的暴露地段,8日英法聯軍及時楔入德軍戰線,嚴重威脅德軍整個右翼。9-11日各路德軍相繼撤退,聯軍開始反攻,但也於15日受阻於埃納河一帶,於是設防固守。

  馬恩河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略決戰,雙方參戰人數達150多萬,前後持續8天,以德軍第一次撤退和失敗,聯軍取得告終,聯軍向前推進60公裏。馬恩河之戰是大戰的第一個轉折點,德軍在6周內打敗法國的計劃宣告破產。

  馬恩河之戰後,雙方開始向沿海地帶機動,但無任何戰略意義,隻是把戰線延長到海邊。雙方統帥部分別於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轉入防禦,建立築壘陣地,從此西線機動戰完全結束,轉入陣地戰,西線變成了400多英裏長連續塹壕係統,在這條戰線上曾發生多次重大戰役,但戰線進退不大,整個戰線成僵持狀態。

  德軍在其他幾個戰場也未能達到預期的戰果。東線包括東普魯士戰線和加裏西亞戰線。8月17日,俄軍首先攻入東普魯士。8月底到9月中,德第8集團軍司令興登堡及參謀長魯登道夫,利用兩路俄軍沒有密切配合作戰的弱點,先在坦能堡戰役中殲滅了俄國第2集團軍,然後又進攻俄國第一集團軍,迫使他們敗退。9月13日,俄國退出東普魯士。但俄軍西南方麵軍則在加裏西亞戰役中(8月18日—9月26日),重創奧匈軍隊,迫使他們退守喀爾巴阡山脈一線。

  在巴爾幹戰線上,奧匈軍隊雖曾於12月2日占領貝爾格萊德,但塞爾維亞軍隊頑強抵抗,到12月15日又收複了貝爾格萊德。

  德國的速決戰破產了,因為它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又過低估計了敵方的力量。經過1914年的戰爭,從總的形勢和力量對比看,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在戰略上處於劣勢。

  加利波利半島激戰

  1914年11月間,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參加了同盟國。這樣,德國和奧匈帝國等就多了一個戰爭夥伴。土耳其的部分領土,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東端,正好處於俄國的南麵。因此,這時俄軍不僅要在東線和德、奧軍隊作戰,還得抽出兵力來對付土耳其。

  1915年1月,俄軍總司令請求英國派出軍隊去進攻土耳其。他的理由很充分:五個月前,俄軍為減少英、法在西線的壓力,在東線用幾十萬兵力進攻德國;現在,輪到英國來報答俄國的支持了。至於用海軍還是陸軍去進攻土耳其,俄國方麵並不在乎。

  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竭力主張報答俄國的支持,前去攻打土耳其,以便控製達達尼爾海峽,切斷德、奧和土耳其的關係。英國海軍部決定按照俄軍總司令的請求,采取這一軍事行動,並且請法國海軍協同作戰。

  由18艘英國主力艦、四艘法國戰列艦以及各種輔助艦組成的聯合艦隊,於2月19日駛進了達達尼爾海峽的入口處。指揮這支艦隊的是英國海軍上將卡登,他準備在海峽歐洲一邊的加利波利半島登陸。

  加利波利半島有90多公裏長,6~20公裏寬。半島上荒蕪多山,隻有一條泥土公路縱貫全島。俯視達達尼爾海峽的許多山脊和陡坡,為土耳其軍提供了優良的防禦陣地。但是,擁有15英寸口徑大炮的聯合艦隊,借助猛烈的炮火轟擊,很快把土耳其軍的外炮台打啞。艦隊隨即派出突擊部隊登上海灘。

  當突擊部隊向海峽旁的山峰攀登時,卻遭到了炮火的襲擊。原來,土耳其軍有堅強的防禦陣地隱蔽在懸崖後麵。艦隊事先沒有考慮到用載人氣球來偵察定位,隻能向土耳其陣地盲目開火,以致沒有獲得什麽戰果。到3月3日,登陸部隊被擊退了。

  卡登海軍上將原先以為,隻要他的艦隊在達達尼爾海峽入口處一出現,土耳其軍的鬥誌就會消失,因此根本沒有製訂具體的作戰計劃。這種冒險的軍事行動,結果遭到了失敗,使他大為懊喪。

  卡登吸取了教訓,決定改變方式,指揮第二次進攻。這次,他準備把自己的重型艦隻駛進達達尼爾海峽,沿著這條水道,轟擊土耳其在半島岸邊設置的炮群。由於他突然生病,因此臨時把指揮權移交給德羅貝克海軍上將。

  德羅貝克首先掃除土耳其在海峽內放置的水雷。至3月18日,他確認海峽內沒有水雷了,才下令軍艦駛進海峽。

  所有的軍艦都安全地駛過布雷區,進入狹窄的達達尼爾海峽。這條水道不過60多公裏長,通過載人氣球的偵察定位報告,在半天時間內,艦上的炮火就摧毀了土耳其軍設置的大部分岸炮。

  當軍艦掉過頭來繼續尋找目標轟擊的時候,掃雷艇又一次在危險區域掃雷。突然,“轟”的一聲,一艘法國軍艦抖動了一下,甲板上噴出高高的煙柱和火焰。艦身還在前駛,但很快傾覆下沉。艦長和600多名官兵葬身海底。

  突然,接連響起了更強烈的爆炸聲。隨著這幾聲巨響,3艘行駛中的英國軍艦迅速沉入海底。

  “水雷,原來是水雷!”德羅貝克鐵青著臉喊道,“狡猾的土耳其人,混蛋的掃雷人員!”他生怕艦隊遭到更大的損失,下令所有軍艦退出達達尼爾海峽。但在返航途中,又有3艘英國軍艦被水雷炸裂,隻能勉強航行。

  原來,在英法艦隊的掃雷艇反複掃蕩布雷區後,1隻土耳其小船又放下了一排新的水雷,它的位置正好是聯合艦隊原先經過的地方。德羅貝克一點也不知道,以致吃了大虧。

  由於兩次海上進攻均未能取得成效,英國決定起用漢密爾頓將軍來指揮加利波利半島的戰役。交給他的部隊是臨時湊合起來的,約78000人,其中大部分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還有法國一個師和印度一支隊伍。

  漢密爾頓在倫敦受命時,對加利波利半島的情況一點也不知道。他手頭的全部資料,隻是土耳其的一本陸軍操典,一張不完善的作戰區域地圖,以及趕緊到書店裏買來的一本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旅遊指南。

  他甚至連這個半島上是否有淡水都不知道。為了防備萬一,他命令士兵到市場上去搜羅空的油筒、汽油聽、皮囊和其他容器。他把部隊集合在加利波利半島西南的一個島嶼上,於4月23日用軍艦載運士兵渡海。兩天後,部隊抵達加利波利半島,隨即開始了對半島的冒險進攻。

  防守加利波利半島的是土耳其的第五集團軍。這支84000人的部隊,是由德國將軍讚德爾斯指揮的。在英、法聯合艦隊撤離達達尼爾海峽以後,他抓緊時間組織防禦,把幾個師駐守在預料敵軍登陸的地點。

  漢密爾頓對怎樣登陸並沒有周密的打算,隻是把登陸地點劃定在半島南端兩邊的20英裏內。至於灘頭陣地的選擇,由現場指揮官自行決定。

  澳、新軍的指揮官深信,夜間登陸可以將風險減至最低程度,所以讓士兵在黑暗中上岸。一艘由舊的運煤船改裝的登陸艇,載著2000名士兵徐徐靠岸。突然,土耳其的大炮開火了,運煤船的船首栽進了沙裏。水很深,無法趟水。許多士兵還未爬上岸,就在炮火下喪生或者被海水淹死。

  第二天,已經有16000名澳、新軍登陸。但他們受到高地炮火的猛烈壓迫,隻能呆在較低的斜坡和山脊上。有四五天時間,雙方就這樣對峙著,誰也驅趕不了誰。

  5月1日,土耳其的第五集團軍向灘頭陣地發動反攻。經過三天激戰,漢密爾頓的部隊死傷1/3,但第五集團軍也仍然隻是控製著高地,無法趕走已經登陸的澳、新軍。

  到5月底,狹小的戰場上布滿了雙方的8000名屍體,使空氣中充塞了惡臭。在醫務人員的敦促下,澳、新軍指揮官與土耳其軍商定,雙方實行九小時的安葬休戰。

  到了規定的休戰時間,所有參加安葬的人員都戴著白臂章,默默無言地開始挖掘深溝。大家利用檢驗屍體身分的空隙,偷偷地觀察對方的塹壕。但不久,雙方就用簡單的英語和土耳其語交談起來;有的還互敬香煙和交換雜物。

  九小時的休戰時間過去了。雙方握手道別,回到了各自的塹壕。幾分鍾後,戰場上再次響起了密集的槍炮聲……

  8月初,英國又派了10萬軍隊,在加利波利半島西北的蘇夫拉灣登陸。土耳其軍經不起強大兵力的衝擊,從海灘撤退到高地待援。英軍在占領了寬17公裏、深4公裏的狹長地帶後,沒有繼續推進。結果讓土耳其的第五集團軍贏得了時間,調來了大批援軍。

  當英國軍隊再次向高地發動進攻的時候,麵臨著的是加強了的土耳其軍隊。可是漢密爾頓仍然以為,這個地方是英軍登陸時退卻的薄弱兵力防守的。結果,英軍幾乎遭到了在半島南端遇到的同樣命運,在一個月內傷亡了4萬人以上。不久,漢密爾頓被解除了指揮權。

  11月間,加利波利半島上空響起了隆隆的雷聲。緊接著下了24小時的傾盆大雨,然後又刮起了暴風雪,地上雪深兩英尺。在半島南端的澳、新軍,紛紛躲在洞穴和地下坑道裏;而在半島西北蘇夫拉灣的英國軍隊,幾乎無所躲藏。暴雨使溝壑和溪穀成為咆哮的奔流,衝下了數以噸計的泥漿。英軍指揮部對這種惡劣的氣候毫無準備,沒有儲備額外的保暖衣服。許多士兵淹死或凍死在塹壕裏,5000多人患了凍瘡。

  英國陸軍部這才決定結束在加利波利半島的冒險,下令從12月19日起開始撤退。

  撤退的時間足足用了20天。撤退的路上鋪了沙袋,幾乎聽不到腳步聲。盡管進攻加利波利半島是失敗的,但撤退卻是成功的。在部隊完全撤離半島後,土耳其軍還蒙在鼓裏,繼續向空無一人的英軍塹壕開始放炮。

  1915年,約有50萬協約國士兵參加了這次冒險的軍事行動,傷亡人數在一半以上。土耳其軍參戰的也有50萬人,其中半數遭到傷亡。雖然雙方的傷亡人數相等,但土耳其陸軍的主力已經被摧毀了。

  由於加利波利半島戰役的失利,力主發動這次戰役的海軍大臣丘吉爾被調離內閣,到法國去服役。直到1917年,他才重新得寵,再度被任命為海軍大臣。

  1915年對於“協約國”的損失異常慘重,這年5月2日到6月22日展開的果爾利策戰役中,德國和奧匈軍隊以優勢兵力突破俄國防線,俄國西南方麵軍線潰退,俄軍後撤130公裏。在1915年中,俄軍節節敗退了退回本國領土,死傷約110萬人。

  戰爭形勢似乎傾向於德奧軍“同盟國”,因德國滿足了保加利亞占領土地的要求,保加利亞於這年9月參加中歐同盟國方麵作戰。9月末,保加利亞奧匈和德國的65萬軍隊大舉進攻塞爾維亞,20萬塞爾維亞軍隊雖奮勇血戰,很快被擊潰,最後零散地退到亞得裏亞海濱。1916年初,塞爾維亞王室、官吏、殘餘部隊及部分難民,由英、法運送到希臘的科孚島,在這裏成立流亡政府,改編軍隊。

  凡爾登戰役

  西線的協約國士兵1916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了第三個年頭,隨著“施裏芬”計劃的破產,德軍指揮部改變了作戰布置,計劃在東線進行防禦,而在西線重點對法軍右翼部隊所依托的凡爾登要塞實施突擊。

  這是繼任毛奇的德軍新任參謀總長法爾根漢提出的。他把這次行動計劃稱為“處決地”,目的是進攻一個法國不願放棄的軍事要地,讓法國在那裏投入全部兵力,然後加以殲滅,使法國在軍事上崩潰,從而逼其投降,法爾根漢公開叫囂:“要讓法國人把血流盡!”

  這時,法軍總司令霞飛正忙於準備索姆戰役,無暇顧及離巴黎200多公裏的凡爾登要塞,再說凡爾登要塞異常堅固,它築壘地域正麵寬達112公裏,由四道防禦陣地組成,而第四道防禦陣地則由凡爾登要塞的永備工事和兩個保壘地帶構成,當時的駐軍有4個師10萬多人。

  德軍為了在軍隊的數量和力量上壓倒對方,法爾根漢下令把俄國、巴爾幹半島前線以及克虜伯兵工廠的大炮,全部集中到進攻現場周圍。在12公裏長的戰線上,排列著近千門大炮,前沿陣地還配有5千多個擲雷器。進攻的兵力有10個師27萬人,是防守凡爾登的法軍的三倍。

  2月21日早晨,德軍開始猛烈的進攻。近千門大炮隨著一串閃光的信號彈在高空爆炸,一齊怒吼起來,以每小時10萬發的發射速度,把鋪天蓋地的炮彈傾瀉在凡爾登的野戰防禦陣地上,傾刻之間,法軍陣地一片火海。

  緊接著,德軍又用13門16.5英寸口徑的攻城榴彈炮,把一顆顆重磅炮彈,射向要塞最堅固的第四道永備工事上,伴隨著擲雷器發射著裝有100多磅高爆炸藥和金屬碎片的榴散彈,在一陣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法軍整段整段的塹壕變成了平地。

  經過12小時的猛烈轟炸之後,德軍又用5.2英寸的小口徑高速炮,以步槍子彈的速度發射霰彈,對驚惶失措、亂跑亂叫的法軍進行掃射,並用噴火器把法軍前沿陣地變成火海。

  這樣反複轟炸和掃射之後,凡爾登要塞附近的狹窄的三角地帶的戰壕完全被摧毀,森林也被燒光,山頭被大炮削平,整個法軍完全暴露出來,戰場上空籠罩在一片濃煙烈火之中。炮火剛剛停息,隨著一陣陣呐喊聲,德軍六個步兵師從寬10公裏的戰線上,向法軍防線衝擊。

  法軍陣地上雖然是一片火海,但士兵們仍然憑借剩餘的工事,奮勇進行抵抗。軍官身先士卒,帶頭衝出戰壕,同敵人展開白刃近搏。法軍鬥誌高昂,不畏強暴,勇猛異常,把敵人衝鋒一次次壓了回去。

  經過兩天激戰,終因寡不敵眾。有一萬多人被德軍俘虜,前沿的野戰防禦陣地基本上被德軍占領。

  法軍在凡爾登失利上的消息,很快傳到法軍總司令部。霞飛總司令大吃一驚,趕忙召開軍事會議,命令參謀總長立即趕到凡爾登,要不惜一切代價死守陣地,等待後續部隊的增援。隨後,又委任貝當將軍為凡爾登地區司令官,並集結兵力,準備增援。

  貝當來到凡爾登後,先巡視了一下整個防禦體係,看著堆滿屍體的前沿陣地,貝當感到情況危急,凡爾登麵臨著被包圍的危險。

  正在這時,要塞東北部的都慕炮台被德軍占領。這個炮台原有一個輕步兵師固守,經過德軍12萬發炮彈的狂轟濫炸,德軍一支隻有9人的巡邏隊,未發一彈就占領了炮台,因為上邊的將士全部陣亡。

  貝當愈感覺情況不妙,立即在前線劃定了一條督戰線,嚴令士兵頂住德軍進攻,有誰膽敢退過此線,格殺無論。

  緊接著,便召開前線軍事會議,討論怎樣保證後方援軍和軍火物資的迅速到達,貝當說道:

  “當前情況十分危機,我已和霞飛司令聯係過了,讓他趕快派大部隊增援,在一星期內調集大約20萬人和二萬多噸軍火物資,這樣才能保證凡爾登不落入德國之手。諸位議論一下,看哪條交通線可以完成這麽多人員和物資運送?”

  “除了通向西南的一條巴勒杜克——凡爾登公路還沒徹底破壞,其它已全部被德國人的大炮切斷了。”負責後勤的一名指揮官皺著眉頭說道。

  “公路的寬度有多少?”貝當緊忙問。

  “6米。”

  “路麵怎樣?能經得起大量載重車通行嗎?”

  “路麵不太好,那要看有多少車輛通行?”

  貝當計算了一下,說:“要運輸這麽多兵力和軍火物資,得需要6千輛汽車晝夜行駛。”

  指揮官們聽了都麵麵相覷,不出一聲。那名負責後勤的指揮官說道:“這恐怕不行!必須修複一下,否則,這麽多汽車來往穿行,會造成很多車禍。”

  貝當當即命令道:“立即組織一支搶修隊,在沿途平民協助下,鋪砌和拓寬公路路麵,要保證車輛安全通行,凡爾登的得失在此一舉!”

  接著,他委托這名指揮官,前往督促修路,保證27日起,開始通車運行。這位指揮官受命而去。

  過了兩天,6千輛汽車通過這條路,源源不斷地把19萬援軍和2萬多噸軍火物資運到凡爾登要塞。由於這條公路出色完成了凡爾登戰役的運輸任務,因而被法國人稱為“聖路”。

  這下,敵對雙方軍事力量逐步趨向平衡,德軍雖然第一次進攻得到一些好處,可法國大量援軍和大炮的到來,使德軍寸步難行,雙方暫時對峙起來。

  法爾根漢做夢也想不到,短短的一周時間,法軍竟派出這麽多援軍趕來。一方麵是吃驚,另一方麵心中暗暗高興。這與他事先估計的一樣,臉上露出猙獰的笑容:“好吧,我要法國人在這裏把鮮血流盡!”

  於是,他重新布置一番,讓德軍休整一下,準備更大規模的衝殺。

  貝當將軍這方也在緊張的布置,他命令增援部隊馬上開赴前線,修補戰壕,安放大炮,準備迎擊德軍。

  3月5日,大規模的戰鬥開始了。德國步兵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從30公裏的戰線上一齊向法軍陣地發起進攻。貝當將軍命令所有的法國大炮一齊開火,還擊德軍,20多萬軍隊用各種炮火向德軍掃射。

  德軍死傷嚴重,退了回去。法爾根漢命令德軍停止全麵戰鬥,集中兵力,主要突擊馬斯河左岸,並由急促的衝擊改為穩步進攻,雖然又占領了沃堡壘,可隻推進了不到兩公裏。到四月份,德軍經過70個晝夜的苦戰,仍未突破法軍防線。到七月份,雙方來回拉鋸,死傷非常慘重,仍然相持不下,德軍僅前進了7-8公裏。

  1916年10月24日,法軍轉入反攻,迅速收複丟失的炮台,德軍潰退,退出了凡爾登戰役。12月18日,凡爾登戰役結束。

  在這次空前規模戰役中,德軍共投入40個師,法軍全部70個師中,有66個師先後參加了戰鬥。雙方傷亡人數70多萬,因此,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法爾根漢不僅使法國人流盡了血,而且也使德國人把血流盡了,回國後便辭去參謀總長的職務。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