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章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日德蘭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和同盟國不僅在陸地上針鋒相對,在海上也展開了激戰。1914年至1915年初,在北海和大海上爆發了幾次較大的海戰,都不具有決定意義。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一次海戰——日德蘭海戰。

  戰爭爆發後,英國海軍一方麵以其優勢力量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另一方麵企圖在有利條件下與德國公海艦隊進行決戰,一舉殲滅德國海軍主力。麵對英國的海軍優勢,德國設法引誘敵人部分兵力出海,以自己優勢兵力將其殲滅或給予嚴重打擊,但要避免與優勢的敵人交戰。因此,直到日德蘭海戰之前,兩支主力艦隊並未相遇,也沒有爆發決戰。

  1916年,在基爾運河內停泊著一艘艘懸掛德國國旗的戰艦。士兵們一個個無精打采地待在甲板上,他們對艦隊負責人感到失望。士兵們悄悄地向自己的艦長打聽,什麽時候才能離開基爾運河。身為海軍艦隊總司令的舍爾,此時並不輕鬆。士兵的抱怨早就傳到他的耳朵裏,他也焦急萬分。英國海軍依仗自己的海上優勢,對德國海軍進行海上封鎖,使得德國海軍的主力艦隊被迫龜縮在窄小的基爾運河內。這種尷尬的處境,讓德皇非常惱火,也使舍爾本人在德皇和士兵之間受夾板氣。

  “這種情況再也不能持續下去了。”舍爾暗暗地對自己說。

  1916年5月,5艘德國戰鬥巡洋艦進入北海海域,率領這些艦船的是德國海軍將軍希佩爾。此時,英國艦隊根據預先得到的情報,也已經起航。英國艦隊141艘大小艦船由海軍司令傑利科率領,從蘇格蘭出發,向東行駛。前鋒艦隊艦船10艘,由貝蒂率領。

  5月31日下午,海麵上希佩爾的艦隊向西行駛,正好和貝蒂率領的英國前鋒艦隊相遇。為了消滅希佩爾的艦船,貝蒂命令六艘戰鬥巡洋艦全速猛衝。希佩爾見情況不妙,急忙調轉方向。當貝蒂的六艘戰艦追上來時,希佩爾用炮火還擊,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在“瑪麗王後號”和“不屈者號”戰艦上相繼開花。“瑪麗王後號”上的操作室和彈藥庫起火,結果十分鍾之內,該艦就在滾滾濃煙中沉入海底。“不屈者號”受傷後仍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結果被魚雷擊沉。貝蒂氣得咬牙切齒,他命令剩下的八艘戰艦全速追擊。當貝蒂追過一個環形礁時,突然發現在海平線上,密密麻麻閃出無數的艦船。“天哪!”貝蒂驚呼一聲。那是德軍的主力艦隊。原來舍爾經過長期考慮後,決定用誘敵深入的方法。他讓希佩爾帶五艘戰艦長距離行駛,故意暴露出行蹤,自己則率領主力艦隊悄悄地在後麵跟著。巧合的是,英國艦隊也是先派出一支分艦隊,主力艦隊則在後麵。貝蒂發現德艦主力後,立即向海軍總部發報,自己全速向北撤退。海軍司令傑利科得知德國主力艦隊的確切方位後,立即率領24艘戰列艦向南部海域疾駛。此時舍爾的主力艦隊正在由南向北追擊貝蒂。英國的二十四艘戰列艦得到命令後,排成一條長蛇形,艦與艦之間相隔六百多米。

  舍爾沒有想到英軍的作戰計劃竟和自己的計劃如出一轍。也由於偵察上的失誤,舍爾未料到這麽快就要與英國海軍的主力相遇。傍晚時分,突然一陣陣“轟轟”的聲音傳來,英國的戰艦開始向德艦發炮了。炮彈像雨點一樣砸在德艦上。霎時間,海麵上海水四處飛濺,三艘德艦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希佩爾將軍的“留住號”在英國艦船炮火的打擊下沉入海中,希佩爾本人不得不棄艦登上“毛奇號”。

  在倉促的應戰中,德軍士兵集中火力,把英國艦隊的先鋒旗艦“無敵號”擊沉。經過兩個小時的戰鬥,舍爾感到力不從心。他下令德艦施放煙幕,發射魚雷,並且在附近的海域內布置水雷。英艦不敢貿然進擊。為了阻止德艦返回德國,傑利科命令艦隊封鎖北海上所有的航道。

  為了在天明之前回到本土,午夜時分舍爾命令艦隊向東行駛,避開英艦。熟悉海域的傑利科早就料到舍爾這一手。德艦在北海的東部海麵行駛不出半個小時,就被傑利科的後衛艦隊發現。海戰在雙方的照明彈和探照機下再一次展開。炮彈帶著一束束光亮劃破夜空,向對方的艦船上飛去。在雙方交戰的時候,出現了一幕戲劇性的場麵,英艦“黑太子號”上出演了一場可悲的笑話。當時“黑太子號”駛近一艘德國軍艦,可是“黑太子號”的艦長神使鬼差似的,以為這是協約國的友艦。他發出問候的信號,結果召來的不是友好的答複,而是一陣狂轟猛炸。在4艘德艦的圍攻下,英艦中顯赫一時的“黑太子號”被擊沉,艦上八百多名官兵全部遇難。

  戰鬥異常激烈。英艦雖然在數量和艦種上超過德艦,但在作戰水平上卻並不比德艦高。隨著“黑太子號”的沉沒,英國和德國的海戰也臨近尾聲。在雙方的交戰中,德艦的主力艦“波門號”也被英艦擊沉,艦上的官兵全部喪生。其他的艦船在夜色中由於難以控製,相互碰撞中沉沒的也不少。

  日德蘭海戰,英國損失軍艦14艘,德國損失11艘,英國損失的噸位數幾乎是德國的2倍。雖然英軍損失較重,但是德國海軍未能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隻得退回北海。由於這場海戰是以丹麥的日德蘭半島的斯喀基爾拉克海峽作為主戰場,所以被稱為日德蘭海戰。

  日德蘭海戰後,雙方的活動更加小心,北海水域內的戰鬥基本停止,雙方開始把注意力集中轉向潛艇戰和反潛艇戰。

  “一戰”中的新式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飛機、潛艇、坦克和毒氣等新式武器開始大量裝備部隊,火力得到空前的加強,這些新式武器從此登上了戰爭的舞台。

  自從1903年萊特兄弟駕駛人類第一架飛機飛行成功後的10年時間裏,飛機基本上沒有用於軍事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起初用於通信和觀測,沒有任何武器裝備。敵對國家的飛機在空中相遇,飛行員用拳頭示意敵方,後來又用石塊、投箭攻擊對方的飛行員和螺旋槳。為了更有效地消滅對方就開始了帶手槍、步槍、小炸彈、手榴彈了。後來,法國“瓦讚”式雙座飛機上的觀察員兼機械師路易·凱諾在機艙中裝上了一挺0.303英寸的劉易斯式機槍。1914年10月5日,他和飛行員約瑟夫·弗朗茨一起駕駛該機去執行巡邏任務,發現德國一架“阿維亞蒂克”式雙座飛機正要偵察法國防線。弗朗茨逼近這架飛機時,成功地用飛機上安裝的機槍擊落了德機,有人稱這是航空作戰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空戰。

  此後,德國人領先荷蘭人安東尼·福克,也試製成功了同步機槍。他們先後改製了60多種不同型號的飛機,飛機才逐漸地隨著不同的需要出現了殲擊機、偵察機、運輸機、驅逐機、轟炸機等不同機種。1917年,德國人製造的戈塔式轟炸機,已能裝有260匹馬力的發動機,飛行高度可達12000英尺,經常轟炸倫敦。英國人也造出“漢德利·佩奇”式轟炸機予以還擊。

  在使用飛機交戰的同時,雙方還用飛艇來作戰。一戰中,最有名的要算“齊柏林飛艇”,這種飛艇長760英尺、寬75英尺,以硬鋁為骨架,氣囊貯氫量達200萬升。1915年1月,對英國進行轟炸,一度造成所謂的“齊柏林大恐慌”。後來英國人從飛機怕鳥的現象中受到啟發,想出了用氣球攔截飛艇的主意。1917年8月,英國在倫敦以東設置了第一道氣球屏障,將成千上萬的氣球升到一定的高度,氣球中間橫連鐵鎖,鐵鎖垂下密密的鐵絲,這種氣球屏障使德國飛行員望而生畏。因為飛艇體積龐大,速度慢,易燃燒爆炸,為了不被氣球損傷,就得減慢速度,這就延長了自己暴露目標的時間,結果成了英國防空炮的靶子。

  有趣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行員盛行一種航空騎士的豪俠風度。德國最著名的戰鬥機飛行員弗雷德·馮·裏希特霍芬上尉,曾在81次空戰中獲勝,擊落敵機80架,這個當時世界上擊落飛機最多的王牌飛行員駕駛的飛機漆有深紅色,被人們稱為“紅色男爵”。1918年4月21日,已升任大隊指揮官的26歲的裏希特霍芬在低空飛行時與英國的“駱駝”式飛機編隊遭遇,在激烈的空戰中陣亡。英國空軍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6名英國空軍上尉和一隊飛行員護送著“紅色男爵”的棺木走向墓地,一支榮譽鳴槍隊向死者致告別鳴槍禮。隆重的葬禮活動全部照了相,然後由一名英國飛行員駕機將照片和訃告空投到德國防線的後方。

  1916年9月15日,計劃在索姆河發動反攻的英法聯軍,突然出動了10幾個巨大的“怪物”向德軍的陣地衝來。它身披鐵甲,形如房屋,身軀看不見輪子,卻能行動自如地運行,巨大的轟鳴震動大地,這個噴射火舌的怪物,將德國士兵嚇呆了——任憑你機槍射擊,它都滿不在乎地,大搖大擺地越過塹壕。戰鬥經過兩個半小時,英法聯軍攻占德軍陣地縱深5公裏,占領了有利的地形,俘虜了德軍300多人。這個鋼鐵怪物就是坦克。

  大戰期間英國隨軍記者斯文·頓,在前線采訪中,親眼看到自己的同胞一次次的衝鋒都倒在血泊之中。什麽樣的武器能夠抵禦槍彈的襲擊呢?他受美國履帶式拖拉機的啟發,幻想給它穿上一層厚厚鋼甲外衣,它就成為既能防禦又能進攻的武器了。他的建議很快受到重視和采納,英國林肯城生產水櫃的威廉·浮士德機械廠終於把它研製成功。當時英國內部稱它為“機槍破壞器”,為了保密,對外則叫它“水櫃”,水櫃的英文發音就是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第一次大戰最大的一次坦克戰,是在1917年11月20日至12月7日的康布雷戰役之中。11月20日,英國第三軍團司令官朱利安·賓將軍決定在適宜坦克作戰的康布雷鎮,同時出動381輛坦克。轟鳴的坦克直撲德軍陣地,防線很快被突破。戰役的結果,英軍雖然有65輛坦克被擊毀,還有118輛傾陷在戰壕裏,但俘虜德7500名,這是一次較成功的坦克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還開創了運用化學武器的先例。1915年1月,俄軍與德軍在東普魯士的馬祖湖交戰。德皇接受了參謀總長法爾根漢使用毒氣彈的建議。1月31日,德軍首次用大炮向俄軍陣地發射了毒氣彈。由於氣候寒冷或設計上的毛病,對俄軍沒造成多大的傷亡。5月1日,由巴伐利亞皇子萊奧波爾指揮的第九軍團又對俄軍發動了毒氣進攻,他們根據氣象預報,把裝滿氯氣的圓管閥門打開後,氯氣隨風飄向俄軍陣地。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一會兒,風向突然變了,毒氣反而被吹向德軍陣地。

  在西線,德國使用毒氣更凶了。1915年4月22日,德軍在伊普爾以北的英法聯軍結合部,安置了數千個毒氣筒。施放了5分鍾。這種比空氣重3倍的毒氣,趁著風勢向英軍陣地襲來,在英軍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有15000人中毒,5000人死亡,使陣地留下了長達4英裏的缺口,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毒氣戰。在依普爾運河河畔的草叢、樹根下,成千上萬的戰士蜷縮成一團,令人慘不忍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水艇、巨炮、無線電報等也初次用於軍事。戰後,世界各國相繼建立了空軍、裝甲兵部隊、防化兵、潛艇部隊軍軍兵種。

  巴黎和會

  參加巴黎和會的“四巨頭”在經曆了一場空前浩劫的戰爭之後,通過戰勝國對戰敗國締結和約的方法安排戰後的世界,便成為當務之急。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爭霸鬥爭從戰場轉移到談判桌前。於是,一場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醜劇——巴黎和會就此上演了。

  在巴黎和會之前,美、英、法、意、日五大戰爭國已經舉行了非正式會談,為控製會議做了安排。實際出席和會的共32個國家,美國總統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裏孟梭、意大利首相奧蘭多、日本前首相、元老西園寺公望都親率代表團出席和會,盛況可謂空前。但他們卻把蘇俄和戰敗國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和保加利亞排斥於和會之外。

  與會國的代表權很不平等。美、英、法、意、日五國各有5名全權代表,可以出席一切會議,其它國家隻有1至3名全權代表,隻能出席與他們有關的會議。和會的組織機構更是強權政治的產物。其決策機構為最高委員會,最初由五大國的政府首腦和外長組成,因而也叫“十人會議”,後來又縮小為由美、英、法、意四國首腦組成的“四人會議”,而實際起操縱作用的是由威爾遜、勞合·喬治和克裏孟梭組成的“三巨頭”會議,他們有權決定和會的一切重大問題。五大國外長則另組“五人會議”以協助決策,解決次要問題。和會還設有若幹專門委員會,它們雖由有關國家的代表組成,討論和審議某些專門問題,但同樣要受到大國的支配。至於由所有代表參加的全體會議,其作用不過是舉手通過最高委員會已做出的決定。正如和會主席克裏孟梭所說,“隻有五大強國先行決定了一切重大問題,然後舉行會議”。在長達5個多月的會期中,全體會議隻開過七次,實際成為和會的一種點綴。

  和會一開始,主要戰勝國便陷入激烈的爭吵之中,有時甚至達到互以退會相威脅的程度。

  為了索取戰敗國的賠款,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吵得不可開交,誰都多想賺一筆。

  美國總統威爾遜隻好在英法之間周旋,他忙著打圓場:“我們美國一分錢都不要。你們兩國都犧牲些,讓別的國家也得點好處,法國得56%,英國得28%,這樣可以嗎?”

  有著“老虎總理”之稱的克裏孟梭厲聲喊著:“可以。但法德邊界得以萊茵河為界,除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外,德國的薩爾區也歸我們!”如果法國得到薩爾區,就意味著他控製了歐洲最重要的軍事工業區,將來可以在歐洲大陸稱王稱霸。對這點,英國和美國當然不同意。他們從1月吵到4月,誰也不肯讓步。威爾遜和克裏孟梭都以退出和會來要挾對方。

  三個人經過無數次的爭執和討價還價後,終於有了結果:英國得到了國際聯盟所規定的委任統治製度下擁有1000萬人口的領土,法國得到750萬人口的地區,日本也得到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而美國的“門戶開放”原則也得以通過,美國的商品與資本可以進入這地些地區,實行機會均沾,大家都有好處分享。

  除分贓外,巴黎和會還有別的議程。主要是:密謀扼殺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決定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籌組國際聯盟來反對列寧創建的共產國際。國際聯盟指揮各國反動派向革命人民進行血腥鎮壓,同時重新瓜分德國原有的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來,巴黎和約裏有三條是關於中國的。即戰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裏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本來中國當時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曾經支援協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要送給日本。而賣國求榮的中國北洋軍閥政府準備簽字承認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中國人民忍無可忍,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但提案被否決了,而賣國的北洋軍閥卻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三萬多華人齊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麵。

  “不能簽字!”三萬人發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誰簽字,就打死誰!”十五名敢死軍的青年準備以自己的鮮血和頭顱去捍衛中國的尊嚴和權利。

  中國代表團終於發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

  巴黎和會和隨後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重新分割世界,維護戰勝國利益和維持戰後和平的新秩序,即“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年代,國際事務中發生的每一個重大事件都與此體係相關聯。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該體係存在的各種矛盾不斷激化,並最終導致了它的崩潰。

  所謂的巴黎和會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爭奪殖民地的矛盾,對戰敗國德國的苛刻的勒索,也埋下了複仇的種子,法國元帥福煦事後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休戰。”曆史無情地嘲笑著巴黎和會。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歐洲掀起大戰,距巴黎和會正好是20年零兩個月!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災難和痛苦中。

  俄國7月事變

  在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運動蓬勃發展之際,俄國沙皇並未認識到沙皇統治時代已經行將朽木,仍不顧人民的強烈反對,把大批的俄國人送上戰場。

  1917年7月1日(俄曆6月18日),20萬俄軍向被德軍占領的倫貝格壓去。先頭部隊是最精銳的哥薩克騎兵旅。俄軍旗開得勝,很快就俘獲德軍17000人;以後幾天又俘獲了1萬多人。可是,德、奧軍隊迅速得到後備軍的支援,從第二周起,使用大量野炮,在廣闊的戰線上進行反攻。結果俄軍全線潰退,進攻遭到完全失敗。短短10天之內,死傷6萬人以上!

  這是俄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德軍發動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

  極力主張發動這次進攻的,是臨時政府的陸海軍部部長克倫斯基。他是布爾什維克的死敵。他打的如意算盤是:如果進攻勝利,他的威望將大大提高;如果進攻失敗,可以把帳算在布爾什維克身上,說他們煽動士兵反對戰爭,以致造成戰事失利。

  現在,進攻果然失敗了。於是克倫斯基玩了一個新花招:借口要補充前線兵力,下令把首都一些他認為不可靠的駐軍調到前線去。

  這一來,首都的士兵們再也忍受不住了。7月16日下午,兩個士兵突然闖進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市委開會的地方,向主席團發表聲明說:“我們是首都第一機槍團的代表。我們團決定今晚發動起義,推翻臨時政府,並且已派出代表到各工廠、團部聯絡。希望黨中央和市委立即組織隊伍,領導武裝起義!”

  接待這兩個代表的是斯大林。他是黨中央委員,負責指導彼得格勒市委工作,並領導黨中央機關報《真理報》。他清醒地意識到,軍隊和外省都還沒有作好支援首都起義的準備,倉猝發動,肯定會遭到臨時政府的血腥鎮壓。因此向這兩個代表作了解釋,並希望他們團裏的黨員要根據黨中央的決定辦事,不要貿然發動起義。

  不料這兩年代表全然不聽斯大林的勸告,氣憤地說:“打倒臨時政府是全團的決議,我們決不違反它!”說罷氣呼呼地離開了會場。斯大林知道情勢的發展非常嚴重。正巧這時列寧又因病暫離首都,不能立即得到他的指示。因此,他當即派人將情況緊急通知黨中央委員斯維爾德洛夫,同時又派人向列寧報告。

  經過多方麵的說服解釋,準備發動起義的士兵們總算接受了黨中央的意見:第二天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和平示威遊行。第二天上午,列寧抱病返回首都。他表示完全同意黨中央的決定,把武裝發動改成和平示威遊行。

  從清晨起,成千上萬的工人和士兵列隊走上街頭。他們高舉著“要和平!要麵包!要自由!”的標語和旗幟,有秩序地開始行進。參加示威遊行有的50萬人。

  下午2時,遊行隊伍經過一個熱鬧的十字路口的時候,突然響起了清脆的槍聲。先是一響,緊接著是劈劈啪啪的射擊聲。霎時間,一大批人倒在地上,秩序井然的隊伍馬上混亂起來。

  隨著人們的慘叫聲,端著槍的步兵和舉著馬刀的騎兵,惡狠狠地向手無寸鐵的群眾衝來。頃刻之間,大街上淌著工人和士兵的鮮血。同一時刻,有準備的政府軍隊在各處出現,對遊行隊伍進行血腥的殘殺。

  原來,克倫斯基早就從前線調回了好幾個忠於政府的團隊,加上首都軍事學校學生——士官生的配合,有計劃、有準備地製造了這一流血事件。這一天,在首都大街上被打死、打傷的有400多個工人和士兵!

  為了避免進一步流血,保存革命力量,黨中央在事件發生的當天晚上,就號召遊行群眾和平地返回工廠和營房。可是,克倫斯基並不就此罷休。他企圖借此機會,一舉消滅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黨的處境非常危險,隻能轉入地下活動。

  果然,臨時政府公開地鎮壓革命力量了。布爾什維克黨的機關報馬上被搗毀和封閉,工人赤衛隊的武裝開始被解除,有革命情緒的士兵被迫害,許多團和師被解散。

  敵人最害怕因而最憎恨的是列寧。因為他們知道,布爾什維克黨的“完全不信任新政府”、“特別要懷疑克倫斯基”、“把無產階級武裝起來”等等的策略,都是列寧提出來的。因此,要搞垮布爾什維克黨,首先要把列寧抓起來。但這又必須尋找一個借口。於是他們造謠說,列寧是個“德國間諜”,拿了德國人許多錢,到彼得格勒來組織武裝叛亂。一下子,報紙上刊登的全是這類文章。

  有了這個借口,臨時政府在7月20日正式發出了逮捕列寧的命令。這天夜裏,一輛滿載著政府士兵的大卡車,急駛到列寧住所門前。衝進門後,軍官揮舞著手槍逼問列寧夫人:“列寧在不在家?我們奉令進行搜查!”列寧夫人冷冷地回答說:“他不在家。”原來,在敵人發出逮捕令以前,列寧就秘密轉移了住所。

  軍官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即打開衣櫥、拉出抽屜、抬起沙發,亂紛紛地搜查起來。可是什麽需要的東西也沒搜到。軍官怒氣衝衝地從一疊信裏抽出一封看了起來。這封信是從遠方一個農村裏寄來的,上麵寫著:“列寧同誌,隻有您才能挽救俄國,我們一定跟著您走……”軍官失望地扔下信件,再次逼問列寧夫人。結果當然還是一無所獲。他惱羞成怒,命令士兵把她帶走。

  敵人雖然沒能抓到列寧,但他們估計到,列寧不可能這麽快就離開首都,一定隱藏在市內哪座房屋裏。因此當天深夜下了一道命令:首都所有的房屋看守人,明天一清早都要站在大門口檢查出門的人。凡是不認識的,一律不讓外出,馬上報告政府當局派人前來辨認。他們以為這樣一來,肯定能抓到列寧。

  列寧果真還沒有離開首都。這天晚上,他住在城內一個工人家裏。第二天一早,他從窗口裏看到,兩個守門人緊張地站在大門口,馬上明白了這是怎麽回事。於是他拿著一把傘,不慌不忙地出門,一直向守門人那裏走去。

  守門人見屋裏走出一個陌生人,想喊住他問問話。可是,列寧走得那麽鎮定、自然,連守門人也不相信他是個被通緝的人。兩個守門人對列寧看了又看,越看越肯定他不像是政府要捉拿的人。他們互相使了一個眼角,信任地讓列寧從身邊走了過去。這一天,列寧接連轉移了幾個住所。過了幾天,他平安地離開了首都。

  1917年7月27日,克倫斯基爬上了臨時政府總理寶座,並兼任陸海軍部部長。從此,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各地。這些發生在7月裏的重大事件,在俄國曆史上稱為“7月事變”。

  7月事變,標誌著俄國革命已經不可能再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了。

  攻占冬宮

  列寧在對革命群眾演講冬宮,是曆代沙皇專製統治的象征,這座宏偉華麗的宮殿位於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1917年3月12日(俄曆2月27日)在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下,俄國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起義,控製了沙皇,把沙皇驅逐出冬宮結束了長達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可是,“二月革命”之後,政權卻被以克倫斯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把持。

  臨時政府對外繼續進行帝國主義戰爭,維護英美法帝國主義的利益;對內則竭力維護舊統治機器,壓製人民群眾,企圖解散工人武裝,進而消滅蘇維埃。他們四處調集軍隊,抽出閃亮的屠刀,準備屠殺人民群眾。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被迫流亡在芬蘭的列寧,不顧個人的安危,毅然於10月20日(俄曆10月7日)秘密回到彼得堡。

  這天夜裏,一位個頭不高、工人打扮的人匆匆來到斯莫爾尼宮,已經等候在那裏的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成員激動地站了起來。這位工人打扮的人摘去了假發,微笑著和大家握手。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流著激動的熱淚,充滿感情地叫道:“列寧同誌,你身體好吧!”

  “好!好!同誌們也好!”列寧也異常激動地問候大家。隨後,緊急會議便在這種熱烈氣氛中召開了。

  列寧嚴肅地講道:“目前形勢極為嚴峻,我們必須及時地進行一次新的革命,把國家權力從臨時政府手中奪過來,全部權力應歸工人代表蘇維埃!”接著,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一致同意列寧關於準備舉行新的武裝起義的提議。

  不料,就在他們秘密召開會議的時候,有個奸細混進了斯莫爾尼宮,殺害了放哨的蘇維埃戰士,偷聽了他們討論的內容。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立刻警覺起來,加緊調集軍隊,並下令逮捕列寧。

  在這種情況下,布爾什維黨中央委員會按照列寧的布置,準備提前舉行武裝起義。為了把列寧的講話內容傳達給彼得堡的布爾什維黨人,以便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便決定在11月6日的《工人之路報》上刊登出來。但臨時軍隊早有察覺,這天清晨,一夥臨時政府軍隊突然闖進《工人之路報》編輯部,當即查封了這份報紙。

  這個消息傳開之後,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們立即趕到,把臨時政府的軍隊轟了出去。工人們加班加點,很快便把《工人之路報》印了出來,並散發出去。於是,彼得堡到處傳揚著列寧的講話,大家高聲讀著:“政權應該交給工人代表蘇維埃!”

  人們奔走相告,幾個小時以後,20多萬人組成的革命隊伍集合起來,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迅即進入戰鬥狀態。在列寧的親自指揮下,一隊隊戰士出發了,很快便占領了大車站、郵電局、電話局和銀行等重要設施和部門。他們所到之處,受到群眾支援,很多臨時政府軍隊官兵也轉到人民這邊,臨時政府完全孤立了。

  第二天,也就是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除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和少數幾個據點以外,彼得堡實際上都掌握在革命軍隊的手裏。列寧當即作出決定:占領冬宮!於是,革命軍隊從四麵八方團團包圍了冬宮。

  冬宮是座堡壘式建築,要攻占它相當困難。它西北麵緊靠涅瓦河,東南方是一條水渠,正前方則是一個開闊的廣場。從11月7日清晨起,臨時政府就命令士官生用成垛成垛的木頭,把它排成深厚的街壘,堵住了冬宮的全部出入口。在街壘裏麵,架設有機槍和各種小型火炮,守衛在這裏二千多名士官生,晝夜注視著冬宮四周。

  克倫斯基一麵給自己部下打氣,鼓動他們堅決抵抗,而自己則借口迎接援軍,乘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逃之夭夭了。起義部隊領導人安東諾夫,按照列寧的指示,派人給臨時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可臨時政府認為冬宮牢不可摧,且有克倫斯基請求的援軍將到,因而毫不遲疑地拒絕了起義部隊的要求,欲做頑抗。

  列寧當即向安東諾夫下達命令:必須在今天夜裏占領冬宮,逮捕臨時政府的全部成員!

  這天夜裏,夜幕剛剛降臨,一隻小船劃向停泊在涅瓦河裏“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從小船上跳到艦上。

  一個放哨的士兵走上前來,厲聲喝道:“幹什麽的?”“我馬上要見別雷舍夫!”年輕小夥子氣喘籲籲地說道。那哨兵又端詳了一下對方,才勉強說道:“請跟我來!”於是,兩人一起走進艙內。一個中年漢子正對圍在自己身邊的幾個人說著什麽,見進來兩個人,便急忙問道:“有什麽事嗎?”

  年輕小夥子急忙上前,迫不及待地問道:“您就是別雷舍夫同誌嗎?”

  “是的,我就是!”

  “這是革命軍事委員會給您的命令!”說完,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

  別雷舍夫接過一看,轉身對大家說道:“同誌們,軍事委員會命令我們,今晚9時40分向冬宮開炮!”

  眾人一聽,興奮地輕輕叫了出來。別雷舍夫急忙讓大家靜下來,認真地向各位布置了一番。然後,對那位年輕的小夥子說:“請你轉告軍事委員會,9時40分,我們準時開炮!”那位年輕小夥子滿意地點了點頭,告別了眾人,走出船艙,上了小船,又慢慢地向岸上劃去。

  “阿芙樂爾號”號巡洋艦

  別雷舍夫是巡洋艦上的政治委員,因而今晚由他指揮。他一會兒看表,一會兒看表,按捺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炯炯的雙眼直視前方。

  9時40分,別雷舍夫果斷地發出命令:“艦首炮,準備——炮手們”喀嚓“一聲把炮彈推上膛。接著,他毫不遲疑地將高舉的右臂向下一劈,喊道:放!”轟!的一聲巨炮,炮彈帶著硝煙從炮口直衝冬宮。緊接著,其它大炮也一齊轟鳴,顆顆炮彈向冬宮落去。

  巨大的宮殿顫動起來,頃刻之間,宮內便是一片火海。隨著“阿芙樂爾”巡洋艦的炮聲響起,起義部隊在安東諾夫親自率領下,衝向冬宮,與街壘的士官生展開激烈的槍戰。

  起義戰士前赴後繼,英勇無畏,不顧敵人瘋狂的掃射,勇敢向前衝去。街壘的士官生哪見過這種氣概,嚇得紛紛逃跑,有的幹脆扔下槍支,舉手投降。

  “衝呀!”戰士們邊喊邊跑邊射擊,很快穿過空地,奔上宮門前的階梯。但是,巨大的鉛製宮門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很多戰士從未見過這威嚴堅固的門檻,一時不知所措。

  這時,一名指揮官高聲叫道:“爬過去打開大門!”於是,幾十名戰士同時攀著銅杆爬了上去。一會兒,沉重的大門緩緩打開,上千名戰士呐喊著湧了進去。這呐喊聲,代表著他們幾輩子的怨憤,帶著無數個被沙皇殘害過的人的仇怨,因而,格外響亮,可以說是驚天動地。

  幾千人湧進冬宮,便四處搜索敵人。但冬宮很大,建築物又多,戰士們東找西尋,並未發現臨時政府的要員,還不時被隱藏在陰暗的樓梯和欄杆後麵的士官生射中。

  安東諾夫見狀,急忙找到一些傾向革命的冬宮仆役,讓他們帶路,有組織地襲擊敵人。這樣,士官生失去地理優勢,很快便成了喪家之犬,紛紛被戰士們擊斃。

  經過一段激戰,敵人基本上被消滅,可臨時政府的要員還未抓到,戰士們把一樓和二樓弄了個底朝天,仍一無所獲。安東諾夫身先士卒,帶著一支隊伍,直向三樓衝擊,有幾個守衛敵人剛開了槍,就被起義戰士俘獲或擊斃。他們衝到一個大房間,看到幾個人影在東躲西藏,安東諾夫舉槍喝道:“繳槍不殺!”

  這群衣著講究、臉色蒼白的家夥,顫抖著舉起了雙手。他們正是臨時政府的副總理和諸位部長們。

  “我們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宣布:你們被逮捕了!”安東諾夫嚴厲地說道。這些平時專橫拔扈,不可一世的達官貴人終於低下他們高傲的頭顱。

  攻占冬宮的消息馬上傳開了。已經兩夜沒合眼的列寧顧不得休息,馬上起草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並在第二天召開的蘇埃維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在這次大會上,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樣,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由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誕生了!

  布列斯特和約

  三年帝國主義世界大戰使俄國人民陷於饑寒交迫的困境。他們痛恨戰爭,迫切要求和平。蘇維埃政權充分理解和支持人民的這一心願。在彼得格勒起義勝利的第二天就通過了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戰國建議立即開始和平談判。協約國拒絕了這一建議。而德奧集團希望減輕東西兩線作戰的壓力,同意進行和談。

  1917年12月15日,蘇俄同德奧集團簽署停戰協定。22日,和平談判在布列斯特—裏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正式舉行。蘇俄建議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民主和約。而德國代表團長、外交部長屈爾曼卻提出了掠奪性條件,要求占有被德軍占領的大片俄國西部領土。

  列寧考慮到舊軍隊已經瓦解,新軍隊剛開始建立,無力抗擊德軍的進攻,因此主張忍辱簽訂和約。以布哈林為首的“左派共產主義者”認為簽訂和約會加強敵人,葬送國際起義的機會。他們主張以革命戰爭推動世界革命。托洛茨基提出第三種意見。他認為蘇俄沒有軍隊,進行革命戰爭是不可能的;而在屈辱的和約上簽字也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不戰不和的策略,認為這樣作可以保持道義方麵的純潔性,同時也不會威脅蘇俄的安全,因為德國懾於本國工人革命是不敢進攻蘇俄的。

  1918年2月9日,德方宣稱他們的條件是絕對必須接受的。第二天,蘇俄代表團長托洛茨基發表聲明,拒絕在割地條約上簽字,同時宣布結束對德奧的戰爭,並準備複員俄國的軍隊。德國遂中止談判,並於2月18日向蘇俄發動進攻。幾天之內,德軍占領了大片土地,逼近首都彼得格勒。2月21日,列寧宣布:“社會主義祖國在危急中!”號召工農大眾加入紅軍保衛蘇維埃。

  2月23日,黨中央開會。列寧提出立即簽訂和約,否則他將退出政府和黨中央。“左派共產主義者”反對列寧的意見。托洛茨基認為全黨團結一致是可以組織防衛的;但如果列寧辭職,黨將發生分裂,也就無法領導這場戰爭。因此,他表示將在表決中棄權。經過激烈爭論,最後以7票讚成,4票反對,4票棄權通過列寧的建議。1918年3月3日,蘇俄同德奧集團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

  3月6日,布爾什維克黨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經過辯論,大會批準了列寧的路線。會後,政府把首都從彼得格勒遷至莫斯科。3月14日,在新首都召開了全俄蘇維埃第四次代表大會,正式批準了和約。左派社會革命黨堅決反對簽訂和約,宣布退出蘇維埃政府。

  布列斯特和約使蘇俄失去大片土地。它把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的部分地區劃歸德國;規定紅軍應撤離芬蘭,烏克蘭和愛沙尼亞。另外,把卡爾斯、巴統和阿爾達甘地區割給土耳其。但布列斯特和約使蘇俄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贏得了鞏固政權的時間。

  布列斯特和約簽訂後,德國最高統帥部認為,俄國已經退出戰爭,德、奧軍隊比英、法兩國軍隊占優勢,因此決定利用這一時機,打敗英、法軍隊,在1918年夏季結束戰爭。

  在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締結後的一個星期,德軍就開始在西線發動進攻。投入的兵力達到近200個師,但仍然沒有達到殲滅英、法軍隊的目的。

  這時,美國軍隊第一次加入了協約國的戰鬥,英、法軍隊也得到了補充。7月中旬,德軍發動最後一次強大的攻勢。但戰鬥隻兩天,德軍就遭到失敗。此後,戰爭的主動權轉到英、法方麵。

  9月間,協約國軍隊全線出動,德軍防線一再被突破。10月底、11月初,同盟國的士耳其和奧匈帝國先後投降。德國國內也爆發了革命。11月9日,柏林的工人和士兵在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等領導下,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德皇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逃往荷蘭。11月11日,德國正式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停戰協定答訂後的第二天,蘇維埃政府宣布廢除不平等的布列斯特和約。

  第一次世界大戰曆時四年零三個月,卷入戰爭旋渦的人口有15億,占當時世界人口3/4以上。被送上戰場的有7000餘萬人,死傷達3000多萬人。由於戰爭而死於饑餓和災害的也有1000萬人左右。各交戰國的經濟損失總計約2700億美元。這是帝國主義造成的人類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

  戰爭的結果,使資本主義世界體係開始削弱,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並未解決,反而引起了革命。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下,世界各國興起了工農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從此,開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時期,世界曆史也進入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新時期。

  共產國際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第二國際的各國社會民主黨領袖公然在國會中投票讚成戰爭拔款,支持帝國主義戰爭。第二國際也已瓦解。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來,國際工人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國際革命組織。

  列寧為創建國際革命組織創建了大量的工作。1918年,芬蘭、奧地利、匈牙利、波蘭、德國都成立了共產黨。在列寧的號召下,要求各國共產黨代表來蘇俄,商議成立共產國際的問題。

  奧地利共產黨接到了列寧的邀請書,請他們派一名代表,到莫斯科參加國際共產主義者代表會議。奧共中央決定派黨的主席格魯貝爾去參加會議。

  1919年2月10日,格魯貝爾從維也納動身了。當時,從維也納去莫斯科路途險阻,障礙重重,意外的事故層出不窮。一路上,格魯貝爾在車廂踏級、車頂、車廂連接處,哪兒都坐過了;接著又坐上運送牲口的車皮;最後,連運送牲口的車皮也沒有坐了,隻得步行。

  這時,俄國國內戰爭尚未停息。進入俄國國境以後,還要穿過兩道白匪封鎖線,才能到達莫斯科。一次,格魯貝爾經過彼得留拉匪幫盤踞的村莊,被白匪發現了。他拚命逃跑,一群白匪緊追不放。格魯貝爾跑上一座山坡,脫下棉大衣包住頭順著坡滾進一條溝裏,才擺脫了白匪的追趕。他渾身都受了傷,衣服也劃破了。於是,喬裝成一個被紅軍俘虜後釋放回來的穿著破衣爛衫的士兵。他把列寧的邀請書和奧共簽發的代表證縫在軍裝裏,冒著零下二十幾度的嚴寒,繼續向莫斯科前進。

  走著走著,突然有一群人從背後趕來,把他包圍了。他被押到了一個司令部。“這下可完了!”格魯貝爾心想,一定是給白匪抓住了。

  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裏,一個長官開始審問他,並叫人搜查他的軍裝。格魯貝爾緊張得心怦怦直跳。正在這時,格魯貝爾驀地在煤油燈的昏黃的光線下,瞅見這個長官的軍帽上麵綴有一顆小小的紅星!

  “你們是……”格魯貝爾驚異地問道。“我們是紅軍……”長官回答。

  “那太好了!我是到莫斯科去參加列寧召開的國際會議的。”格魯貝爾說著,撕開軍服,掏出了列寧的邀請書和代表證。代表證是一塊碟子般大小的布,布上用化學鉛筆寫著字。在場的人都非常驚訝,立即向格魯貝爾表示歉意。

  第二天早晨,審問他的那個長官——紅軍師長親自把他送到火車站,安排在頭等車廂,還給了他一口袋食物,並請他向列寧致以最親切的問候。

  就這樣,經過20多天的長途跋涉,格魯貝爾終於在3月3日到達了莫斯科。走在莫斯科大街上,格魯貝爾心情特別激動。他參加的這次會議,是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曆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第二國際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們,早已背叛工人階級。他們公然擁護帝國主義狗咬狗的戰爭,甚至號召人民去保衛資產階級的“祖國”,為資產階級去當炮灰。早在1914年,列寧就尖銳指出,“第二國際死亡了,它被機會主義征服了!”當時列寧就提出建立共產國際的主張,隨後又為建立共產國際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第二國際已經徹底破產。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歐洲、亞洲和許多地區都掀起了革命風暴,許多國家都成立了共產黨。建立第三國際的條件已經成熟了。格魯貝爾正是受奧共的委托來參加共產國際的成立大會的。

  格魯貝爾來到克裏姆林宮。接待的同誌告訴他,會議已經在3月2日正式開幕,列寧致了開幕詞,現在各國代表們正在進行大會發言。格魯貝爾走進會議廳,引起了全場的矚目。前幾天大家得到傳聞,說奧地利共產黨代表已經在旅途中犧牲了。他的突然出現,使代表們又驚又喜。

  格魯貝爾走上了主席台,列寧站起來,滿麵笑容,向他伸出雙手,親吻了他。“格魯貝爾同誌,我們馬上請您發言。”列寧說。

  “我這副樣子怎能在聽眾麵前講話?”“正是這樣子才好。”列寧向代表們宣布,曾經被大家以為犧牲了的奧地利代表剛剛抵達,現在由他發言。格魯貝爾報告了奧地利工人運動情況,報告了奧地利共產黨員怎樣同賣身投靠本國資產階級的社會民主黨進行激烈鬥爭的情形。他的報告受到代表們的熱烈鼓掌歡迎。

  “好極了,格魯貝爾同誌!”列寧緊緊握住他的手。然後,又親自安排了他的食宿。晚上,列寧向他介紹了前幾次會議的情況。在前幾次會議上,俄國代表團提議立即成立共產國際,他,列寧,也支持這個提議。但有個別代表認為,不必急於成立共產國際。列寧征詢格魯貝爾的意見。格魯貝爾說,奧共在接到邀請後,即確認這次代表大會就是共產國際的成立大會,因此,他完全擁護俄國代表的提議。

  在3月4日的大會上,格魯貝爾又作了發言,詳細闡述了必須立即成立共產國際的理由。會場上掌聲雷動,表示讚成這項提案,然後進行投票表決。

  表決結果,提案一致通過,全場歡騰。全體代表高唱《國際歌》。

  就在這天會議上,列寧喜氣洋洋走上講台,作了關於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報告。列寧回顧了無產階級戰鬥的曆程以後,揮著有力的手臂說:“資產階級社會民主黨人的螳臂是擋不住滾滾向前的革命洪流的。現在,無產階級必須找出實行自己的統治的實際形式。這種形式就是實行無產階級專政的蘇維埃製度。”他還說,“盡管資產階級還在橫行霸道,還在殺害成千上萬的工人,但勝利是屬於我們的,世界共產主義革命的勝利是有保證的!”

  格魯貝爾看到,列寧說話時,兩眼炯炯有神,顯得異常興奮。自1918年他被反革命分子刺傷以後,身體尚未恢複健康,同誌們讓他坐著說話,但他還是站起身來,揮動著手臂,聲音宏亮有力,響徹大廳。

  這天晚上,格魯貝爾和另外幾名代表參加了大會宣言的定稿工作。列寧也來和大家一起推敲宣言的文字。從晚上10時一直工作到早上6時,列寧忘掉了疲勞,大家把宣言逐段逐句念給他聽,他和大家屢屢爭論這句那句的措詞,最後,連風格也充分體現出來以後,他才樂嗬嗬地微笑著和大家告別。

  3月6日,大會通過了告國際無產階級的宣言。宣言號召各國工人階級為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為奪取政權而進行堅決鬥爭。接著,又選舉了共產國際的執行委員會和主席團,完成了全部議程。列寧宣布大會閉幕。

  共產國際成立以後,為了在群眾中明確地與第二國際劃清界限,又稱“第三國際”,以示鮮明的區別。

  在共產國際的指引下,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鬥爭風起雲湧。1919年3月,匈牙利工人武裝起義,曾經一度成立了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4月,德國的巴伐利亞人民起義,也一度建立起蘇維埃政權。5月,中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接著,土耳其爆發了革命,推翻了封建帝製。

  在共產國際的指引下,各國的革命者紛紛組織起來,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美國共產黨成立於1919年;西班牙、法國、英國的共產黨成立於1920年;意大利和中國的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

  從1919年起,共產國際總共召開了7次代表大會。第7次代表大會是在1935年召開的。會上,對德國法西斯準備挑起新的世界大戰陰謀作了全麵的揭露,號召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反對戰爭。大會提出的口號“法西斯主義就是戰爭”,為世界人民指明了共同的敵人。

  1943年,由於戰爭環境的條件,以及各國共產黨的逐步成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由單一的“中心”來領導。於是,共產國際執委會於5月15日作出決議,宣布共產國際正式解散。各國人民的革命鬥爭,由各國共產黨根據各國情況來領導。從此,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