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節 楚辭卷第十七(3)

  知性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譯文”

  由內心真誠而明白道理,叫作天性;由明白道理而能內心真誠,叫作教化。內心真誠就會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會變得真誠。

  “故事”

  張良是漢初一代名相,在他年輕的時候。一次,他一個人出外散步,走到一座橋上,看見一個老人穿著一件粗布大褂,徑直走到張良跟前,有意無意把腳往後一縮,一隻鞋直掉到橋下去了。老人轉過頭來,很不客氣地對張良說:“小夥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撿上來。”

  張良很生氣,簡直想動手接他一拳。可是一想對方是一個老人,就勉強忍住了氣,走到橋下,撿起那隻鞋子遞給他。誰知道那老人竟不伸手接鞋,把腳往前一伸,說:“給我穿上。”張良想,反正已經把鞋撿上來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把鞋子給他穿上了。

  那老人微微一笑,站起身來走了。這一下真讓張良愣住了,心想這老人可有點怪。他盯著老人的背影遠望,看老人往哪兒去。老人走了一裏地,又返回來,對張良說:“小夥子不錯呀,我很樂意教導你。第五天,天一亮,你到橋上再來見我吧。”張良聽他的口氣,知道是個有來曆的人,趕緊跪下答應。

  第五天,張良一早起來,趕到橋頭赴約。誰知道老人早已先到,他氣呼呼地對張良說:“你跟老人家約會,就該早點來,怎麽反叫我等你呢?”張良隻好賠不是,老頭說:“去吧,再過五天,早一點兒來。”說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又過了五天,一聽見雞叫,張良就趕緊往大橋跑。他還沒走上橋,又見到了那老人。老人瞪了張良一眼說:“去吧,過五天再來。”

  張良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還未到半夜,就趕到橋上,靜靜地等著天亮。過了一會兒,隻見那老人來了。他一見張良,露出笑容說:“這才對了。”說罷,從懷裏掏出一本書來交給張良,說:“回去好好地讀,將來會大有作為的。”

  張良詢問他的姓名,老人說:“十三年後,你在穀城山下見到一片黃石,那就是我。”張良再想詢問,老人不再多講,頭也不回地走了。

  治國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譯文”

  有最真誠的德性,可以預知未來。國家即將興盛,一定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將要死亡,一定有災禍邪異。這些可以從占筮占卜的卦辭中發現,也可以從人們的動作威儀中察覺。禍福即將來臨,是福必然能預先知道,是禍也必然能預先知道。因此最真誠的人如同神明一般。

  “故事”

  東漢光武帝劉秀剛剛即位的時候,天下未定,還存在著許多割據勢力。當時除了光武皇帝以外,還有四個人稱帝,四個人稱王,兩個將軍也都各自獨霸一方。其中,勢力比較大的有五郡大將軍竇融、西州大將軍隗囂、蜀中皇帝公孫述。

  漢光武帝要想統一天下,就必須把這些割據勢力各個擊破,於是他決定先拉攏隗囂和竇融,好孤立公孫述。公孫述也想拉攏隗囂,曾經派使者去封他為王。隗囂不知道漢光武帝和公孫述兩人到底誰能最後統一天下,拿不定主意到底應該投靠誰,就派手下的一個謀士馬援作為使者,到兩邊去探聽慮實。

  馬援和公孫述是同鄉,從小就是好朋友。他到了公孫述那裏,以為自己是公孫述的老朋友,又多年沒有見麵,公孫述見了他一定會很高興。可是公孫述卻向他擺皇帝的架子,對待他就像對待一般使臣一樣,雖說接待他的場麵也很隆重,但是一點也沒有以前的親熱勁。他見了馬援,沒說上幾句話,就封馬援為大將軍,還威嚴地坐在那裏,等馬援向他謝恩。

  馬援心裏很不痛快,就推辭不幹。他回到隗囂那裏,對隗囂說:“公孫述妄自尊大,就好像一隻井底下的青蛙,我看我們還不如投靠東邊的漢光武帝。”

  於是,隗囂又派馬援去見漢光武帝。光武帝穿著便裝,也不帶衛兵,在殿上很隨便地接見馬援,就像老朋友見麵一樣,沒有半點皇帝的派頭。他笑著對馬援說:“您在兩個皇帝之間奔波,今天見到您,我還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啊!”馬援說:“現在天下還沒有定下來,不但是做君主的要挑選臣子,做臣子的也要挑選君主。我和公孫述從小就是要好的朋友,他見我的時候都有衛兵護衛著,您見我的時候卻這麽隨便,連衛士也不帶,就不怕我是刺客嗎?”漢光武帝笑著說:“您不是刺客,大概是說客。”

  馬援見劉秀如此熱情,平易近人,深受感動,心中認為,漢光武帝胸懷博大,禮賢下士,此人堪擔大任成就大事。

  漢光武帝和馬援談得很融洽,馬援回去以後,就把自己的看法跟隗囂說了。後來,公孫述果然被劉秀滅掉,漢光武帝統一了天下。

  誠意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成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譯文”

  真誠是人的自我完善,而道是人自己引導自己。真誠,貫穿於一切事物的始終,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真誠,並非隻是自我完善而已,還要用來成就萬物。自我完善,是仁義的表現;成就萬物,是智慧的體現。天賦的真誠品德,是結合了天地內外的道理,因此隨時運用而無不適宜。

  “故事”

  唐朝初期,大將李靖武藝高強,深諳兵法,屢立戰功。是唐朝的一代名將。

  李靖跟隨唐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為大唐的建立立下卓越功勳,多次得到獎賞。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後,封李靖為刑部尚書,不久,又調任兵部尚書。有一年,突厥軍犯境,李靖僅率領騎兵3000人,就一舉將敵軍擊退。後來,李靖又因立下不少戰功,官職升至尚書右仆射。

  因李靖覺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勞顯耀,應該早點解甲歸田,免生後患。一次,趁唐太宗派他訪察民俗之機,呈上一份奏書,稟報說自己的腳生了毛病,請求退休歸家。唐太宗見李靖的奏書寫得十分懇切,便答應了他的要求,派中書侍郎去傳他的旨意。

  唐太宗認為,自古以來身居富貴而能知足者甚少。像李靖這樣的有功之臣,能夠識大體而隱退,實在是可嘉之士。唐太宗對李靖說:“我同意你的請求,並不是單單成全你的誌向,而是想把你樹立為一代人的典範呀!”

  李靖終於如願以償的全身而退。

  博學

  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月星辰係焉。萬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載華嶽而不重,震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之,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測,黿鼉蛟龍魚鱉生焉,貨財殖焉。

  《詩》雲:“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地。“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天王之所以為天也,純亦不已。

  “譯文”

  因此,最真誠的德性是永不停息的,永不停息就能長久,長久就會通達,通達就可悠遠,悠遠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會高大光明。廣博深厚用以承載萬物,高大光明用以覆蓋萬物,悠遠用以成就萬物。廣博深厚與地相匹配,高大光明與天相匹配,悠遠而無邊無際。這樣,不用表現卻自然彰明,不用行動卻能感人化物,無所作為卻能自然成就萬物。

  天地的德性可用一句話概括:它自身真誠不二,化生萬物深奧難測。天地的德性真是廣博啊,深厚啊,高大啊,光明啊,悠遠啊,永久啊。現在看到的天,它開始隻有小小一點光明,等到它成為無邊無際的天空,日月星辰懸係在上麵,世間萬物都被它覆蓋著。

  現在看到的地,它開始隻有一小撮土那麽大,等到它成為廣博深厚的大地,負載華山也不覺沉重,匯聚河海而不泄漏,世間萬物都被它自己載著。現在看到的山,它開始隻有一小塊石頭那麽大,等到它成為廣闊高峻的山,草木花卉生長在上麵,飛禽走獸居住在上麵,金銀寶藏從上麵開發出來。現在看到的水,它開始隻有一小勺那麽多,等到它聚積成深廣難測的大水,黿、鼉、鮫、鱉生活在裏麵,各種物產資財繁殖在裏麵。

  《詩》說:“上天的道理,啊,深遠無窮!”這說的大概就是天之所以成為天的道理。“嗚呼,偉大光明啊,文王的德行多麽純潔啊!”這說的大概就是文王被尊諡為“文”,是由於他純潔的德行常行不息。

  “故事”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輔助齊桓公改變行政區劃和賦稅製度,並施行一切措施富國強民,使齊國成為當時第一強國並首先稱霸。後來,出現了《管子》一書,相傳是管仲所作,其實是後人托名管仲編撰的。書中有《權修》一篇,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

  大意是:希望一年就有所收獲的,就種穀子;希望十年以後取得較大收獲的,那就種樹;希望受益終身的,那麽最好是培養人才了。因為種穀子一年就可以收獲;種植樹木,十年也可以獲得利益;如果培養一批人才,就能長遠地取得利益。培養人才,這是君王稱霸天下的必由之路。

  管仲說出了取得短暫利益和長久利益的不同,及其艱辛的不同,所受磨煉越久,才幹也就越傑出。要使國家強盛,改革成功,必須注重對人材的培養。

  修身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政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譯文”

  偉大啊,聖人的道!它浩浩蕩蕩充滿天地之間,生成發育萬物,它極崇高而上達於天。寬裕而廣大啊,這樣的禮儀有三百條,威儀有三千條,有待聖人出現來實施。所以說:“如果沒有完美的德行,完美的道就不能成功。”因此君子尊崇德性,而通過好學善問,達到寬廣博大的宏觀境界,並深入到精微細致的微觀境界。達到高尚光明,並遵循中庸之道,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而有新的見解,為人樸實厚道而崇尚禮儀。因此君子身處上位而不驕傲,身處下位而不背棄。國家政治清明時他的言論足以振興國家,國家政治黑暗時他沉默不語足以容身自保。《詩》說:“既明達又智慧,可以保全他的自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故事”

  東漢初年,有一個人叫祭遵,字弟孫,潁川人。他的家庭雖然十分富有,但他生活儉樸,不喜歡穿衣打扮。母親死後,他親自背土為母親的遺體築墳。劉秀起兵反對王莽之後,路過潁陽,看中了祭遵,就任用他當軍市令。有一次,劉秀身邊的侍從犯了法,祭遵就把他殺了。劉秀對將領們說:“你們要當心祭遵!我身邊的侍從犯了法,都被他殺掉了,如果你們犯了法,祭遵一定不會留情麵的。”不久,劉秀又拜祭遵為偏將軍,封為列候。從此以後,祭遵跟著劉秀東征西討,立下了許多功勞。

  《後漢書》“列傳”的作者範曄(南朝·宋)在為祭遵作傳時寫道:“祭遵為人廉潔、節儉、謹慎,約束自己,以公事為重。他把皇上賞賜的錢財物,全部分給士兵,家中沒有一點私財。他身穿柔皮做成的低賤的牧人褲,蓋布被子,夫人穿的衣服也非常普通,因此,光武帝劉秀很器重他。祭遵死後,光武帝劉秀非常悲痛,祭遵的喪車到達河南縣的時候,劉秀詔令文武百官先到祭遵的靈前集合,而劉秀本人穿著素服前往吊唁,哭得非常傷心。”

  知法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譯文”

  仲尼繼承堯舜的傳統,效仿周文王、武王的典章,上遵從天時運行的規律,下符合水土地理環境。就像天地沒有什麽東西不能承載,沒有什麽東西不能覆蓋,就像四季錯綜運行,日月交替照耀,萬物一起生長而不相妨害,遵循各自的規律而不相違悖。小德如江河流浸,大德敦厚而化育萬物,這就是天地之所以盛大的原因吧。

  “故事”

  從前一個叫宋就的魏國大夫,被派往靠近楚國的小縣裏任縣令。

  兩國交界的地方住著兩國的村民,村民們都喜歡種瓜。這一年春天,兩國的村民又照例都種下了瓜種。

  不巧這年春天,天氣比較幹旱,由於缺水,瓜苗長得很慢。魏國的村民擔心這樣旱下去會影響收成,就組織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裏挑水澆瓜。

  連續澆了幾天,魏國村民的瓜地裏,瓜苗長勢明顯好起來,比楚國村民種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國的村民看到魏國村民種的瓜苗長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間便偷偷潛到魏國村民的瓜地裏去踩瓜秧。

  魏國的村民發現自己的瓜秧被踩壞了許多,氣得火冒三丈,他們紛紛地跑到縣令宋就那裏訴說楚國村民的行徑。請縣令給他們作主,同意他們去踩楚國村民種的瓜秧。

  宋縣令忙請村民們消消氣,讓他們都坐下,然後對他們說:

  “我看,你們最好不要去踩他們的瓜秧。”

  村民們氣憤已極,哪裏聽得進去,紛紛嚷道:

  “難道我們還怕他們不成,為什麽讓他們如此欺負我們?”

  宋就搖搖頭,耐心地說:

  “如果你們一定要去報複,最多解解心頭之恨,可是,以後呢?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如此下去,雙方互相破壞,誰都不會得到收獲。”

  村民們皺緊眉頭問:

  “那我們該怎麽辦呢?”

  宋就說:

  “你們每天晚上去幫他們澆地,結果怎樣,你們自己就會看到。”

  村民們隻好按宋縣令的意思去做,楚國的村民發現魏國村民不但不記恨,反倒天天幫他們澆瓜,慚愧得無地自容。

  後來楚國邊境的縣令知道了這件事,便將此事上報楚王。楚王原本對魏國虎視眈眈,聽了此事,深有感觸,於是,主動與魏國和好,並送去很多禮物,對魏國有如此好的官員和國民表示讚賞。

  魏王見宋就為兩國的友好往來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賞賜宋就和他的縣民。

  修身

  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知,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

  溥博淵泉,而時出之。溥博如天,淵泉如淵。見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說。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

  “譯文”

  隻有天下最聖明的人,才能做到聰明睿智可以臨視萬物,寬厚溫柔可以包容天地,奮發剛強堅毅可以決斷事物,端莊公正可以使人尊敬,條理清晰細致可以辨別是非邪正。聖人的美德博大精深而又適時表現出來。博大像天,深沉像淵,表現在儀表上則人們沒有不敬佩的,表現在言論上則人們沒有不信任的,表現在行為上則人們沒有不歡欣的。

  所以他的美好聲名廣泛流傳在中國,並傳播到邊遠的少數民族部落;車船所到的地方,步行所到的地方,天所覆蓋的地方,地所負載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隻要有血脈氣息的人,沒有人不尊敬親近他的,所以說聖人的德行可以與天匹配。

  “故事”

  戰國末期,秦國蜀郡水患連年,民不聊生,秦昭王召集群臣商議對策,丞相範睢不顧禦史大夫反對,推舉李冰任蜀郡郡守。李冰兼程趕往蜀郡,一家人喜出望外。李冰將一支玉簪交給夫人,夫人含淚送李冰和兒子二郎出發治水。

  李冰父子像成都蜀郡官員百姓焚香迎接新任郡守,車至市井,有人喊冤。郡丞公孫若令武士捉拿,李冰製止,二郎上前接狀,見一年輕美貌的女子舉狀,為她身陷囹圄的哥哥王綴喊冤,二郎對她頗具好感。晚上,秦王貴戚華陽侯及兒子華陽烈龍為李冰接風。席間,李冰向官員們請教治蜀之策,華陽父子認為敬天才能保民;主尊孟謙主張抗旱防洪;監禦史何堅卻堅持要嚴刑峻法,斬決王綴,使民畏威。李冰連夜審閱王綴案卷,認為王綴隻是主張治水,為民請命,並非謀反。刑場上,李冰父子急喊刀下留人。忽然,山洪席卷法場,李冰父子和王綴都被卷走。王綴在水中救起李冰父子,領他們謁蜀王墳,登玉頂山,查訪岷江洪水成因。李冰當眾釋放王綴,百姓心服,願隨李冰一同治水。李冰委王綴以治水工程重任,華陽侯大為驚怒,他表麵上獻出萬斛糧食,背後卻另施詭計。施工剛開始,就遇挫折。玉壘山山石堅硬,鐵釺打不動,大批民工發生食物中毒,華府管家造謠惑眾,要百姓撤離,並把民女杜鵑嫁給江神。李冰將計就計,親自前去送親。二郎假扮新娘,在江神祠捉住裝神弄鬼的華陽烈龍。李冰為民除害,把惡少華陽烈龍拋入江中。治水工程轟轟烈烈地展開,二郎在勞動中與杜鵑真誠相愛了。暴雨降臨,二郎在搶修大墊中受傷身死。李冰繼續尋找防洪築墊的新方法。華陽侯誣告李冰,秦王削李冰職,並捉拿王綴。王綴以死相報,自刎前留書給妹妹,假托是以李冰名義斬殺。李夫人深明大義,以自身做人質,隨官員去秦都鹹陽。

  經一年苦鬥,李冰終於完成了大墊的修築。工程經受了洪水的考驗,造福於子孫萬代。此時,李冰接到夫人病故的噩耗,他決定長留蜀中,繼續根治水患。暮色沉沉,高車轔轔,李冰告別岷江父老,踏上了新的征程。

  正心

  詩曰:“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誌。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之所不見乎!

  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是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鉞。

  詩曰:不顯唯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

  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

  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譯文”

  《詩》說:“穿著錦鍛,外麵加上一件麻紗衣。”這是嫌錦衣的紋彩太顯眼了。因此君子的道德深遠而日益彰明,小人的道德淺近而日益消亡。君子的道德恬淡自然而從不厭倦,形式簡單而內蘊文采,溫和而達理,由近而知遠,由末而知本,由微而知顯,掌握了上麵的道理,就可以進入聖人高尚的道德境界。《詩》說:“雖然潛藏隱匿,也顯而易見。”所以君子經常自我反省自己而無所愧疚,無所損毀心誌。君子對於一般人來說無法企及的地方,大概就在於即使沒有人看見他也能嚴格要求自己吧。

  《詩》說:“看你獨自一個人在家裏,心地光明無愧於天。”所以君子不行動而能受到尊敬,不說話而能取得信任。《詩》說:“默默無聲地祈禱,現在不再有紛爭。”所以君子不獎賞人民而人民自會努力,不發怒而人民就像看到刑戮一樣畏懼。《詩》說:“大大地發揚美好德性,諸侯百官就會齊力效行。”所以君子敦厚恭敬,天下國家就會太平。《詩》說:“我向往有顯赫德行的人,他從來不疾聲厲色。”孔子說:“用疾聲厲色來教化人民隻是抓住旁枝末節。”《詩》說:“用德教化人民輕易如舉鴻毛。”這裏的德還可以用鴻毛來類比,“上天生育萬物,其道無聲無味。”這才是德的最高境界。

  “故事”

  北宋名臣、名相韓琦曾經說:“無論遇到君子或小人,都應當誠懇對待他們。當我們確知對方是小人,隻要淺交就行了。”

  一般人對於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來,好讓大家斥責他,隻有韓琦不這麽做。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詐,然而,他卻時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現難看的臉色。

  《尚書》說:“必定要有容納的雅量,道德才會廣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辦得好!”如果遇到一點點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稱心的事情,立即氣憤感慨,這表示沒有涵養的力量,同時也是福氣淺薄的人。所以說:“發覺別人的奸詐,而不說出口,有無限的餘味!”

  漢朝時,有一個人姓鍾名離牧,字子幹,是會稽的人。他年輕時,住在永興(今浙江肅山縣南方),親自耕種二十多畝田地。當田裏的稻子成熟時,有人來冒認領走,鍾離牧也不和他們爭奪,完全讓給對方。

  縣官知道這件事,就把那個冒認稻子的人捉了起來,要用國法辦他的罪。鍾離牧竭力去救他,於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

  那個人免了罪以後,帶領妻子把起初冒領來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把米送還鍾離牧。鍾離牧關門不肯收,那個人隻好把米放在道路旁邊,也沒有人去拿取。鍾離牧因此而出了名,被聘請去南海做太守,而且被封“都鄉侯”。

  五蒙學知識

  蒙學就是我國古代學童啟蒙的功課,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或小學的教材及其內容,傳統的蒙學教材有《三字經》、《弟子規》、《幼學瓊林》、《增廣賢文》、《千字文》、《聲律啟蒙》等,我們在本章全部輯錄在一起。蒙學語言靈活多變,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或來自古代文化典籍,或源於民間俚諺俗語,是對中國人處世經驗、智慧和原則的總結,含有深刻的哲理,是兒童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養料和人生指南。

  三字經

  《三字經》相傳是南宋著名學者王應麟編撰的,全書隻有千餘字,結構嚴謹,文字簡練,內容豐富,涵蓋麵廣;三字一段,句句押韻。讀來琅琅上口,便於少兒記誦。

  《三字經》已被擇成英、日、朝等多種文字,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更把《三字經》列入該組織編輯出版的《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的少年兒童推薦。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心得”

  每個人生下來,本性都是善良的。小時候,這種天性人人都很相近,但長大後,受環境和教育的不同影響,人的性情才有了差別。

  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孩子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專心致誌、堅持不懈。

  “故事”

  三國時期的曹操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

  他有四個兒子:曹植、曹丕、曹彰和曹衝。

  雖然四個孩子成長在相同的環境下,但性情各異:曹植有建國保家的理想,性情溫柔敦厚。他喜詩書、富才氣。少年時聰慧過人,出口成章,深得曹操寵信。

  曹丕卻與曹植習性有異,他喜歡舞刀弄槍,尤精劍術,在武術史上也留有名聲。曹彰是一員猛將,可以當三軍之帥。他可以左右開弓,在百步之外,射中一根頭發絲,他還能把一頭小象按倒在地下。小兒子曹衝是個有名的神童,曹衝稱象的故事,今天的孩子們幾乎無人不曉……

  曹操的四個兒子同樣的出身,同樣的生長環境,但性格卻不相同,自然是時勢造成的。同時,這與他們的習性也是分不開的。

  昔孟母,擇鄰處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

  教五子,名俱揚。

  “心得”

  孟子的母親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曾三次為選擇鄰居而搬家。

  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生氣地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折斷,以此來教育他學習是不可以中斷的。在五代時候,有個叫竇燕山的人,教育子女的方法非常好。後來他的五個兒子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聲名遠傳四方。

  “故事”

  孟子小的時候,不用心學習,總是貪玩。

  有一天,孟子讀書厭倦了,就從學堂跑回家裏。這時孟子的母親正在織布,見孟子回來,就問孟子:“今天在學堂裏學的什麽?”

  “我不知道。”孟子心不在焉地答道。

  孟母聽後,一氣之下就用刀把織機上將要織好的布割斷了。

  孟子很奇怪,就問母親:“這布好好兒的,為什麽把它割斷?斷了不是得重新再織嗎?”

  母親說:“你不好好兒學習,半途而廢,將來就會像這被我割斷的布一樣,什麽用處也沒有。織布要一寸寸地不斷地織,才能織成。你的學業也一樣啊,你還沒有學成就厭倦了,什麽時候才能成為有用之材呢!”

  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恍然大悟,從此發奮學習,後來終於卓有成就。

  養不教,父之過

  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

  幼不學,老何為?

  “心得”

  為人父母,如果不好好教育孩子做人、做事,這就是父母的過錯。同樣,老師如果讓學生產生懶惰心理而不好好學習,這就是老師的過錯。

  父母、老師盡心盡力地教育孩子,而孩子不努力學習,這是不應該的。

  年少時不努力學習,等到長大以後,什麽都不會做,能有什麽作為呢?

  “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國家要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曾經對臣下說過:“一個具有中等智力的人將來怎麽發展,主要由教育來決定。”他還列舉周成王和秦二世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人的善惡由近習”的道理。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的老師都是那些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自己的子女要尊敬老師。

  公元639年的一天,長安城裏太子居住處的東宮前,突然出現一乘大轎,一個頭戴烏紗身穿袍服的老人,由幾個太監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走下轎來。這時,東宮大門敞開,從裏麵走出一位風度翩翩的少年,上前向老人施禮。這個少年就是皇太子李承乾。那麽,來的這位老人又是誰呢?也許有人會以為是皇帝的重臣。其實不是,他是皇太子的老師李綱。原來李綱由於患了腳疾,行走不便,唐太宗就特許他乘轎入宮講學,詔令皇太子親自拜迎老師。

  貞觀十一年,唐太宗又令禮部尚書王珪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李泰的老師,一天,有人反映說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聽了十分生氣,當著王珪的麵批評魏王,說:“你以後每見到王珪,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鬆懈。”從此,魏王李泰看見老師,總是好好拜迎,聽課時也十分認真。

  由於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後人傳為佳話。

  玉不琢,不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心得”

  一塊玉石從礦山裏開采出來,不經過打磨或雕刻就不能成值錢的器皿。

  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人情、禮義、道德,就不明白做人的道理。

  做兒女的,在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應該親近、尊敬老師和友人,接受老師傳授的各種禮儀規範和禮節。

  “故事”

  孔子曾教過一個很沒有禮貌的學生。

  孔子讓他去招待客人,他卻在院子裏做別的事情;客人還沒坐下來,他卻坐下來;到了吃飯的時候,客人還沒入座,他已經搶先端起了碗;客人剛說了上半句話,他就搶先說了下半句話。

  孔子嚴肅地批評了他:“你跟客人搶座位、爭著說話,真是沒有禮貌!你還是出去一會兒吧!去把隔壁的劉先生請過來。要注意禮貌。”客人們都不能理解:“為什麽叫一個不懂禮儀的學生去呢?”

  孔子說:“劉先生很有教養,他應該多接觸才是,能從劉先生那裏學到一些處世待人的禮儀。”

  後來,在孔子細心地教導下,這個學生變得又謙虛又懂禮儀了。

  香九齡,能溫席

  香九齡,能溫席。

  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

  弟於長,宜先知。

  “心得”

  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冬天用體溫給父親暖被,這樣的孝親行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效法。東漢時,孔融四歲就知道把較大的梨子留給哥哥吃。孔融敬愛兄長的美德是我們從小就應該知道、也應該學習的。

  “故事”

  晉朝時候有個韓康伯,小時候家裏很窮。冬天,他連棉衣都穿不上。小康伯體諒母親的難處,從不向母親要吃要穿,時常說些可笑的話,去排除母親的憂慮。

  又一個冬天到了,老天爺好像故意和窮人做對,天氣特別的冷。結冰了,飛雪了,小康伯還是穿著單衣單褲。母親看著孩子冷得渾身發抖的樣子,心裏十分難受,求親告友,東挪西借,湊了一點錢,回家一算,僅夠做一件棉襖的,棉褲還是沒有著落。

  怎麽辦,先把棉襖做了再說吧。母親趕忙到市上買了塊最賤的布,回到家裏就忙著給小康伯裁棉襖,邊裁邊安慰兒子說:“好孩子,等媽給你做好了棉襖,就再厚著臉皮去借點錢,給你做棉褲。”說著說著眼淚便流了出來。

  這時小康伯正幫著媽媽拿熨鬥熨布料,看著媽媽哭了,心裏特別難受,怎麽才能去安慰媽媽呢?看著被炭火烘熱了的熨鬥,他有了主意。他握著熨鬥把,好像有重大發現似地說:“媽媽,不必做棉褲了,我穿上棉襖,全身上下都會暖和的。”

  母親停止了哭泣,瞪大了雙眼,疑惑不解地問道:“傻孩子,光穿棉襖,不穿棉褲,怎麽能全身都暖和呢?”

  韓康伯指著熨鬥調皮地說:“媽媽,您看,這炭火在熨鬥裏,連熨鬥把都被烘熱了。根據這個道理,我穿上棉襖,下身也會變,暖和的。”

  母親被小康伯稚氣的話逗樂了,知道這是說笑話來安慰自己,哪有光穿棉襖不穿棉褲,下半身也會變暖的道理呢?

  有這樣的懂事孩子,自己就是再苦、再累、再難也值得。母愛,和對孩子的熱切期盼,給了她多麽大的生活的力量和勇氣啊!

  首孝弟,次見聞

  首孝弟,次見聞。

  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

  “心得”

  做人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是多見識天下事理,懂得計數計量,這才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古人造“一”字,表示天、地、陰、陽的分界,是數字的開始,“十”字是數字的終了,從一到十,從十到百,從百到千,從千到萬,學會基礎算法後,才能學習更深奧的算術。

  “故事”

  漢字的發明,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文字尚未發明的上古時期,人們用的是在繩子上打結記事的方法。

  到了黃帝時期,有個史官叫倉頡,受當時人們占卜的啟發,開始了“文字”的創造。山川河流的去向、鳥獸魚蟲的斑紋羽毛、人類動物活動的姿態都是倉頡研究的基礎。經過艱苦的努力,一天,他豁然開朗,找到了創造文字的方法。據說,這一創舉曾驚天地,泣鬼神。我們青少年學習文化一定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

  三才者,天地人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綱者,君臣義。

  父子親,夫婦順。

  “心得”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是三種構成生命現象的基本因素;三光,指的是太陽、月亮和星星。

  “三綱”指的是君與臣、父與子、夫與妻。君主與臣子之間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與子女之間要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則要和睦相處。

  “故事”

  “天”,指萬物所生存的整個環境,包括日、月、星辰、白天與夜晚、炎熱與寒冷、光明與黑暗等等空間上的情況;“地”,指萬物賴以生長的地理環境及各種物產,即風、雨、晴天、陰天、季節、花草樹木等等;“人”,則是生活在天地之間具有靈性的生物,這三項是構成生命現象與意義的基本因素。三項要素必須互相配合,才能產生文明,人類在文明中精益求精,形成三才間彼此的和諧與進步,三才也更能彼此生生不息。

  三光,也是宇宙的構成分子之一,三才與三光同在宇宙之間,除了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相關常識外,更重要的是要體會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意義,人類和宇宙、自然才能有積極、正麵的存在價值。

  曰春夏,曰秋冬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時,運不窮。

  曰南北,曰西東。

  此四方,應乎中。

  “心得”

  一年四季,從春天到夏天,再從秋天到冬天,四個季節依著一定的規律,一年一年不斷地循環著。

  南北西東,稱為“四方”。這四個方位,都以中央為基點,兩相對應。方向與方位的確立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使生活更便利。

  “故事”

  戰國時,有一個人想要從中原到楚國去。

  他坐著馬車向著北方而去。在路上,有人問他:“你到楚國應該往南走,不能往北方啊!”他說:“沒關係,我的馬跑得快。”“跑得越快不是離得越遠嗎?”他又說:“我準備了足夠多的食品。我的馬夫本領高。”不管怎麽勸,他也沒改變。結果,他離楚國越來越遠了。

  曰水火,木金土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數。

  曰仁義,禮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心得”

  水火金木土是各項事物的總稱,大地萬物的構成與變化都是由此而來。五行的生滅、變化由數字推算演繹而來。

  一個人應該有仁愛的胸懷,應遵守禮節,講求信用。人們隻有遵守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社會才不會失去秩序。

  “故事”

  朱暉是東漢時南陽人,在太學讀書時,他的人品就受到大家的崇敬。

  當初和他相處較好的朋友叫陳揖,陳揖不幸早逝,留下遺腹子陳友,孤兒寡母,家境很困難,朱暉就在各方麵幫助陳家,還培養陳友讀書習字。

  南陽太守司徒桓虞聽說了朱暉的事跡後,想提攜其子朱擷來府中任職。沒想到朱暉對太守說:“大人盛情,朱暉深為感激。小兒朱擷無才寡德,恐難當重任。書生陳友,品學兼優、德才俱佳,請大人召見!”

  太守見朱暉舉賢不舉親,更是欽佩其人品。召見陳友後,發現朱暉所言不虛,於是委任陳友做了府中的文案。陳友非常勤奮,深得太守的賞識。

  朱暉對待亡友之子的故事傳開後,人們都稱讚朱暉是守信篤義。

  稻粱菽,麥黍稷

  稻粱菽,麥黍稷。

  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

  此六畜,人所飼。

  “心得”

  稻米、高粱、豆類、麥類、小米、稷,這六種穀類統稱為“六穀”。

  馬、牛、羊、雞、狗、豬,這六種動物稱為“六畜”。六畜原本都是野生的,後來被人類馴服並且飼養,對人類有許多益處。

  “故事”

  神農氏是中國農業的奠基者,他生活在原始狩獵時期。他當了部落首領以後,擔心人們捕獵時間長了野獸被捕盡,人們無法生活,就一直想找一種替代野獸作食物的東西。一次,他用一種野草作燃料烤肉時,忽然從火裏蹦出幾粒像植物的東西來,他一嚐香脆可口。受此啟發,他把不少植物的種子拿來做實驗,最後從中選出一些味道好、易於成活的植物加以種植,六穀就這樣被神農氏發現了。

  曰喜怒,曰哀懼

  曰喜怒,曰哀懼。

  愛惡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絲與竹,乃八音。

  “心得”

  高興、憤怒、憂傷、害怕、喜愛、厭惡、貪求這七種情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我們要適當控製七情,不應隨意發泄。

  匏瓜、陶土、皮革、木頭、玉石、金屬、絲弦和竹子是製造樂器的主要原料,古人稱這八種材料製成的樂器為“八音”。

  “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和珅因為聰穎、機智,辦事沉穩,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因此仕途平步青雲,再加上他善於察言觀色,針對別人的喜惡去奉承、討好別人,因此沒有多久便升任軍機大臣兼內務大臣。但是身居高位的和珅,不但不懂得感恩,反而放縱自己的私欲,把乾隆皇帝當靠山,肆無忌憚搜刮民膏民脂。和珅如日中天的權勢,連王公貴族都對他卑躬屈膝,一般人對他的結黨營私及貪贓枉法都非常反感與不滿。

  這時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國事,和珅擔心自己地位不保,極力遊說乾隆皇帝不要退位,但是乾隆仍決定傳位給顒琰(年號嘉慶)。嘉慶皇帝繼位後,便收集和珅的罪證,將他逮捕入獄,賜其自盡。貪得無厭的和珅,終究落到不得善終的下場。

  高曾祖,父而身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倫。

  “心得”

  從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到自己。從自己之後又是兒女、孫子。從兒孫之後還會有曾孫與玄孫。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到玄孫就是所謂的“九族”,這表示了親族之間的尊卑老幼關係。

  “故事”

  親族之間應該有長幼之分。九族之首為高祖父,“高”是排在最高輩分的稱呼,也就是祖父的祖父。

  凡是高祖孕育的下一代,都可稱為同族,通常認為五代以內為親族。二是曾祖父,即父親的祖父。三是祖父,即父親的父親。四是父親,其實就是對孕育自己的人的稱呼。五才是自己。

  等到成家立業後,所孕育的下一代就是自己的子女。子女長大後又有了他的子女,這就是他們的孫子。孫子又生下他的子女,即通常所說的曾孫。而曾孫又生下他的子女,這一代就算是他們的玄孫了。

  族,含有眾多、興旺的意思。從高祖父到玄孫,這九代人構成一個龐大的家族係統,體現了家族內部老幼尊卑,上下之間的輩分秩序。九族之間應互相尊敬,互相關愛,和睦相處。

  父子恩,夫婦從

  父子恩,夫婦從。

  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

  君則敬,臣則忠。

  此十義,人所同。

  “心得”

  父親與子女之間要父慈子孝,夫婦之間要和睦相處;兄長要做到友愛,弟妹則要敬愛兄長。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長輩和晚輩之間要注意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間要講信用和義氣,君主對臣子要敬重,臣子對君主要忠誠。這十種大義,人們都應當共同遵守。

  “故事”

  東晉時,有兄弟倆,一個叫孫潛,一個叫孫放。他們都機智過人,並且勤奮好學。

  雖然他們倆都很有學問,但是一點也不驕傲,每當看到別人的長處就虛心地向別人請教學習。

  古代的人除了“名”以外還有“字”。孫潛字齊由,孫放字齊莊。他們兩個人的字都還有一定的由來呢。

  古代有一個叫許由的賢士,堯帝看中了他的才能,打算把自己的帝位傳讓給他,可許由非常謙虛,覺得自己才淺德薄,還不夠做帝王的資格,就堅決不接受。孫潛覺得做學問的人就應該向許由這種謙虛精神看齊,所以給自己取字齊由。

  我們知道古代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莊子,他的思想豪邁奔放,博大精深。孫放很喜歡莊子的文章,覺得莊子的學問和品德是自己的榜樣,想激勵自己做一個像莊子那樣的人,便給自己取字齊莊。

  他們兄弟二人見賢思齊的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凡訓蒙,須講究

  凡訓蒙,須講究。

  詳訓詁,名句讀。

  為學者,必有初。

  小學終,至四書。

  “心得”

  教導剛入學讀書的小孩,要講究一定的方法;文章的意思,哪一句話該停頓都要講確切。

  剛入學的時候,首先要學習基本知識,小學都讀熟了之後,才可以研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儒家經典。

  “故事”

  南北朝時期,有一個著名的學者叫王僧孺,小的時候就勤奮好學。他開始讀《孝經》時,非常刻苦,能倒背如流。可是當有人問他關於孝道的道理時,他卻答不上來。

  通過這件事,王僧孺明白,讀書不僅要記憶還得必須懂得書中的道理。漸漸地他不僅從書本上學,還把它運用到實際中。

  一次,父親的一個朋友到家裏來做客,王僧孺就把書上理解的道理說給客人聽,得到了客人的稱讚。王僧孺就這樣學用結合,終於成為一個大學者。

  論語者,二十篇

  論語者,二十篇。

  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講道德,說仁義。

  “心得”

  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論語》共20篇,是孔子的弟子記錄的有關孔子的言行、孔子的教誨的書。

  《孟子》這部書由孟軻所著,共有七篇,內容主要是談論有關品德的修養、人性的善惡以及鼓勵仁政、宣揚仁愛忠義等。

  “故事”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曆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當時隻存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就是今天的《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曰平上,曰去入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聲,宜調協。

  作中庸,子思筆。

  中不偏,庸不易。

  “心得”

  古人將說話時高低不同的讀音分為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舒暢悅耳。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作的,“中”是守於正道,沒有過與不及;“庸”是依著正道做人做事。

  “故事”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子貢對“貧富問題”進行討論,子貢說:“我覺得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貧窮卻不諂媚別人,富有卻不驕傲,這樣就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孔子聽完後,笑一笑說:“還不如把貧富交給天命,隻知專心求道,貧或富也就不存於心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擔心該如何處身於貧或富的問題呢?”

  孔子的話讓子貢領悟到更深一層的道理,於是他對孔子說:“老師,您教導我們恪守中庸之道,懂得過與不及的道理!”

  作大學,乃曾子

  作大學,乃曾子。

  自修齊,至平治。

  孝經通,四書熟。

  如六經,始可讀。

  “心得”

  《大學》是曾子寫的,該書從自身的修養談起,一直談到治理國家和平治天下。

  隻有讀熟了“四書”,再讀通《孝經》,這以後才可以開始讀“六經”。

  “故事”

  曾子一直是後世嚴守信用的榜樣。他在教育子女時,讓孩子從小懂得言而有信、誠信為人的道理。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非要哭鬧著一起去。妻子想到集市上要買很多東西,帶著孩子難免不方便,於是就哄孩子不要跟著自己。可是越哄孩子反而越哭得厲害,非得要去。見此情景,她就拉住兒子的手說:“孩子,聽話,讓爸爸給你殺豬吃肉。”孩子一聽,立刻就停止了哭鬧。

  等到下午妻子從集市上回來了,她進門一看,曾子正在磨刀。妻子覺得很奇怪,就上前問丈夫,曾子說:“你今天不是說要給孩子殺豬吃肉嗎?我現在磨好了刀就去殺豬。”妻子一聽,忙說:“哄哄小孩子而已,怎麽能當真呢?”

  誰知,曾子卻說:“我們做父母的要給孩子當好榜樣。今天你騙他,將來他就一定會騙別人的。這樣下去怎麽能行呢?”

  妻子聽了丈夫的話,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詩書易,禮春秋

  詩書易,禮春秋。

  號六經,當講求。

  有連山,有歸藏。

  有周易,三易詳。

  “心得”

  《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樂經》《春秋》古人稱為“六經”,應當仔細去理解、去研讀。

  《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這三部書被合稱為“三易”。這三部書主要講求安身立命的哲學,內容非常完善。

  “故事”

  《周易》雖帶有神秘的色彩,但也保存了古人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它是古人通過長期觀察天氣變化、總結自然規律得出的一門學問。

  《周易》是我國周朝的《易經》,關於它的起源大致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由伏羲氏根據天地萬物變化作出八卦;接著,周文王又將其推演擴展成了六十四卦,且作了卦辭和爻辭;後來,由孔子對《周易》進行解說而形成了《易傳》,也叫《十翼》。從此開始了我國古代對《易經》的研究之風,並經過後世許多易學家的研究和撰述,形成了至今影響深遠而又繁浩如煙的一門學問——易學。

  《易經》的研究是我國古代哲學體係很重要的一部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深遠。但《周易》距今年代久遠,文字晦澀,後人多方發揮,眾說紛紜,有些已被後人理學化了。

  有典謨,有訓誥

  有典謨,有訓誥。

  有誓命,書之奧。

  我周公,作周禮。

  著六官,存治體。

  “心得”

  《尚書》用典、謨、訓、誥、誓、命這些文體記載周朝的國家大事,道理非常奧妙。

  周公作的《周禮》把官員分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六官各司其職,國家就有了運行的體製。

  “故事”

  古文“尚”通“上”,尚書,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

  《尚書》這本書的重要性也就在這裏,它是我國最早的一本史書,想要了解上古時代人們的一些生活方式或是想要探究周朝以前的社會都非得參考這本書不可。

  《尚書》記錄的曆史從堯、舜時代一直到春秋時代。那麽,究竟是誰編寫了這本書呢?關於這個問題,司馬遷的《史記》與班固的《漢書》都肯定是孔子編纂的。孔子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把“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都列為教材的一部分。他認為學習《尚書》能讓人知識淵博,懂得禮儀。隻是,秦始皇把《尚書》列為禁書之一,在焚書坑儒時,將《尚書》一一搜出焚燒,所以,現在看到的《尚書》並不是它的原貌。

  《尚書》完成年代無從考證,本來《尚書》就不是很容易理解,再加上散失不全,使它成了一部很難讀得通的書,曆代許多有學問的人都替這本書做了注解,幫助後人學習。

  大小戴,注禮記

  大小戴,注禮記。

  述聖言,禮樂備。

  曰國風,曰雅頌。

  號四詩,當諷詠。

  “心得”

  西漢的戴德和戴聖叔侄兩人,都曾給《禮記》作過注解,傳述聖人的言論及完備的禮樂製度。

  風,是指國風;雅,分為大雅與小雅;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讀書人應該經常吟詠“四詩”。

  “故事”

  中國流傳下來的書籍幾乎絕大部分都是講政治與社會禮儀的,很少能夠看到反映市井平民生活的作品。《詩經》中的“國風”是個例外,它反映了中國廣大平民百姓的真實生活。

  許多人大概都覺得古人是十分嚴肅、古板的吧?但是在“國風”裏可以找到許多情感動人的情歌,比如:你的衣領青又青,我的想念長又長;我找你,為何你不來音信?你的佩玉青又青,我的思念長又長;我不找你,為何你不來找我?我的腳步去又回,盼你望你在樓台;一日不見,如隔漫漫三個月。

  另外,“國風”裏也有許多大膽批評官吏昏庸無恥、抒發不滿情緒的作品。比如,把昏庸官吏比喻成老鼠,說道:老鼠長有皮毛,人卻不顧麵皮,這樣的人,為什麽不去死!老鼠長牙齒,人卻不顧廉恥,這樣的人,不死等什麽!老鼠四肢完好,人卻禮儀全無,這樣的人,為何不快去死!

  詩既亡,春秋作

  詩既亡,春秋作。

  寓褒貶,別善惡。

  三傳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穀梁。

  “心得”

  周王朝日漸衰敗,“風”“雅”“頌”逐一消亡,於是孔子編寫了《春秋》一書,內容有褒有貶,寓意各有不同,對忠、奸、善、惡作出了明確的分辨。

  三傳分別是《公羊傳》《左氏傳》和《穀梁傳》,《公羊傳》是公羊高所作,《左傳》是左丘明寫成,《穀梁傳》則是榖梁赤所寫。

  “故事”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可算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史記,記載了上自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的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經曆了十二公。

  當時大夫若能得到《春秋》的褒揚,比得到天子的嘉獎還要榮耀;若是受到《春秋》的貶斥,那比受到天子的殺戮還要羞恥。前人說孔子刪修《春秋》,意在“寓褒貶,別善惡”,將對曆史人物的褒貶之意寓含在曆史事實的記載之中,分別是忠善奸惡,做到“微而顯”,“誌如晦”,“婉而成章”,即所謂的“春秋筆法”。後世學者應從字裏行間去搜尋它的微言大義。

  經既明,方讀子

  經既明,方讀子。

  撮其要,記其事。

  五子者,有荀揚。

  文中子,及老莊。

  “心得”

  把四書、六經、三傳等經典都了解之後,才可以去研讀各家的思想、學術著作。

  研讀“子書”,必須找出其中的精要所在,記住每一件事實的重要部分。

  “五子”就是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他們的表達自己的學術主張及看法的著作就稱為“子書”。

  “故事”

  諸子百家的書比較繁雜,良莠不齊,所以我們接觸這些書時,隻要選擇性地閱讀一些優秀、重要的篇目即可。假如對十五部經典已經熟悉了,不妨再讀其他一些諸子百家的書,這樣才能瑕瑜互見,學問也可日趨淵博。我們來看看下麵這位古人是怎樣讀古書的。從前,一個名叫劉翀的人,他對書上的學問非常相信,隻要是書上所寫,他就覺得絕對錯不了。

  一天,劉翀看到一本講水利的書,就如癡如狂地讀了起來,還畫了水利圖,到州官那裏去宣傳水利的好處。州官見他對水利非常了解,就讓他去修水利。

  劉翀到了工地後,並不看那裏的水勢如何,也不問降雨情況,就盲目地讓人按照他所作的水利圖修堤築壩。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劉翀所負責的水利工程終於完工了。可是,他們修的渠道剛開始使用,就被洶湧的洪水給衝垮了,農田被淹沒了,還死了不少人。劉翀看到自己修的堤壩剛使用就被毀了,既傷心又懊惱地說:“難道古人也會欺騙人嗎?難道書裏麵的東西也有假的嗎?”

  經子通,讀諸史

  經子通,讀諸史。

  考世係,知終始。

  自羲農,至黃帝。

  號三皇,居上世。

  “心得”

  通曉儒家經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後,再去讀各朝代的曆史書。讀史書要研究曆代皇帝傳承的秩序,明白朝代的興衰。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後人稱為“三皇”。他們所處的時代是上古時代。

  “故事”

  伏羲氏、神農氏和黃帝(史稱三皇)都是傳說中的部落聯盟首領,他們都是當時的發明家。

  伏羲氏發明了弓箭,教會人們飼養六畜。神農氏教會人們種莊稼、采草藥。黃帝的發明最多,據說蓋房子、造車、造船、做五色衣裳都是他發明的,曆法和貨幣也是他的創造。他的妻子嫘祖就是最先養蠶取絲的人。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叫倉頡,創製了文字。在黃帝的率領下,他的部落越來越強盛,打敗了凶猛野蠻的蚩尤,後來又打敗炎帝,統一了黃河流域,後來,我們把黃帝與炎帝的後代,也就是我們自己稱為“炎黃子孫”。

  唐有虞,號二帝

  唐有虞,號二帝。

  相揖遜,稱盛世。

  夏有禹,商有湯。

  周文王,稱三王。

  “心得”

  唐堯和虞舜兩人,被人們稱為“二帝”。這兩位皇帝在位時,先後禪讓帝位,傳下了太平盛世。

  夏朝的禹,商朝的湯、周朝的文王都是有才能與品德的好君王,所以古人將他們尊為“三王”。

  “故事”

  商朝從盤庚開始傳了十二個王,最後一個王叫做紂。

  紂和夏桀一樣,隻顧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在朝歌(今河南淇縣)造了一個富麗堂皇的“鹿台”,把搜刮來的金銀財寶都藏在裏麵;又造了一個極大的倉庫,叫做“钜橋”,把剝削來的糧食堆積起來,還把酒倒在池子裏,把肉掛得像樹林一樣,號稱“酒池肉林”,供他和寵姬妲己享用。他還采用各種殘酷的刑罰。凡有諸侯背叛或老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人捉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種刑罰叫做“炮烙”。

  紂的種種暴行,加速了商朝的滅亡。這時候,西部的一個部落正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

  周原本是個古老的部落。到了姬昌(後來稱為周文王)繼位時候,周部落已經很強大了。周文王是一個很能幹的政治家,他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減輕刑罰,周部落的人民都能安居樂業,其他部落的人見周部落的首領如此開明、愛民,有不少投奔到周來。另外,他還誠懇對待有才能的人,因此大批有識之士都來投奔他。

  周的部落很快強大起來,逐漸對商朝構成了威脅。最終,商被周所滅。

  夏傳子,家天下

  夏傳子,家天下。

  四百載,遷夏社。

  湯伐夏,國號商。

  六百載,至紂亡。

  “心得”

  禹年老時,把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天下被一個家族專有統治,代代相傳。

  夏朝經曆了四百年後,湯率領軍隊掃滅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經過六百年,到紂王滅亡。

  “故事”

  從建朝起,夏朝就陷入了動蕩之中。夏君生活荒淫,他一去世,12個兒子就開始爭奪皇位,後經後羿掌握。到了帝相時,後羿被親信寒浞殺死。

  隨後,寒浞又開始攻打帝相。帝相的妃子懷孕,慌亂中從後門偷跑出來生下兒子少康。少康在苦難中長大,他時刻不忘家仇國恨,後來在一些諸侯的幫助下,擊敗了寒浞,奪回了王位,曆史上稱為“少康中興”。

  周武王,始誅紂

  周武王,始誅紂。

  八百載,最長久。

  周轍東,王綱墜。

  逞幹戈,尚遊說。

  “心得”

  武王率領軍隊滅了商朝,殺了紂王,建立了“周”朝。周朝延續八百多年,是中國曆史上最長久的朝代。

  周平王遷到洛陽以後,周王朝的統治就崩潰了,各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遊說之風盛行。

  “故事”

  薑尚,俗稱薑子牙。據說,他學識非常淵博,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有一回,薑子牙在河岸邊釣魚,碰巧遇到周文王。他見薑子牙的魚鉤離水麵差不多三尺遠,奇怪地問:“這樣釣得到魚嗎?”薑子牙緩緩地答到:“願者上鉤。”文王見他仙風道骨、語意深刻,忽然興奮地說:“我記起來了,當初有人預言,會有賢人到周地,助周興起,想必您就是那位賢人,我早盼望著您來了。”薑子牙受到文王的重用,在周輔佐政事,沒多久,就統一了西方各部族,國勢大盛。

  薑子牙告誡文王重視人才,關心百姓,才能贏得天下。果然,在薑子牙一番勵精圖治後,周成了遠近聞名的強國。過了一些年,周文王傳位給兒子武王。薑子牙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