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先進、模範人物

  魯宗明

  魯宗明,男,漢族,1914年出生,四川省雲陽縣新陽鄉同雲村人,兩歲時隨父母來到黃陵縣康崖底鄉(現橋山鎮)老虎尾巴村落戶。

  他是一個精通各種農村活路的勤快人,粗識文字,樂於助人,曾經賣掉自己的耕牛為佃戶娶妻,在村裏和鄰居中口碑很好。

  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積極響應黨組織農民走集體化道路的號召,在本村成立了黃陵縣第一個互助組。他有豐富的從事農業生產的經驗,會土法修壩,被聘為黃陵縣農民水利技術員。從1950年到1952年他發動群眾在梨園村到張寨村之間修了7座土石混壓水壩,利用渾水灌溉改良土壤,改旱地為水田,改變了康崖底鄉川道沒有水田的現狀。栽稻子300多畝,使橋山地區農民吃上了自己的大米。1958年他又帶領所在的紅旗大隊修複灌渠10條,水壩兩座,栽稻子4畝以上,其中試驗田的水稻最高產量達1008斤。

  他為黃陵縣發展水利事業,種植水稻做出了較大貢獻,曾先後多次受到黃陵縣、延安地區和陝西省表彰獎勵。1958年光榮出席了全國群英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的接見,國務院為他領導的紅旗大隊頒發了獎狀。

  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66年黃陵社教運動開始,被工作組錯誤地戴上地主分子帽子,受到殘酷批鬥和折磨。1975年貧病交加的他含冤而死,終年61歲。

  1982年黃陵縣人民政府為魯宗明平反昭雪,並為他重新頒發了陝西省勞動模範證書。

  羅占奎

  羅占奎,男,漢族,1941年10月出生,陝西省戶縣人。197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學曆,助理工程師,黃陵縣林業局原局長,全國造林綠化勞動模範。

  1962年在黃陵縣林業站工作;1969年11月在黃陵縣隆坊公社工作;1970年4月任縣林業站副站長;1970年11月任縣林業局副站長;1971年11月任縣林業局副局長;1977年1月任龍首公社黨委書記;1979年1月任縣林業局局長,1996年7月任局黨支部書記;2001年12月退休。

  從事林業工作30餘年,20世紀70年代引進推廣楊樹新品種,實施農田林網建設和四旁植樹,全縣20餘個大隊實現農田林網化;1990年在全縣推廣工程造林法,實施阿黨連搭溝萬畝刺槐林工程,造林成活率由60%提高到85%以上,人工造林麵積15萬畝、四旁植樹360萬株。

  1987年5月,橋山古柏林發生罕見的柏毛蟲病害。他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向地、縣領導提出在藥物滅蟲方案未確定以前,動員全縣幹部群眾人工捉蟲,減少危害的建議。他的建議被采納,除機關幹部義務捉蟲外,連小商小販也主動上山捉蟲。短短10餘天時間,人工捉蟲9000餘公斤,及時緩解了蟲害。隨後,他又從省上和北京請來森防專家,積極配合專家製定藥物滅殺防治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經過4個多月的綜合治理,蟲災消滅了,千年古柏保住了。

  曾當選政協黃陵縣第一屆、第二屆委員會委員,1984年獲延安地區科技推廣二等獎,1986年獲延安地區科技成果四等獎,1991年3月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林業部、人事部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勞動模範。

  趙延平

  趙延平,男,漢族,1959年12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咀頭村人。高中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阿黨鎮黨委副書記(不脫產)兼咀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全國勞動模範。

  1977年高中畢業回鄉參加勞動;1978年1月在新疆某部服役,1983年退役回鄉;1989年6月任阿黨鎮寨頭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期間於2000年5月被評為延安市勞動模範;2001年6月任阿黨鎮黨委副書記,8月兼任華轅有限公司(村辦企業)董事長、總經理,10月兼任咀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00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7年出席了中共陝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一

  咀頭村地處黃陵縣西北角,為洛河與葫蘆河交匯處,東與延煉毗鄰,全村84戶,268口人。早些年,由於自然條件的限製,集體欠賬幾萬元,成了鎮領導最頭痛的一個落後村、問題村。

  作為土生土長的本村人,趙延平雖自幼家境貧寒,但憑借在部隊學到的汽車駕駛和機械維修技術,通過搞運輸、經營推土機,勤勞致富。短短幾年時間,就成了方圓幾十裏小有名氣的富裕戶。就在他本想繼續依靠黨的好政策和自己的一技之長,使小家日子再上一層樓時,鎮上領導找他談話,希望他能負起一方責任,挑起村幹部這副擔子。

  上任之初,趙延平在上級黨委的支持下,製定了“建班子,抓隊伍,轉村風,依優勢,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健全兩委會班子,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依托毗鄰延煉這一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蔬菜、運輸、石料開采等副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全村各項產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水、電、路基礎設施發生根本性變化,村民吃上了自來水,村上進行了低壓改造,鋪設了砂石路,還清了外債,集體經濟有了轉機,群眾看到了希望。

  二

  1996年延煉二期擴建工程上馬,共征用該村土地700餘畝,村上得到了一筆數目可觀的征地款。如何用好這筆錢,村民的想法並不統一,許多人都希望把錢分到戶,由各家自主發展。趙延平認為分光吃淨必然造成各家發展的不均衡,而且會對剛剛有所起色的村集體經濟帶來重創,不利於今後的可持續發展。於是,他先在村“兩委會”上統一幹部的思想,然後耐心細致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最終贏得了全村人的支持。這一年,趙延平先後組織群眾遠赴河南南街村、天津大邱莊等地參觀學習,並聘請專家來村實地考察、調研,製定了“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實施山川秀美工程,開發蘋果龍頭產業,多業滾動有序發展,奠定小康生活基石”的發展路子,實行集體股份製,發展蘋果產業。

  為了高標準建園,趙延平三下西安請來了省果樹研究所史聯讓教授,對其承包的鎮辦500畝老果園,製定建園規劃設計方案,進行精心改造。幾年下來,該園成為高標準建設示範園和綠色食品(蘋果)生產基地,為全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同時,趙延平抓住國家實施退耕還林的發展機遇,大力實施再造秀美山川的生態林業建設工程,累計投資148萬元,平整山台地728畝,退耕還林1100畝,實施日元貸款造林2000畝,擴大蘋果種植麵積,使全村果樹麵積達到2528畝,人均9.7畝,其中蘋果達1458畝。果業生產成為全體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

  三

  隨著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壯大和村民收入的穩步提高,趙延平積極在現有基礎上尋找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農民增收渠道,堅持產業開發,綜合配套的原則,大力發展畜牧業,走“以果興牧,以牧促果”的路子。經過幾年的努力,為村上建起了畜牧養殖場,養奶牛28頭,豬100餘頭,雞2000多隻,秦川牛120頭;修建普通果庫8個,1000噸氣調庫1座;不斷拓寬蘋果銷售市場,在廣州、珠海等地設立了銷售點;加大技術和基礎設施投資,在果園中建成住宿、辦公、培訓一體化的三層綜合服務樓;村上注冊成立華轅有限責任公司,注冊了“華轅”牌商標,設計多種專用包裝箱,並在縣總工會的指導幫助下,成立了延安市首家農民工聯合工會,通過“公司+協會+農戶”的形式,使公司現擁有果業聯合體麵積達9000畝。

  2004年末,該村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集體積累2000餘萬元,成為黃陵縣新農村的先進典型。2002年被國家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2004年被省委命名為全省綜合示範先進村黨支部。趙延平先後榮獲全省百名傑出鄉土人才、全國勞動模範等殊榮,並於2005年參加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表彰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王雲英

  王雲英,女,漢族,1929年1月出生,黃陵縣城區黃花溝村人。195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黃花溝村黨支部原書記,全國“三八紅旗手”。

  她是一個農村婦女,但思想進步,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1974年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長達14年之久,在黨的各個曆史階段,曾多次被選為鎮、縣黨的代表、人民代表、縣婦女代表。曾三次選為清明節公祭軒轅黃帝陪祭代表,多次被橋山鎮、黃陵縣人民政府評為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農業學大寨積極分子。

  1979年10獲延安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同年獲陝西省婦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極分子稱號、“三八紅旗手”稱號;1980年9月獲全國“三八紅旗手”光榮稱號。

  寇潤英

  寇潤英,女,漢族,1945年5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原畔村人。中師學曆,小學高級教師,橋山小學工會主席,全國優秀班主任。

  1965年7月參加工作,196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工作中曾多次被縣人民政府、縣教育局評為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1983年12月,被評為陝西省優秀班主任,同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授予金質獎章。1985年在延安地區小語三類語文賽講中被評為先進個人,1986年被延安地區教育局評為教研教改先進個人。

  雷建席

  雷建席,別名雷洪,男,漢族,1915年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

  出身貧苦家庭,新中國成立前在家務農。1953年任店頭七豐大隊民兵連長。他無比熱愛社會主義,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民兵事業,忠於職守。1953年帶領七豐民兵在深山老林搜捕暴動的一貫道匪徒,27晝夜不休息,終於將匪徒全部抓獲,榮立一等功,當年被評為陝西省軍區二等功臣。

  在對犯罪分子的鬥爭中他不徇私情、大義滅親,曾將其表叔王清選、表兄王德衛抓獲歸案。到1959年,他帶領民兵協助公安部門共破獲較大案件58起,抓獲各類罪犯57人。1959年被評為陝西省二等治安模範,並光榮地出席全國治安代表大會、全國民兵代表大會,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同誌接見,並授予半自動步槍1支。1964年8月,被延安地區軍分區樹立為民兵幹部標兵,同年又被評為西北地區五好民兵。1965年當選陝西貧下中農協會委員。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雷建席卷入派性,參與武鬥。1967年,在花家莊武鬥中被打死。

  李國傑

  李國傑,男,漢族,1921年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南河村人。

  7歲入私塾上學,新中國成立前曾兩次被國民黨抓壯丁。1947年經人介紹在國民黨洛川行政公署當抄寫書記員。1948年黃陵解放後,曾先後在黃陵縣政府和隆坊區政府任文書。1953年回家務農。他在洛川任職期間認識了洛川蘋果栽植發起人李新安,遂向其學習園藝技術並購買蘋果樹苗,不顧父兄反對,在自家10畝好川地種植蘋果,黃陵蘋果既始於此。3年後收成頗豐。後來他在蘇聯《果樹栽培》一書中看到自根繁殖的理論。在沒有任何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反複作枝條繁殖蘋果的試驗獲得成功。又從武功農學院、洛川、東北引進17個蘋果品種,進行栽植。為推廣蘋果生產,他利用投親、趕集之機四處傳授,引起當時的黃陵縣委書記曹誌謙的重視。1958年縣上在其家鄉南河村創辦園藝中學,請李國傑授課,他帶領學員栽培果樹541株,嫁接新品種1000株,成活率達90%以上。他總結的病蟲防治、果園管理、嫁接修整等經驗曾向全國推廣。他還主動幫龔家塬、寇家灣、康村建起蘋果園,並使果園逐漸普及全縣。由於工作中貢獻突出,先後被評為縣、地、省級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1960年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社教”運動中因其曾任國民黨洛川行政公署書記員一事被錯誤地戴上曆史反革命帽子,多次遭受殘酷批鬥。1975年5月在為果樹刮治腐爛病時,因心髒病突發而歿於他終生護理的蘋果樹下,終年56歲。

  1982年冬,省政府為他補發了勞動模範證書。

  肖連海

  肖連海,男,漢族,1906年出生,原籍山東省益都縣,1928年因遭災逃荒到陝西省富平縣,1936年遷居到黃陵縣康崖底鄉老虎尾巴村,一直務農。1948年黃陵解放後任王莊科、三河口、肖家川、梨園、張寨,老虎尾巴等村的村主任。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聯合本村多戶農民,組建起肖連海農業合作社,後與魯宗明組織的紅旗社合並為紅旗高級合作社,肖連海擔任社長。他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建立互助組,組建農業合作社,領導農民發展集體生產方麵卓有成績,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

  1956年作為農民代表,肖連海隨賀龍率領的慰問團,赴朝鮮慰問抗美援朝誌願軍。1960年當選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66年社教運動,他被錯定為富農成分,又因長期擔任村幹部被定為“走資派”,受到揪鬥和殘酷的批判、遊街。1969年3月21日,含冤去世。

  1982年落實政策,政府為肖連海平反昭雪,並補發了省勞動模範證書。

  雷拴苟

  雷拴苟,男,漢族,1931年10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白村人。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白村民兵連長、大隊長,村大隊黨支部副書記,三隊隊長。

  1958年任白村大隊長期間,帶領群眾率先辦起村百頭豬廠,後又辦起幼兒園、托兒所、縫紉組、理發店、讀書室。在平整土地中,夜以繼日,不辭勞苦,擔擔子,推車子,打壩造田,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並出席了省群英大會。1959年他又帶頭掃盲,提高群眾文化水平,辦合作醫療站解決群眾看病難和缺醫少藥的問題,被評為省級先進工作者,同年10月4日參加了省委召開的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再次受到表彰獎勵。

  蘇瑞華

  蘇瑞華,男,漢族,1935年11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人。中師學曆,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勞動模範。

  1953年7月在黃陵縣隆坊、店頭、城關小學任教員、教導主任、校長;1965年8月在縣委組織部工作,後任黃陵化肥廠籌建處主任;1973年2月先後任雙龍、橋山公社副主任、主任;1982年1月任縣廣播局局長;1985年2月任店頭酒廠黨支部書記;1986年11月任縣煙草專賣局(公司)黨支部書記;1996年10月退休。

  1956年8月,被評為黃陵縣先進教育工作者,出席陝西省先進教育工作者代表大會,同時被評為陝西勞動模範,受到省人民政府獎勵;1960、1961年先後兩次被評為黃陵縣文教係統學習毛主席著作紅旗手;1965年被評為黃陵縣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出席縣第三次學習毛主席著作先進單位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受到縣委、縣政府獎勵;1980年當選黃陵縣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5年當選黃陵縣第五次黨代會代表。

  楊長虎

  楊長虎,男,漢族,1938年1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七豐村人。1954年7月參加林業測量工作,先後在陝西省林業設計院、陝西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延安市橋山林業局及部分下屬林場工作,陝西省勞動模範。

  在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工作期間,從事“林木速生林豐產技術”“主要耕作技術措施對林木速生發育的影響”“毛白楊光合作用”“不同林種造林密度”“楊樹良種選育”等課題的研究和“楊樹良種”成果的推廣;發明了手搖水車,解決了試驗高地缺水問題;利用廢舊木料,打線、拉鋸、打峁搭架,解決了上林測量問題;發明了鏟割刀,解決了修枝難問題,並使工效提高2—3倍;采用林上、地麵,不同藥物防治相結合的辦法,撲滅了試驗基地的蟲害。1963年被省農委、省林業廳評為省級勞動模範,出席了1963年全省勞模大會。

  在延安市橋林局工作期間,參與完成的《橋山林區森林對降水分配的試驗研究》項目,獲林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田拴成

  田拴成,男,漢族,1951年11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河村人。小學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田莊鎮黨委副書記(不脫產)兼田河村黨支部書記,陝西省造林綠化先進個人、陝西省勞動模範。

  一

  田莊鎮田河村,地處黃陵縣東南的洛河川道。全村86戶378口人,總耕地麵積1365畝。20世紀70年代末,這裏還是一個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極為貧苦的小村莊;土地貧瘠,基礎設施簡陋,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群眾基本無經濟來源。

  1978年,老實厚道的田拴成被群眾推選為村委會主任。上任之初,田拴成就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川地栽烤煙,坡台地上蘋果”,“以煙促果,以果增收”的田河村致富規劃。他發動和組織村民在坡、台地上蘋果樹600餘畝。為了解決蘋果樹掛果期長、見效慢的問題,他又動員村民進行煙果間作。這一年全村人均栽烤煙1畝多,年產值達4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就達到1058元,村民當年在經濟上就翻了身,初步富起來了。

  幾年後,蘋果陸續掛果,收入漸漸增加。嚐到甜頭的村民就開始在自家的責任田裏大量栽植果樹。田拴成又不失時機地向村民推薦優良品種,並先後從陝西楊陵、山東臨沂種苗基地引進美國8號等新品種4800餘株,使全村蘋果總麵積達到800多畝,占到本村總耕地麵積的58.6%,形成了一定的氣候。為了加強標準化生產,他先後上縣城,趕洛川,多次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到村裏辦培訓班,帶領村幹部、果農出去參觀學習,使果農的果園管理技術得到很大提高,果業帶來的收入也逐年穩步增加。

  二

  果業雖然已成為田河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一項主導產業,但由於該村地處川道地區,交通不便,蘋果沒有客商來拉,蔬菜、玉米等其他農副產品運不出去,成為製約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最大障礙。

  1988年,田拴成計劃要把村裏的路修通。但村集體經濟薄弱,根本拿不出錢修路。他便先後跑縣城、上延安爭取資金。在地區和縣上的支持下,田拴成先後爭取各方麵資金9萬餘元,並聘請專家進行測量和規劃,動員村民投工投勞,開始了田河村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道路整修、改造。1988年開始至1995年,曆經8年的艱苦奮鬥,修通了田河村3條長6.5公裏的進村路和8條生產路。2005年,他又從延安市爭取資金52萬元,在洛河上建起一座長37米,寬6.5米,高3.8米的滾水橋,徹底解決了群眾行路難、農副產品運不出去的問題。

  三

  隨著市場的千變萬化,田拴成意識到蘋果的營銷不能坐等其成,而要走出去了解市場,掌握信息,變被動為主動。於是,1999年他親自帶領本村果農田春虎等3人到南昌、武漢、杭州、廣州等地找市場,簽合同、簽貨單,第二年又組建了田河村蘋果專業營銷隊。2005年,這支隊伍為村裏推銷蘋果84萬斤,比上年增收15萬元。

  在穩定果園麵積,樹立品牌意識,打開果品銷路,穩步增加收入的基礎上,田拴成又提出“以蘋果為龍頭,走養、沼、棚配套的一條龍多種產業並進”的發展思路,在全村積極推廣“一園一圈,一沼一棚”的種養模式。全村有13戶辦起標準化養豬場,生豬存欄90多頭,果園生草120畝,發展庭院蔬菜棚示範戶18戶,建成沼氣池20眼。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了新的突破,群眾增收有了新產業,2004年全村農業總產值達150萬元,人均收入4000元,基本走上了富裕之路。

  四

  擔任村幹部的30年間,田拴成除了修路建橋,發展蘋果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外,還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植樹造林搞綠化,建設秀美新山川。早在1978年,他就帶領群眾上山栽植洋槐樹,綠化荒山荒坡。這一年一次就栽了800多畝,成活率達90%以上。1988年到1989年,他又四處奔波,購回油鬆苗,帶領群眾在山窪背坡和洛河岸的背坡上,栽植油鬆13萬株,約1300畝。接下來的幾年裏,又在村旁、路旁、河邊栽植楊樹2000多株,使昔日光禿禿的山坡披上了綠裝,也使村莊的環境得到了綠化、美化。1989年末,田河村被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

  為了進一步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他又帶領村幹部跑項目、爭資金,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從2002年開始搞農村建設,先後投資8萬元,在塬上平整荒地81畝,新修33院清一色的紅磚白牆鐵大門的平板房,首批33戶村民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同時,為了進一步改善村裏的辦學條件,田拴成提出重新修建學校,得到村民的一致理解和大力支持。於是,在村集體經濟仍十分拮據的情況下,籌集資金4萬餘元,在村裏修建平板房6間,建起了田河希望小學。新學校建成後,學生由原來的30名增加到60餘名,入學率達100%。

  1999年,田拴成被中共黃陵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2001年,縣委破格提拔為田莊鎮黨委副書記;2003年,榮獲全省造林先進個人;2004年,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並先後當選黃陵縣人大代表、延安市人大代表。

  王俊興

  王俊興,男,漢族,1958年12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豐樂園村人。高中文化,中國共產黨黨員,隆坊鎮黨委副書記(不脫產)兼豐樂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陝西省勞動模範。

  一

  豐樂園村位於黃陵縣隆坊鎮北部塬區,由豐樂園和侯家塬兩個自然村組成。全村75戶,305口人。1983年人均純收入不足300元,集體賬倒掛1700元,是全縣有名的貧窮村、落後村。老村長看到全村人跟著他受苦,心裏很不是滋味,希望有一個能人接替他,改變村子的落後麵貌。1985年春,鎮拖拉機站解散,年僅26歲的技術能手、先進工作者王俊興從拖拉機站回到村上,老村長便把帶領村民致富、改變落後麵貌的重擔壓在他的肩上。

  王俊興上任後,在村裏的山窪窪轉了兩天。他想,聯產承包責任製後,村民吃飯問題基本解決。可還是窮,沒錢啊!農村要提高生活水平,孩子上學,上醫院看病都需要錢。看到承包集體果園的3戶人家在幾年中很快富了起來,王俊興深受啟發:能不能在村裏大量栽植蘋果樹,走“以果富民”的路子?他跑到縣園藝站向專家請教,得到肯定的回答。恰在此時,縣上召開首屆蘋果生產大會,王俊興作為與會代表參觀了洛川縣的蘋果生產。會上,當他聽到洛川縣後子頭鄉上黑木村50畝果園年收入達15萬元的介紹時,王俊興驚呆了。他心想,我們村人均2.4畝地,如果每人拿出1畝栽植蘋果,全村可栽植300多畝,這將是多大的收益啊!於是,他大膽地提出了豐樂園“人均一畝果,戶均一個園,大幹四五年,糧錢雙過千”的發展思路。

  二

  萬事開頭難。當王俊興把自己的宏偉設想提到村委會時,卻遭到了多數人的反對。為了用事實說服教育大家,王俊興第二天就把班子成員拉到洛川參觀。回來後,班子統一了思想,隨即召開了群眾大會。沒想到的是,會上,多數群眾又站出來反對,有的甚至還說:“王俊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把頭燒昏了”,“政策一時一個變化,說不定沒等蘋果掛果就歸集體了,落個白下苦”。經過幾天的思考,王俊興決定要進一步紮實細致地作群眾的思想工作,隻有群眾想通了,才會有幹勁。於是,他和班子成員挨家逐戶走訪,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全倒出來,並用當時的糧、煙、果產量、價格作比較,反複向村民說明走發展蘋果致富的路是對的。就這樣,先後召開了5次群眾大會,全村的經濟發展規劃才正式通過。

  大家願意幹了,苦於沒有資金,王俊興就跑到鎮信用社貸了一部分款,買回樹苗和化肥分發給各家。1987年,豐樂園村第一次栽植了蘋果樹150畝。幾年間,王俊興東奔西走,向專家和別村有經驗的果農請教果園管理技術,並手把手地傳授給大家。到1994年秋,首批栽植的蘋果樹進入盛果期,有果園的家戶,少則幾千元,多則四五萬元,收入比預期的還要好。這一下,當時沒栽果樹的人後悔了,都要求上果樹。而這一年,王俊興又兼任了村黨支部書記。支書、主任一肩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也更堅定了王俊興“以果富民”的信心。看到村民對栽植蘋果樹有了新的認識,王俊興趁熱打鐵,迅速組織實施了第二次、第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全村果園麵積由150畝增加到400畝又增加到1995年末的600畝,人均近2畝。同時,村裏加大了新技術培訓的步伐,使果園管理水平逐年提高。到2000年,全村蘋果總收入達40萬元,人均2000元。

  就這樣,豐樂園村通過栽植蘋果發展農村經濟的成功經驗成為全縣農村學習的典範,該村也成為全縣首批農村綜合示範村之一。2000年4月,王俊興被縣委破格提拔為隆坊鎮黨委副書記。

  三

  2001年,根據市場的變化和要求,王俊興又一次調整思路,提出了“以科技為先導,以質量求效益,以市場求增收”的發展戰略。

  他從改善村莊的基礎設施開始,先後自籌資金3萬元,投工投勞1000多個,對村上的低壓線路進行了改造。後又爭取資金20餘萬元,為全村安裝了自來水,鋪設了柏油路。自籌資金4萬元,爭取資金21萬元,為全村接通了有線電視,修建了占地2500平方米,建築麵積350平方米的村希望小學、黨員活動室、農民技術學校以及具有一流的內部設施的綜合大院。自籌資金18萬元,爭取貸款22萬元,對村中的10條巷道1700米院牆和窯背牆進行了改造,並對村莊道路進行了綠化。全村投勞500多個,爭取資金36萬元,對600畝果園全部實行灌溉,其中300畝為滴水灌溉,300畝龍頭入園;修建果庫19個,貯存量達150萬斤。自籌和爭取資金18萬元,為64戶村民建起了沼氣池,改造了豬圈和廁所。從此,豐樂園村走上了“以果為主,牧、菜、勞務輔助,綜合發展”的新格局。至2005年末,全村果業收入突破百萬元,牧業收入4萬餘元,蔬菜收入1.5萬元,勞務收入6萬餘元。

  在王俊興的帶領下,豐樂園村一年一大步,三年一個台階,在黃陵縣走出了一條“以果增收,共同致富”的新路子,成為陝北旱塬一顆璀璨的明珠。1987年,該村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縣級文明村;1995年底,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小康示範村”;連續10餘年無刑事案件發生,五好家庭占總戶數的80%。1997年,王俊興被命名為陝西省勞動模範;2001年被評為省級優秀共產黨員;2003年被命名為“陝西百名鄉土人才”。

  汪桂蘭

  汪桂蘭,女,漢族,1948年2月出生,北京市人。1968年12月參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學曆,小學高級教師,黃陵縣幼兒園黨支部原書記,延安市勞動模範,央視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二十人》之一。

  一

  1968年12月,剛從北京第一師範畢業的汪桂蘭,響應黨的號召,來延安插隊,支援農村建設,被分配到宜君縣(當時宜君縣屬延安地區管轄)堯生公社思彌大隊。汪桂蘭生性潑辣,又能吃苦。半年後,她就學會了鋤地、挖地、點籽、擔糞、打場、捆背莊稼等農活。她和社員們打成一片,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風天一身土。社員們也把她當成自己人,勞動中互相幫助,生活上給予照顧。她完完全全融入了這個新的環境,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陝北姑娘。

  不久,從北京傳來消息:“1968年7月北京師範百餘名畢業學生與其他初、高中生一起,被分配到延安地區插隊落戶屬錯分配,現在可以落實政策,回城返京。”不管怎麽說,落實政策總是一件好事,這一次汪桂蘭能回北京了,而且在政策範圍之內,誰也阻擋不住。然而,汪桂蘭卻與其他人想法不一樣,因為她曾親眼看到一塊來插隊的女同學,在當地結了婚,一個個都與丈夫離了婚,隻身回到北京。她心裏明白,她也是與當地人結了婚的,雖然丈夫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阻攔她的跡象,可自己一旦回城,這個家就散了,丈夫的人生可能就要改變,孩子就會失去母親;同時,她已經熟悉和習慣了這裏的一切,這裏有她的人生追求,有她所鍾愛的事業。於是,在經曆了一番猶豫、痛苦的思索之後,汪桂蘭毅然選擇了放棄回京,留了下來。

  二

  1969年,全國各項工作基本走上正軌,各地、各廠礦開始招工招幹,汪桂蘭所在的公社普及小學教育,招收教師,她就被隊裏推薦了上去。由於她師範畢業,所以考試、政審均順利過關,被錄用為小學教師。

  初登講台,汪桂蘭麵臨許多難題。她講的北京話,學生聽不懂;學生說的當地方言,她也弄不清。初開始,她盡量用手比劃,但發現效果不好;後來,她就給學生教漢語拚音,教學生說普通話,她自己也學習當地方言。就這樣,師生之間的語言溝通障礙消除了,教學工作逐步步入正軌。

  汪桂蘭不僅踏踏實實教書,更從生活上關心愛護學生。山裏生活艱苦,孩子沒有條件洗澡,有的學生甚至連臉也不洗。她就教育學生,創造條件,講究衛生,衣服髒了要勤洗,頭發髒了也要勤洗,有時幹脆把學生叫到辦公室給學生洗頭、洗臉。

  1981年,汪桂蘭調到丈夫的家鄉黃陵縣工作。1985年8月,她擔任了康崖底鄉中心小學的教導主任,幾年後又擔任該校校長。擔子比過去更重了,但她對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卻始終如一。

  1989年7月,康崖底鄉中心小學搬入新址,但仍有許多掃尾工程並未做完。操場比學校門前的公路低1米多,一下雨,集水成湖,師生連校門也出不去。鑒於學校沒有這一方麵的經費,為節約開支,她硬是帶領師生利用下午活動和周末休息日的時間,拉沙、運土,墊平了操場。接下來,她又帶領師生給操場周圍和校園內栽植了38棵刺柏、40多棵白楊、10多棵銀杏樹;在教工宿舍門前,建起兩個花園,栽上了木槿、月秀、龍爪槐等,綠化美化校園。1992年學校修建,汪桂蘭隻請了幾個工匠,她和老師們當小工,當下手,硬是把7間平房和門房、大門和圍牆建了起來。

  為了增加學生的活動器械,汪桂蘭四處奔走,到處求援,弄回粗鋼筋,請人打磨、焊接、安裝,給空蕩的操場安上了單、雙杠;她找人用磚砌起墩子,中間墊上土,然後在台麵上抹上水泥,用土法建起了6個乒乓球台。為了解決學生宿舍沒有床板的問題,她不辭勞苦,翻山、過河,跑遍了康崖底鄉的12個村莊,向各村求助。村幹部都被汪校長為了學生四處奔波的精神所感動,每個村支援學校5塊床板,很快解決了60名學生的住宿問題。

  三

  汪桂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30餘年,不論是在教師崗位還是領導崗位,她都是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尤其是對貧困學生,她更是關懷備至。五年級學生季明亮,父親患半身不遂,家境貧困,交不起學費,買不起校服,準備退學。汪桂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親自做他父親的思想工作,並用自己的工資給季明亮買了校服,交了學雜費,沒有讓他失學。四年級學生陳春娥父母雙亡,隨姐姐一起生活,生活十分困難,汪桂蘭與陳的班主任一起家訪後,免去了陳春娥的學雜費,並給她買來本子、鋼筆等學習用具。1998年12月,汪桂蘭又一次性拿出500元資助了3名孤兒和2名貧困生,使這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得以完成學業。正是在汪桂蘭的帶動下,學校的其他老師也紛紛加入到資助貧困生的行列。2000年11月她調任縣幼兒園黨支部書記,2005年初退休。作為當年北京第一師範來延安插隊而留在當地唯一的一名女知青,汪桂蘭把她的一生奉獻給了老區人民的教育事業,黨和人民也給予了她崇高的榮譽:1998年4月,縣委授予她“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8年12月,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周年,中央電視台拍攝了專題片《二十年·二十人》,汪桂蘭成為20人之一;1999年9月,縣委、縣政府授予她“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2000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先後授予她“學雷鋒、學英模先進個人”、“弘揚延安精神先進個人”、延安市“勞動模範”稱號,榮獲“五一”勞動獎章;2005年12月,香港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給她頒發了“和平婦女榮譽證書”。此外,《華商報》(2005年12月15日)、《西安晚報》(2005年12月21日)先後就她的先進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柯小海

  柯小海,男,漢族,1976年10月出生,黃陵縣雙龍鎮索洛灣村人。大專學曆,中國共產黨黨員,索洛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延安市勞動模範。

  一

  索洛灣村地處黃陵縣城45公裏的雙龍鎮後川,偏僻、閉塞、貧窮,基本條件極差。全村兩個村民小組,92戶398口人,總耕地麵積460畝。集體一窮二白,村民靠著傳統耕作方法在貧瘠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年的收獲也隻能養家糊口。改革開放都20年了,山外村莊致富奔小康鬧得紅紅火火,而索洛灣村還在原地踏步。

  1998年,群眾一致推選柯小海擔任村委會主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糧食生產,用農業科技提高糧食產量。經調研,他帶頭和幾名黨員種植了120畝地膜玉米,科學管理,當年即獲豐收,每畝比一般玉米增產110公斤。第二年,全村種植玉米460畝,全部上了地膜,每畝增產280公斤,全村共增產128800公斤。群眾嚐到了科學種田的甜頭,紛紛向柯小海舉起了大拇指。

  玉米雖然豐收了,但賣不出去,也賣不上好價錢。怎麽辦?柯小海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提出發展養殖搞加工的思路,用延長產業鏈條來提高效益。他多次召開群眾會,建議村民養豬、養羊、養牛、養家禽。經過5年的發展,全村牛存欄186頭、羊250隻、家禽6400隻,年產值73萬元,每戶僅畜牧業一項收入近8000元。

  2003年5月,緊靠索洛灣村的黃陵二號煤礦建成投產,煤礦工人達5000餘名,給索洛灣村發展大棚蔬菜提供了新的機遇。柯小海沒有讓這個機會溜掉,迅速組織村民在一個月內建起高標準塑鋼弓棚20座、中型弓棚68座。在技術員的精心指導下,當年第一茬蔬菜就上市了,塑鋼弓棚棚均收入3000元以上,中弓棚棚均收入1800元以上。既方便了礦區,又讓種植戶得到了實惠。

  2005年,隨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柯小海及時做出辦糧食加工廠的決定,沒有廠房自己蓋,沒有設備自己購,沒有資金自己爭取,沒有經驗自己學。並聘請專家、學者上門指導。經過8個月的艱苦努力,一座投資9萬元,年產200萬公斤大米、10萬公斤的玉米糝、5萬公斤的玉米麵的現代糧食加工廠屹立在雙龍鎮索洛灣村,並試產成功。年產值達55萬元,成為雙龍地區的糧食加工集中點。

  二

  2000年,柯小海兼任村黨支部書記,看到村裏上個世紀70年代修建的土木結構、年久失修的校舍,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召開村委會、黨員會,統一思想,號召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拆舊房,蓋新房,建一所新學校。他帶領兩委會成員和黨員挖窯、倒磚、燒磚,組織黨員給林場幹活,以工換料。在他的帶動下,全村人齊心協力,僅四個月,僅花費3萬元,就建起了一所14間玻璃門窗大瓦房的新校舍,於當年8月即投入使用。

  學校工程結束後,柯小海在縣上和鎮上的支持下,籌集資金12萬元,組織黨員和村民積極投工投勞,先後修建進村橋1座、生產橋6座,維修道路1000多米,徹底改變了該村行路難的問題。

  集體經濟壯大了,農民增收了,柯小海決心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在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的感召下,柯小海抓住有利時機,從縣老區辦爭取資金30餘萬元,自籌資金40餘萬元,對住在危房和居住地地勢較低的村民進行搬遷。移民工程共建新房168間,使42戶121口人一次搬遷到位。同時,柯小海又爭取資金3.6萬元,修建水塔1座,鋪設管道2300米,給全村92戶村民都安裝上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村民的人畜飲水困難。

  三

  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柯小海沒有忽視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他針對兩委會成員綜合素質偏低,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人才缺乏等問題,通過舉辦村幹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鼓勵村民參加農校和其他形式學習,已有5人取得中專學曆,培養積極分子29名,納新黨員16名,使黨員隊伍逐步年輕化、知識化。同時積極落實“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責任區及聯係戶”、黨員承諾製,使黨員主動參與新農村建設。他又在全縣首創了農村黨員值周製,為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提供了平台,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並在全縣予以推廣。

  2003年,雙龍鎮遭受百年不遇的“8·26”洪災。索洛灣村被洪水圍困,進村大橋被衝垮,電路、通信中斷,百畝良田被毀。柯小海沉著應戰,帶領全村黨員幹部,青壯勞力堵河堤,救援圍困群眾;翻山越嶺,為缺糧戶運回麵粉30餘袋,幫助群眾渡過難關。水災過後,他又積極組織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搭建便橋3座,修複了被毀壞的農田。

  自1998年上任以來,索洛灣村在柯小海的帶領下,短短幾年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集體固定資產積累達890萬元,實現生產總值610萬元,農民年均純收入5800元,湧現出“十星級文明戶”75戶,“綠色家園”45戶,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婦245人次。2001年,索洛灣村榮獲“縣級文明村”稱號;2002、2003年連續兩年榮獲“延安市模範村”;2004年被評為“縣級黨建綜合示範村”。2004年5月,縣委、縣政府授予柯小海黃陵縣勞動模範;2005年4月,延安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延安市勞動模範、市級科技帶頭人;2006年6月,他再次被評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他的事跡先後被縣、市、省電視台報道。2002年《延安報》以“大山深處好支書”為題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專題報道。

  寇德功

  寇德功,男,漢族,1912年出生,黃陵縣侯莊鄉店子灣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黃陵縣首屆中獸醫協會主席,陝西省農業先進工作者。

  1952年寇德功與和文明、李振榮、張發厚、韓東原在黃陵縣聯合創辦了陝北第一家獸醫聯合診所,集體經營,自負盈虧,服務於黃陵及鄰縣畜牧事業。1954年,黃陵縣中獸醫協會成立,寇德功被推任首屆中獸醫協會主席,曾任黃陵縣城關、店頭、龍首獸醫站站長。

  在近半個世紀的工作實踐中,他勤奮好學,苦心鑽研,曾多次參加省、地中獸醫經驗交流會,與省、地獸醫界名流共商畜牧業發展大計,堅持以防為主,防治並重,為畜牧業發展作出一定貢獻。同時,他把自己畢生精心研發的中獸醫典籍及秘方驗方無償捐贈國家,多數被中獸醫教材及中獸醫刊物收錄。

  1958年3月,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授予他“陝西省農業先進工作者”,省長趙壽山親自頒了獎狀和榮譽勳章。

  1975年3月,寇德功病故,終年63歲。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