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節 科教文衛人才

  (一)黃陵籍在外科技人才

  白燁

  白燁,男,漢族,1952年8月出生,黃陵縣店頭鎮曹家峪村人。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75年陝西師大中文係畢業留校任教;1979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下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工作,任文學室副主任、主任,總編輯助理;1999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任《中國文學年鑒》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院教授,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文學理論學會理事。

  自20世紀70年後期以來,已撰寫200萬字的理論批評文章,出版了7部文學評論著作。分別為《文學觀念的轉變》1984年由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文學新潮與文學新人》1994年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批評的風采》1994年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文學爭論20年》1998年由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賞雅鑒俗集》1995年由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觀湖手記》1998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熱讀與時評——九十年代以來的長篇小說》200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其中《文學觀念的轉變》《批評的風采》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二、五屆優秀成果獎。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參加國家社科重點項目《當代文學新潮》《中華文學通史》《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經驗》相關部分的撰稿。從2003年起,主持院重點項目《中國年度文摘報告》的撰稿,已出版《2003年中國文摘報告》《2004年中國文摘報告》《2005年中國文摘報告》。1999年以來,主持選編《年度中國文論選》《年度中國文壇紀事》,已出版1999年—2005年卷。從2004年起編選年度文學書評,已出版2004—2005年度文學新書評。

  吳誌偉

  吳誌偉,男,漢族,1953年出生,黃陵縣城區人。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電氣工程師、國家注冊(投資)工程師,機械部深圳設計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78年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畢業分配到機械部第七設計院從事科研設計和管理工作,並於1999年和2002年兩次分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國家行政學院進修。先後完成了西南電管局50萬伏級高電壓試驗基地、沈陽高壓開關廠100萬伏級高電壓試驗室等40餘項工程設計和專題研究。其中作為項目總設計師主持完成的西藏電力試驗研究所高海拔地區高電壓試驗室設計項目分別獲機械部優秀設計二等獎、西藏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撰寫並發表了《高海拔地區高壓試驗室絕緣設計的探討》等數篇論文。

  在管理崗位上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企業經營理念和管理思路。通過資源重組、流程再造、轉換機製等舉措的實施,使深圳設計院成功實現了管理轉型,產品升級,進入了深圳市勘察設計百強企業的前五名,2005年被評為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優秀企業。個人1991年被選為機械電子工業部青年科技專家,2005年被選為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優秀企業家,同年榮獲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勘察設計院長,當選深圳市第四屆黨代表。

  周明全

  周明全,男,漢族,1954年11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1976年西北大學數學係畢業並留校任教,期間於1982年至1983年在南京大學學習,1988年獲西北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任西北大學計算機科學係主任、博士生導師;2002年任西北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兼任陝西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專業學會主任、陝西省軟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電子學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陝西省中文信息專業學會主任委員,後調任北京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任教30多年來,講授過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語言、微機原理、中文信息處理、計算機圖形學、高級圖形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軟件工程、可視化技術等課程;培養碩士研究生32名、博士研究生12名,主持的陝西省攻關項目“三維醫學分析平台”1998年通過省級鑒定;編寫有《中文信息處理》教材。主持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的顱骨麵貌複原技術研究”2000年通過國家驗收;主持的國家高科技計劃(863)項目“計算機輔助文物複原技術研究”2001年通過863專家組驗收,中央電視台《科技博覽》和《走進科學》欄目予以報道:主持的中國科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交互式虛擬內窺鏡”於2001年完成,中央電視台《科技博覽》欄目予以報道;主持的西安市攻關計劃項目“‘數字西安’模型研究”於2001年完成。在《中國圖形圖像學報》《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小型計算機係統》《CT理論及其研究》等刊發表《交互式動態體繪製加速算法》《三維醫學可視化係統的設計與實現》《圖形人機接口的形式化描述》《3D visua lizationre searchonc linical medical science》《計算機輔助的顱骨麵貌複原技術》等40餘篇論文;著有《Foxbase+高級程序設計——方法、技術》(第二作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譯著《Windows2000驅動程序手冊》(主編,機械械業出版社,2000)。

  作為第四完成人的“西安市機動車駕駛員網絡管理係統”1995年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作為第二完成人的專著《Foxbase+高級程序設計——方法、技術》1997年獲陝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作為主要完成人的“微機地震解釋係統”獲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獎;作為第一完成人的“三維醫學分析平台”1999年獲陝西省教育廳科技進步一等獎、2000年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第一完成人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實踐”2000年獲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西北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個人1997年獲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省優秀回國留學人員”稱號,2002年獲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

  趙康太

  趙康太,男,1955年9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東村人。博士學位,教授,海南大學黨委書記。

  高中畢業後在延安棗園王皮灣下鄉,後到安康鐵路局工作;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1984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199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98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先後為本科生主講《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美學》等課程。為碩士研究生主講《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中國傳統管理決策》等課程。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已出版的專著有:《幽默與公關》1992年台灣商鼎文化出版社出版;《悲喜劇引論》1996年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瓊劇文化論》1998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瓊崖革命論》1999年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新論》2002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法輪功”邪教現象析論》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200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當代思想理論教育前沿問題縱論》2006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在《中國社會科學》《思想教育研究》《文學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中國圖書評論》《光明日報》《人物》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張誌勇

  張誌勇,男,漢族,1957年6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道北村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物理係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西北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兼陝西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西安市納米科技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光電子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陝西省電子學會電子與量子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電子學會傳感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在教學上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過《半導體物理學》《普通物理學》《薄膜物理與技術》《半導體變流技術》《半導體理論》《固體電子學》《計算微電子學》《微電子器件可靠性與最優化設計》《微電子技術導論》《半導體異質結構理論》等課程。合作出版《傳感器原理與應用》教材一部,獲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科研上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寬帶半導體材料與敏感器件、納米電子材料及光電子器件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工作。承擔的國家“八五”攻關項目“非晶矽光敏材料研究”和國家“八五”重點技術開發項目“非晶矽感光鼓研製”,分別於1994年10月、11月通過國家科委和國家計委的鑒定、驗收,其性能指標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還承擔了教育部春暈計劃項目、國際合作項目、陝西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陝西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及橫向技術開發項目等19項。在《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B》《Journd lofsol-Gel Scienceand Techmology》《Chinese physic9》《功能材料》《光電子學報》《人工晶體學報》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其中8篇被SCI、EI索引、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廣播電影電視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國家專利1項。

  白陸平

  白陸平,男,漢族,1954年5月出生於黃陵縣。1975年7月參加工作,教授,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兼任中國音協手風琴副會長、國家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音樂教育專家委員會理事、教育部教材審定委員會專家委員。

  主要學術成果有,改編手風琴獨奏曲《巴黎的微風》《美麗山村姑娘》,發表於人民音樂出版社《手風琴曲集》第8期;論文《手風琴貝司2/4節奏處理》,1987年發表於《交響》第二期;監製音樂磁帶《華夏魂》1993年“新世紀”音像出版社出版;論文《演奏心理素質引論》1993年發表於《交響》第3期;論文《音樂的智力功能》發表於1994年交響增刊;論文《談節奏問題》發表於1994年《交響》第1期;主編《全國通用中小學音樂課本》等36冊(簡線各18冊),1997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改編曲《快樂的女戰士》《巴黎的微風》1998年被錄製成光盤,發表於《手風琴經典專輯》,並多次在中央電視台“音樂橋”欄目播出;1999年主編《陝西省中心小學音樂課本》等36冊,《陝西省中小學音樂教師參考用書》(18冊)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論文《專業教學中的伴奏教學法》《專業個別課教學法斷想》《知識經濟時代音樂教育的功能與作用》,2000年分別發表於《音樂天地》第1期,《交響》增刊,《陝西教育》第2期;專著《歌曲手風琴伴奏技法》同年被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主要科研成果:2000年獨立完成陝西省高教廳“歌曲手風琴伴奏技法探研”;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目標與教學模式相互適應關係研究”,成果在全國同專業大部分院係推廣;參與完成研究生項目“中國手風琴藝術的形成與發展”。

  曾獲教育部曾憲梓基金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倪文東

  倪文東,原名倪陵生,筆名倪端,男,漢族,1957年7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

  1982年西北大學中文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98年晉升為教授,兼任中國書畫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青年聯合會委員、陝西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理論教育委員會主任、太白印社會長;2002年調入北京師範大學藝術係執教。

  任教20多年來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講授過中國書法史、書法基礎、篆刻基礎、書法欣賞、書法與裝潢設計等課程。在《西北大學學報》《書法通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發表有《顏真卿書法藝術略論》《書法創作芻議》《談書法家的文化藝術修養》《從書法教育看書法的現狀與發展》《書法教學法新探》《論大學藝術素質教育的建設》《高校書法教育初探》等20餘篇論文。主編有《中國現代書畫家印款辭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書法自學叢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中國楹聯書法經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中國書法章法經典》(陝西旅遊出版社,2001年)、《中國篆刻大字典》(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1年)等。著有《書法鑒賞》(漓江出版社,1996年)、《書法教程》(西北大學出版社,1990年)、《曆代書法名品賞評》(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書法與裝潢設計》(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20世紀陝西書法簡史》(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等。合著有《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大地出版社,1989年)和《三秦曆史文化辭典》(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其書法篆、隸、行、草諸體皆能,尤以篆、隸和行草見長。書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在日本、新加坡、韓國展出,還曾在西安、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和黃帝陵等地舉辦個人書法篆刻作品展覽。

  《書法鑒賞》曾獲陝西省第二屆藝術科研成果二等獎、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國現代書畫家印款辭典》獲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獎;書法教學成果曾榮獲首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西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6年獲陝西省青年文藝創作獎,被評為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書法家”。作品及個人學術簡介入選《中國當代藝術名人錄》《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著名學者辭典》《中國當代篆刻家辭典》。

  吳發啟

  吳發啟,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研究生學曆,農學博士學位,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76年3月在黃陵縣侯莊公社插隊,任生產隊副隊長、黨支部副書記;1978年2月在西北大學地理係就讀,任該係學生會主席;1982年1月任西北林學院水保係副主任、環境學院副院長,1993年至1994年赴意大利摩德納大學訪問(學者),1996年6月赴奧地利維也納農業大學進行國際合作研究,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在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攻讀土壤學博士;1999年9月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期間於2001年10月至2002年1月赴美國農業部土壤侵蝕實驗室訪問(學者)。

  長期從事農業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先後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指導碩、博士生30餘人,出版大學教材6部、專著4部,獲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4項;並榮獲楊淩農業科技基金委員會“科技新星”“陝西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和“三五人才工程”領導小組“陝西省三五人才”,全國綠化委員會、人事部、國家林業局“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兼任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理事、中國土壤學會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水土保持學會常務理事。

  鄭炳林

  鄭炳林,男,漢族,1956年7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康村人。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1月畢業於蘭州大學曆史係曆史專業,並留校任教。先後在北京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學習,1992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為曆史文獻學(敦煌學)專業碩士生導師。1994年被確定為蘭州大學曆史文獻學(敦煌學)學科帶頭人,同年晉升為教授。1998年11月為曆史文獻學(敦煌學,古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並任曆史係副主任、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2003年10月起任蘭州大學敦煌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負責人。曾作為學者訪問過美國、俄羅斯、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等國。

  先後在《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叢論》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專著有《敦煌地理文書匯輯錄校注》《敦煌碑銘讚輯釋》《敦煌寫本解夢書校錄研究》《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敦煌佛教藝術文化論文集》《麥積山石窟藝術論文集》《敦煌歸文軍史專題研究續編》《敦煌寫本相書校錄研究》《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等著作。主編《敦煌往事叢書》《敦煌學博士文庫》《絲綢之路佛教藝術文庫》《絲綢之路史地文化文庫》等叢書係列。

  承擔的課題項目有:國家社科“九五”規劃重點項目“唐五代宋初敦煌歸義軍史研究”,教育部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唐五代敦煌區域經濟與曆史地理研究”,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項目“敦煌寫本占卜文獻整理研究”,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敦煌區域史地文獻專題研究”,美國學術基金會項目“中古時期敦煌寺廟文化”,國際交流項目“宗教文化與人類文明”、“絲綢之路佛教藝術文化與中古社會文明研究”等。曾主持“敦煌佛教藝術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西部佛教石窟藝術研究與遺跡保護海峽兩岸學術考察活動”“教藝術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交流研究會5次。科研成果獲獎的有:《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敦煌碑銘讚輯釋》《晚唐五代敦煌貿易市場外來商品輯考》等。2001年被甘肅省政府授予優秀專家稱號,研究成果獲甘肅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12項。

  2002年2月任國家社會科學基本項目評審專家,2004年兼任甘肅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1998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李忠全

  李忠全,男,漢族,1942年出生,黃陵縣隆坊鎮墩台塬村人。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陝甘寧邊區史研究中心主任、文史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64年8月延安師範畢業,分配到延安革命紀念館從事黨史陳列宣傳與研究。曾任原陝甘寧邊區曆史研究所黨支部書記、中國共產黨史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兼任陝西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陝西省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長期從事中國共產黨延安時期曆史和革命根據地史研究,出版的學術專著有:《延安時期廉政建設研究》《延安時期統一戰線問題研究》《陝甘寧邊區史》(抗日戰爭時期中下篇),《毛澤東與延安教育》等8部論著。發表研究論文與黨史人物傳95篇。研究成果曾獲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全國中共黨史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1980年合著出版了《烽火歲月》一書。

  2000年2月被中共陝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陝西省先進宣傳思想工作者榮譽稱號。

  田保榮

  田保榮,男,漢族,1939年12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河村人。1960年考入西安外國語學院法語係,1964年畢業並留校任教,期間在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學習,獲文學與人文科學博士學位,教授;1999年12月退休。

  主要著作:畢業論文《莫泊桑與中國的新文學運動》,被法國博士論文管理中心評為優秀論文;《〈項鏈〉再評論》,於2000年發表於《名作欣賞》第2期;《輕鬆學外語——走出中國人學外語的誤區》,2004年被《英語周報》連載;《法語常用詞慣用法詞典》1999年12月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譯著:《五大洲童話精粹》1990年由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古希臘羅馬的魔法術》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李永忠

  李永忠,男,漢族,1931年12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李家章村人。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

  1956年7月畢業於西北體育學院(現西安體育學院)並留校任教,期間於1956年9月在北京體育學院進修一年,1960年下放延安臨鎮勞動鍛煉一年,1964年在安康漢陰縣參加社教一年;1967年任學院革委會委員、常委、辦公室主任;1972年任群眾體育係主任;1973年學院成立運動係,任副主任;1974年任體育二係黨總支書記兼係主任;1976年任運動係主任;1983年運動係暫時停辦被派往西北五省作社會體育調查一年;1986年運動係恢複招生,任運動係主任;1992年2月退休。

  1953年代表西安市參加西北區田徑運動會,取得400米複重跑、手榴彈、鉛球三個項目第一名;1956年全省大學生選拔賽,以3.25米成績打破省、市2.90米撐竿跳紀錄,同年7月代表西安市參加省運會,獲田徑十項全能第二名;1957年省運會,打破五項全能紀錄;1959年9月擔任教練兼運動員代表陝西省在北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運會;1991年6月,擔任領隊在上海體育學院參加全國體院足球比賽,獲第三名;1992年6月,擔任領隊在北京體育學院參加全國體院籃球比賽,獲女籃第三名。1985年,國家體委授予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1986年教師節,被省高教局、省教育工會授予教育戰線工作30年榮譽證書。

  白鴻順

  白鴻順,男,漢族,1944年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瓦梧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國家級武術裁判、中國武術協會委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兼科研委員會主任。

  青年時期師從中國武術十大名教之一的馬賢達,練習通備拳、劈掛拳、翻手拳、八極拳、戳腳、長拳、太極拳、散打及短兵等;1964年考入西安體育學院,1968年畢業後在寶雞機床廠工作;1976年調西安體育學院從事武術教學,1978年任該院武術教學組組長,武水重教研室主任,主管武術教學、訓練、科研工作;1995年從事傳統體育養生學教學工作,期間於1998年任武術隊教練隨西安市政府代表團出訪瑞典,2002年出訪韓國;2005年退休後受聘擔任澳門羅梁體育總會武術套路、散打教練指導。

  長期從事武術教學及研究工作,曾擔任全國武術論文評審會副組長、第一屆全國武術學會委員、全國體育院校教材委員會武術教材小學組組長,參加了《中國武術段位製》的審定;2004年擔任全國首屆短兵教練員訓練班教練,擔任過18次全國、國際武術散打、套路比賽裁判員、裁判長、副總裁判長、仲裁委員會主任等,給日本、法國等國家20餘人傳授過武術;先後參與《中國武術大辭典》等4部書籍的撰、編校工作,發表論文30餘篇,入選全國論文報告會6篇,其中獲全國武術優秀論文4篇,入選第十三屆亞科會1篇;參與了部委級科研課題1項,主持了國家體育總局氣功管理中心課題1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專利2項。

  1984年、1986年兩次被國家體委評為“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先進個人”,1995年被中國武術協會、國家體委武術管理中心評為“當代中華武林百傑之一”,1999年被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民族傳統體育先進個人”,2002年被中國武術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評定為“中國武術八段”。

  宋立人

  宋立人,男,漢族,1942年出生,黃陵縣橋山鎮宋崖堯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寶雞文理學院政法係主任、副教授。

  1963年考入陝西師範大學政治教育係,1967年在寶雞市長壽中學任政治理論課教師,1975年後在寶雞文理學院從事馬列主義理論教學與研究。

  先後主編、參編了《政治經濟學原理》《股份製度、股票、債券及其交易》《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教程新編》《馬克思主義原理教與學》等教材、專著,為教學做出一定貢獻。撰寫發表了《建立廣義政治經濟學體係》《中國西部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促進私營經濟發展的若幹思路》《論私營經濟對生產力的兼容性》《發展小城鎮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加強政府支持是加速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等論文,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私營經濟存在的必然性,以及解決“三農”問題都從理論的高度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並得出正確的結論,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蘇曉明

  蘇曉明,男,漢族,1957年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蘇家鹼村人。博士學位,美籍華人科學家。

  1978年考入西北大學地質係,1982年畢業分配到陝西省地質礦產局地質研究所工作,期間於1985年在西北大學進修研究生,1994年獲西北大學博士學位;1988年調北京研究院工作,任副主任,期間於1992年到美國考察炬氣層技術,回國後在石油部首先提出並牽頭實施“炬氣層項目”,組建了國家第一個“煤氣層研究室”和兩個國家煤氣層開發項目;1995年發表論文《有關中國煤氣層開發與前景》,在國際上引起關注,受邀到美國參加“世界煤氣層開采大會”,並在會上宣讀了論文;2000年後在美國邁阿密生物製藥公司從事“藥品分析方法和藥品配方開發”的研究工作,並加入美國國籍。

  寇衛東

  寇衛東,男,漢族,1957年出生,黃陵縣侯莊鄉店子灣村人。博士生導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

  1975年下鄉插隊;1978年考入北京郵電大學,1983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攻讀博士,1985年獲新中國通訊與信息係統學科首位博士學位;1986年9月出國,在瑞典林徹大學執教,1987年到加拿大多倫多西門子公司供職,後加入加拿大國籍,期間兼任瑞典林徹大學客座研究員、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加拿大多倫多IBM公司大型軟件係統設計師、首席研究員、副所長,AT&T圖像分部圖像委員會主席,加拿大國家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工業界領導人、美國國家標準委員會ANSIX9B9和X3L3委員、美國馬裏蘭大學Mdryldnd兼職教授、美國Rutsers大學研室教授、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香港大學電子商業科技研究所首席研究員;2003年1月受聘擔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該校ISN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

  長期從事電子商務、網絡與信息安全,無線和互聯網應用、多媒體科技專業教學與研究,出版學術專著5部,SCI收錄論文29篇,EI收錄13篇。曾回國到北大、清華、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餘所大學和研究所講學;為母親牽線搭橋,促成某公司資助學校1台價值27萬餘美元的IBM設備,並放棄國外優越生活條件,接受母校聘任3年,指導青年教師、博士生、碩士生用雙語開展教學,帶領梯隊在電子商務領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張庭

  張庭,女,漢族,1964年4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魯村人。博士學位,高級工程師,德國漢莎航空集團公司“IT”安全及資源部經理。

  1980年在北京中央工學院機械係學習,1981年在上海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學習;1982年在德國達姆斯塔理工大學機械係和計算機科學係學習,先後獲機械製造學士學位、數學碩士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1990年任德國亞洲ATA有限公司總經理,後進入德國漢莎姆航空集團,從事係統管理和技術項目管理,任中國市場部經理、亞太地區業務發展經理等。

  學術著作有:《曲線及平麵的近拉值研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係統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等。

  張弓

  張弓,男,漢族,1971年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魯村人。留德碩士,軟件工程師。

  1988年在陝西師範大學數學係學習,1990年在德國達姆斯塔持大學學習,1992年在德國達姆斯特理工大學數學係計算機科學係學習,獲計算機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後,一直在德國漢莎航空集團公司從事航空業數據分析管理及軟件開發研製工作。

  楊淩雲

  楊淩雲,女,漢族,1973年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北村人。1996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管理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加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巨豐電腦有限責任公司,出任公司主管技術開發人,開始研究形母碼漢字輸入技術。

  從業以來,主持研發了《形母碼漢字輸入方法》、《GB2312—80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字庫,台灣BIG5《通用漢字標準交換碼(13000字)》字庫、《形母碼小學生學習軟件和專業字庫軟件》《GBK大字符集字庫(20902字)》漢字大字庫和形母碼電子字典、《新國際大字庫(27484字)》。

  主持研發的形母碼漢字係統工程,1997年通過黑龍江省技術監督局的標準認證,是中國第一項通過標準認證的漢字應用係統;《形母碼及其在語文學習中的應用研究課題》1999年12月在中央電化教育館立項,列為中央電化教育館組織的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電化教育促進中小學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重點課題;形母碼計算機漢字輸入係統,2000年10月列入“修訂推薦性國家標準”中,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漢字編碼標準。

  在哈爾濱市巨豐公司、北京龍文字通公司負責主要技術開發工作期間,主持開發了中韓文雙語學習軟件、中英文雙語學習軟件、幼兒動畫教育軟件、中國成語典故數據庫、漢字筆順數據庫等係列對外漢語教學軟件和應用數據庫,為漢字走向世界、普及推廣創造了條件。

  製作的首張形母碼漢字輸入軟件,2000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形母碼漢字輸入技術發明專利。2001年12月,國家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等五部委聯合認定:千年中文形母漢字編碼應用係統工程為國家重點新產品,並聯合頒發了證書。

  楊貴本

  楊貴本,男,漢族,1936年9月出生,河南省濟源縣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農藝師、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楊貴本1956年考入西北農業大學植物生物學係,1961年畢業分配到黃陵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先後任技術員、副站長、站長;1985年調延安地區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任所長。他為黃陵的麥油豐產積極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20世紀60年代,黃陵縣小麥畝產在50公斤上下浮動,而且10年就有8年產量在50公斤以下,世俗觀點認為低產的主要原因是“旱、薄、粗”,冬春少雨,三年一個低水平的豐、平、欠。黃渠農場的小麥產量也隻有70公斤左右。1970年麥收時,楊貴本在田間測產時發現糞底(生產隊在麥收後常早早把圈糞拉到地頭倒一大堆,播前耕翻時,才撒開,長期堆放肥料的糞堆底肥料養分下滲)的小麥比周圍畝穗數高出兩倍以上,且穗大穗多,千粒重高,畝產達170公斤,是大田的3倍以上。查資料發現,畝產低於50公斤的年份都是小麥條鏽、黃矮、蘭矮等病蟲害的發生年。這證明小麥低產的原因主要是土壤的瘠薄和耕作的粗放,幹旱次之,簡言之就是“薄、粗、旱”而不是“旱、薄、粗”。

  抓增肥,解決“薄”的問題。他通過訪問老農得知油菜茬小麥是鋼茬麥,產量高。1973年,楊貴本開始在農場進行油菜、豆類培肥麥田試驗,1975年得出結果,在薄地上較連茬麥增產30—100%,肥力較高地塊增產20%左右。為了推廣油菜培肥麥田經驗,他在學習永壽縣油菜專種技術的同時,進行了油菜高產栽培試驗,總結出了油菜栽培“五改二防一噴”技術,采取邊試驗邊推廣。黃渠農場油菜、黃豆麵積占麥田的33%,全縣推廣3.5萬畝。同時,根據土壤養分分析結果,推廣了土肥專家呂殿青的農家肥和化肥播前一次深施的技術,使麥油單產大幅度提升。

  抓精耕細作,解決“粗”的問題。通過選出適合黃陵種植的小麥良種,良種集中連片播種,同時抓深耕帶耙,蓄積底墒;8月耙磨收墒,確定播期和適宜播量,采用機播、藥劑拌種,一年一茬減少回茬麥麵積,抓好測報,防治病蟲。

  抓蓄水保墒,解決“旱”的問題。黃陵6月下旬到9月底降水量占全年的60—65%,小麥、油菜收後及時深翻帶耙蓄水保墒。據黃渠農場測定,9月底0—2米深土壤蓄水占6—9月底降水的51.6%,冬春過後麥田墒情仍然很好。

  黃渠農場采用邊試驗、邊示範、邊推廣栽培技術使農場103畝小麥由1970年的畝產75公斤,提高到1982年的312公斤,平均每毫米降水生產0.5公斤小麥,全縣小麥畝產由1971年的50.5公斤提高到1982年的95公斤。1979年旱塬麥田培肥試驗獲延安行署二等獎。1983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視察黃陵聽了他的匯報後肯定了這一經驗可行。

  學習永壽經驗,推廣麥油倒茬,改革傳統耕作方法,強力推行油菜生產“五改二防一噴”的栽培技術。改蕎麥油菜混種為油菜專種,改不施磷肥為氮磷配合施足底肥,改撒播為條播,改早播為適時播種(8月15—25播種),改不間定苗為五葉期一次定苗,留苗1.5—3萬,11月下旬冬至防凍,冬春防蟲,開花初期噴硼或磷酸二氫鉀。這些技術的推廣大幅度提高了油菜的產量。1989年黃渠農場25畝油菜畝產高達160公斤。1981年這項技術獲陝西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一等獎。

  玉米生產,抓土壤培肥,增施化肥,采用區試選出的中單2號新品種。根據密度試驗結果,重點推廣了以增施肥料為主的高產栽培技術,促進了玉米大幅度增產。玉米畝產由1970年110.5公斤提高到1986年的330公斤。

  在旱塬實現每毫米降水生產0.5公斤小麥後,1983年4月,《延安報》《中國農民報》《文匯報》《陝西日報》都將楊貴本20世紀60年代起經過20多年的艱苦奮鬥和在實踐中反複試驗的成功經驗分別作了長篇報道。1985年底楊貴本調延安地區農業科技研究所任副所長,主管業務。他負責延安地區南五縣的小麥、油菜生產技術指導;對南五縣的30萬畝小麥豐產製定了豐產方案。1994年又主持了省農辦下達的“延安地區農科所集團化農業科技承包”工作。

  楊貴本在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方麵主要成果有:《麥田種草苜蓿壓青對後作小麥肥效的試驗》發表於《中國農業科學》1965年第五期;《黃陵塬區麥田培肥試驗》發表於《陝西農業科技》1976年4—5合刊;《旱塬小麥能高產》發表於《農村通訊》1983年第六期;《堅持科學實驗、奪取旱塬小麥高產》編入農牧漁業部、農業局《發展旱區農業大有作為資料匯編》;《旱塬冬小麥高產問題的初步探討》發表於《延安農學》1984年第一期;《嚴重幹旱條件下,小麥產量下限的初步研究》1984年省作物學會年交流,發表於《延安農學》1985年第1期;《烤煙綜合技術規程》由延安地區技術監督局認定印發;《延安地區冬小麥高產綜合技術規範》編入《延安地區種植業技術標準匯編》;《延安地區冬小麥集優種植技術條件下,自然降雨生產潛力的研究》1993年被延安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審委評為1991—1992年度二等優秀論文;《白於山區主產優質高效農業初探》1993年被延安自然科學優秀論文評審委評為1991—1992年度三等優秀論文;《自然降水條件下,施肥對旱塬冬小麥產量水平的影響》,發表於《西北植物學報》1996年第16卷,第6期。

  吳世潔

  吳世潔,男,漢族,1936年2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

  1961年西北大學化學係畢業留校任教;1962年調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現西安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作,曆任技術員、專業室主任、中心試驗室主任、公司副總冶金師,公司職工工學院第一副院長、公司副總經理(主管人事、教育、培訓等工作)、公司科技委主任。

  長期從事教育、科技管理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為西飛公司的快速、穩定發展作出了貢獻。曾兼任中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產學研合作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航空教育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委員、全國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與推廣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撰寫教育、科技、管理等方麵學術論文多篇,其中,2004年撰寫的論文《西飛員工崗位培訓考核認證體係研究》榮獲“中國職協2002—2003年度優秀科研成果”評審活動職工教育類一等獎,同時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頒發的“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張應熊

  張應熊,男,漢族,1937年9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魯村人。大學學曆,高級工程師,陝西省古建公司原經理。

  1963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畢業分配到省建八公司工作;1985年任省古建研究所科研副所長;1989年任省古典建築工程公司經理。

  1968年至1970年在漢中三線國際工程中,參加研製出解決洞體工程中滲水防水材料“乳化瀝青”,受到國家三級部和國防“〇一二”指揮部的表揚;1988年負責組織了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設計和施工任務,受到國家文物局和參加驗收的國內外專家的好評;1989年至1992年負責完成了國家重點工程陝西省曆史博物館古建項目的施工,榮獲“魯班獎”。

  仇誌軍

  仇誌軍,原名仇曉華,男,漢族,1961年8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一等秘書。

  1982年在延安地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工作;1984年在西北農業大學脫產學習,獲植物營養與施肥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分配到農業部全國土壤肥料總站工作;1993年作為訪問學者到加拿大布蘭登研究所和圭爾夫大學農村計劃與發展學院學習1年,學成回國後在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工作。

  主持推廣的配方施肥技術,年推廣麵積達6億多畝,為農民增收節支近6億元;20世紀90年代以後,致力於眾多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如優質專用小麥、雙低油菜、玉米地膜覆蓋、水稻早育稀植、水果套袋、旱作節水、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等,僅水稻拋秧技術每年推廣1億畝,增收節支50億元左右。獲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次、三等獎2次。發表論文60餘篇,合作主編專業書籍10多本。

  陳天鵬

  陳天鵬,男,漢族,1939年出生,黃陵縣店頭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196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物理係,高級工程師、教授。

  先後在北京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和武漢工業大學(現為武漢理工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參與編寫了《普通物理》《理論力學》等大學教材。

  1980年在中國材料科工集團公司人工晶體研究院(原國家建材局人工晶體研究所)從事《人工晶體學報》期刊的編輯和出版工作。曾任《人工晶體學報》主編和編輯部主任,中國矽酸鹽學會、晶體生長與材料分會理事兼秘書長。

  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合著出版叢書有《超硬材料科學與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參加編寫了《化工百科全書》一書中的“人工晶體”部分,策劃編寫了《人造金剛石和超高壓高溫技術》《分子非線性光學的理論與實踐》等專業書籍。

  文延陵

  文延陵,男,漢族,1952年12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隆坊街人。大學學曆,199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

  1972年參加工作,1978年調延安地區建築設計院,主要從事建築結構的設計,曆任院結構專業組組長、設計第一室主任、副院長等。

  具有代表性的設計項目有:“延安解放劇院”“延安卷煙廠廠房”“延安外貿大樓”等200多項工程,其中以上前兩項工程獲優秀獎。

  孫民生

  孫民生,男,漢族,1957年9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太賢村人。大學學曆,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

  1980年12月西安地質學院(中專部)畢業分配到地礦部陝西地礦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從事基礎地質與研究工作,曆任分隊隊長、項目第一技術負責人;1997年8月任延安市礦產資源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總工程師;2002年1月任延安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1995年主持完成《辛家莊幅地質圖及說明書》,獲地礦部優秀圖幅和地礦部1998年度地質勘察成果三等獎;1982年至1986年參加的地質科研項目《1:400萬中國變質地質圖》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200萬陝西變質圖及說明書》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陝西省區域地質誌》獲地礦部科技成果三等獎和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先後在《中國區域地質》《陝西地質》和《秦嶺區測》等刊物上發表了《東河群首次發現魚化石》《草灘溝群首次發現竹節石化石》《草灘溝群火山崖特征及其形成環境分析》《再論草灘溝群的層序劃分及時代歸屬》《陝西變質單元劃分及其主要特征》《陝西省變質旅回劃分及其主要特征》等論文;2002年撰寫的《延安煤炭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一文被《延安工作研究》(第40期)選錄。

  白效賢

  白效賢,男,漢族,1947年4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故邑村人。197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研究員,西安飛行試驗研究室副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68年9月在黃陵縣廣播站工作,1971年4月在縣電影公司工作;1978年考入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工作,任西安飛行試驗研究室副總工程師,兼任國防科工委專家組成員、中國一航航空預研專家組成員、中國一航科技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學會測試分會委員。1982年以來主管過多項國家重點型號工程,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

  張淑芳

  張淑芳,女,漢族,1953年10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197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高級工程師。

  1978年在西北大學化學係分析化學專業學習,1982年畢業後分配到陝西省環保局工作,曆任副處長、處長,陝西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院長,監測中心站站長等職。

  1988年參加《陝西省工業汙染源調查評價及控製途徑研究》課題,獲陝西省環保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個人獲國家環保總局、經貿委、科委重大科技項目二等獎。2001年,主持並參加編寫了《陝西省環境質量報告書》(1996—2000年)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三等獎。2005年組織並參加編寫了《陝西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與規劃》,獲陝西省2004年度環境保護科技進步一等獎。

  田忠保

  田忠保,男,漢族,1936年3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田家河村人。195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7月西安冶金建築學院畢業並留校任教至1998年9月退休,期間於1996年晉升為教授,陝西省製造業學會常務理事兼第三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0年以前主要從事本科教學,主講《鍋爐工藝及設備工程動力學》《空氣調節》《專業英語》《製冷技術》等課程。1990年以後主要從事科研和培養研究生工作。先後為秦山核電站的配套工程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小浪底地下水電站、黃河李家峽水電站等大型水電站主廠房的通風空調係統方案進行模擬實驗研究。

  王執印

  王執印,男,漢族,1941年3月出生,陝西省黃陵縣人。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副教授。

  1963年8月西北農學院農業經濟係畢業後留校任教;1995年後調入西安統計學院會計係任教,曆任教研室主任、黨支部書記、陝西省第四屆會計學會理事等;2001年4月退休。

  任《企業財務會計》一書副主編,參加編寫《會計原理》兩部,公開發表論文多篇。

  宋土生

  宋土生,男,漢族,1956年6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程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副主任。

  1979年8月陝西師範大學生物係畢業分配到西安醫科大學工作,期間分別於1980年3月至1981年1月在四川醫學院衛生部高等醫學院師資班、1998年至1999年10月在瑞典隆德大學醫學院學習;後任西安交通大學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副主任,兼任陝西省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遺傳學陝西省分會主委、陝西省遺傳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宋宇

  宋宇,男,漢族,1966年出生,黃陵縣橋山鎮宋崖堯村人。博士研究生學曆,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陝西省外國經濟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1984年9月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讀書,獲學士學位;1992年9月在本院讀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95年7月起在本院任教,任教期間獲西安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博士學位,並在中山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

  教學方麵主要承擔本科生《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管理學名著選讀》《國際信貸》《國際稅收》等課程的教學,以及研究生MBA《管理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科研方麵主持省級以上課題3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4項。在《中國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學報》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英文論文2篇,單獨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2部。

  裴小旗

  裴小旗,女,漢族,1956年11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裴窯科村人。大學學曆,1995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延安大學陝北曆史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1977年在吳旗縣吳倉堡中學任教;1978年在延大外語係學習;1980年在延大外語係辦公室工作;1987年在南開大學圖書館工作;1995年調延安大學陝北曆史文化研究所工作,期間分別於1998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研究班學習、2000年在延安大學文學院學習(專升本)。

  60餘幅美術作品在《中國文化報》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14幅被中國美術館收藏,12幅先後兩次送日本展出,10幅作品送美國聖約翰大學展出;曾在南開大學、延安、西安、北京等地舉辦過個人作品展,部分作品參加過世界巡回展覽。

  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首屆剪紙大獎賽”中,其作品《打腰鼓》等獲三等獎;2005年4月在文化部和香港剪紙協會舉辦的紀念安徒生誕生200周年,弘揚中國童話剪紙大賽中其作品《牛郎織女》獲銀獎。

  作品追求淳樸、豪放的陝北韻味,展示中國老百姓美好的心態,以及頑強的生命力和生存意識。許多專家對她的剪紙藝術給予高度評價,中央美術院教授,民間美術研究家靳之林先生說:“陝西深厚而古老的民間文化藝術土壤,培育了裴小旗樸素的藝術氣質和剪紙藝術品格。”她從民間入手,在民間傳統的基礎上走出自己的路子,作品樸實大方,優美而有個性,對傳統的剪紙語言把握得十分純正。剪紙嫻熟,令人賞心悅目。她是有著深厚基礎的民間剪紙藝術傳統和個性獨特藝術風格的剪紙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美術評論家範迪安教授為她題詞:“總有新意在心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代主席沈鵬先生題詞:“屬於傳統,也屬於現代,來自民間,已歸入世界潮流之中”。

  她的主要成果有:民間剪紙《勞動婦女情感語言的體裁》發表於2002年第四期《西北美術》;《陝北剪紙的文化淵源與造型》發表於《華夏文化》2002年第2期;《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發表於2003年1月15日《延安大學學報》;《西部大開發應注意民俗文化保護》發表於2003年3月18日《中國文化報》;《西北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表於2003年11月10日《中國消息報》;《陝西民間剪紙中的文化象征》發表於2004年民間剪紙《關注母親河》;《淺談陝北剪紙的文化淵源及造型》在國際會議上交流;《“瘋婆子”和她的剪紙藝術》發表於2005年第3期《西北美術》;《民間剪紙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發表於2005年11月韓國《亞細亞古代文化》。

  竇霽虹

  竇霽虹,女,漢族,1962年6月出生,黃陵縣城區人。1992年7月西北大學數學係畢業,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理學學士學位,西北大學數學係副教授、《德國數學文稿》評論員。

  主要從事微分方程、數學建模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發表科研論文30餘篇,指導研究生12人。在參加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全國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陝西省一等獎多項,並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陝西賽區優秀指導教師。

  劉曉敏

  劉曉敏,女,漢族,1962年5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人。哲學學士,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1985年7月延安大學政教係畢業分配到陝西省榆林中學任教;1987年5月在榆林高專任教;1989年3月在延安教育學院任教;1991年在上海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進修,畢業後在延安職業技術學院任教。

  主講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馬克思主義人口論、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中小學思想政治課教材教學法、中外教育比較、素質教育講座、普通話水平測試輔導等選修課。

  合著《走向黃土地的深處》《憧憬與構建——人學憂思錄》;參與編著《中國共產黨七十年紀事本末》《毛澤東在延安的理論和實踐》《中小學管理縱橫》《老師繼續教育專題片研究》等。

  撰寫的代表性論文有《論黨對社會主義基本路線的認識過程》《論國民黨對日政策轉變的原因》《簡論人口增長與環境汙染》《周恩來對我國人口理論的幾點貢獻》《抗戰後期國民黨政府維持統治的原因》《中國式革命和建設道路的啟示》《對“十六大”報告的再認識》《審政治課教學》《讀影響學生學習的幾點因素》等。

  王蘭英

  王蘭英,女,漢族,1960年3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馬家塔村人。1977年7月參加工作,1978年9月考入青海民族學院政治係,1983年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青海省委黨校經濟學教授。

  多年來在主體班次主講的課程有:《我國社會保障製度的建立與完善》《資本論及其現實意義》《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世界經濟一體化與我國經濟發展》《企業管理戰略》《青海社會保障製度的改革》《當代世界經濟》《青海農牧民增收問題》《改革和完善農村經濟體製》《推進就業分配體製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係》《擴大城鄉就業構建和諧社會》《樹立科學發展觀提高黨政幹部領導發展能力的幾個問題》等。為研究生班、本科班、大專班主講《資本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貨幣銀行學》《發展經濟學》《當代中國經濟》《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企業戰略管理》《證券與期貨》《國際金融》等課程。

  任教以來公開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關於青海省拓寬融資渠道問題研究》於2003年10月獲青海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分化作用探析》於2000年7月獲青海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其它獲獎科研成果11項。獨立完成中瑞合作項目青海子項目第三期研究課題《失業保險與勞動就業》,主持完成省級課題青海省2000年度社會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西部大開發中我省拓寬融資渠道問題研究》,2000年度、2005年度省委黨校立項課題《青海城鎮社會保障體係的構建》《青海省擴大就業問題研究》;參與完成青海招標課題《青海“十一五”及到2020年經濟體製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分階段目標、重點、措施研究》等省級課題。

  田金廣

  田金廣,男,漢族,1947年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真村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大學學曆,教授,中共延安市委黨校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延安經濟學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黨的幹部教育工作,主講《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市場經濟》《經濟管理》等課程。曾擔任《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國革命與建設概論》《當代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教學大綱》《國民經濟管理學》《部門經濟管理》《管理原理》等教材資料的主編、副主編、編委、參編等職。撰寫論文、調查報告10篇,其中《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獲陝西省第十九次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梁燕

  梁燕,女,漢族,1973年11月出生,黃陵縣橋山鎮人。1990年8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力學係,1994年7月被保送到本係讀碩士研究生,攻讀震動與控製專業;1997年7月分配到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基礎力學教研室工作,任教研室主任;2004年獲博士學位,2005年晉升為副教授。

  著有《北京交通大學材料力學學習指導》。

  安龍斌

  安龍斌,男,漢族,1974年7月出生,黃陵縣隆坊鎮墩台塬村人。

  1995年7月西安科技大學畢業,2000年取得西北政法學院法學學士學位,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1998年7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同年12月在陝西當代人律師事務所工作;2001年5月在陝西時代建功律師事務所開始律師執業;2007年6月為陝西至正律師事務所合作人、執業律師,同時兼任陝西廣播電視大學法學教師,主講《法學基礎理論》《民法》《公司法》《法律文書》《仲裁法》等課程。

  執業以來,曾辦理過陝西省重大影響的案件有:陝西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主任王某挪用公款案、陝西省涇陽縣農電局局長邱某受賄案、陝西省廣播電視中心黃某受賄案、陝西省定邊縣城關派出所所長蔣某濫用職權案、陝西省西安監獄幹部趙某販賣毒品案等各類訴訟案件200多件。2001年以來,被陝西省聯銀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西安鑫日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外資企業)等多家企業聘為常年法律顧問。

  傅德

  傅德,男,漢族,1947年8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南峁村人。1968年2月應征入伍,在青海省果洛軍分區服役;1987年轉業至青海紅十字醫院,曆任調研員、主任醫師、三級警監、監管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37年來主要從事肝膽、胃腸疾病診治和臨床研究,發表學術論文36篇、科普宣傳性文章40餘篇;主持、參與科研項目3項,開展“三新”項目4項。

  盧秀琴

  盧秀琴,女,漢族,1962年3月出生,黃陵縣阿黨鎮康村人。1986年7月延安醫學院畢業,1996年8月加入中國民革黨,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曾撰寫論文10餘篇,發表於《中華診學雜誌》《延安大學學報》《中國臨床檢驗》等刊物上。

  專業特長是婦科腫瘤、婦科綜合症、不孕症等的診治。

  蘇冰

  蘇冰,曾用名蘇水乾,男,漢族,1946年12月出生,黃陵縣倉村鄉蘇家鹼村人。1967年7月延安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畢業,中西醫結合內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在黃龍縣、澄城縣、黃陵縣人民醫院從事內科臨床工作,擔任急診科、內科主任,醫療質量控製小組組長、副院長等職務;期間於1972年至1973年在北京同仁醫院內科進修一年,1974年10月至1975年5月在鹹陽中醫學院參加中醫班學習半年,1977年至1978年在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進修一年,多次參加縣、省、國家級心血管、神經內科、糖尿病、消化道疾病專科等學術交流研討會;2004年3月從黃陵縣人民醫院內退,後受聘於榆林市麟州醫院、高新醫院、紅十字會醫院,曆任院長助理、專業技術顧問、醫院病區主任、內科主任等。

  長期從事醫學臨床及研究,擅長中西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消化係統疾病,先後在醫刊、臨床內科雜誌發表《克山病病因探討》《慢性克山病240例臨床治療體會》《蝮蛇抗拴酶治療腦血栓塞形式》等論文,先後參加國家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在榆林市、哈爾濱市、北京市舉辦的“全國基層糖尿病防治新進展”“全麵神經內科疾病臨床防治新進展”“全國腦血管疾病中西醫臨床診斷新進展培訓”等學術活動。

  白曉英

  白曉英,女,漢族,1957年8月出生,黃陵縣侯莊鄉故邑村人。1982年陝西省中醫學院中醫係畢業,西安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陝西省精神醫學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省針灸學會會員、西安市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針灸臨床工作期間,撰寫科研論文9篇,其中5篇發表於《陝西中醫雜誌》。論文《穴位埋針治療三叉神經痛38例》《秩邊穴臨床運用舉隅》獲1995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四等獎;《燒山火治療紅斑肢痛》獲1997年陝西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李紅梅

  李紅梅,女,漢族,1963年4月出生於黃陵縣。1986年7月延安醫學院醫療係畢業,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主任醫師,副教授,延安大學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

  從事婦產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20多年來,鑽研婦科醫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術臨床操作,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擅長婦科腫瘤診斷及各種疑難手術,能進行宮頸癌手術、廣泛性子宮切除術、陰式子宮切除術、輸卵管吻合術、陰道成型術、陳舊性會陰3度撕裂修補術等婦產科較大及難度較高的手術以及卵巢癌、絨癌的綜合治療。

  2002年獲全國醫藥衛生優秀成果二等獎。發表教學論文5篇,科研論文20篇,被SCI、MEDLINE收錄5篇。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逆轉錄酶抑製劑對卵巢癌HO—8910細胞端粒酶活性及細胞增殖的影響》獲2003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裴積榮

  裴積榮,男,漢族,1933年12月出生,黃陵縣田莊鎮裴窯科村人。195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專學曆,延安地區文藝創作研究室書記、副編審。

  1948年在陝甘寧邊區黃陵縣聯合中學讀書;1951年在延安中學師範速成班上學,10月在吳旗縣任小學教師、校長;後曆任中共吳旗縣委宣傳部通訊幹事、通訊組組長、宣傳部部長,延安地區文藝創作研究室書記、《延安文學》副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會員、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延安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主要作品有:《詩集》;戲劇集《華家女》;短篇小說集《今夜鄜洲月》;中篇小說集《西部女性》《情宮探》;紀實文學集《我為貧女做嫁衣》;散文集《西行陽關道》;長篇小說《祝君晚安》《古堡探幽》《解仙雲的婚姻史》等文學作品280餘萬字。

  張春生

  張春生,男,漢族,1954年2月出生,黃陵縣太賢鄉四聖村人。197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曆,《延安日報》社高級編輯,總編輯、黨委副書記,中國記協特邀理事、延安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延安社會科學學會副會長、延安作家協會副主席、廣告協會副會長。

  1977年延安大學中文係畢業分配到《延安報》社工作,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