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章(3)

  戰略家(4)在去年上海打仗的時候,曾經說:"為戰略關係,退守第二道防線",這樣就退兵;過了兩天又說,為戰略關係,"如日軍不向我軍射擊,則我軍不得開槍,著士兵一體遵照",這樣就停戰。此後,"第二道防線"消失,上海和議(5)開始,談判,簽字,完結。那時候,大概為著戰略關係也曾經見過血;這是軍機大事,小民不得而知,――至於親自流過血的雖然知道,他們又已經沒有了舌頭。究竟那時候的敵人為什麽沒有"被誘深入"?

  現在我們知道了:那次敵人所以沒有"被誘深入"者,絕不是當時戰略家的手段太不高明,也不是完全由於反對運動者的血流得"太少",而另外還有個原因:原來英國從中調停――暗地裏和日本有了諒解,說是日本呀,你們的軍隊暫時退出上海,我們英國更進一步來幫你的忙,使滿洲國(6)不至於被國聯(7)否認,――這就是現在國聯的什麽什麽草案(8),什麽什麽委員的態度(9)。這其實是說,你不要在這裏深入,――這裏是有贓大家分,――你先到北方去深入再說。深入還是要深入,不過地點暫時不同。

  因此,"誘敵深入北平"的戰略目前就需要了。流血自然又要多流幾次。

  其實,現在一切準備停當,行都陪都(10)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學生,也已經各自喬遷。無論是黃麵孔,白麵孔,新大陸,舊大陸的敵人,無論這些敵人要深入到什麽地方,都請深入罷。至於怕有什麽反對運動,那我們的戰略家:"雖流血亦所不辭"!放心,放心。

  二月九日。

  備考:奇文共賞(周敬儕)大人先生們把"故宮古物"看得和命(當然不是小百姓的命)一般堅決南遷,無非因為"古物"價值不止"連城",並且容易搬動,容易變錢的緣故,這也值得你們大驚小怪,冷嘲熱諷!我正這樣想著的時候,居然從首都一家報紙上見到讚成"古物南遷"的社論;並且建議"武力製止反對","流血在所不辭",請求政府"保持威信","貫徹政策"!這樣的宏詞高論,我實在不忍使它湮沒無聞,因特不辭辛苦,抄錄出來,獻給大眾:"……北平各團體之反對古物南遷,為有害北平將來之繁榮,此種自私自利完全蔑視國家利益之理由,北平各團體竟敢說出,吾人殊服其厚顏無恥,彼等隻為北平之繁榮,必須以數千年古物冒全被敵人劫奪而去之大危險,所見未免太小,使政府為戰略關係,須暫時放棄北平,以便引敵深入,聚而殲之,則古物必被敵人劫奪而去,試問將來北平之繁榮何由維持,故不如先行遷移,俟打倒日本,北平安如泰山後,再行遷回,北平各團體自私自利,固可惡可恥,其無遠慮,亦可憐也,其反對遷移之又一理由,則謂政府應先顧全土地,此言似是而實非,蓋放棄一部分土地供敵人一時之占領,以殲滅敵人,然後再行恢複,古今中外,其例甚多,如一八一二年之役,俄人不但放棄莫斯科,且將莫斯科燒毀,以困拿破侖,歐戰時,比利時,塞爾維亞,皆放棄全部領土,供敵人蹂躪,卒將強德擊破,蓋領土被占,隻須不與敵人媾和,簽字於割讓條約,則敵人固無如該土何,至於故宮古物,若不遷移,設不幸北平被敵人占領,將古物劫奪而去,試問中國將何法以恢複之,行見中國文明結晶,供敵人戰利品,可恥孰甚,……最後吾人奉告政府,政府遷移古物之政策,既已決定,則不論遇如何阻礙,應求其貫徹,若一經無見識無遠慮之群愚反對,即行中止,政府威信何在,故吾主張嚴責張學良,使以武力製止反對運動,若不得已,雖流血亦所不辭……"二月十三日,《申報》《自由談》。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日《申報?自由談》,署名何家幹。

  (2)《救國日報》一九三二年八月在南京創刊的反動報紙,龔德柏主辦,一九四九年四月停刊。文中所引的話,原見一九三三年二月六日該報社論《為遷移故宮古物告政府》。

  (3)張學良字漢卿,遼寧海城人。九一八事變時任國民黨政府陸海空軍副司令兼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奉蔣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棄東北三省。"九一八"後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等職。

  (4)戰略家指國民黨軍事當局。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戰事發生後,他們屢令中國軍隊後撤,聲稱是"變更戰略","引敵深入","並非戰敗"。

  (5)上海和議一二八戰事發生後,國民黨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抗日要求,堅持"不抵抗"政策,破壞十九路軍的抗戰行動,並在英、美、法等帝國主義參預下,同日本侵略者進行屈膝投降的談判,於一九三二年五月五日簽訂《上海停戰協定》。

  (6)滿洲國日本侵占東北後建立的傀儡政權。一九三二年三月在長春成立,以清廢帝溥儀為"執政";一九三四年三月改稱"滿洲帝國",溥儀改為"皇帝"。

  (7)國聯"國際聯盟"的簡稱。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一九二○年成立的國際政府間組織。它標榜以"促進國際合作、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為目的,實際上是英、法等帝國主義國家控製並為其侵略政策服務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無形瓦解,一九四六年四月正式宣告解散。九一八事變後,它袒護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8)什麽什麽草案指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國聯十九國委員會特別會議通過的關於調解中日爭端的"決議草案"。一九三三年一月又據此草案修改為"德魯蒙新草案"。這些草案明顯地袒護日本,默認"滿洲國"偽政權。

  (9)什麽什麽委員的態度指參加國聯十九國委員會的英國代表、外相西門的態度。他在國聯會議的發言中屢次為日本侵略中國辯護,曾受到當時中國輿論界的譴責。

  (10)行都在必要時政府暫時遷駐的地方;陪都,在首都以外另建的都城。國民黨政府以南京為首都。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戰事時於一月三十日倉皇決定"移駐洛陽辦公";三月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又通過決議,正式定洛陽為行都,西安為陪都。同年十二月一日由洛陽遷回南京。

  頌蕭蕭伯納(2)未到中國之前,《大晚報》希望日本在華北的軍事行動會因此而暫行停止,呼之曰"和平老翁"(3)。蕭伯納既到香港之後,各報由"路透電"(4)譯出他對青年們的談話,題之曰"宣傳共產"。

  蕭伯納"語路透訪員曰,君甚不像華人,蕭並以中國報界中人全無一人訪之為異,問曰,彼等其幼稚至於未識餘乎?"(十一日路透電)我們其實是老練的,我們很知道香港總督的德政,上海工部局(5)的章程,要人的誰和誰是親友,誰和誰是仇讎,誰的太太的生日是那一天,愛吃的是什麽。但對於蕭,――惜哉,就是作品的譯本也隻有三四種。

  所以我們不能識他在歐洲大戰以前和以後的思想,也不能深識他遊曆前蘇聯以後的思想。但隻就十四日香港"路透電"所傳,在香港大學對學生說的"如汝在二十歲時不為赤色革命家,則在五十歲時將成不可能之僵石,汝欲在二十歲時成一赤色革命家,則汝可得在四十歲時不致落伍之機會"的話,就知道他的偉大。

  但我所謂偉大的,並不在他要令人成為赤色革命家,因為我們有"特別國情"(6),不必赤色,隻要汝今天成為革命家,明天汝就失掉了性命,無從到四十歲。我所謂偉大的,是他竟替我們二十歲的青年,想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而且並不離開了現在。

  闊人們會搬財產進外國銀行,坐飛機離開中國地麵,或者是想到明天的罷;"政如飄風,民如野鹿"(7),窮人們可簡直連明天也不能想了,況且也不準想,不敢想。

  又何況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呢?這問題極平常,然而是偉大的。

  此之所以為蕭伯納!

  二月十五日。

  又招惱了大主筆:蕭伯納究竟不凡(晚報)"你們批評英國人做事,覺得沒有一件事怎樣的好,也沒有一件事怎樣的壞;可是你們總找不出那一件事給英國人做壞了。他做事多有主義的。他要打你,他提倡愛國主義來;他要搶你,他提出公事公辦的主義;他要奴役你,他提出帝國主義大道理;他要欺侮你,他又有英雄主義的大道理;他擁護國王,有忠君愛國的主義,可是他要斫掉國王的頭,又有共和主義的道理。他的格言是責任;可是他總不忘記一個國家的責任與利益發生了衝突就要不得了。"這是蕭伯納老先生在《命運之人》中批評英國人的尖刻語。我們舉這一個例來介紹蕭先生,要讀者認識大偉人之所以偉大,也自有其秘訣在。這樣子的冷箭,充滿在蕭氏的作品中,令受者難堪,聽者痛快,於是蕭先生的名言警句,家傳戶誦,而一代文豪也確定了他的偉大。

  借主義,成大名,這是現代學者一時的風尚,蕭先生有嘴說英國人,可惜沒有眼估量自己。我們知道蕭先生是泛平主義的先進,終身擁護這漸進社會主義,他的戲劇,小說,批評,散文中充塞著這種主義的宣傳品,蕭先生之於社會主義,可說是個徹頭徹尾的忠實信徒。然而,我們又知道,蕭先生是銖錙必較的積產專家,是反對慈善事業最力的理論家,結果,他坐擁著百萬巨資麵團團早成了個富家翁。蕭先生唱著平均資產的高調,為被壓迫的勞工鳴不平,向寄生物性質的資產家冷嘲熱諷,因此而贏得全民眾的同情,一書出版,大家搶著買,一劇登場,一百多場做下去,不愁沒有人看,於是蕭先生坐在提倡共產主義的安樂椅裏,笑嘻嘻地自鳴得意,借主義以成名,掛羊頭賣狗肉的戲法,究竟巧妙無窮。

  現在,蕭先生功成名就,到我們窮苦的中國來玩玩了。多謝他提攜後進的熱誠,在香港告訴我們學生道:"二十歲不為赤色革命家,五十歲要成僵石;二十歲做了赤色革命家,四十歲可不致落伍。"原來做赤色革命家的原因,隻為自己怕做僵石,怕落伍而已;主義本身的價值如何,本來與個人的前途沒有多大關係;我們要在社會裏混出頭,隻求不僵,隻求不落伍,這是現代人立身處世的名言,蕭先生坦白言之,安得不叫我們五體投地,真不愧"聖之時者也"的現代孔子了。

  然而,蕭先生可別小看了這老大的中國,像你老先生這樣時髦的學者,我們何嚐沒有。坐在安樂椅裏發著尖刺的冷箭來宣傳什麽主義的,不需先生指教,戲法已耍得十分純熟了。我想先生知道了,一定要莞爾而笑曰:"我道不孤!"然而,據我們愚蠢的見解,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個誠字。你信仰什麽主義,就該誠摯地力行,不該張大了嘴唱著好聽。若說,蕭先生和他的同誌,真信仰共產主義的,就請他散盡了家產再說話。可是,話也得說回來,蕭先生散盡了家產,真穿著無產同誌的襤褸裝束,坐著三等艙來到中國,又有誰去睬他呢?這樣一想:蕭先生究竟不凡。

  二月十七日。

  也不佩服大主筆:前文的案語(樂雯)這種"不凡"的議論的要點是:(一)尖刻的冷箭,"令受者難堪,聽者痛快",不過是取得"偉大"的秘訣;(二)這秘訣還在於"借主義,成大名,掛羊頭,賣狗肉的戲法";(三)照《大晚報》的意見,似乎應當為著自己的"主義"――高唱"神武的大文","張開血盆似的大口"去吃人,?雖?在?二?十?歲?就?落?伍,?就?變?為?僵?石,?亦?所?不?惜;(四)如果蕭伯納不讚成這種"主義",就不應當坐安樂椅,不應當有家財,?讚?成?了?那?種?主?義,?當?然?又?當?別?論。可惜,這世界的崩潰,偏偏已經到了這步田地:――小資產的知識階層分化出?一?些愛光明不肯落伍的人,他們向著革命的道路上開步走。他們利用自己的種種可能,誠懇的讚助革命的前進。他們在以前,也許客觀上是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擁護者。但是,他們偏要變成資產階級的"叛徒"。而叛徒常常比敵人更?可?惡。

  卑劣的資產階級心理,以為給了你"百萬家財",給了你世界的大名,你還要背叛,你還有什麽不滿意,"實屬可惡之至"。這自然是"借主義,成大名"了。對於這種卑劣的市儈,每一件事情一定有一種物質上的榮華富貴的目的。這是道地的"?唯?物?主?義"――名利主義。蕭伯納不在這種卑劣心理的意料之中,所以?可?惡?之?至。

  而《大晚報》還推論到一般的時代風尚,推論到中國也有"坐在安樂椅裏發著尖刺的冷箭來宣傳什麽什麽主義的,不需先生指教"。這當然中外相同的道理,不必重新解釋了。可惜的是:獨有那吃人的"主義",雖然借用了好久,然而還是不能夠"成大名",嗚呼!

  至於可惡可怪的蕭,――他的偉大,卻沒有因為這些人"受著難堪",就縮小了些。所以像中國曆代的離經叛道的文人似的,活該被皇帝判決"抄沒家財"。《蕭伯納在上海》。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申報?自由談》,原題為《蕭伯納頌》,署名何家幹。

  (2)蕭伯納(G。B。Shaw,1856-1950)英國劇作家、批評家。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早年參加過英國改良主義的政治組織"費邊社"。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