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航海壯舉垂青史

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稱得上是15世紀歐洲地理大發現以前世界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探險活動,是世界航海史上極為輝煌的一頁。鄭和下西洋首航於1405年,比意大利人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新大陸早87年;比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道好望角到達印度早92年;比葡萄牙人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要早114年。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航船隊,比1588年(萬曆十六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還要龐大。無論是從組織的健全還是裝備的精良等方麵來看,在當時均屬無與倫比。對此,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就曾指出:“明代海軍在曆史上可能比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出色,甚至也比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都更為傑出,以至於所有的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的海軍相匹敵。”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曆史上曠古未有的偉業,可與張騫、班超之出使西域相輝映。在這二十多年間,鄭和船隊跨越了半個地球,使團的旗幟高高飄揚在整個東南亞和印度洋,顯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及軍事優勢,將明朝的聲威最大限度地遠播於殊方異域。特別是它完全打通了通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重新樹立起中國的威望,客觀上為此後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一些有利的條件。關於這一點,從15世紀至17世紀的兩百年間移居南洋之華僑數量劇增的史實中,可以得到部分的證實。梁啟超先生曾指出,在鄭和下西洋後而移居南洋諸島的中國移民,當不下五百四五十萬人,如果再加上與土人雜婚者,可達七百萬人。“西洋之跡,著自鄭和”,這的確是毫不誇張的說法!紛至遝來的華僑,將中國本土高度發達的生產技術和物質產品,源源不斷地向南洋各地輸送。大批的華僑篳路藍縷,辛勤勞作,對南洋社會的開發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一切,與鄭和下西洋顯然是分不開的。

鄭和七下西洋,在國際交通方麵是打開了從中國到紅海及東非洲一帶的航道。記有鄭和出洋事跡的行香碑他在第五次下西洋中,到了紅海口的阿丹(今亞丁),東非洲的麻林、木骨都束、不喇哇、剌撒;在第六次下西洋中,又到了阿拉伯海的祖法兒;在第七次下“西洋”中,又派通事七人到了紅海內的天方(麥加)。在鄭和以前,中國的使者、商人和巡禮者可能也已經到過歐洲東部、阿拉伯半島,或者非洲的埃及,但走的都是陸路而不是海道。率領中國的船隊到紅海和東非洲一帶的,鄭和是第一人。他的船隊在航行過程中測繪了航海地圖,總結了航海地理的科學知識,在國際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鄭和不僅在中西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時對我國地理學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七次下西洋,龐大的船隊航行在茫茫的大海,鄭和及其從員通過多次實踐,細心觀察,終於熟練地掌握了潮汛、季風、洋流等自然規律。白天,他們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以“牽星術”定向測距,也就是鞏珍在《西洋番國誌》中所說的:“觀日月升墜,以辨東西;浮針於水,指向行舟”。在航行中,凡是針路、開船時間、停泊處所、暗礁、淺灘、急流等等,他們莫不一絲不苟地加以標誌、說明、繪圖,終至完成了舉世聞名的《航海圖》和《針位圖》(已佚),這是我國在15世紀初對世界海洋地理學的重大貢獻。這一方麵固然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地理學界關於南洋一帶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麵也大大地增加了中國地理學關於阿拉伯海、紅海及東非洲一帶的地理知識。

《航海圖》共有二十圖四十麵。從第一圖的南京下關到第二十圖的忽魯謨斯,大體上說來,其內容基本上是正確的。除鄭和的《航海圖》外,馬歡的《瀛涯勝覽》、費信的《星槎勝覽》、鞏珍的《西洋番國誌》,也都對我國地理學作出了重大貢獻。這三部著作,詳細描寫了他們所曆三十多國的山川地理、道路遠近及風土人情。到15世紀初期止,中國地理學界,除了埃及(中國人把它叫做米昔兒)等局部地方以外,是不知道有非洲這個大陸存在的;對於阿拉伯半島西岸紅海一帶及西南岸亞丁灣一帶,也僅有一些模糊的觀念。而鄭和七下西洋,親自到了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一帶;又派人乘古裏國船,從亞丁灣進入紅海到了天方。於是阿拉伯海、紅海及東非洲一帶的地理大明,從而大大地開闊了中國地理學界的眼界。

鄭和寶船使用的鐵錨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不僅表明我國航海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能夠把地文航海、天文航海、羅盤指向、測量水深和底質等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且深刻地反映出我國明代的造船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體係。中國的造船業自唐朝以來,一直居於世界的領先地位。宋、元時期已經能製造近四十丈長、十二帆的大型船舶了。明代對造船業更為重視。為了造船,在鍾山設桐園、漆園、棕園,植樹數千株。在南京西北龍江關(今下關)設造船場,調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江蘇等地濱海居民四百多戶熟練的造船工匠到南京造船。

明代的造船業發達,造船數量也十分驚人。據統計,僅永樂年間(1403-1424)就建造和改造海船近兩千艘。鄭和下西洋所使用的數量眾多的大型寶船,就是明代造船業發達的標誌。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大型寶船長44丈,闊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巨舶。若按洪武二十六年(1393)規定的斛鬥稱尺製度當時一尺相當於31厘米計算,鄭和最大的寶船長寬分別是138米和56米(若按照浙江沿海造船工匠世代相傳的魯班尺,一尺合25.8厘米計算,鄭和最大寶船的長寬分別是114.55米和46.44米)。寶船的載重量,據英國學者米爾斯推算,約為2500噸,排水量為3100噸。鄭和船隊通常擁有六十餘艘寶船,連同中小船隻在內,共計二百餘艘。這樣大型的船隊,由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等多種不同用途的船隻組成。船隊的人員一般均在2.7萬人左右,配備相當齊全。有專門負責接待外國使臣的舍人,掌管糧餉和對外貿易的戶部郎中,負責醫務的醫官、醫士,負責觀察星象和掌握氣象變化的陰陽官。各船還有旗軍(掌軍旗者)、火長(掌羅盤、航海圖者)、番火長(外國領航員)、舵工、通事(翻譯)、辦事(商業人員)、書算手(財會)以及各類修理工和船工、民工等,大體可分為指揮、航海技術、軍事和後勤四個係統,組織分工嚴密精細,井井有條。船上滿載著航行途中的各類生活必需品、軍火器械以及作為貿易品和饋贈品的絲綢布匹、陶瓷器皿、麝香、金銀製品等。

稍後的歐洲船隊遠遠不能與之相比。達·伽馬前往印度時率領的葡萄牙船隊,由160名船員組成,僅有四艘輕便快船,最大的也不過120噸,其次為100噸,最小的隻有50噸。哥倫布航行美洲,所率水手僅88名,駕駛的船隻僅三隻帆船,最大的“聖瑪麗亞”號是100噸,另兩隻分別隻有60噸和50噸;南洋土著人向鄭和貢獻方物麥哲倫1519年環球航行時,率領265名船員,分乘五艘帆船出發,其中,130噸的兩隻,90噸的兩隻和60噸的一隻。這樣的規模,自然不可與鄭和船隊的龐大規模同日而語。

鄭和七下西洋,始終以和平友好為宗旨,加強了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各國的友誼。鄭和船隊對異國不懷有任何野心,它以建立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係為使命,從不以奴役他族為榮,絕不以強淩弱,以大欺小。所到之處,皆平等待人,秋毫無犯。即使是在貿易的過程中,船隊成員也都能入鄉隨俗,買賣公平,從未倚仗武力強買強賣。由於鄭和七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和平友好的使命,使得中國在西洋諸國的聲望大大提高,故而許多國家都紛紛遣使前來表示友好。以《名山藏·王享記》所列東南夷59國為例,永樂年間遣使往來的就有43國。勃泥國王不幸病逝北京,成祖為之輟朝三日,並葬其於德安門外,諡曰“恭順”;蘇祿國王在歸途中病逝於德州,明朝政府亦葬之以禮。永樂十四年(1416),遣使至中國的有古裏、爪哇、滿剌加等18國。永樂二十一年(1423),西洋來貢者共16國,計一千二百多人。這些友好的交往,與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航海家的海盜行徑,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鄭和出使西洋,擴大了我國同亞非各國的貿易往來,對當時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明顯的促進作用。鄭和下西洋,以大量的中國絲織品和瓷器,換取海外各國的土特產品:珍珠、瑪瑙、香料、藥材,這都在客觀上為擴大這些手工業品的生產開辟了道路。以瓷器製造業為例,當時景德鎮是全國的瓷器製造業中心。洪武年間(1368-1398),景德鎮有官窯二十座;到宣德年間(1426-1435),已增至五十八座,不僅官窯數量增加,所造瓷器的質量也大有提高。永樂時造的壓手杯,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最受西洋各國喜歡,是明代瓷器的珍品,“為今古之冠”。有的瓷器以海外特產“蘇尼勃青”和西洋紅寶石為料,燒製出前所未有的瓷器佳品。可見,鄭和下西洋所開拓的海外貿易,對中國瓷器製造業的發展貢獻是很大的。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國外市場的擴大和國際貿易的繁榮,反過來又刺激了國內以交換為目的的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以出口最多的絲織品為例,就可見明代中葉以後,家庭手工業逐漸地向工場手工業轉變,已經出現了封建末期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當然,這種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因素的增長,還有其他中國社會內在的原因,不能完全用鄭和下西洋來說明一切。但是鄭和下西洋的結果,刺激了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刺激了陶瓷業和絲織業的發展,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