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食豬大國與豬宴之邦

本書第二章中已經講到,人類對豬的馴化,其目的與畜養牛羊馬狗等都有所不同。簡單地說,養豬主要就為了吃肉。家豬的出現,對於改變人們的食物結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可以這樣說,人類在結束狩獵和采集生活以來,近萬年間所食用的動物之肉多半都是家豬所提供的。

在我國多數民族的曆史上,生豬飼養從來都是城鄉人民主要的肉類食物來源。農耕文化雖然以種植農作物為基本食物,也曾出現過“肉食者鄙”的說法,但是源遠流長的養豬傳統還是發展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食豬大國。無論是生豬飼養的數量,還是豬肉品種的豐富多樣,都可居全球之冠。“豬全身都是寶”之類的意識在我們國家早已盡人皆知。

不過,從比較文化的角度看,中國似乎還不能算最喜愛豬的國度。現代人類學家報道了另一處令人驚奇的豬宴之邦:“世界上熱愛豬類的地區,集中在新幾內亞和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諸島。在該地區,那些以村莊為單位、靠種植為生的部落,把豬視為聖物,專門用做祭奉祖先,或把豬視為重大日子如婚禮、葬禮的美味佳肴。在許多部落中,在開戰或停戰前,必須先宰殺生豬。村民們堅信,久離人世的祖先對豬十分偏愛。由此,不管是活著的村民還是長眠的故人,其喜食豬肉的程度都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人們不厭其煩地頻頻舉行盛大宴會,轉瞬之間,幾乎全部的豬都被吞光食盡。連續多日,村民和客人們狼吞虎咽地享受豬肉,當腸胃無法容納時,他們便大口嘔吐,以便騰出地方再繼續吞食。待宴會結束時,部落裏的生豬已所剩無幾,要想恢複原來生豬的數量,尚需數年辛勤細心地飼養。然而,還未待生豬的頭數恢複過來,新的一輪狼吞虎咽的活動又開始了。這種浪費敗家的行為,就是這樣周而複始地進行著。”

如此熱鬧的豬宴盛典,以及當地人民對豬既崇敬又貪食的情景,確實足以讓我們這個食豬大國的子民也要歎為觀止了。人們不禁會問:在這種全民盛典式的豬宴背後,潛藏著怎樣的觀念和動機呢?對豬的崇敬之情如何同大吃特吃豬肉的行為並行不悖呢?

文化生態學家拉帕波特對新幾內亞的采巴加人(Tsemba唱ga)村落中豬宴儀式的分析,對我們理解上述問題很有幫助。他從文化與環境間的相互作用著眼,認為采巴加人養豬的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那裏是初級的農業社會,村民們在自家園地中種植塊根植物和蔬菜是主要維生手段。養豬不光為吃肉。一年當中除了舉行豬宴的場合外,是不可以殺豬食肉的。豬在該文化中的功能相當於翻土機,它們用鼻子在園地裏拱土,尋找塊根,從而為種植做準備。人、豬、塊根植物構成當地農業生態係統的三位一體之平衡。采加巴人之所以定期舉行一年一度的豬宴盛典,主要在於周期性地調控豬與人之間的數量均衡,避免豬群繁育太快太多,沒有足夠的塊根植物來喂養,出現人與豬爭食的不利局麵。

和一般的宗教學家和民俗學家不同,拉帕波特從采巴加人的自然環境來透視其文化特征。豬宴作為宗教性的禮儀活動,其外在的表麵功能在於祭拜祖先,其內在的功能則在於調節社會和食物供應之間的關係,從而維護該地區生態係統的平衡。即便是當時的采巴加人自己,也隻知道豬宴的表麵功能,對其潛在的生態作用並無自覺的意識。這就更顯示出文化生態學視野的理性透析力度。

拉帕波特的這一次調研是在20世紀60年代完成的,其結論對後來的人類學家有重要啟示作用。按照同樣的思路,有學者又提出為什麽某些地區不吃豬肉的老問題,並從生態方麵找到合理的解釋線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