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章 東歐諸國

  “我發言!”隻見一個石匠往台上走去。這時主席遞給他一個月桂花冠,它等於是大會發言許可證。戴上花冠的人在發言時,如果有人膽敢侮辱發言人,主席就要趕他出會場,甚至還要罰款。但發言的人也應該有禮貌,不應侮辱或謾罵到會的人。如果違反規定,人們就不準他發言,或者被主席宣布是失去榮譽的人。石匠開始發言了。他指出,剛才宣布的名單中,某人還隻有29歲,不滿30歲,不能當候選人;又說某人去年已經擔任過某項職務,今年不應再重複當選……討論候選人是很熱烈的,如果誰被揭發沒有繳過稅或沒有完成國家的債務,不僅要被取消當候選人的資格,而且要受到嚴厲懲罰。

  全部候選人都審查通過了,主席宣布:“開始選舉!”這次大會要選出10名將軍、10名步兵統帥、2名騎兵統帥以及1名司庫員。大會主席喊著候選人的名字,由公民舉手表決,書記把它一一記下。誰獲得了多數票,就算當選。將軍和步兵、騎兵統帥掌握著軍隊,事關國家命運,所以一定要大會表決;司庫員掌握國庫鑰匙,是要害部門,也要大會選舉。其餘的官吏,包括9名執政官、500人議會的議員、審判官、11名監獄官、10名市政官和10名市場官,都在大會選舉以後用抽簽的方法決定。

  抽簽在一所寺廟裏進行。那裏有兩隻箱子,一隻放著許多寫著候選人名字的名單,另一隻放著白豆和黑豆。抽簽時,由最先選出的執政官從一隻箱子裏取出一張名單,又從另一隻箱子裏取出一粒豆。如果是白豆,這個人就當選了;是黑豆,那隻好等下一年再碰碰運氣。要知道,誰要是在一生中什麽公職也沒有擔任過,誰就將被認為是懶漢和沒有出息的人。

  大多數公民都不拒絕擔任某項公職,因為擔任公職的人不僅受到人們尊敬,而且能享受公職津貼。一切重要官員都選出來了。兩個月後,原任職的官員辦理移交,新官員就任職處理事務了。

  第二年春天,新上任的一位高級官員,提議召集一次非常的公民大會。說它“非常”,因為他在會上提出要舉行“陶片放逐”。“陶片放逐”是公元前6世紀末,希臘民主政治的始祖克利斯梯尼製訂的一項法令。按照法令規定,凡是破壞國家民主製度,企圖實行個人獨裁的人,經過召開非常公民大會口頭表決,送交“陶片審判庭”審判,並由它作出是否逐出雅典的判決。在這次非常大會上,多數公民認為有必要舉行陶片投票,並且高聲喊出了一個人的名字。於是又召集了第二次公民大會。

  投票的日子來到了。圍著籬笆的投票場設有十道門。每個有投票資格的公民,在自己部落的入口處領到一塊陶片。他們各自在陶片上寫他認為應該放逐的人的姓名,在進門後把陶片交給工作人員。交陶片時,寫姓名的一麵朝下,因此,投票是秘密的。投票結束後,由公民大會的工作人員統計票數。如果某人的票數超過了6000票,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滿後才能回到雅典,恢複他的公民權。

  會場的氣氛很緊張,大家都屏息靜氣地等候投票結果。很快,主持投票的主要工作人員宣布了投票結果。這次獲票最多的是一個貴族的兒子。自然被押出了會場,被逐出雅典。

  雅典的民主,在當時是一種進步的製度,但畢竟屬於奴隸製下的民主,它是為雅典奴隸製的經濟和奴隸主階級服務的。盡管如此,後來經過伯裏克利的改革,公民才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雅典的民主製度不愧於希臘地區奴隸製民主製度的典範。

  伯裏克利時代

  提起希臘的強盛與繁榮,人們往往會想到雅典城和伯裏克利的名字,因為最能代表與反映這種強盛與繁榮的,是伯裏克利統治時期的雅典,因此希臘的“黃金時代”又被稱作“伯裏克利時代”。

  伯裏克利(約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臘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貴族,自幼受過良好教育,是奴隸主階級中一個較有見識和才幹的人。公元前444年以後曆任首席將軍,成為雅典的實際統治者,希臘曆史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美談。

  據說,為了廣泛接近民眾,伯裏克利經常到大庭廣眾之中和普通百姓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遇到反對他的人當麵辱罵他,也從不動怒,更不隨意抓人。一天晚上,在他步行回家的路上,一個貴族跟在身後辱罵他:“你這個瘋子!真無恥!你出身貴族,卻忘掉了自己的朋友,竟然去結交那些下賤的百姓!”這個人就這樣一路尖聲叫罵著,尾隨他到了家門口。看看天已經黑了,伯裏克利讓仆人打起火把,把罵他的人送回家去。

  在奴隸社會的統治者、當權者中,能這樣對待反對派意見的,恐怕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了。雅典公民對他的民主作風交口稱讚,並給予他極大的支持。有一個大貴族名叫西門,專門和伯裏克利作對。凡是伯裏克利主張的,他都反對;凡是伯裏克利反對的,他都支持。雅典公民便通過投票把他放逐到國外去了。另一個大貴族福克奇利斯,也和伯裏克利唱對台戲,反對伯裏克利建設雅典城的計劃,最後,他也被雅典公民趕下了台。

  伯裏克利另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執政廉潔,他掌權十幾年都沒參加過別人舉行的宴會。他唯一一次接受的邀請是參加侄子的婚禮,但還未開宴他就離開了。老百姓形象地說,伯裏克利在雅典隻熟悉一條路,那就是通向能和普通公民接觸的廣場和500人會議的路。

  在雅典,軍人、法官、議員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員起初都是沒有薪金的,當兵的要自己掏錢買武器和馬匹。這樣一來,這些職務都被有錢人把持了。伯裏克利執政後規定:軍人和一切公職人員都由國家支付薪金。這樣,一般公民也能當軍人、法官、議員了。這樣一來,公民的民主權利擴大了。伯裏克利還給窮人發“看戲津貼”,使他們也有文化娛樂的機會。伯裏克利當權時做了一件意義非同尋常的大事。這對日後雅典以至整個希臘的文化藝術、旅遊及商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件大事是:重建公元前480年被波斯軍隊放火燒毀了的雅典城。

  在他的主持下,一批出色的雕塑家、建築師、工藝家雲集雅典,把這座古城裝飾得十分雄偉、壯麗。不久,許多聞名於世的建築陸續屹立於雅典城。可容納14000名觀眾的露天劇場,經常上演一些著名劇作家的悲劇和喜劇,其中不少劇作對歐洲的戲劇產生了很大影響;專門用於詩歌演唱和比賽的音樂堂,經過精心設計,具有良好的音響效果。位於雅典中心的衛城是最出色的建築群,它建在150米高的陡峭的山巔之上,全部用大理石修建而成,城中有雅典最著名的帕提儂神殿和智慧女神雅典娜的銅像。

  雅典娜神像是著名的雕刻家、擅長雕刻神像的菲狄亞斯的傑作。像高12米,形象優美威嚴。雅典娜身穿黃金戰袍,頭戴黃金頭盔,胸前的護身甲上嵌著女妖美杜莎的頭像,左手持長矛,右手托著勝利女神尼刻的小雕像,身邊放著一個有一條巨蛇盤在上邊的圓形女神盾。神像的臉、臂、腳都是用象牙雕成的。菲狄亞斯還雕刻了被稱為世界古代奇觀之一的奧林匹亞的宙斯神像。公元5世紀宙斯神像在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燒毀。雅典娜神像則在公元146年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安敦尼·庇烏搬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雅典城的重建吸引了眾多的能工巧匠,他們從各地雲集雅典。他們都想在雅典一顯身手,以求得豐厚的酬勞。雖然他們得不到雅典的公民權,但卻過上了比較安定舒適的日子。

  對於希臘的強盛與繁榮,伯裏克利功不可沒,但他晚年卻屢經坎坷、挫折,接連遭受嚴重的打擊。由於他人的誹謗,也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撤職。複職當大將軍後,他的兩個兒子先後死於鼠疫,不久,他也難逃厄運,死於這種可怕的病魔。臨死前,他的遺言是:“我對雅典是問心無愧的。”確實,伯裏克利的英名將和希臘“黃金時代”的美名永存後世。

  伯裏克利死後不到20年,強盛的雅典就敗在希臘另一強大城邦斯巴達的武力之下了。失敗後的雅典人民更加懷念伯裏克利,懷念他開創的那個“黃金時代”。

  奧運會的起源

  奧林匹克運動會因其發祥地奧林匹亞而得名。奧林匹亞位於希臘的西南部,那裏是一個綠林掩映、風景秀麗的昔日宗教聖地。奧林匹克運動的曆史十分悠久,在神話王國希臘,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更為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色彩。

  傳說,居住在奧林匹亞斯山上的天神廟上的天神宙斯主宰著天地萬物、整個世界。為了表達對宙斯的崇敬祈求,希臘人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奧林匹亞舉行盛大的祭祀。他們進獻上整牛整羊作為祭品,載歌載舞,歡慶宴飲,同時還要進行短跑競賽活動。

  到公元前766年時,希臘規定每隔4年在奧林匹亞舉行一次競技大會,也就是運動會。這就是最初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戰爭環境中,希臘的競技體育活動,得到廣泛開展,並形成全民性的盛大節日。各個城邦積極參加希臘體育盛會,因為體育技能的較量,也是國力尤其是軍事力量的展示。

  最早的競賽項目隻是200碼(182米)短跑,後來逐漸增多,有:摔跤、擲鐵餅、投標槍、賽馬和賽車等。除了那些犯叛國罪和對神不敬的人,每個有氣力,身體靈活的希臘公民都可以參加比賽。最受觀眾歡迎的是駕著馬車賽跑的項目。比賽時,眾馬奔騰,車輪滾滾,塵霧飛揚;觀眾的歡呼聲伴著隆隆的車聲、駿馬的嘶鳴,方圓數十裏都能感受到那熱烈的氣氛。因為這種比賽,需要自己有馬,又要接受專門訓練,所以參加的往往是貴族的代表。

  運動會結束,競賽優勝者要戴上用月桂編成的王冠,這就是擲鐵餅者人們常說的桂冠。戴著桂冠的優勝者比國王還要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愛戴。有人甚至把他們當作神一樣來崇拜。競技大會的閉幕式上,還要舉行“國宴”招待他們。最著名的詩人向他們奉獻讚美詩,第一流的藝術家為他們在奧林匹亞建造紀念雕像。他們的名字很快傳遍了整個希臘,有的時候還要通過各種方式向國外傳揚。優勝者的家鄉把他們當作出征凱旋的英雄來歡迎。有的城市還故意把城牆打開一個缺口,讓他們像征服者那樣進城。如果優勝者是雅典人,還可以得到500銀幣的獎勵。

  當時,一些競技賽會的優勝者同時也是著名的將領,如奧林匹亞賽會角力冠軍米隆曾被選為將軍;希波戰爭期間,一名亞哥斯將領愛烏力巴鐵斯是著名的五項競技運動員。據記載,著名哲學家柏拉圖、詩人提摩克雷翁、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早先都是出色的運動家。

  古老的運動會還樹立起了一種優良的運動作風,優勝者得到最高的榮譽,受到普遍的尊敬;而那些在運動會上使用不正當手段進行作弊的人,要被立即趕出競技場,遭受大家的恥笑。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古代希臘生活中一項極為重要的事件。甚至戰爭也要為運動會讓路。交戰的雙方會暫停攻擊,等到5天運動會結束以後再繼續開火。後來,休戰期延長到一個月,最後延長到3個月。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即使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希臘人仍把運動會放在第一位。競賽期間是希臘全國性的節日,每個希臘人都把能看到奧運會當作一生幸福的大事。

  奧運會對希臘生活的許多方麵產生了巨大影響。希臘的各個城邦,因為這一全國性的運動會,有了共同的社會活動,有利於彼此接近,也增加了各城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很多城邦之間的緊張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此外,運動會還促進了希臘文化藝術,特別是雕刻藝術的發展。希臘著名雕刻家邁倫塑的擲鐵餅者,肌肉健壯,線條流暢,準確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青年運動員在擲出鐵餅前一刹那間的緊張狀態,被譽為不朽的藝術珍品。希臘人中曾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沒有奧林匹克,就沒有希臘雕刻。

  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古代希臘曆史上一直沒有中斷。由於參加競賽的人赤身露體,所以競賽期間婦女不得在奧林匹亞露麵,否則將被處以死刑。這是它的不可取之處。

  古代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一共舉行了293次。到公元394年,侵入希臘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下令禁止舉行比賽,奧林匹克運動會從此中斷了1500多年。後來,經過法國人顧拜旦的倡議和努力,公元1896年,奧運會又在雅典恢複了。以後仍然是4年一次,分別在不同的國家舉行,而且參加者也不再限定為希臘人。如今,奧運會已經成為全世界矚目的體育盛會。比賽項目更多,參賽的選手更多。每隔4年,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員們會集在運動場上,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競爭拚搏,傳遞著人類大家庭的和平和友誼。奧運會又成為了人類和平友誼的盛會。

  古希臘戲劇

  希臘半島位於歐洲南部、地中海中部,瀕海而又多山。這裏是古希臘文化的搖籃,“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就誕生在這裏。

  大約在公元前8至前6世紀,這裏建立了許多獨立的奴隸製城邦,如雅典、斯巴達等因為這些城邦在風俗習慣、社會製度、語言文字等方麵基本一致,因此居民自認為屬於同一民族,稱呼自己為“希臘人”。曆史上把這些城邦稱為古希臘。

  古希臘人的原始歌舞及表演是古希臘戲劇藝術的胚胎。對於古希臘人來說,一年之中最高興的,就是歡度戲劇節了。每年三四月間,新釀的葡萄酒上市了。在舉行“酒神大節”的同時,總要舉行戲劇比賽。不僅雅典人,其它城邦乃至外國的友人,都紛紛趕到雅典大劇場來看戲。

  劇場設在雅典城中的一個山腳下。維持秩序的是手持木棍的外國奴隸。天還沒亮,頭戴花冠、身穿各色鮮豔服裝的人們就來占位子。因為是戲劇節,而且是演出比較嚴肅的悲劇,所以婦女、兒童、奴隸甚至囚犯,也被允許來看戲。從公元前五世紀末開始,雅典政府就向公民們發放觀劇津貼,因此窮人也有機會來看戲。

  當晨曦初露的時候,劇場裏已經擠滿了15000人。這幾乎是當時雅典公民總數的一半。盡管人數很多,卻沒有發生混亂的情況。因為法律規定,看戲是雅典人的神聖權利,誰要是擠走別人,誰就要被處以重刑。

  “好大的場子!”一個外國人進場後咋舌喊道。的確,這是雅典人值得驕傲的一個露天劇場。整個劇場是倚著山坡修造起來的。觀眾席位就設在斜坡的階梯上,低處用大理石和木材築成,高處直接依山岩鑿成,中間有通道供人走動。它的形狀像一把展開的折扇,呈半圓形,因此又稱為圓形劇場。觀眾席前麵是一個圓場,這是歌隊演唱的樂台。圓場的一端,有一個麵對觀眾的舞台,演員們就在上麵演出。由於舞台與觀眾座位最高排的高度相等,所以距離最遠的觀眾,也能清楚地聽到演員的發音。

  戲劇比賽開始了。第一個劇目是悲劇詩人埃斯庫羅斯創作的《普羅米修斯》。這是劇作家根據一個神話故事改編而成的。說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巨人普羅米修斯盜取了主神宙斯的神火,把它賜給凡人;又教人類烹調、取暖和熔化金屬、製造工具,因而遭到宙斯嚴厲的懲罰。但是普羅米修斯並不屈服,忍受著各種痛苦。最後由於英雄赫拉克勒斯的救援,他終於被解放。按照比賽規定,這是一個由三出彼此接續的戲構成的悲劇,也就是所謂“三部曲”。劇作家不僅要編劇本,而且要自配音樂,自導自演。

  樂隊奏起了音樂,全場頓時安靜下來。其實所謂樂隊,不過是兩個樂師,一個吹著雙管笛,另一個彈著豎琴。在他們奏樂的時候,一支由12個人組成的歌隊唱起了悅耳的歌聲。舞台上沒有幕,演員上台擺好了姿勢後,就開始表演。

  “啊,有兩個演員!”“多麽漂亮的服裝和靴子!”當演員上場時,觀眾們都驚呼起來。這確實是件新鮮事兒。因為在這以前,舞台上始終隻有一個演員。他得戴著麵具,輪流扮幾個角色,同歌隊隊長進行對話。現在埃斯庫羅斯首創有兩個演員,這樣演員在台上可以互相對話了。再說過去演員隻戴麵具,對服裝是並不講究的。這一回,埃斯庫羅斯卻讓自己和另一個演員穿上漂亮的服裝,而且看來裏麵塞了棉墊,又蹬上高底靴,因此形體又高又大。這一改革使觀眾們感到驚奇,當然也覺得滿意。

  演出在緊張地進行著。忽然,一陣狂風暴雨呼嘯而過,盜火造福人類的普羅米修斯被凶惡的火神押了進來。火神根據宙斯的意誌,把普羅米修斯綁在荒涼峻峭的高加索山的懸崖上,每天讓神鷹來吸食他的肝髒。夜間傷口愈合,天明神鷹又來啄食。可是普羅米修斯昂首挺立,堅貞不屈。當河神乘飛馬來勸他和宙斯和解時,他堅強地說:“不,決不和解。宙斯的王權不打倒,我的苦難就沒有止境!”

  這時,觀眾席上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人們被普羅米修斯這種大義凜然的精神深深感動了。

  最後,偉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出場了。這位嬰孩時代就扼殺過兩條毒蛇的英雄,殺死了那隻神鷹,終於使普羅米修斯獲得解放。觀眾們再次熱烈鼓掌,讚美敢於反抗強暴、不惜為人類造福而犧牲自己一切的普羅米修斯。

  在這戲劇節裏,劇場裏一天連續上演許多出戲,中間也不休息。如果戲不動人,觀眾就拿出隨身攜帶的食物、飲料吃吃喝喝,甚至往舞台上扔石頭。按照規定,評比分為三等:一等成功,三等失敗。一等的獎品是一隻羊。散戲後,觀眾們在回家的路上,還背誦著劇中最精采的台詞。

  埃斯庫羅斯是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最著名的三大悲劇作家之一。他生於公元前525年,從小具有正義感和愛國熱情,曾經參加過著名的馬拉鬆戰役,反抗過波斯侵略者。傳說埃斯庫羅斯一生寫了70個悲劇和喜劇,得過13次獎。死後,他的兒子把他的遺作拿出來上演,又獲得了四次勝利。可惜,他的悲劇到今天隻有七部:早期作品《求援女》和《波斯人》;《普羅米修斯三部曲》之一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瑞斯特斯三部曲》——《阿伽門農》、《奠酒人》、《複仇神》及《七將攻忒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就是其中最者名的代表作,也是希臘悲劇中主題最崇高、風格最莊嚴的作品之一。

  古希臘的戲劇,在世界戲劇史上有著光輝的地位。它的許多劇目,經過改編之後,仍在演出。現代希臘的戲劇節,從1938年起舉行。直到今天,雅典城還時常上演古希臘的戲劇。

  “曆史之父”希羅多德

  希羅多德是古代偉大的曆史學家,他被人們尊稱為“曆史之父”。公元前484年,希羅多德誕生在小亞細亞西南海濱的利卡那蘇城。那是古希臘人早年向海外開拓時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希羅多德的父親是一個擁有豪富的奴隸主,他的叔父是本地一位著名詩人。希羅多德從小學習勤奮,酷愛史詩。當時,他們城邦的統治者是一個通過陰謀篡奪了政權的家夥。成年後的希羅多德隨叔父等人積極參與推翻篡位者的鬥爭。鬥爭遭到鎮壓,他的叔父被殺,他被放逐。後來,篡位統治者被推翻,他一度返回故鄉。不久,又再度被迫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

  大約從30歲開始,希羅多德開始了一次範圍廣泛的旅遊,向北走到黑海北岸,向南到達埃及最南端,向東至兩河流域下遊一帶,向西抵達意大利半島和西西裏。為了維持生活,他還長途行商販賣物品。每到一地,希羅多德就到曆史古跡名勝處瀏覽憑吊,考察地理環境,了解風土人情,他還喜愛聽當地人講述民間傳說和曆史故事,他把這一切都記下來,並一直隨身帶著。

  公元前445年前後,希羅多德來到了希臘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雅典。當時的雅典,經曆了希(臘)波(斯)戰爭,政治經濟都獲得了高度發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學術文化更是稱雄於希臘各邦。希羅多德感到異常興奮,他積極參加各種集會和政治文化活動,並很快同政治家伯裏克利、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等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一次他寫的詩還得了獎,贏得了大家的讚譽。希羅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對於不久前結束的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在希臘波斯戰爭中打敗奴隸製大國波斯的侵略,十分欽佩,他不停地向有關的人打聽戰爭的各方麵情況,收集了很多的曆史資料。在伯裏克利和友人們的鼓勵和支持下,希羅多德決心寫一部完整敘述希波戰爭的曆史著作以流傳後世,這就是史學名著《曆史》,又名《希臘波斯戰爭史》。

  公元前443年春季,雅典人在意大利南部的塔林敦灣沿岸,建立了圖裏翁城邦,希羅多德跟隨雅典移民到了那裏,成了這個城邦的公民。他開始將主要精力用來寫作《曆史》。可惜的是《曆史》並沒有最終完稿,希羅多德於公元前425年離開了人間。

  希羅多德的《曆史》在希臘史學史上是第一部堪稱為曆史的著作。全書按內容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敘述了黑海北岸的西敘亞人、希臘城邦及波斯帝國的曆史、地理、民族和風俗習慣等,並記述了希波戰爭爆發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記述希波戰爭的經過和結果,從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舉行反對波斯的起義,一直到公元前478年希臘人占領塞斯托斯城為止。後來又有人把全書分成九卷,還根據當時的慣例,用古希臘神話中掌管文學和藝術的九位繆斯女神的名字,給各卷命名,所以這部書有時又被稱作《繆斯書》。《曆史》內容豐富,非常生動地敘述了西亞、北非以及希臘等地區的地理環境、民族分布、經濟生活、政治製度、曆史往事、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名勝古跡等,為我們展示了古代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生活圖景,宛如古代社會一部小型“百科全書”。希羅多德從史詩、官府檔案文獻、石刻碑銘和當時多種著作中,獲取了很多資料,更多的是利用他親身遊曆和實地調查采訪所獲得的大量資料。《曆史》是西方史學上的第一座豐碑,為西方曆史編纂學“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希羅多德對曆史事件和社會現象的記敘分析有可取之處。關於希波戰爭,他譴責波斯遠征希臘,說波斯“不應當再貪求任何其他土地,不應當再奴役那些絲毫沒有招惹它的人們。”認為波斯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的軍隊成份太複雜,外加外線作戰的困難。雅典之所以獲勝,是因為它實行民主政治,每個人都“盡心竭力”為自由而戰。

  希羅多德推崇希臘,稱頌雅典,向往奴隸主民主政治,但並沒有對波斯一概否定。他反對的隻不過是波斯人入侵希臘的不義之舉,反對它的君主製度。因此有時他甚至把波斯描繪成英雄的國度,並對它的文化作了選擇和歌頌。

  《曆史》中首次提到了“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曆史》記載,約公元前522年,波斯國內集中商議選擇政治形式時,有三派分別主張采用民主政治、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三種意見,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在激烈的爭論中,一個名叫歐塔涅斯的波斯人說:“人民的統治的優點首先就在於它的最美好的名聲,那就是,在法律麵前人人平等。”

  希羅多德比較重視古代東方的文明和它對希臘的影響。《曆史》中記載埃及的太陽曆比希臘的曆法準確;希臘字母是從腓尼基人那裏學來的;希臘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倫人發明的,等等。《曆史》的文學價值也很高,它常常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羅多德采用了一種在東方文學中常見的結構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環環相扣,變化無窮,具有迷人的魅力。他還很善於刻畫人物,他筆下的國王、大臣、政治家、學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鮮明,形象生動。如第一卷,描繪希臘政治家梭倫和呂底亞王克洛斯相見的對話,鼠目寸光的呂底亞王和聰穎賢達的梭倫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得惟妙惟肖。

  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希羅多德的《曆史》還帶有天命論和宿命論色彩,並且其中也夾雜了許多不足為據的神話傳說和無稽之談,但是,他首創了曆史著作的體裁,並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珍貴史料,其中有些已被近代考古學、人類學和曆史學的研究或成果所證實。希羅多德無愧於“曆史之父”的光榮稱號。《曆史》從16世紀正式出版以來,就被譯成多種文字的譯本。1959年,漢語的全部譯文在中國出版,很受讀者喜歡。

  科學賢人泰勒斯

  在古希臘的天文學史上,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公元前585年,米亞人和呂底亞人在小亞細亞進行了一場長達30年之久的戰爭,惡戰無休無止,民不聊生。為了製止這場戰爭,一個叫泰勒斯的大科學家利用當時人們對日食這一自然現象缺乏科學認識的特點,特意編了一個“謊言”說:“上帝對這場戰爭已經厭倦之極,將用黑影遮去太陽的光輝,以警告你們。”就在這年5月25日,日食果然如期發生了。日食來臨之際,交戰雙方處在一片黑暗之中,士兵們驚恐萬分,紛紛丟下手中的武器沒命地逃跑,以躲避上帝的懲罰。日食過後,交戰雙方簽訂了永不再戰的協議。當時人們對日蝕的現象很不了解,認為這是怪物要吞食太陽,或是以為上天因為人類的過失要懲罰人類,對這種現象既敬又怕。泰勒斯以一個明智的日食預報,製止了一場戰爭,拯救了兩個民族,也創下了一個世界天文學之最——最早的日食預報。

  泰勒斯(公元前624-547年)出身於貴族家庭,他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那裏受教育。10多年後,他便超過了給他授業的老師,而以學識淵博,富於獨創的思想聞名於希臘。他所生活的愛奧尼亞地處小亞細亞西端地中海沿岸,與巴比倫和埃及極為接近,因此,最先受到巴比倫和埃及天文學的影響,成為希臘文化的發祥地。泰勒斯在與巴比倫人和埃及人的接觸中,學到了許多天文學知識,創立了愛奧尼亞學派。他將巴比倫和埃及的天文學介紹到希臘,並把巴比倫的天文學與埃及的幾何學結合起來,為希臘天文學注入了新的血液,為“觀測與計算相結合”的古希臘觀測天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泰勒斯生活的時代,人們把一切自然現象都看成是神的創造,神的安排。然而泰勒斯卻不信神,主張破除迷信,從自然現象中去尋找真理,認為整個自然是可以用知識和理性來解釋的,並不是神的意誌。比如對太陽直徑的認識,那時的人憑自己的直觀認為,太陽的直徑也就是一尺左右。泰勒斯運用他所學得的天文知識,經長年累月的觀察、思索和計算,提出太陽的直徑非常大,是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這個數字比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太陽直徑139萬公裏隻略差一點。

  泰勒斯還有一些天文學方麵的著名論述,他認為恒星是由火組成的;月亮的光是從太陽光反射的,月亮在合朔時之所以看不見,是太陽光被遮蔽的緣故。他不僅知道黃道和赤道是兩個基本平麵,還能指出小熊星座等的位置。他也是將世界上最早的一種太陽曆——古埃及曆法介紹到希臘,使希臘從此有了比較精確的太陽曆的第一人。

  泰勒斯的宇宙觀也與當時的傳統看法不同,當時的人相信“天圓地方”,地的下邊有四條腿或一根大柱子支撐著。泰勒斯以自己的觀察首次提出了“地圓說”,他認為地是扁圓形的,像個盤子。這個地“盤”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和一切星辰都圍繞著它轉。還認為,水是世上萬物的基礎,是世界最初的物質實體。大地的周圍被水包圍著,圓圓的天穹在遠處與海水相接,這些說法在今天看來顯然有些荒謬可笑,但在當時,敢於否定“地方說”,提出“地圓說”,無疑是一個進步。

  泰勒斯在天文學上的種種建樹,完全是憑目測和學得的知識而來的。他這種勇於在大自然中探索、敢於破除迷信、向傳統觀念挑戰的精神,實在為我們後人所歎服,人們讚譽泰勒斯是歐洲史上第一個天文學家。

  泰勒斯的成就不僅限於天文學方麵,在數學、農學方麵也有很深的造詣。因此,歐洲人又稱他為“科學之祖”,並流傳著有關他的許多有趣的故事。泰勒斯巧用知識智鬥商人就是一例。

  有一天,泰勒斯穿著一身破舊的衣服走過集市,一個商人嘲笑他說:“泰勒斯先生,人家都說你學識淵博,可你的知識又能給你帶來什麽呢?是金子,還是麵包?”泰勒斯對他的話,並不生氣。回去後,泰勒斯運用他豐富的天文、數學和農業知識,經過周密地觀察和計算,預測到下一年的油橄欖定能獲得豐收。於是,他趁冬天租橄欖榨油機很便宜,將附近的榨油機都租了下來。

  第二年,油橄欖果然豐收了。商人們收購了大量油橄欖,急需榨油機,可榨油機全被泰勒斯租去了。商人們都擠到泰勒斯那裏要求租榨油機,那個曾嘲笑過泰勒斯的商人也在其中。泰勒斯看到那個商人,走過去對他說:“高貴的富翁,看到了吧?你知道我的榨油機是哪來兒的嗎?告訴你,就是我用你瞧不起的知識搞來的!我追求的不是幾個錢,而是知識。知識比你的金子要寶貴得多,它是無價之寶,是最偉大的力量。”那商人滿麵羞愧,無言以答。

  泰勒斯一生還作過許多有價值的事。他通過對尼羅河定期泛濫的研究,總結出精辟的數學理論;他不借任何儀器,能推算出一年365天等等。泰勒斯幫助人們做了不少事情,希臘人都稱頌他為科學賢人。

  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出身於古希臘一個富豪之家,從小受到良好的貴族教育。年輕時前往東方幾大文明古國求學,巴比倫的古老文化、印度的佛教、埃及的幾何學,都對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不惑之年時,他回到祖國希臘,創建了畢達哥拉斯學派。

  與愛奧尼亞學派的物質哲學不同,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是形式哲學。認為世界上一切都可以從宇宙間數的和諧性和簡單性中尋找到答案。這種使科學數學化的哲學啟迪著後人對宇宙的認識。無論是文藝複興之後,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還是近代和現代科學的原子序數說、量子理論、萬有引力是局部時空的特殊表現說等,都可以從中看到畢達哥拉斯學派哲學的影響。

  畢達哥拉斯受印度佛教玄奧精神的影響,對數格外崇拜。認為世界的本原既不是巴比倫人和埃及人說的水、空氣和土;也不是愛奧尼亞學派的阿那克西曼德在此三元素基礎上又加上火而形成的四大元素,而是數。數支配著世界,自然界中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是由數決定的,必須服從數的和諧。他在對數的研究中發現,將1、2、3、4相加,恰恰等於10,便認定“10”是最完美的數字。

  他在研究弦長和音律的關係時又發現,用3條弦發出某1個樂音以及它的第5度音、第8度音時,這3條弦的長度之比為6:4:3.總之,隻要符合簡單的整數比的弦長,就能發出和諧動聽的樂音來。這一發現使他對宇宙間數的和諧深信不移。於是,他將這完美的“10”和使音調和諧的整數比運用於對天體的思考:天上運動的發光體必然是10個;這10個天體與宇宙間所有的天體一樣都圍繞著宇宙中心火運行,它們與宇宙中心火之間的距離也是符合音樂要求比例的,就像一曲“天體音樂”,和諧、永恒。盡管畢達哥拉斯是從唯心觀點出發,誇大了抽象的“數”的作用,但是他把數學與天體運動、物理現象等聯係起來,從數及其關係中第一個真正揭示了宇宙的規律,這就是宇宙的和諧。

  畢達哥拉斯學說對後人有深遠影響的學說還包括宇宙係說。該說認為,球形在一切幾何立體中最完善,所以地球、天體和整個宇宙都是圓球形的。其中,證明地球為球形可以說是畢達哥拉斯對天文學的一大貢獻。

  畢達哥拉斯學派還認為圓是最完善的幾何圖形,所以,宇宙中各種物理都作均勻的圓周運動。這個假設統治了西方天文學界長達2000多年長之久,甚至連哥白尼也未能擺脫它的束縛。直到1609年這個“完美的圓形天體運行軌道”才被德國人開普勒砸碎,以“橢圓形軌道”取而代之。

  畢達哥拉斯去世後,他的門徒們繼續致力世界本原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學者是阿那克薩哥拉(公元前500-428年)。

  大約在公元前460年阿那克薩哥拉遊學到當時希臘的文化中心——雅典,作了近30年的雅典知識界領袖。但他卻是個不受雅典執政者歡迎的人,生活窮困潦倒,還險些丟了性命。這是為什麽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