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
益者三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有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心得”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實的人交朋友、與見多識廣的人交朋友,有益處;與走邪門歪道的人交朋友、與讒媚奉迎的人交朋友、與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有害處。”
“故事”
黃霸(?—前51),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漢大臣。
夏侯勝,字長公,東平(今山東汶上附近)人,西漢著名經師,《今文尚書》學的開創人。
公元前72年,漢宣帝提議為漢武帝創廟樂——宗廟武樂,來頌揚他的功德。讓大臣們展開“討論”。結論隻有一個:應該依照皇帝的命令辦事。因為群臣裏,奉迎巴結的有,膽小怕事的有,不負責任的有。都人雲亦雲,隨聲附和。有歧義嗎?有。唯獨夏侯勝說:“漢武帝雖然有擴大疆土的功勞,卻為此陣亡很多將士,耗盡了國家的人力物力。疆土穩定,他又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使得徭役繁重,百姓流離失所。他對人民沒有什麽恩惠,不應該為他創廟樂。”
大臣們聽了夏侯勝的話,都非常害怕,為避免自己受到牽連,聯名上書舉報,說:“夏侯勝對皇上旨令妄加評論,對先帝肆意詆毀,實屬大逆不道,應予治罪!”夏侯勝聞之,毫無懼色,正言道:“直言不諱,君子之行,隨聲附和,小人作為。我即言明,死而無憾!”
群臣愕然。丞相長史黃霸挺身而出。黃霸盡管平時與夏侯勝很少往來,但今天聽了夏侯勝的諍諍之言,看到他凜然正氣,十分敬佩,立時將他視為知己。便上前和夏侯勝站在一起,拉著他的手說:“先生也道出了我的心思,我願與知己者共同赴死!”頓時,相知恨晚。
創廟樂的事定下來了,而夏侯勝卻因犯詆毀罪被抓進了監牢,黃霸也因犯縱容罪入了獄。在獄中,他們談國事,肝膽相照;議家事,情投意合。黃霸想向夏侯勝學《尚書》,夏侯勝認為早晚要赴死,拒絕了他。黃霸說:“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也永沒有遺憾了。”夏侯勝非常欽佩他的觀點,便答應了他的請求。寒來暑往,兩個春秋過去了。他們對《尚書》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
後來他們怎樣呢?他們沒有死,竟雙雙出了獄。大家都非常敬佩他們那種“交友貴相知”的精神。
益者三樂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逸遊、樂宴樂,損矣。”
“心得”
孔子說:“有益的愛好有三種,有害的愛好有三種:愛好禮樂、愛好稱讚別人的優點,愛好廣結善友,有益處;愛好放蕩、愛好閑逛、愛好大吃大喝,有害處。”
“故事”
呂岱,字定公,海陵(江蘇省泰州市)人,三國時孫吳的將領。呂岱一生屢立戰功,80歲時還統兵作戰,享年96歲。呂岱不僅以年高領兵出名,更以誠選益友著稱。
呂岱的益友是徐原。呂岱很早就認識了吳郡的徐原。幾次聽徐原慷慨陳詞,覺得他是富有正義感的人。後來又經過不斷地接觸,發現他誌向遠大,才略非凡。便同他交了朋友。呂岱知道徐原家境貧寒,就帶衣物去看望。呂岱認為徐原可成大器,就經常同他促膝談心,激勵他盡忠報國。
在呂岱推薦下,徐原做了官。因為主持正義、又有才能,很快就提拔為監察政務的侍禦史。徐原為人心忠膽壯,有話直說。對呂岱更是毫不客氣。隻要呂岱做事不妥,他就前去勸阻。當麵批評,毫不講情麵。語言苛薄,不管你能否接受得了。呂岱呢,認為這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他把徐原看成是一麵不可多得的鏡子。他從這麵鏡子裏看到了自己的形象,知道了哪是是,哪是非,避免了很多大的過失。有人不理解地對呂岱說:“徐原對您太不留情了,虧您推薦了他!”呂岱感歎地說:“這正是我尊重徐德淵(徐原)的緣故啊!”
徐原去世了,呂岱哭得十分悲痛。對勸他的人說:“孔子說:‘益者三友……友直(正直的人),友諒(誠實的人),友多聞(見識廣博的人)……’徐德淵才真正是我呂岱的益友啊!他死了,我還能從哪裏聽到自己的過失呢!”
後世人常讚美呂岱和徐原的真摯友情。
君子有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心得”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戒: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女色;年壯時,血氣正旺盛,要戒爭鬥;年老時,血氣已衰落,要戒貪婪。”
“故事”
石勒(274-333),字世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戰國時期後趙的第一任國王。
當初,石勒家裏很窮,替人耕田。武鄉一帶興種麻織布。收獲後,麻杆要放在漚麻池裏漚。漚過的麻杆,容易剝離,且又十分柔軟。鄰居李陽與石勒同使一個麻池。二人都很年輕,常常為了漚麻的事發生口角,以至毆打。每次都是鼻青眼腫,遍身泥水。鄉親們也無可奈何他們。
後來,石勒被抓了壯丁,從此杳無音信。石勒走後,李陽常常去照顧他年老的父母,搶累活髒活幹,可以說無微不至。
一天,有人來告訴李陽,說:“石勒已經當上趙國國王,都在襄國(今河北邢台)建都了,還要請當年的父老鄉親到襄國去敘舊呢!”末了又說:“石勒已經派人來了!”李陽聽了,吃驚非小。想起當年的事,惴惴不安。心想:這回可完了,趕快逃跑吧!又一想:跑到哪也逃不出國王的手掌心啊!不如看看風聲再說。就跟隨著鄉親們去襄國了。
到了襄國,李陽徘徊在趙王宮殿前,不敢進去。鄉親們也為他捏了一把汗,隻好先進去了。石勒見了鄉親,噓寒問暖,十分親熱。當問到李陽時,鄉親們吞吞吐吐地說:“他有心事,不敢進殿!”石勒聽了,哈哈大笑,道:“李陽是個好人,理應請到。至於當年,屬於孩兒們之間的區區小事,早已化為烏有了。你們想,一國之君怎能如此心地狹窄,容不得人?連李陽都能不記前嫌,精心照顧我年老的父母,難道我連他都不如嗎!”石勒連忙詔見李陽,設宴款待,同他歡飲。拉著他的手說:“我從前挨夠了你的硬拳頭,你也嚐夠了我的毒巴掌,今天也該和好了!”說完哈哈大笑。李陽也會心地笑了。
石勒留下李陽,任他為參軍都尉。
李陽、石勒都能不記前嫌,寬厚待人。然天子不記布衣之仇者,能有幾人哪!
君子有三畏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心得”
孔子說:“君子有三件事要敬畏: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大人物、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自然規律因而也就不敬畏自然,不尊重大人物,戲侮聖人的言論。”
“故事”
西漢建立初始,仍沿用秦代曆法,即顓頊曆。至漢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前105),曆經100餘年,誤差積累已很明顯,出現朔晦月見等實際月象超前曆譜的現象。另外,按當時的推算,元封七年(前104)十一月甲子日的夜半,恰逢合朔和冬至,合乎曆元要求。於是,太史令司馬遷等人上書建議改曆。漢武帝同意,並下詔廣泛征聘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在同鄉譙隆的推薦下,從四川來到京城長安參加改曆工作。
在改曆過程中,曾發生激烈的爭論。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與鄧平和唐都等20多人以及官方的公孫卿、壺遂和司馬遷都各有方案,相持不下,最後形成了18家不同的曆法。經過仔細比較,漢武帝認為落下閎與鄧平的曆法優於其他17家,遂予采用,於元封七年頒行,並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因而新曆又稱為太初曆。
太初曆在行用後,受到包括司馬遷、張壽王等人的反對,張壽王甚至提議改回到殷曆。然而孰優孰劣,還要以實測為準。為此朝廷組織了一次為期3年的天文觀測,同時校驗太初曆和古六曆的數據,結果表明,太初曆更為符合天象。從此太初曆便站穩了腳跟,而且一直使用了將近200年(前104~84)。為表彰落下閎的功績,漢武帝特授以侍中之職,落下閎卻辭而不受,隱居於落亭。
太初曆仍用十九年七閨的置閏法,但取294381日為一朔望月,由於分母為81,所以太初曆又稱八十一分法。它在很多方麵超越顓頊曆,歸納起來主要有:
太初曆采用夏正,以寅月為歲首,與春種秋收夏忙冬閑的農業節奏合拍。
太初曆規定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在二十四個節氣中,位於奇數者,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又叫做中氣。凡陰曆月中沒有遇到中氣的,其後應補一閏月。這種方法顯然要比以前的年終置閏法更為合理。
為製曆需要,落下閎親自製造了一架符合他渾天觀點的觀測儀器,即渾儀。據推測,落下閎的渾儀由赤道環和其他幾個圓環同心安置構成,直徑8尺。有的環固定,有的則可繞轉,還附有窺管以供觀測。
通過實際天文觀測,並參閱曆代積累的天文數據,太初曆第一次記載了交食周期,為135個朔望月有11.5個食季,即在135個朔望月中太陽通過黃白交點23次,可知l食年=346.66日,比現代測量值大不到0.04日,循此規律可預報日月食。太初曆所測五星會合周期與現代測定值比較,誤差最大的火星為0.59日;誤差最小的水星,相差僅僅0.03日,已屬不易。另外,作為基本數據,落下閎測定的二十八宿赤道距度(赤經差),一直沿用到唐開元十三年(725),才被一行重新測定的值所取代。
可以說太初曆具備了後世曆法的主要要素,如二十四節氣、朔晦、閏法、五星、交食周期等,是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曆法。
出於政治原因,太初曆的朔望月數值特意附會81這個數字,使得精度反而低於顓頊曆。
君子有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心得”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事情要考慮:看要考慮是否看清楚了、聽要考慮是否聽清楚了、臉色要考慮是否溫和、表情要考慮是否謙恭、言談時要考慮是否忠誠、工作時要考慮是否敬業、疑問時要考慮請教、憤怒時要考慮後患、見到好處時要考慮道義。”
“故事”
子貢有一次向孔夫子請教,問:“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請教一個問題:為什麽君子以玉為貴而以美石為輕呢?難道是因為玉少而美石多的緣故嗎?”孔子回答道:“不是因為玉少才以它為貴,美石多就輕賤它。往昔的時候,君子將自己的德行與美玉的性質相比,玉石溫和、潤澤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紋理細密而又堅實,就好像君子的智慧,心思細膩、縝密,處事周全;當玉石摔碎後,雖然也有棱角,卻不尖銳,不會傷人,如同君子之義,正直剛毅,卻以仁愛存心,念及一切;垂掛著的時候,好像要跌落下來的樣子,象征著君子的謙下恭謹,有禮有度;敲擊它的時候,會發出清澈激昂的聲音,最後則嘎然而止,與音樂的性德相似;雖然有斑點,但不會因此而遮掩它的優點,縱然它很美,斑點也如此顯而易見,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飾;另外,玉的色彩從各個方麵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裏如一,縱在暗室,也誠信不欺;它晶瑩透亮猶如白虹,與天的白氣相似,這是與天相配,與天道相應;而玉的精神可見於山川之中,如‘玉在淵則川媚,玉在山而草澤’,所在之處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風,涵容萬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時,手執玉石所製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禮,如君子之德,無須假借外物顯示,自然德風暢然。天下無不以美玉為貴,這是道的顯現。如《詩·秦風·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我想念著他啊,他的君子作風,就如同溫潤的美玉一樣。所以君子以玉為貴,它所顯出的‘仁、智、義、禮、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風啊!”
堯曰
尊五美,屏四惡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心得”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從政呢?”孔子說:“尊五美,去四惡,就可以從政了。”子張說:“什麽是五美?”孔子說:“官員應該給群眾實惠而不浪費財政,讓群眾辛勤工作而無怨很,想經濟繁榮而不貪圖錢財,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子張說:“怎樣才能給群眾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孔子說:“做有益於人民的事,給人民以實惠,不就是給群眾實惠而不浪費財政嗎?製定利國利民的計劃讓群眾去建設,誰會怨恨?經濟繁榮的目標得到實現,還有什麽可貪圖?君子不管人口多少、不管年齡小大、都尊重他們,不就是平易近人而不驕傲自大嗎?君子衣冠整齊,注重儀表,莊重嚴肅,人人見了都很敬畏,不就是威武嚴肅而不凶猛可怕?”子張說:“什麽是四惡?”孔子說:“不加教育就要逮捕叫做虐待,不看原因隻苛求成功叫做暴戾,不看時間隻限期完成叫做害人。同樣要獎勵先進,卻出手吝嗇叫做小氣。”
“故事”
公元715-716年,即唐玄宗開元三、四年間,河南、河北、山東一帶發生蝗災,它來勢凶猛,每當蝗蟲飛來時,成群的蝗蟲,鋪天蓋地,遮天蔽日,蝗蟲的浪潮滾過後,莊稼都被吃光。
這時,唐玄宗在被稱為“救時宰相”的姚崇等人的輔佐下,正準備勵精治國,可這場巨大的蝗災,無疑給他們的治國大業帶來困難,也使廣大百姓遭受到無法想象的災難。
本來,滿朝百官應帶領百姓殺蟲滅災,但是,由於他們缺少科學知識,又有“天命論”的思想,所以大家認為:這是天降的災禍,人是無法抗拒的,故而,人們都燒香求神,祈求上天顯靈祛災,卻不敢撲殺噬食禾苗的蝗蟲,人們眼見莊稼被吃掉而無一點辦法,滿朝官員更是束手無策。
這時,被世人稱為“救時宰相”的姚崇,心中非常著急,為了百姓的生活,為了朝廷的大業,他不顧某些大臣的反對,上奏唐玄宗,主張快速滅蝗。他說,蝗蟲不除,百姓必要遭殃,還要影響朝廷的穩固。他建議要馬上派出撲蝗使,到各地督促辦理這項大事。
姚崇(651-721年)字元之,硤石(今三門峽)人,曾得到武則天的賞識。他為人正直,崇尚氣節,秉公陳言。他的仕途不是一帆風順的,唐玄宗即位後,他又被提做宰相,因為他一心為公,正直無私,被世人稱為“救時宰相”。
唐玄宗非常信任他,就準了他的奏章,讓百姓盡快撲滅蝗蟲。但是,一些官員仍是執迷不悟,其中汴州刺史倪若水就是如此,他不撲蝗除害,還以“除天災者當以德”為由強詞奪理。姚崇知道後,非常氣憤,正言指出:看著蝗蟲肆虐,吃掉百姓辛辛苦苦種出的禾苗,而不心痛,可恨!今後百姓因無糧而食,流離失所,逃難四方,這又是更悲慘的災難,這難道就是為官者應該做的事情嗎?姚崇又說:身為朝廷大臣,就要替百姓著想,百姓的生活有了保障,大唐江山才會穩固。
在姚崇的勸導下,倪若水終於組織百姓除蝗了。很快蝗災被控製住了,蝗蟲被撲殺了許多,大約有十四萬擔。百姓的不安情緒很快也被消除了。倪若水在事實麵前信服了姚崇,佩服這位宰相。可是朝廷中仍有一些人心有餘悸,認為前人沒有做過,害怕引出什麽禍亂來。更有好心的朋友勸阻姚崇,讓他三思,以免丟掉官職。姚崇則坦然地說:過去沒人做的,並不說明我們不能做,北魏、後秦時代也有過蝗災,人們也不敢撲殺,結果餓死許多百姓,國家的穩固也受到影響,至於我的官職,這算不了什麽,如果沒有百姓的信服,沒有他們的安定、富庶的生活,我這個官職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呢?如果我們大唐江山都沒有了,那我這個官職,難道還會有嗎?現在,百姓、江山社稷處在災禍之中,我們不應隻想著自己,不然我們會失掉他們的信任的。蝗蟲是災禍,一定要撲殺,老天也幫不了我們。對於出現的禍亂,我來承擔責任,隻要是為公、為民,我死不足惜。
姚崇的這一番人情入理,動人心肺的語言,深深地感動了唐玄宗,也感動了滿朝大臣們,大家被他的一心為公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百姓們聽說了這些後,更是敬重這位救時為民的宰相了。唐玄宗更是把他當做自己的心腹大臣,也更加信任他了,唐玄宗親自擬旨委以重任,並讓他全權負責滅蝗的事務。
終於,在姚崇的督促下,平息了各地的蝗災。從此,人們更加敬佩這位一心為公,替百姓辦事的宰相了,而“救時宰相”的美稱也傳揚得更廣、更遠了。
二孟子
《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是戰國時孟子與其弟子萬章等著。
《孟子》的思想主體是倫理政治學說,其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的文化規範——仁、義、禮、智的萌芽和根本。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人性是本善的,但從實際上看,人們處事並不能完全符合仁義標準。本章把《孟子》部分適合當今青少年學習的章節進行討論,更有利於青少年的修養。
仁者無敵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裏;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裏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製梃以達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譯文”
惠王說:“從前我們晉國,全天下都沒有誰強過它,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這時候,東邊被齊國打敗,連我的大兒子都死掉了;西邊喪失了七百裏土地給秦國;南邊又受楚國的侮辱。我為這些事感到非常羞恥,希望替所有的死難者報仇雪恨,我要怎樣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說:“隻要有方圓一百裏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歸服。大王如果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深耕細作,及時除草;讓身強力壯的人抽出時間修養孝順、尊敬、忠誠、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長,出門尊敬長輩上級,這樣就是讓他們製作木棒也可以打擊那些擁有堅實盔甲銳利刀槍的秦楚軍隊了。因為那些秦國、楚國的執政者剝奪了他們老百姓的生產時間,使他們不能夠深耕細作來贍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子、兒女東離西散。他們使老百姓陷入深淵之中,大王去征伐他們,有誰來和您抵抗呢?所以說:‘施行仁政的人是沒有敵人的。’大王請不要疑慮!”
“故事”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行“仁政”而統一天下。他四處遊學,曾對梁惠王說:“仁者無敵。”但沒有被梁惠王采納。
孟子灰心失意地回到家鄉,開始收徒講學。他收的弟子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大。《孟子》一書就是由他的學生萬章、公孫醜等參與而寫成的。
有一次,孟子被齊宣王召見商量國策,齊宣王問他:“商湯流放了夏桀,而周武王去攻打商紂王。這桀和紂是國君,而湯和武王是臣子,臣子殺掉國君,這樣做對嗎?”孟子回答說:“破壞仁愛的人就叫賊,毀掉道義的就叫殘。這些破壞仁義道德的殘賊之人,我們就叫他們獨夫。所以我認為武王殺死的不是什麽國君,而是獨夫紂。既然是獨夫,人人可以殺他,更何況殺死紂王的又是武王這樣聖明的人呢?”孟子的回答令齊宣王很滿意,認為孟子的思想可以指導他治國安邦,便拜他為客卿。從此,齊宣王有什麽問題就去請教孟子,齊國也一天天地強大起來。
良心須得培養
孟子曰:“牛山之木嚐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蘖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嚐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複,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嚐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
“譯文”
孟子說:“牛山的草木曾經很茂盛、美麗啊!但因為它就在大國的近郊,人們常拿著斧頭之類的工具去砍它,草木還能長得茂盛美麗嗎?這座山的草木在日夜裏滋生、繁殖,在雨露裏潤澤、吸養,並非沒有枝芽生長出來;可是牛羊又隨著在那兒被放牧,所以就變成那樣地光禿禿了。人們看到牛山光禿禿的樣子,就認為這兒不曾長過草木,這那裏是牛山的本性呢?存在某些人的身上,難道沒有仁義的心靈嗎?他們之所以喪失了善良的本心,也就好像斧頭對於草木一樣。天天去砍伐它們,草木(心靈)還能夠茂盛、美麗嗎?他們在日裏、夜裏滋生、繁殖,在天亮時所產生的清明之氣,喜好、厭惡(其實)和一般人相差並不遠,而他們在白天的所作所為,又把它禁錮、消滅了。如果一再地把它禁錮消滅的話,那麽(到最後)連夜裏的清明之氣也不能夠保存了。當他連夜裏的清明之氣也都不能夠保存的話,那麽他就會和禽獸相差不遠了。當人們看他像個禽獸的時候,便以為他本來就沒有善良的材質,這那裏是人的真實情況呢?所以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滋養,沒有什麽東西是不會生長的;(相反地)如果失去適當的滋養,沒有什麽東西是不會消滅的。孔子說:‘把握得住,就能夠存在了;舍棄掉,就會消失。出出入入,沒有一定的時間,也不知道它的去向在那兒。’這話指的大概就是人心吧!”
“故事”
春秋時期,齊桓公(小白)還沒有當上齊國國君的時候,曾在莒國避難,他的哥哥公子糾在魯國避難。後來,管仲幫助公子糾同小白爭奪君位,並曾經射中小白的帶鉤。桓公即位後,就派人把管仲從魯國押解回齊國。
管仲被押解著從魯國到齊國去,半路上又饑又渴,路過綺烏這個地方的時候,到主管邊防的地方官吏那兒去討點飯吃。那個官吏就跪下來給他東西吃,對他非常恭敬。官吏偷偷裏對管仲說:“如果您到了齊國能夠活下來,還受到齊國的重用,您將怎樣報答我呢?”管仲回答道:“如果真像您說的那樣,我就任用賢能,論功行賞。我又能怎樣來報答你呢?”那個官吏聽了這話以後,非常佩服管仲。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子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譯文”
孟子說:“每個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理。古代賢明的君主有同情他人的心理,於是發展為同情他人的政策。憑著同情他人的心理,實行同情他人的政策,治理天下就像在手中運轉東西一樣容易。之所以說每個人都有同情他人的心理,依據是每個人突然發現一個小孩將要跌入井,都有驚駭痛惜的心情。這種心情的產生,並不是他要同這個小孩的父母結交,不是為了在鄰居和朋友中博取名譽,也不是厭惡這個小孩的哭聲才如此。”
“由此看來,一個人如果沒有同情憐恤之心,不配做人;沒有羞恥好惡之心,不配做人;沒有推讓謙虛之心,不配做人;沒有明辨是非之心,不配做人。同情憐恤之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好惡之心,是義的開端,推讓謙虛之心,是禮的開端;明辨是非之心,是智的開端。”
“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身體有四肢一樣。有這四種開端而自認為無能力的,是自暴自棄的人;他的君主有這四種開端而認為君主無能力的,是暴棄君王的人。凡是具有這四種開端的人,如果知道將它們發揚光大,就如同剛剛點燃的火必成燎原之勢,如同剛剛噴湧的泉水必將匯為江河。如果能夠發揚光大,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發揚光大,連贍養父母也不能夠。”
“故事”
殷仲堪是東晉時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縣東北)人。
在晉孝武帝時,殷仲堪擔任荊州刺史時,正遇上水災歉收,他吃飯通常隻是五個碗盤,此外沒有其他菜肴。飯粒掉在盤中或席上,總是撿起來吃掉。這樣做,雖然意在為人表率,也是因為他本性真誠、質樸。他常常告誡子侄們說:“不要因為我擔任一州的長官,就認為我會拋棄平生的誌向,現在我堅守心誌,毫無改變。貧窮是讀書人的常態,怎麽能登上了高枝,就丟掉他的根本呢!你們要記住我的話!”
施教必重規矩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誌於彀;學者亦必誌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譯文”
孟子說:“羿教人射箭,總是期望把弓拉滿,學的人也總是期望把弓拉滿。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藝必定依照一定的規矩,學的人也就必定依照一定的規矩。”
“故事”
北宋時,有一著名的畫家,名叫孫知微。有一次,成都壽寧寺請他為寺院畫一幅《九曜圖》,他畫好草圖以後,因為有事外出,就把弟子們找來,說:“這幅畫的輪廓我已經畫好了,剩下著色的工作,你們幾人接著做吧,一定要認真做好。”
老師走了以後,弟子們爭先恐後地準備上色,可是,忽然發現圖中水星菩薩的侍從童子手中拿的水晶瓶是空的。一個學生說:“老師平時畫瓶,總要在瓶上畫一束鮮豔的插花,這一次可能匆忙當中忘了畫上,我們給補上吧。”大家都一致讚同他的意見,於是,他就在水晶瓶上很用心地畫上一枝粉紅色的蓮花。
第二天,孫知微歸來。當他看到水星菩薩的侍從捧的瓶子中居然冒出一朵蓮花時,氣憤得吼叫起來:“道經》中說,這水星菩薩的水晶瓶不是插花用的,而是用來鎮妖伏水的寶貝。瓶中根本就沒有什麽花草,如果添上花,它就不是神物而是一隻普通的花瓶了。你們這是弄巧成拙啊!”
弟子們一個個都嚇得不敢吭聲,紛紛低頭認罪。所以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善於思考。
義與利,治與亂之關鍵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裏而來,一定是有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隻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對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能說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隻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
“故事”
張乖崖,北宋時的崇陽縣令。
每天處理完政事,張乖崖都要四處走走。看看銀庫啊,查查糧倉啊,謹防有失。
這天他來到銀庫前,恰巧一個小吏從庫裏走出來。張乖崖一眼就看見小吏的鬢巾下麵藏著一枚錢。張乖崖問:“你鬢巾下麵的錢是哪來的?”小吏毫不在乎地用手一指說:“銀庫裏的!”張乖崖覺得這個人有些蹊蹺,就命他站在門口,自己走進銀庫來。說來湊巧,銀庫中還有一個人。張乖崖用手指著門外問:“這個人我怎麽不認識?”庫裏的小吏答:“是前天高太尉派人送來的,說是他的什麽親戚。”張乖崖說:“哪個高太尉?”庫中小吏答:“是京城會踢球的那個,叫什麽高俅吧。”張乖崖說:“這就是了。這新來的小吏怎麽樣?”庫中小吏答:“不怎麽樣。他嫌您管得嚴。說‘什麽廉潔不廉潔的,哪天我非得好好逗逗這位縣太爺,看他能把我怎麽樣!’這不,剛才看見您走過來,他就故意藏一枚錢在鬢巾下,走了出去。”張乖崖又問:“他還說什麽來?”庫中小吏繼續說:“噢,想起來了。他昨天還說咱們不能犯傻,守著銀庫不能沒錢花,惹出事來我兜著,有高太尉呢!”張乖崖聽了大為震怒,令差吏把鬢巾下麵藏錢的小吏押到堂上去。
來到大堂上,張乖崖問起銀庫裏的話,那小吏把頭一揚說:“我說來著,你能把我怎麽樣?”張乖崖命杖刑伺候。小吏嘲諷地說:“哼!一枚錢就要動刑,諒你隻能動杖刑,不敢問斬!”張乖崖拿起筆判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寫完,令人將這個小吏推出去,親自斬了他。
一天一錢,一千天一千錢。道出了防微杜漸的道理。一錢不止有二錢,一人不止有二人,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國家和人民會蒙受重大損失。
天時不如地利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譯文”
孟子說:“有利的氣候條件和時機不如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不如人心一致。方圓三裏的內城,七裏的外城,敵人四麵包圍攻打它而不能取勝。四麵包圍而攻打它,必定有好的時機和氣候條件;然而卻不能取勝,這是有利的氣候條件和時機不如有利的地理環境。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堅固銳利,糧食不是不充足;拋棄這些而逃走,這是有利的地理環境不如人心一致。”
“所以說,不能憑借疆界來製約民眾,不能仗恃山河險要來鞏固國防,不能依靠武器的鋒利來製服天下。堅持道義的得到的幫助多,失去道義的得到的幫助少。幫助少的到了極點,內外親屬都背叛他;幫助多了的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以全天下都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親屬都反對的人,所以仁德的君主不戰則已,一交戰就取勝。”
“故事”
齊宣王很關心齊桓公和晉文公是通過怎樣的途徑達到稱霸的目的的,於是就問孟子,而孟子卻對他說道德統一天下的問題,齊宣王問:“那需要怎樣的道理呢?”
孟子回答說:“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天下才能統一,這是什麽力量都抵禦不了的。”
“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嗎?”
“可以。”
“你憑什麽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對齊宣王說:“你不忍心殺一條發抖的牛,而下令用一隻羊來代替,這樣的善心就足以統一天下了。百姓都認為您吝嗇,而我知道您是不忍心。不過,百姓說您吝嗇,您也不必奇怪,他們怎麽能體會到你的真正用心是出於仁愛呢?其實從憐憫無罪被屠宰的牲畜來說,殺一頭牛和殺一隻羊,又有什麽不同呢?”
孟子接著又說:“有人向大王報告說:‘我力大無比,可舉起三千斤重的東西,卻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把秋天鳥獸新長的絨毛的末梢看得清清楚楚,卻看不見眼前的一車柴草。’您相信這話是真的嗎?”
“當然不能相信。”齊宣王馬上回答說。
“您的好心使禽獸沾光,而不能使百姓得到實惠。這到底是什麽原因呢?其實,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沒見到一車柴草,是沒有用眼睛去看的緣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願施恩惠的緣故;所以,您不用道德來統一天下,是您不願意這樣做,而不是不能這樣做。”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候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和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候就恐懼,一安居下來,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樣的人怎麽稱得上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製嗎?男子舉行冠儀式時,由父親加以訓導;女子出嫁時,由母親加以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夫家裏,一定要恭敬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意旨。’以順從為宗旨,是女子的準則。”
“至於男子,住在天下寬廣的住宅裏,站在天下正確的位置中,走在天下光明的道路上。誌願實現時,帶領民眾和自己一起走正道,誌願不能實現時,獨自遵循正確的道路。富貴不能使自己腐化墮落,貧賤不能使自己改變誌向,威武不能使自己屈服變節,隻有這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大丈夫。”
“故事”
漢武帝時派中郎將蘇武為正使、副中郎將張勝為副使,帶著助手常惠和一百多名士兵,以及許多金銀綢緞等禮物,護送以前扣留下來的全部匈奴使者,出使匈奴。
蘇武到了匈奴,把匈奴使者交還給了單於,並且送上禮物。匈奴單於見漢朝送來那麽多禮物,反而驕橫起來。蘇武為了維護雙方的友好,盡量耐著性子跟單於打交道,準備完成任務後,好快點返回漢朝。正在蘇武準備回漢朝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原來,早在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漢朝使者衛律投降了匈奴,並且死心塌地地為單於出謀劃策。衛律的部下有個叫虞常的人,是個忠於漢朝的血性漢子。他本來認識蘇武的副使張勝,就暗地和張勝商量除掉叛徒衛律。張勝很讚成虞常的打算,並資助了他一些財物。但計謀被泄露,虞常被單於逮捕,交給衛律處置。
衛律把虞常殺死,以此來威脅蘇武。張勝害怕了,跪下投降,並承認了與虞常同謀。於是,衛律勸蘇武投降,他舉著寶劍對蘇武說:“你不投降,我就殺了你!”蘇武麵不改色地迎上去說:“你膽敢殺了我,漢朝定會發兵踏平匈奴,你會死無葬身之地。”衛律看蘇武那樣鎮定,知道用武嚇不倒他,隻好向單於報告。單於聽說蘇武這樣堅定,就更希望他投降,便讓衛律去勸蘇武投降。
蘇武聽衛律讓他投降匈奴,怒氣衝衝地說:“衛律你這個無恥之徒,你做了漢奸,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還有什麽臉麵來同我說話。”
衛律碰了一鼻子灰,隻好向單於報告。單於便把蘇武下了地窖,不給他飲食,逼他屈服。蘇武忍饑挨餓,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餓了,就扯一些皮帶、羊皮片什麽的啃著充饑。
過了幾天,單於見折磨他也沒用,隻好把他放出來,說要封他為王,蘇武說什麽也不答應。單於隻好又把他送到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邊去放羊,還說:“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公羊怎麽能生小羊?這麽說無非是想把蘇武長期監禁罷了。
蘇武到了北海邊,身旁什麽人都沒有,和他做伴的隻有那一群公羊和那根代表漢朝的旌節。蘇武拿著那根旌節從不離手,連晚上睡覺也摟在懷裏,他總想著有一天,拿著旌節回到自己的國家。凍餓練就了他錚錚硬骨,蘇武在北海一待就是十九個年頭。
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匈奴又跟漢朝進行議和。漢朝提出要求說要放回蘇武等被匈奴扣押的漢朝使者。蘇武出使的時候,是個四十歲左右的壯年漢子,他在匈奴度過了十九年異常艱苦的歲月,回來已經是個須發全白的老年人了。他堅強不屈,不怕磨難,永不失節的非凡事跡,轟動了朝野上下,不論是做官的,還是普通老百姓,一提起蘇武的名字,沒有一個不欽佩的。
性無善無不善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幹。’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譯文”
公都子說:“告子說:‘人性無所謂善和不善。’有人說:‘人性可以使它善良,也可使它不善良;因此周文王周武王為政,百姓便趨向善良;而周幽王周厲王為政,百姓便趨於橫暴。’也有人說:‘有些人本性善良,有些要本性不善良;所以堯這樣的聖人為君,卻有象這樣不好的百性;而瞽瞍這樣不好的人做父親,卻有舜這樣的好兒子;紂是那樣暴虐無道,作為侄兒,又當了國君,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幹這樣的賢臣仁人。’您現在講‘人的本性善良’,那麽他們說的都錯了嗎?”
孟子說:至於上麵這些人的本性,是可以使它善良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人性善良。至於人有些人不善良,不能歸罪於他的天性。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屬於仁;羞恥之心,屬於義;恭敬之心,屬於禮;是非之心,屬於智。仁義禮智,並不是由外界賦予我的,而是我本來就具有的,隻不過未曾思索探求罷了。
所以說,‘隻要探求,就能得到;一旦放棄,便會喪失。’人與人之間有的相差1倍、5倍甚至無數倍,原因就在於沒有充分發揮他們的天性。《詩經》說:‘上天生育眾民,事物都有法則,人人自有常性,追求美好品德。’孔子說:‘作這首詩的人,很懂得這個道理啊!所以萬事萬物必有一定法則,順應自然法則、充分發揮人的天性,那麽大家都會追求美好品德。’
“故事”
商紂王是帝乙的兒子,名字叫辛,他是商朝的最後一位國君,史書稱他為帝辛。“紂”是暴虐無道的意思,稱他為“紂王”可見後人對他的憎恨。
紂王殘暴無道的行為,可真是擢發難數。
紂王即位後,大修離宮別館,宮殿的房屋用黃金做梁柱,用玉石做門,他還在宮內建造了一座高達十丈、富麗堂皇的鹿台。這鹿台比夏桀的瑤台還要闊氣。他還在宮內建造了一座酒池,裏麵裝滿了醇酒,那酒池可真大,據說能在酒池裏行船呢;又在酒池旁豎起了許多根柱子,柱子上掛著一條條烤得香噴噴的熟肉,遠遠看去如同肉的林子,所以稱它為“肉林”。
紂王在討伐蘇氏時得到一名美女,她的名字叫妲己。妲己長得貌如天仙,紂王一見到她就像被攝了魂兒。妲己不僅長得妖嬈,而且極有心計,紂王對她言聽計從,妲己便乘機幹預朝政。據現有的文字記載,妲已是中國曆史上幹政的第一位婦人。
有美酒,有豔婦,紂王沉溺於醇酒婦人之中。他讓樂師創作了許多纏綿的樂曲,讓宮女排練好優美的舞蹈,經常帶著妲己,一麵飲酒作樂,一麵欣賞歌舞。有一次他還想出了新花樣,命一些男女赤裸著身子在肉林裏追逐。
紂王有三公,他們是鬼侯、鄂侯和西伯昌(即周文王)。鬼侯為了討取紂王的歡心,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紂王。這位姑娘不會奉承獻媚,惹得紂王一肚子不高興,有次鬼侯的女兒沒有依順紂王,紂王一怒之下將她殺死。殺死了鬼侯的女兒還不解恨,紂王又將鬼侯抓來剁為肉醬。
鬼侯無辜被殺,鄂侯為鬼侯鳴冤叫屈,紂王惱羞成怒,命人將鄂侯殺死。紂王還覺得不解恨,讓人將鄂侯的肉割下來曬成肉幹。
兔死狐悲,周文王不寒而栗,他在私處說了幾句不滿的話,並暗自哀歎。不料這事被人告發,紂王馬上派人將周文王抓起來拘禁在羑裏。為了嚴懲周文王,他又將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抓到商都作為人質,沒過多久,便將伯邑考活活煮死做成肉羹,並將這人肉羹送到周文王麵前,逼迫他吃下去。周文王為了保住性命報仇,強壓悲憤勉強從命。紂王幸災樂禍地對臣下說:“有人說西伯是聖人,全是一派胡言亂語,他吃了親生兒子的肉,竟然辨別不出滋味!”
周文王的臣子為了營救主人,給紂王獻上了許多美女和珍寶。紂王認為西伯是個平庸之輩,收下了禮物將周文王釋放了。
連三公都受到這樣的殘殺虐待,一般平民的性命在紂王的眼中連豬狗都不如。有位老人在冷天裏赤腳過河,紂王對此感到奇怪,他命人將老人的腿砍下來,看看老人的腿為何不怕寒冷。有一天紂王看到一位孕婦,紂王又起了好奇心,他命人將孕婦的肚子剖開,看看嬰兒在孕婦的肚子裏是什麽樣子。紂王的種種暴行,令人談虎色變。為了鎮壓臣民的反抗,紂王製定了嚴刑峻法。最為殘忍的一種酷刑,叫做“炮烙”。施刑時在一根橫放著的銅柱上塗上油脂,下麵架上炭火,讓受刑者在滾燙的銅柱上行走,忍受不住燙烙就落入火中燒死。
周文王逃出了虎口,回到了老家岐山周原。他在自己的領地廣施仁政,深得民眾擁戴。一些諸侯痛恨紂王的暴政,紛紛倒向周文王一邊。
紂王有三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他們便是微子、箕子、比幹。微子見天下惟危,紂王執迷不悟,便遠走高飛隱居他鄉。箕子佯為瘋癲,借助彈琴抒發自己的悲苦,紂王對此十分惱怒,將箕子囚禁起來。比幹實在看不下去了,進宮向紂王直諫,紂王見比幹嘮叨不休,勃然大怒,大聲吼道:“別人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紂王殺死比幹,親自剖開他的胸膛察看。
紂王濫殺大臣,弄得臣下人人自危,許多人為了避禍,投向周文王那裏。周文王得到許多諸侯的擁護,力量一天天強大,可是缺少一位能統籌全局的帥才。他時時留心在意,要找到一個能主持大局的賢能。
有一天,周文王到野外打獵,看到一位須發俱白的老人在釣魚。周文王走近一看,老人釣魚的魚鉤離開水麵有三尺高,而且魚鉤是直的,上麵沒有魚餌。這可真是怪事,周文王不禁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老人叫薑尚,學識淵博,心懷壯誌。他用無餌的直鉤釣魚,就是要引起周文王的注意。談到話頭上,薑尚便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薑尚的話,句句說在周文王的心坎上,周文王大喜過望,邀請薑尚輔佐自己治理國家。
薑尚來到城裏,當上了國師,因為治國有功,又升為國相。他對內努力發展生產,增強國家的實力,對外攻打商國的同盟,削弱商朝的力量。可惜的是,周文王沒有看到商朝滅亡便離開了人世,滅商的重任落到了周武王的身上。
周文王去世後的第四年春天,周武王領兵向商發起進攻。周的兵力有300輛兵車,士兵四萬多,另外還有擁護周武王的各部落軍隊,所有的部隊會合在一起浩浩蕩蕩向商的都城朝歌進發。大軍沒有遇到什麽抵抗,來到了離朝歌隻有70裏的牧野。
發起總攻前,周武王在牧野舉行了誓師大會。消息傳到朝歌時,紂王正和妲己在鹿台嬉戲,聽到臣下的報告,有如當頭挨了一悶棍。這時候,商朝的大部分軍隊在東方攻擊東夷,形勢緊迫,想把大軍調回來也來不及。
紂王愣了一會兒,下令將大批奴隸、俘虜編入軍隊,商軍的力量還是夠強大的,共約70萬人。紂王一聲令下,商軍立即出發,前去抵擋周軍。
相比之下,兩軍實力懸殊,周軍和各諸侯軍,加起來也隻有7萬人左右,要想擊潰商朝70萬大軍,確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沒想到周軍一發起進攻,商軍便紛紛倒戈,未經激戰,商軍便作鳥獸散。紂王知道大勢已去,率領殘兵敗將逃回朝歌,進了城一查看,紂王立即呆住了,隨他出征的有70萬人,現在身邊的官兵隻有100名左右,紂王知道敗局已定,來到鹿台大吃一頓,隨後放了一把火,紂王終於在烈火中化為焦屍。統治中原長達600多年的商朝,至此宣告滅亡,替代商朝統治天下的,是周武王開創的周朝。
富歲子弟多賴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麥,播種而耕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故龍子曰:‘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蕢也。’屨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唯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是天下之耳相似也。唯目亦然。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譯文”
孟子說:“豐年,少年子弟大多懶惰;荒年,少年子弟大多強暴,並不是天生的本性不同,而是由於環境使他們人性墮落所造成的。現在比如說大麥吧,播種之後用麰平土,掩蓋種子,土質一樣,種植時間又相同,便會蓬勃生長,到了夏至的時候,便都成熟了。產量即使有所不同,那也是由於土地肥瘠、雨水多少、人力勤惰不一樣造成的。”
“所以凡是同類之物,都大體相似,為什麽偏偏對於人類就產生懷疑呢?聖人也跟我們同類。所以龍子說:‘不知道腳的大小去編草鞋,我肯定不至於編成筐子。’草鞋都是相似的。因為天下人的腳大體相同。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弄清了人們的口味。假使口對於味道,人人不同,就像狗馬與我們人不屬一類那樣,那麽天下的人何必都追隨易牙的口味呢?說到口味,天下的人都希望以易牙為標準,這是天下人的口味大體相似的緣故。耳朵也是這樣。說到音樂,天下的人都希望以師曠為標準,這是天下人的聽覺大體相似的緣故。眼睛也是這樣。說到子都,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他貌美。不知道子都貌美的,是那沒有眼睛的人。”
“所以說: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對於音樂,有相同的聽覺;眼睛對於形貌,有相同的美感。說到心,偏偏就沒有相同之處嗎?心的相同之處是什麽呢?是理,是義。聖人早就懂得了我們心中相同的理,相同的義。所以理義愉悅我們的心靈,就如同牛羊豬狗的肉適合我們的口味一樣。”
“故事”
戰國時期,奇人鬼穀子收了兩個聰明好學的弟子,一個是孫臏,另一個是龐涓。龐涓急功近利,他隻學了一年便離開了,到魏國做了大將。龐涓自知才智不及孫臏,便施毒計陷害孫臏,他把孫臏騙到魏國,斬斷了孫臏的雙足,囚禁了起來。
後來,齊國的使者來到魏國,孫臏偷偷去見齊使。使者認為孫臏是個奇才,就悄悄把他帶回齊國,齊威王很賞識孫臏的才能,任命孫臏為齊國的軍師。
公元前341年,魏國聯合趙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告急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兵五萬去救韓國。田忌采納了孫臏的建議,揮師去進攻魏國的都城大梁,逼使魏將龐涓從韓國退兵。
龐涓聽到齊軍攻魏,急忙從韓國撤軍。這時齊軍已越過國界進入魏國。孫臏又對田忌說:“魏國的軍隊一向以凶悍勇猛著稱,不把我們齊國的軍隊放在眼裏。會用兵的人,要因勢利導,也就是說要順著對方思想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引誘他們中計。”
於是,孫臏下令齊軍進入魏境後,第一天造十萬人吃的灶,第二天造五萬人吃的灶,第三天造三萬人吃的灶,以此來製造齊軍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龐涓,誘使他隻率領少數精銳部隊追擊。
龐涓帶兵追蹤齊軍,發現齊軍鍋灶天天減少,他不知是計,以為齊軍逃亡過半,因而滋生輕敵情緒,他留下步兵,隻帶精銳的騎兵,馬不停蹄地追擊齊軍。
孫臏料到龐涓夜裏將要趕到馬陵,便在那裏作了埋伏,並削去道旁一棵大樹的皮,在上麵寫了“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八個大字。命令埋伏的軍士看到火光一起就放箭。
夜暮剛降,龐涓果然趕到了馬陵,他看到路旁有一顆大樹,樹上好像刻有字,便手持火把往樹邊走去,他剛扯開樹皮一看,立刻就有齊軍萬箭齊發,龐涓和他手下無一生還。可以見得,龐涓因為自己的妒忌之心,害了別人,又害自己,最終落下個身首兩異的下場,所以我們要明明德,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魚我所欲也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孟子說:“魚是我所需求的,熊掌也是我所需求的,如果兩者不能一起得到,便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本是我所需求的,義也是我所需求的,如果兩者不能一直得到,便犧牲生命而取義。生命本是我所需求的,但我所需求的還有超過生命的東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東西,所以有的禍患就不躲避。”
“假使人們的需求莫過於生命,那麽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有不使用的喲?假使人們的厭惡莫過於死亡,那麽凡是可避禍的事情,哪有不去幹的呢?如此行事就能求生,有的人卻不采用;如此行事就能避禍,有的人卻並不去幹,由此可知有的東西比生命更寶貴,有的東西比死亡更可憎,不僅僅是賢者有這種信念,人人都有,不過賢者能持而不失罷了。”
“一筐飯,一碗湯,能得到就生存,得不到便餓死,鄙視地呼喝著給人,就是過路的餓人也不會接受;用腳踐踏了再給人,連乞丐也不屑一顧。萬鍾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於禮義便欣然接受,這萬鍾的俸祿對我有什麽好處呢?是為了建造豪華的住宅、為了供養妻享樂、為了施舍窮困朋友而對我感恩戴德嗎?過去寧肯身死而不接受的,現在為了豪華的住宅而接受了過去寧肯身死而不接受的,現在為了供養妻妾享樂而接受了;過去寧肯身死而不接受的,現在為了窮困朋友對自己感恩戴德而接受了,這些不是都可以止而不受嗎?這樣做就是喪失了人本來的羞惡之心。”
“故事”
武則天有個女兒叫太平公主,她一心想像母親那樣君臨天下,因此不斷擴張勢力,仗勢欺人,縱容手下強搶別人財產,大肆搜刮,以滿足自己不斷膨脹的貪心。那些被奪去財產的人,看見太平公主薰天的權勢,大多忍氣吞聲。偶爾有人告到官府,也總是不了了之,甚至反遭迫害。
太平公主有座莊園,位於長安東南的氵矞水邊,和著名的興教寺相鄰。寺裏的僧人在河邊裝了一座碾磨,廣行善事,香火興旺。太平公主的管家很是眼紅,帶領手下將碾磨硬搶過來。
寺裏的僧人不服,告到官府。接辦此案的是司戶參軍李元紘。他知道這雖是普通的財產糾紛,但牽涉到赫赫有名的太平公主,實在非同小可。因此小心翼翼,認真細致地展開調查,親自勘察現場,詢問周圍百姓,最終確認碾磨應是興教寺的財產。於是,他不怕太平公主怪罪,秉公斷案,將碾磨判給寺院。
寺裏的僧人連呼“青天大老爺”,太平公主的管家卻咆哮如雷,大吵大鬧,絲毫不把李元紘放在眼裏,更不把他的判決當回事,甚至口出狂言,氣得李元紘將他趕了出去。
結案的公文呈報到府尹竇懷貞手中,他看著看著,不覺汗如雨下,坐立不安。他立即派人召來李元紘,對他說:“這件案子怎能這樣了斷?太平公主是什麽人,難道你不知道嗎?你這樣做,不僅你的前程堪憂,連我也會受你拖累。趕緊改判!”
李元紘也不答話,從地上拾起府尹擲出的案卷,提筆在判詞後寫道:“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終無搖動!”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終南山或許還可移動,但我的判決卻是鐵案,絲毫不能改變!
竇懷貞臉色鐵青,拂袖而去。
太平公主知道這事後,也覺得理虧,不敢加害剛正不阿的李元紘。
人皆可以為堯舜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
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
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顧留而受業於門。”
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譯文”
曹交問道: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人,有這個說法嗎?
孟子回答說:“有。”
“我聽說文王身高一丈,湯身高9尺,現在我身高有9尺4寸多,隻會吃飯而已,怎樣才成呢?”
回答說:“這有什麽關係呢?隻要努力去做就行。假如有人,連一隻小雞都提不起來,便是毫無力氣的了;如果說能夠舉3000斤,就是很有力氣的人了。那麽能舉起烏獲所能舉的重量,這就可以算是烏獲了。人怎能為不能勝任而憂愁呢?隻是沒有去做罷了。慢走讓行退在長者後麵,叫作悌;快步搶道跑到長者前麵,叫作不悌。”
“慢走讓行,難道是人不能做到的嗎?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