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

  他們住在賓館裏,一邊研究思科的訴狀,一邊準備證據。幾天後,華為負責海外宣傳的李傑、負責華為國際法律事務的陳樹實都先後趕來到了。

  華為的海外工作小組經過研究,認為想打贏這場官司,要從以下三點入手:1.用法律應對的方法和策略;2.用美國人的方法做事情;3.占領輿論戰的製高點。

  這場官司一開始的時候,華為公司是處於雙方輿論交戰的下風。思科雇來的律師團,精於打這種技術產權官司,一些邊界模糊的專利問題,經過他們“上綱上線”之後,就成了華為侵犯思科知識產權的證據。

  除了那些被模糊的“證據”之外,思科的律師還提供了兩點看起來似乎煞有介事的鐵證:1.將華為與思科產品進行比較後,就會發現,在外觀、產品編號、功能上,兩家公司的產品極為相似,思科培訓過的工程師,不用再培訓就可以直接使用華為的產品;2.華為的Quidway路由器產品與思科的型號及技術特征都有類似。與此同時,思科表示在華為的軟件中,發現了隻有自己的軟件中才存在的缺陷。

  華為公司真的很被動,看罷思科律師團提供的“證據”,即使是外行,也會覺得,華為公司在這場跨國訴訟中一定是難於取勝了。

  華為公司秉行的是一貫低調的政策。而在這場官司之前,思科公司已經公布了一項在全球投放1.5億美元的廣告計劃。美國的媒體隻知道有思科,不知道有華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在大洋的彼岸,還有一個可以生產世界上各種先進電信設備和網絡產品的中國公司。

  故此,這件跨國訴訟案一開始,美國的輿論報道幾乎就一致認定,華為公司“竊取”了思科的東西。也就是說,這場跨國的知識產權官司,還沒等法庭介入,華為就已經被打上了“剽竊者”的烙印。

  更為嚴峻的是,當時國內媒體中,除了幾家媒體態度中立之外,不少知名媒體在訴訟初期竟都明顯站在思科的立場上。華為雖然是國內最大的電信網絡製造商,但因為異常低調,媒體對他們根本不了解。華為遭到媒體誤會的同時,因為該公司缺乏和政府的溝通,所以也沒有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思科CEO錢伯斯手段老辣,這場官司一開始他就借助媒體,將這場訴訟上升到“考驗中國政府保護知識產權的決心”的高度,信息產業部一位官員隨後也應聲表示:“政府不會給予華為任何政治幫助。”

  在美國人的眼中,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是“盜版”起家,根據這個先入為主的觀點——任正非的華為公司迅速崛起,他們不通過“盜版”,難道還有第二條途徑可走嗎?

  這場官司一經走上法律渠道,思科的新聞發言人便會在第一時間將他們認為對華為不利的消息高調地公布給媒體。在每場新聞發布會的最後,那位發言人還不忘提醒全球的客戶們,不要購買華為的產品,否則可能會帶來賠償的麻煩。

  思科起訴華為的官司一打起來,很多想和華為合作的客戶現在都開始觀望,並暫時停止了和華為的進一步接觸。

  在外,華為公司有思科以侵權為借口,用跨國官司來咄咄相逼。他們不將華為的產品趕出美國市場,看樣子是決不罷休。

  再反觀國內,港灣正在步步為營,不把華為公司的市場蠶食完畢,他們也不肯停手。華為公司現在內憂外困,麵對強敵,沒有任何後援,隻能孤軍奮戰了。

  任正非麵對華為發展史上從來也沒有出現的巨大困境,他好整以暇,沉著應戰。對內,他組織得力幹將,成立了“打港辦”,他們的任務是不遺餘力地對港灣網絡進行全方麵的市場封殺和競爭打擊;對外則指示“應訴小組”,雇傭美國本土更專業、更善於打知識產權案的律師加入到華為的“應訴小組”中,並鼓勵他們遇強則強,主動出擊,麵對思科這樣的跨國大公司,也要敢於亮劍,勇於鬥爭,即使麵前是世界上最陡的大川口塔峰的“懸崖”,也一定要奮不顧身地攀越過去。

  由於中美兩國有大約9個小時的時差,往往華為總部這邊休息了,而美國應訴小組那邊剛剛起來工作。在那一段日子裏,任正非的作息時間完全被打亂了。任正非麵對日益臨近的庭審,他在電話中這樣指示在美國坐鎮的郭平:官司涉及中美兩國最知名的兩家公司,輿論傳媒領域的戰鬥也是重點,我們應該借助這場官司,宣傳華為公司,讓大洋彼岸的美國了解華為……

  郭平深知輿論宣傳的重要,他首先寫了幾十頁的反控訴材料。在這份材料裏,郭平用專業的語言、科學的角度、詳細地解釋了華為公司對思科的“專利”並不構成侵權,思科之所以挑起了這場跨國的官司,無非是想阻止華為進軍美國,規避正常的競爭而已。

  郭平隨後找到了愛德曼公關公司,並通過這家著名的公關公司,主動約見了美國的媒體。郭平在隨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與美國的《財富》、《華爾街日報》等媒體記者進行了主動溝通。告訴他們什麽是真實的華為。接著,他們又把聘請來的律師請到中國,讓他們參觀華為的研發基地,講解華為的技術實力。讓他們從思想上徹底消除思科不顧事實的宣傳給他們帶來的誤解。

  2003年年初,華為和思科兩家公司的官司第一次在馬歇爾聯邦法院進行了庭審。隨著法官手中的法槌“砰”地一聲落下,兩方麵的律師為了維護兩方雇主的利益,立刻展開了唇槍舌戰。

  思科雇傭的律師水平很高。華為公司也不惜重金雇來美國著名的大律師RoberHaslam,他是美國知識產權訴訟領域的頂級律師,曾代理過微軟壟斷案的訴訟,他不僅精通法律,而且善打知識產權官司,極富有實戰經驗。

  RoberHaslam律師反複研究了思科的起訴書,便和郭平確定了一個反擊的方向,那就是在思科的“私有協議”上大做文章。

  私有協議是指在國際標準組織,實現網絡互聯互通而製定標準和規範之前,由於某家公司產品先進入市場而形成的標準。私有協議一旦成為事實標準,將會使擁有協議的企業出現壟斷行為。

  華為通過法庭和傳媒,集中攻擊思科利用私有協議企圖壟斷市場,並阻止正常的商業競爭的做法。

  李傑善於搞宣傳,他與公關公司製定了媒體計劃,爭取通過宣傳,讓公眾了解思科訴訟的本質。讓美國乃至世界的人們全都了解,思科要通過這場跨國訴訟遏製競爭的最終目的。

  華為的律師在法庭上義正辭嚴地說:“作為全球電信網絡設備製造企業的領先者,思科害怕與華為競爭,因此發動了‘一場散播錯誤信息的運動’。”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