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異常精彩。
——史蒂夫·喬布斯
1974年,喬布斯離開了裏德學院,回到他養父母居住的地方,他回家的原因是他想要去印度進行他的“精神之旅”。不過,在那之前,他需要一份工作能賺到足夠的錢來承擔去印度這項花費不低的活動。
在那個年代,找工作最好的方式就是瀏覽報紙上的招聘廣告。一天,報紙上的一條廣告吸引了喬布斯的眼球:“享受樂趣、賺取金錢。”看到這條廣告,喬布斯的心裏想:還有比這種工作更好的了嗎?問題是,他怎麽能得到這份工作。不過,這種不確定的感覺並沒有困擾他。當喬布斯按照報紙上刊登的地址找到那家公司時,那個13歲時曾經給比爾·休利特打電話的男孩又回來了,他還是那麽執著而有衝勁。這是一家名叫雅達利的視頻遊戲公司,已經成立兩年了。去麵試的當天,喬布斯就被錄用了。
雇用他的人叫阿爾·奧爾康,曾經研發了一款視頻遊戲——《乒乓》。這款遊戲為雅達利帶來了巨大的成功。多年以後,奧爾康回想起喬布斯時說:“一天,人事部門的主管走了進來,說:‘我們這兒來了一個怪胎。他說如果我們不雇用他,他是不會離開的。我們是叫警察還是雇用他?’”奧爾康接著說:“他打定主意要得到這份工作,他的身上有某種火花、某種內在的力量,以及勢在必得的決心。”奧爾康讓喬布斯與一名工程師一起工作,這名工程師抱怨說:“你們把這個人塞給我幹什麽?他身上的味兒難聞得要命,還是個嬉皮士。”
但是,奧爾康可以感覺到喬布斯的能力和衝勁,很想讓他留下來。雅達利是一家快速發展的公司,他們需要像喬布斯這樣的“嬉皮神通”。公司要求他上夜班,和另外一個同事一起工作。喬布斯很努力,並且在為他的旅行攢錢。但後來喬布斯想,為什麽不讓雅達利公司來承擔他的旅費呢?喬布斯請奧爾康負擔他去印度的路費,讓他去見他的精神導師。奧爾康覺得這個主意荒謬極了,但是他想出了一個可以共贏的計劃:雅達利在德國的設備存在一些問題,當地的技術人員不能解決,他覺得喬布斯可以去幫助他們。奧爾康同意將喬布斯送去德國,讓他先在那裏工作,掙一些錢,然後從那裏出發去印度。
喬布斯接受了奧爾康的方案,並且給一直想和喬布斯一起去印度的好朋友——丹打了電話。他們兩人計劃,在喬布斯結束德國的工作後,他們便在印度會合。他們將首先拜訪他們朋友的精神導師,接著再一起探索印度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