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四年(己未、前62)

  四年(己未,公元前62年)

  [1]春,正月,詔:“年八十以上,非誣告、殺傷人,他皆勿坐。”

  [1]春季,正月,漢宣帝頒布詔書說:“年紀在八十以上的人,除犯有誣告、殺人、傷人之罪以外,其他罪一概免予論處。”

  [2]右扶風尹翁歸卒,家無餘財。秋,八月,詔曰:“翁歸廉平鄉正,治民異等。其賜翁歸子黃金百斤,以奉祭祀。”

  [2]右扶風尹翁歸去世,家無餘財。秋季,八月,漢宣帝下詔說:“尹翁歸廉潔公正,治理百姓成績優異,賜給尹翁歸之子黃金百斤,作為祭祀之用。”

  [3]上令有司求高祖功臣子孫失侯者,得槐裏公乘周廣漢等百三十六人,皆賜黃金二十斤,複其家,令奉祭祀,世世勿絕。

  [3]漢宣帝命有關部門查訪漢高祖功臣的子孫中失去侯爵的人,共查出槐裏公乘周廣漢等一百三十六人,一律賜予黃金二十斤,免除其家徭役賦稅,命其負責祖先的祭祀事務,世世不絕。

  [4]丙寅,富平敬侯張安世薨。

  [4]丙寅(十一日),富平侯張安世去世。

  [5]初,扶陽節侯韋賢薨,長子弘有罪係獄,家人矯賢令,以次子大河都尉玄成為後。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為病狂,臥便利,妄笑語,昏亂。既葬,當襲爵,以狂不應召。大鴻臚奏狀,章下丞相、禦史按驗。按事丞相史乃與玄成書曰:“古之辭讓,必有文義可觀,故能垂榮於後。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為狂癡,光曜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仆素愚陋,過為丞相執事,願少聞風聲;不然,恐子傷高而仆為小人也。”玄成友人侍郎章亦上疏言:“聖王貴以禮讓為國,宜優養玄成,勿枉其誌,使得自安衡門之下。”而丞相、禦史遂以玄成實不病,劾奏之,有詔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帝高其節,以玄成為河南太守。

  5]當初,扶陽節侯韋賢去世後,韋賢的長子韋弘因罪被逮捕下獄,韋家假托韋賢生前有令,以二兒子大河都尉韋玄成作為韋賢的繼承人。韋玄成深知這並不是父親的本意,便假裝瘋癲,躺在糞尿之中,胡言亂語,又笑又鬧。安葬了韋賢之後,韋玄成應當繼承扶陽侯爵位,但他卻繼續假裝瘋癲,不肯應召襲爵。大鴻臚向漢宣帝奏報此事,漢宣帝命丞相、禦史核驗是否屬實。查辦此事的丞相史便寫信給韋玄成說:“古人辭讓爵位的,都著有文章,說明自己的仁義行為,因此才能留芳後世。如今你卻隻是毀壞容貌,忍受恥辱而偽裝瘋癲,有如微細的光亮,照不了多遠,你所能得到的名聲是很小的。我一向愚昧淺陋,勉強為丞相辦事,希望能稍微聽到外界對你的議論。不然的話,恐怕你會因清高而受到傷害,我成了檢舉你的小人。”韋玄成的朋友、一個叫做章的侍郎也上書說:“聖明的君主為國尊崇禮讓行為,應當優待韋玄成,不必違背他的意誌,使他得以自安於清貧的生活。”而丞相、禦史則以韋玄成本沒有瘋癲之病為理由彈劾他。漢宣帝下詔命不必彈劾,命領他來承襲爵位。韋玄成迫不得已,隻得奉命襲爵。漢宣帝欣賞他的誌節,任命他為河南太守。

  6]車師王烏貴之走烏孫也,烏孫留不遣。漢遣使責烏孫,烏孫送烏貴詣闕。

  [6]車師王烏貴逃到烏孫後,烏孫將其收留。漢朝派使臣責問烏孫,烏孫將烏貴送往長安。

  [7]初,武帝開河西四郡,隔絕羌與匈奴相通之路,斥逐諸羌,不使居湟中地。及帝即位,光祿大夫義渠安國使行諸羌;先零豪言:“願時渡湟水北,逐民所不田處畜牧。”安國以聞。後將軍趙充國劾安國奉使不敬。是後羌人旁緣前言,抵冒渡湟水,郡縣不能禁。

  [7]當初,漢武帝開辟河西四郡,隔斷了羌人與匈奴聯係的通道,並驅逐羌人各部,不讓他們居住在湟中地區。及至漢宣帝即位,派光祿大夫義渠安國巡查羌人各部。羌人先零部落首領對義渠安國說:“我們希望能時常北渡湟水,到沒有耕地的地方放牧。”義渠安國表示同意,並奏聞朝廷。後將軍趙充國彈劾義渠安國“奉使不敬”,擅作主張。此後,羌人以漢使曾經許諾為借口崐,強行渡過湟水,當地郡縣無力禁止。

  既而先零與諸羌種豪二百餘人解仇、交質、盟詛,上聞之,以問趙充國,對曰:“羌人所以易製者,以其種自有豪,數相攻擊,勢不壹也。往三十餘歲西羌反時,亦先解仇合約攻令居,與漢相距,五六年乃定。匈奴數誘羌人,欲與之共擊張掖、酒泉地,使羌居之。間者匈奴困於西方,疑其更遣使至羌中與相結。臣恐羌變未止此,且複結聯他種,宜及未然為之備。”後月餘,羌侯狼何果遣使至匈奴藉兵,欲擊鄯善、敦煌以絕漢道。充國以為“狼何勢不能獨造此計,疑匈奴使已至羌中,先零、、乃解仇作約。到秋馬肥,變必起矣。宜遣使者行邊兵,豫為備敕,視諸羌毋令解仇,以發覺其謀。”於是兩府複白遣義渠安國行視諸羌,分別善惡。

  不久,先零部落與其他各羌族部首領二百餘人解除相互間怨仇,彼此交換人質,共同盟誓。漢宣帝聽說後,就此詢問趙充國的看法。趙充國說:“羌人之所以容易控製,是因為其部落各自有首領,彼此間多次互相攻擊,勢力不統一。三十多年前,西羌背叛朝廷時,也是先解除自身內部的仇怨,然後合力進攻令居,與漢朝對抗,曆時五六年才平定。匈奴多次引誘羌人,企圖與羌人聯合進攻張掖、酒泉地區,讓羌人在那裏居祝近年來,匈奴西部地區受到困擾,我懷疑他們又派使者到羌中與羌人部落聯合。我恐怕西羌事變並不局限於此,他們還會和其他部族再次聯合,我們應提前做好準備。”一個多月以後,羌人首領、羌侯狼何果然派使者到匈奴去借兵,企圖進攻鄯善、敦煌,隔斷漢朝通往西域的道路。趙充國認為:“狼何不可能獨自訂出此計,我懷疑匈奴使者已經到達羌中,先零、、等羌人部落才解除仇恨,訂立盟約。一到秋季馬匹肥壯之時,必有事變發生。應派出使臣,巡視邊塞防禦情況,預先備好敕令,設法阻止羌人各部落解除仇恨,瓦解他們的聯盟,以揭露他們的陰謀。”於是丞相、禦史再次稟明漢宣帝,派義渠安國巡視羌人各部,區分各部的善惡。

  [8]是時,比年豐稔,穀石五錢。

  [8]這時,因農業連年豐收,一石穀物的價格是五錢。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