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十三漢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還,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1]冬季,十月,漢武帝巡幸至雍,祭祀於五;回長安後,祭祀泰一神,並叩拜“德星”。
[2]春,正月,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無所見,見大人跡雲。複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時歲旱,天子既出無名,乃禱萬裏沙。夏,四月,還,過祠泰山。
[2]春季,正月,公孫卿報告說:“在東萊山看到神仙,他好像說要見天子。”於是漢武帝前往緱氏城,封公孫卿為中大夫,到東萊住了幾天,卻未見到神仙,隻看到了巨人的足跡。漢武帝又派出數以千計的方士去尋訪神,采摘靈芝。當時正逢旱災,漢武帝外出巡遊沒有理由,便去祭祀萬裏沙神廟。夏季,四月,返回長安,中途祭祀泰山。
[3]初,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不複塞,梁、楚之地尤被其害。是歲,上使汲仁、郭昌二卿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河決。天子自泰山還,自臨決河,沈白馬、玉璧於河,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卒填決河。築宮其上,名曰宣防宮。導河北行二渠,複禹舊跡,而梁、楚之地複寧,無水災。
[3]先前,黃河在瓠子決口,後二十多年未將決口堵塞,梁、楚一帶地方受害最深。本年,漢武帝派大臣汲仁、郭昌二人征調數萬人堵塞瓠子決口。漢武帝從泰山回長安途中,親自到黃河決口處視察,將白馬、玉璧沉入河中,命隨駕群臣和扈從官員自將軍以下一律背負柴薪,終於將決口堵祝漢武帝命人在原決口處興建宮室一座,名叫宣防宮;又開挖兩條渠道,將黃河導入北行的兩條河渠,恢複大禹治水時的舊狀,梁、楚地區又安寧了,從此不受水災之害。
[4]上還長安。
[4]漢武帝回到長安。
[5]初令越巫祠上帝、百鬼,而用雞卜。
[5]漢武帝開始命令越族巫師祭祀上帝和眾鬼,並使用雞骨進行占卜。
[6]公孫卿言仙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壽、延壽觀,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又作通天莖台,置祠具其下。更置甘泉前殿,益廣諸宮室。
[6]據公孫卿說,神仙喜歡住在樓中,於是漢武帝命人在長安興建蜚廉觀、桂觀,在甘泉興建益壽觀、延壽觀,派公孫卿攜帶皇帝符節,布置好全部設備,恭候神仙降臨。又興建通天莖台,在台下擺設祭祀器具,興建甘泉宮前殿,並對其他各處宮室進行擴建。
[7]初,全燕之世,嚐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複修遼東故塞,至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燕人衛滿亡命,聚黨千餘人,椎髻、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水,居秦故空地上下障,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燕亡命者王之,都王險。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諸蠻夷君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以故滿得以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服屬,方數千裏。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嚐入見;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不通。是歲,漢使涉何誘諭,右渠終不肯奉詔。何去至界上,臨水,使禦刺殺送何者朝鮮裨王長,即渡,馳入塞,遂歸報天子曰:“殺朝鮮將。”上為其名美,即不詰,拜何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何,發兵襲攻殺何。
[7]當初,燕國全盛之時,曾經占領真番、朝鮮為屬地,設置官吏,修築邊防要塞。秦滅掉燕國之後,這一帶成為遼東郡的外部邊界。漢朝興起後,因該地遙遠,難於守禦,所以隻重修了遼東地區的原有邊塞,以水作為邊界,屬燕國管轄。燕王盧綰謀反,逃入匈奴,燕國人衛滿聚集親信一千餘人,頭梳發髻,身穿蠻夷服裝向東逃出邊塞,渡過水,占據秦時舊有空地,自立為王,逐漸將真番、朝鮮的蠻夷部族和從燕國逃出的人歸於自己的統治之下,建都王險。到漢惠帝、漢高後時期,因天下剛剛安定不久,崐遼東太守便與衛滿約定:由衛滿作為漢朝的外臣,保護漢朝邊塞之外的蠻夷部族不對漢朝邊塞進行侵擾;如果各蠻夷部族的首領要到漢朝晉見天子,衛滿不得禁止。因此,衛滿得以利用兵威和財物侵略和降服周圍弱小部族,真番、臨屯都來臣服歸屬,使其統治地域擴大到方圓數千裏。王位傳到衛滿的孫子衛右渠時,衛氏朝鮮招降的漢朝逃亡之人越來越多,而衛右渠又從來未到長安朝見過漢朝天子;辰國國君想要上書漢朝,晉見漢天子,也因衛氏朝鮮的阻隔而不得通行。漢朝於本年派使臣涉何前去勸誘並衛右渠,但衛右渠卻到底不肯接受詔令。涉何離開朝鮮,來到邊界,在水河邊,命駕車人將護送他的朝鮮副王長刺殺,然後立即渡過水,馳入漢朝邊塞,回來報告漢武帝說:“殺死了朝鮮將領。”漢武帝認為他有殺朝鮮人的美名,未加責問,任命他為遼東東部都尉。朝鮮怨恨涉何,派兵攻擊遼東,將涉何殺死。
[8]六月,甘泉房中產芝九莖,上為之赦天下。
[8]六月,甘泉宮齋房中長出九莖靈芝。為此,漢武帝下令大赦天下。
[9]上以旱為憂,公孫卿曰:“黃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1
[9]漢武帝因為旱災而憂慮,公孫卿說:“黃帝時,封祀後便出現大旱,使封土幹了三年。”漢武帝於是頒布詔書說:“天旱,意旨是要使封土幹吧1
[10]秋,作明堂於汶上。
[10]秋季,在汶水邊興建明堂。
[11]上募天下死罪為兵,遣樓船將軍楊仆從齊浮渤海,左將軍荀彘出遼東,以討朝鮮。
[11]漢武帝下令招募天下犯有死罪的人當兵,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領,從齊國渡渤海,左將軍荀彘從遼東出發,征討朝鮮。
[12]初,上使王然於以越破及誅南夷兵威喻滇王入朝。滇王者,其眾數萬人,其旁東北有勞深、靡莫,皆同姓相杖,未肯聽。勞深、靡模數侵犯使者吏卒。於是上遣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發巴、蜀兵擊滅勞深、靡莫,以兵臨滇。滇王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複長其民。
[12]當初,漢武帝派王然於利用南越敗亡的事例和誅平南夷的兵威勸告滇國國王入朝歸附。滇王擁有數萬部眾,鄰近的東北方又有與之同姓的勞深、靡莫兩國相互支持,所以不肯聽從漢朝。勞深、靡莫兩國還多次侵襲漢朝使臣部下。於是漢武帝派將軍郭昌、中郎將衛廣征調巴、蜀地區的軍隊滅掉勞深、靡莫兩國,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請求漢朝派置官吏,並親自入朝。漢朝在該地設置益州郡,並賜給滇王王印,命他繼續管轄他的百姓。
是時,漢滅兩越,平西南夷,置初郡十七,且以其故俗治,毋賦稅。南陽、漢中以往郡,各以地比,給初郡吏卒奉食、幣物、傳車、馬被具。而初郡時時小反,殺吏,漢發南方吏卒往誅之,間歲萬餘人,費皆仰給大農。大農以均輸、調鹽鐵助賦,故能贍之。然兵所過,縣為以訾給毋乏而已,不敢言擅賦法矣。
此時,漢朝先後滅掉了南越和東越兩國,剿平了西南夷各部族,新增設了十七個郡,並仍按當地原有風俗習慣進行治理,不征收賦稅。南陽、漢中等舊有各郡,則各根據距離的遠近,為新設各郡的官吏和兵卒提供糧食、錢物、郵傳車、馬匹及配件用具。由於新設各郡時常發生小規模叛亂,殺死官吏,漢朝便征調南方各郡的官吏兵卒前往鎮壓,過了一年達一萬多人,所需費用全部依靠大農。大農靠調劑各地的物資和鹽、鐵專賣的所得,補充賦稅的不足,所以還可以供應。然而軍隊所過之處,地方官府供應軍需,隻不使缺乏而已,不敢再提專有賦稅的法令了。
[13]是歲,以禦史中丞南陽杜周為廷尉。周外寬,內深次骨,其治大放張湯。時詔獄益多,二千石係者,新故相因,不減百餘人;廷尉一歲至千餘章,章大者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近者數百裏會獄。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至六七萬人,吏所增加,十萬餘人。
[13]這一年,漢武帝任命禦史中丞南陽人杜周為廷尉。杜周外表寬厚,內心卻苛刻至極,對事情的處理基本上效法張湯。當時,長安詔獄的犯人日益增多,二千石官被逮捕囚禁的,舊的未去,新的已來,不下一百餘人;廷尉一年要處理的案件達到一千餘件。一件大案,受牽連被逮捕或作證的人有幾百,小案也有數十人;遠的數千裏,近的數百裏,都要前來對質。廷尉和京中各官府崐因辦理皇帝交下的案獄而逮捕的人達六七萬人,再經過法官獄吏的牽連攀扯,增加到十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