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周本紀》把周人由遷岐的情況作了概括,說“公叔祖類卒,子古公父立,古公父複修後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己複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共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度漆、沮,梁山,止於岐下。人舉國扶老攜弱,盡複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從司馬遷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地的周人到古公父時,又一次率領部族從地南下,逾越梁山(在今乾縣、永壽一帶),度過漆水和沮水河,定居在岐山之南、渭河以北的周原地區了。
周人為什麽要從遷居到周原呢?關於這個問題,司馬遷已經說了一些,除此外,還有不少饒有趣味的故事。唐孔穎達注疏《詩·大雅·》篇時引用《書傳略說》《莊子》《呂氏春秋》等書的記載說,古公父居時,曾不斷遭到戎狄的侵擾,當時戎狄不斷向周人索取財物,周人經常無代價的給戎狄這個遊牧部落交納珠寶財物和糧食,而每給一次,狄人總是不知足,無休止地來索要,把周人弄得毫無辦法,而狄人的欲望越來越大,後來連珠寶財物也不滿足了,苛刻要周人給他土地和人民,直接威脅著周民族的社稷宗廟,而當時周民族又是一個弱小的民族,當時的戎狄就是史書上說的鬼方國,經常與商王朝打仗,勢力較強,所以周人要與戎狄抗衡或發動戰爭,還缺乏足夠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在這種情況下古公父審時度勢,三十六計,走為上策。為了慎重抉擇何去何從,古公父充分發揮周人的集體智慧,為此事召集年邁德高多智的耆老商量對策,古公父認為,“不可以私害民”,於是“杖策而去,過梁山,邑岐山,周人束修奔而之者三千乘,一之而成三千戶之邑(約15000人左右)”,又《漢書·匈奴傳》亦說:“戎狄攻太王父,父亡走於岐下,人悉從父而邑焉,作國”。《孟子·梁惠王下》說得更為詳細而生動,“滕文公曰:‘齊人將築薛,吾甚恐,為之何則可?’孟子對曰:‘昔者太王居,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擇而取之,不得已也。’”孟子認為,古時候太王居於地,狄人來侵犯他,太王用皮囊和絲綢去孝敬他,狄人沒有停止侵犯,又用好狗名馬去孝敬他,狄人也沒有停止侵犯。又用珍珠寶玉去孝敬他,狄人還是沒有停止侵犯。太王便召集地的長老開會,宣布說:“狄人所要的是我們的土地,土地隻是養人之物。我聽說過,有道德之人,不是為了養人之物而使人遭到禍害,你們何必害怕沒有君主呢?狄人不也可以做你們的君主嗎?我準備離開這兒,免得你們受害。”於是離開了地,越過梁山,在岐山之下重新建築一個城邑而定居下來。地的老百姓說:“這是一位有仁德的人呀,不可以拋棄他。”追隨而去的好像趕市集一樣的踴躍。
上述記載雖然有儒家孔孟的仁政思想,但充分說明古公父遷居岐下邑居主要原因是為了避開戎狄的幹擾。然而古公父選擇岐下邑居也並非全屬盲目。一方麵是因為此地水源豐富,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從周原考古多年發掘、探測當時居住中心的地理形勢來看,這確是一處寶地,作為一個考古工作者的我們,每次外出踏查文物遺跡時,總是感慨萬分,感到古人的偉大,翠綠巍峨的岐山山脈綿亙在周原以北,在平坦碧綠一望無垠的原野上,溝渠河流交橫,其雄偉美麗的景色使人玩味不盡,陶冶欲醉。扶風縣城東門外的溝河,上遊通過周原中心區的王家嘴,同時在岐山京當鄉賀家村西部又有一條河名叫王家溝,在這二條河的沿岸分布著不少新石器時代遺址,如丁童家的仰韶文化遺址,雙庵村、窯白村、楊家堡的龍山文化遺址等,足見在原始社會時這裏的水源是十分豐富的。至於周原地區的古泉水有的至今依然如故。如岐山縣京當鄉以北的西觀山的龍泉仍涓涓不斷,隻是水量稍減而已,周公廟的潤德泉水量仍然很大,供岐山縣城所有居民食用。周原以南的渭河,更是當時人們捕魚的好場所,周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漁於渭”的記載,傳說當時的著名謀士薑子牙也經常在渭河之畔垂釣,至今在離周原不遠的寶雞市渭河岸邊還保存著他的釣魚台勝跡,已修茸一新。
“岐山之陽”的周原,當時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也是十分宜人的,尤其是生態環境特別優美,我們在周原發掘岐山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宮室)建築基址時出土的水牛角和西周甲骨文中有關犀牛的記載,都說明當時的氣候是十分暖和的,雨量也很充沛。據文獻記載,岐山山脈在唐以前一直是樹木參天,鬱鬱蔥蔥的林區,到唐宋時期,由於官方在此大規模的砍伐木材,用於長安、開封的宮殿建築,致使岐山林木枯竭,到宋代漸成荒山,文豪蘇軾對此曾慨然作詩道:“況當岐山下,風物猶可漸。有山禿如赭,有水濁如泔”(見《蘇東坡集》前集《東湖》)。這正是當時岐山森林消失、水土嚴重流失的生動描繪。
周原的土壤屬灰土,相當肥沃,加上優越的自然條件極宜於周人從事農耕、捕魚狩獵,這是周人邑居周原的理由之一。
另一方麵,周原處在天然的軍事安全地帶,周原以南瀕臨渭河,周原以北是岐山山脈,好似南北相對的天然萬裏長城,它是抵禦外敵入侵的天然屏障。周人在時,經常受到戎狄的侵擾,如何有效防止戎狄的入侵自然就成為周人尋找據點的重要條件。所以,古公父遷居周原後,雖受到戎狄的侵擾,但因周人修築了城池,再憑借岐山之險阻,打退了戎狄的入侵,《詩·大雅·》說:“混夷脫矣,”鄭箋雲:“混夷,夷狄國也”孔疏《帝王世紀》說:“文王受命四年,周正丙子,混夷伐周,一日三至周之東門,文王閉門修德,而不與戰。”說明文王時期戎狄還入侵過周原。
周原著稱於世,是從周人居住周原開始的。在周人居住之前,這裏的地名就叫周原。清代《岐山縣誌》稱“岐山自古公父去梁,率西水滸,居於其下,即今之箭栝山,俗稱為箭括嶺,其山兩岐,因名岐山之陽,有深井、溝之南平原四周,故稱周原太王邑此,因號國曰周。”岐山縣誌這一說法是有根據的,《史記》《集解》徐廣曰:“山(岐山)在扶風美陽西北,其南有周原。”案皇甫謐雲:“邑於周地,故始改國曰周。”《詩地理考》也說:“郡國誌在扶風美陽(即今法門寺)有岐山有周城,周太王所徙,南有周原。”同書“續漢誌美陽縣有周城,在縣西北,南有周原”“太王徙邑於岐山之陽,南有周原,始改號曰周。”所有這些記載都說明姬周王朝之所以稱周,是因居住在周原而來,這就是周王朝國名的來曆。
至於古公父在陝西周原建立的姬周王朝的“周”國,在殷墟和周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記載,“周”字最早出現大體相當周人遷居周原後的殷墟卜辭就有許多片,主要有:
“命周侯今月亡囚”(董作賓《安陽發掘報告》第一期)
“弗哉周”(劉鐵雲:《藏龜》第26頁)
“丁卯卜貞周其亡囚”(同上36頁)
“壬戍卜,令周賓若”(同上128頁)
“執周”(田玉森:《殷墟書契前編集釋》卷四)
所有這些殷墟甲骨文中的“周”字,都作“”象形,好似原上長禾苗,方塊田一樣,我們在岐山京當鄉鳳雛村西周甲組宗廟(宮室)中發掘出土的西周文王、武王時期的甲骨文和陶文中的“周”,如“祠自蒿於周”的周字寫作“田”形。由這些字形看,殷人稱周人為“周侯”約始於古公父一代,其字形當源於周原原地的象形。
關於周原的範圍,曆來史地學家說法不一,給學術界帶來了謎霧,約有六說:
1.認為周原在漆水和沮水河之間。據史念海先生考證,沮水即是現在的河,漆水即是現在岐山縣境內的橫水河,這樣周原的範圍就很小了,僅指今岐山縣西南的七裏原一帶,地域窄小,又偏岐山箭括嶺的西南部。
2.《水經注·渭水中》和《大清一統誌》等書認為周原在橫水河流入河河段東北四十裏的岐山之下。
3.光緒《岐山縣誌·地理誌》記作周原在岐山縣交河(即橫水河)和河會合處東北三十裏。
4.嘉慶《扶風縣誌山水》認為周原在扶風縣東北六十裏,寬四十裏,北枕梁山美山山脈,南臨渭河,西阻溝河,東到武功縣的西原。
5.康海《武功縣誌》說武功的雍原即是周原。
6.清雍正九年張婁度、於開泰:《扶風縣誌·疆城》認為飴原即是周原。
由上所述,足見對周原的地望沒有一個固定的認同,其實周人對周原的概念是比較明確的。《詩·大雅·綿》說:“古公父,耒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山。”“周原朊朊,堇荼如飴”,後漢鄭箋雲:“廣平曰原,周之原地,在岐山之南,朊朊然。肥美。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詩經·魯頌·宮》也說:“居岐之陽,實始翦商。”《詩譜》說:“周原者,岐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這些都說明古公父定居的周原是泛指岐山之陽。到厲文王時,勢力逐漸強大,疆域也隨之擴大,不僅據有岐山之南、渭河以北的廣漠平原。而且不斷向甘肅、山西、四川等地擴張了,此時的周原範圍也大得多了,正如《詩·皇奐》所說:“居岐之陽,在渭之將。萬邦之方,萬民之王”了,南至渭河,北到岐山,東到鹹陽,都通稱為周原了。那麽周原究竟有多大?還是從近年來文物考古工作者調查和發掘資料中去尋求答案。在水兩岸,從鳳翔縣東南的東鮮家直到岐山縣益店鎮西南的範家原,在不到二十公裏的範圍內,分布的西周遺址有十多處,在近岐山縣小橫水河兩岸有西周遺址七處,由武功縣普度鎮到眉縣隴海鐵路沿線和渭河北岸的西周遺址十六處之多。最密集的遺址墓葬區在今岐山縣京當鄉、扶風縣法門鄉、黃堆鄉的範圍內,約有二十多處,麵積都很大。這些遺址和墓葬中均出土不少先周時期的文物,有不少屬於古公父遷居岐山周原以後的遺物,如1960-1982年省考古所在岐山縣京當鄉的禮村和賀家村發掘的先周墓葬,1982年周原考古隊發掘的法門鄉劉家村先周墓,1977年-1991年扶風縣博物館在北呂村發掘的先周墓,1981-1983年寶雞文物工作隊在武功縣鄭家坡發掘的先周墓和遺址,1933年-1937年蘇秉琪先生發掘的寶雞鬥雞台先周墓等等,均出土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先周時期的陶鬲、陶罐等文物。
從這時期的遺址和出土文物,我們可以把當時周人遷居周原的路線複原為:由縣、旬邑、長武出發,越過永壽、乾縣的梁山,過杜水河,沿今日的漆水南下東拐至大北河,再南下,西折沿據河西上,定居於今扶風縣北、岐山縣東北六十華裏的黃堆鄉、法門鄉、京當鄉等地根據這些實物證據,說明周人所指的周原範圍是相當大的,從廣義上講北至岐山山脈,南臨渭河,東到武功,西到鳳翔、寶雞都屬於周原範圍。然而人們習慣上的周原,也就是狹義上的周原即指當時的都城岐邑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