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90章 一九三五年(9)

  350329②致徐懋庸懋庸先生:廿七日函收到。今天才看完一本小說〔1〕,做了一篇序。方開封看先生文稿,別事蝟集,就又放下。我極願從速交卷,那麽,大約未必能看原稿後再做,隻好對空策了,如說雜文之了不得之類。所擬的幾個名目,我看都不好,欠明白顯豁。

  撰稿的地方,我不想擴張開去了,因為時間體力,都不容許,加工要生病,否則,不過約定不算,多說謊話而已。

  專此布複,並請著安。

  迅頓首三月廿九夜。

  注釋:

  〔1〕指《八月的鄉村》稿。

  350330致鄭振鐸西諦先生:二十七日信頃已收到。《死魂靈》的續譯,且俟《世界文庫》新辦法發表後再定罷。至於《古小說抅沉》〔1〕,我想可以不必排印,因為一則放棄已久,重行整理,又須費一番新工夫;二則此種書籍,大約未必有多少人看,不如暫且放下,待將來有閑工夫時再說。

  書店股東若是商人,其弊在胡塗,若是智識者,又苦於太精明,這兩者都於進行有損。我看開明書店即太精明的標本,也許可以保守,但很難有大發展;生活書店目下還不至此,不過將來是難說的,這時候,他們的譯作者,就止好用雇員。至於不登廣告,大約是愛惜紙張之故,紙張現在確也值錢,但他們沒有悟到白紙買賣,乃是紙店,倘是書店,有時是隻能犧牲點紙張的。

  商務的《小說月報》事〔2〕,我看不過一種謠言(現在又無所聞了),達夫是未必肯幹的,而且他和四角號碼王公〔3〕,也一定合不來。至於施杜〔4〕二公,或者有此野心,但二公大名,卻很難號召讀者;廉賣自然是一種好競爭法,然究竟和內容相關,一折八扣書,乃另是一批讀者也。假如此事實現的話,我想,《文學》還大有鬥爭的可能,但必須書店方店[麵]也有這決心,如果書店仍然掣肘,那是要失敗的。

  《箋譜》附條〔5〕添了幾句,今寄回。聞先生仍可在北平教書,不知確否?倘確,則好極。今年似不如以全力完成《十竹齋箋譜》,然後再圖其他。《北平箋譜》如此迅速的成為"新董",真為始料所不及。今在中國之售賣品,大約隻有內山的五部而已----但不久也就要售去的。

  二十八日寄奉一函,並附商務匯款百五十元,信封上據前函所示,寫了"北總布胡同一號",今看此次信麵所寫,乃是"小羊宜賓胡同",不知係改了地方,還是異名同地?前信倘能收到,則更好,否則大約會退回來(因係掛號),不過印費又遲延了。專此布複,並請著安。

  迅頓首三月三十日。

  注釋:

  〔1〕《古小說抅沉》即《古小說鉤沉》。輯錄周至隋散佚古小說三十六種,魯迅生前未出版。

  〔2〕《小說月報》事指當時傳說商務印書館將重新出版《小說月報》事。

  〔3〕四角號碼王公指王雲五(1888--1979),廣東香山(今中山)人。當時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他以刊行四角號碼字典出名。

  〔4〕施社指施蟄存、杜衡。

  〔5〕箋譜附條即《十竹齋箋譜》第一冊的出版說明,黏貼於該書上襯背麵的左下角。

  350331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廿三的信,早收到了。小包一個,亦於前日收到,當即分出一半,送與老三。其中的幹菜,非常好吃,孩子們都很愛吃,因為他們是從來沒有吃過這樣幹菜的。

  大人的胃病,近來不知如何,萬乞千萬小心調養為要。寓中均好,惟男較忙,前給海嬰種了四粒痘,都沒有灌漿,醫生雲,可以不管,至十多歲再種了。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海嬰同叩三月三十一日350401致徐懋庸懋庸先生:所謂序文〔1〕,算是做好了,今寄上,原稿也不及細看,但我看是沒有關係的,橫豎不過借此罵罵林希雋〔2〕。原稿放在書店裏,附上一箋,乞持以往取,認箋不認人,誰都可以去的,不必一定親自出馬也。

  那包裏麵,有畫稿〔3〕一小本,請轉交曹先生。

  此致,即請道安。

  迅頓首四月一日〔1〕指《徐懋庸作<打雜集>序》,後收入《且介亭雜文二集》。

  〔2〕林希雋廣東潮安人,當時上海大夏大學學生。他曾發表《雜文與雜文家》(載《現代》第五卷第五期)和《文章商品化》(載《社會月報》第一卷第四期)等,攻擊雜文創作。

  〔3〕指胡考的連環圖畫《西廂記》。

  350402①致許壽裳季帀兄:頃奉到三月三十日手示,知兩星期前並無信,蓋曹君誤聽耳。五[三]月一日函及月底一信,均已收到無誤,似爾時忙於譯書,遂未奉複。近亦仍忙,頗苦於寫多而讀少,長此以往,必將空疏。但果戈爾小說,則因出版者並未催促,遂又中止,正未知何時得完也。

  專此布複,敬頌春綏。

  弟飛頓首四月二日350402②致蕭軍劉軍兄:二日信收到。內雲"同一條路,隻是門牌改了號數",這回是沒有什麽"裏"的麽?那麽,莫非屋子是臨街的?

  還有較詳的信,怕寄失,所以先問一問,望即回信。

  豫上四月二夜《八月》已看過,序已作好。

  350402③致黃源河清先生:上月三十日信收到。沈先生已見過,但看他情形,真也恐怕沒有工夫,不能大逼,隻可小逼,然而小逼是大抵沒有效的。稍遲,看情形再想法子罷。如有可收在插畫本裏的字數不多的書,或者還可以。

  插畫本〔1〕大如《奔流》,我看是夠了,再大,未免近於浪費。但往日本印圖或者也須中止,因為不便之點甚多,俟便中麵談。

  《表》先付印,未始不可,但我對於那查不出的兩個字〔2〕,總不舒服,不過也無法可想。現在當先把本文再看一回,那一本德譯本〔3〕,望囑信差或便中交下為荷。

  果戈理我實在有些怕他,年前恐怕未必有結果。左勤克的小篇,金人想譯他一本,都是滑稽故事,檢查是不會有問題的,銷路大約也未必壞,就約他譯來,收在叢書內,何如?

  此複,即請著安。

  迅上四月二夜。

  注釋:

  〔1〕指《譯文叢書》插畫本。後僅出《表》一種。

  〔2〕指德譯本《表》中的Olle(堂表兄弟)和Gannove(偷兒)。末一字魯迅原譯"頭兒",後來曾予訂正,參看《集外集拾遺補編。給<譯文>編者訂正的信》。

  〔3〕指《表》的德譯本。德國愛因斯坦(女)譯,一九三○年柏林出版。

  350404①致蕭軍劉兄:三日信收到。稿、序、並另有信,都作一包,放在書店裏,附上一箋,乞拿以去取,但星期日上午,他們是休息的。

  豫上四月四夜。

  350404②致李樺李樺先生:三月十七及廿八兩函,均先後收到。《現代木刻》〔1〕六集亦已拜領,謝謝。寄內出書店者尚未到,今日往問代售辦法,據雲售出後以七折計;並且已囑其直接通信了。

  作紹介文字,頗不易為,一者因為我雖愛版畫,卻究竟無根本智識,不過一個"素人"〔2〕,在信中發表個人意見不要緊,倘一公開,深恐貽誤大局;二則中國無宜於發表此項文字之雜誌,上海雖有掛藝術招牌者,實則不清不白,倘去發表,反於藝術有傷。其實,以中國之大,當有美術雜誌固不俟言,即版畫亦應有專門雜誌,然而這是決不能實現的。現在京滬木刻運動,仍然銷沈,而且頗散漫,幾有人自為政之概,然亦無人能夠使之集中,成一堅實的團體,大勢如此,無可如何。我實亦無好方法,但以為隻要有人做,總比無人做的好,即使隻憑熱情,自亦當有成效。德國的Action,BrGcke〔3〕各派,雖並不久續,但對於後來的影響是大的。我們也隻能這麽做下去。

  日本的黑白社,比先前沈寂了,他們早就退入風景及靜物中,連古時候的"浮世繪"的精神,亦已消失。目下出版的,隻有玩具集,範圍更加縮小了,他們對於中國木刻,恐怕不能有所補益。外國中的歐美人,我無相識者,隻有蘇聯之一美術批評家〔4〕,曾經通信,他也很留心中國美術,研究會似可寄一點作品給他看看,地址附上,通信的文字,用英文或德文都可以的。

  中國古時候的木刻,對於現在也許有可采用之點,所以我們有幾個人,正在企圖翻印(玻璃板)明清書籍中之插畫,今年想出它一兩種。有一種陳老蓮的人物〔5〕,已在製版了。

  專此布複,並頌春綏。

  迅上四月四夜。

  注釋:

  〔1〕《現代木刻》即《現代版畫》。

  〔2〕"素人"日語:業餘愛好者、外行。

  〔3〕Action應為Aktion,德語:行動。這裏指行動派。BrGcke,德語:橋梁。這裏指橋梁派。二者均為二十世紀初流行於德國的表現主義畫派。

  〔4〕美術批評家指巴惠爾。艾丁格爾。

  〔5〕指《博古頁子》。

  350408致曹靖華汝珍兄:三月卅日信收到,插畫十一幅〔1〕也收到了,此畫似隻到第四章為止,約居全書的三分之一,所差大約是還很多的。

  《星花》版稅,從去年七月至今年一月止,共二十五元,今附上匯票一紙,希赴瑠璃廠商務印書館分店一取,並祈帶了印章去,因為他們的新辦法,要簽名蓋印也說不定的。今年上海銀根緊,二月應付的版稅,到現在才交來。

  我們都好的,但弟仍無力氣,而又不能休息,對付各種無聊之事,尤屬討厭,連自己也整天覺得無味了,現在正在想把生活整頓一下。

  專此布達,即請春安。

  弟豫上四月八夜。

  注釋:

  〔1〕指《死魂靈》插圖。"十一幅"應為"十二幅",參看350323①信注〔1〕。

  350409致黃源河清先生:插畫本叢書的版心,我看每行還可以添兩個字,那麽,略成長方,比較的好看(《兩地書》如此),照《奔流》式,過於狹長,和插畫不能調和,因為插畫是長方的居多。

  此書請暫緩發排,索性等我全部看一遍後付印罷,我當於十五日以前看完。

  專此,即請撰安。

  迅上四月九日350410①致曹聚仁聚仁先生:三日八日的信,都已收到;《芒種》三期也讀過了,我覺得這回比第二期活潑些。廣收外稿,可以打破單調,是很好的,但看稿卻是苦事,有些也許要動筆校改一點,那麽,仍得有許多工夫化費在那上麵,於編者是有損的。

  那一篇文章〔1〕,因為不能一直寫下去,又難以逞心而談,真弄得虎頭蛇尾,開初原想大發議論,但幾天以後,竟急急的結束了。那些維持現狀的先生們,貌似平和,實乃進步的大害。最可笑的是他們對於已經錯定的,無可如何,毫無改革之意,隻在防患未然,不許"新錯",而又保護"舊錯",這豈不可笑。

  老先生們保存現狀,連在黑屋子開一個窗也不肯,還有種種不可開的理由,但倘有人要來連屋頂也掀掉它,他這才魂飛魄散,設法調解,折中之後,許開一個窗,但總在覗機想把它塞起來。

  《集外集》二校還沒有到,但我想可以不必等我看過,這才打紙板了,還是快點印出的好,否則,郵件往來,又是許多日子。我在再版《引玉集》,因為重排序文,往往來來,從去年底到現在,才算辦妥,足足四個月。一個人活五六十歲,在中國實在做不出什麽事來(但,英雄除外),古人之想成仙,或者也是不得已的。

  《集外集》付裝訂時,可否給我留十本不切邊的。我是十年前的毛邊〔2〕黨,至今脾氣還沒有改。但如麻煩,那就算了,而且裝訂作也未必肯聽,他們是反對毛邊的。

  陳先生〔3〕的漫畫,望寄給我。他日印雜感集時,也許可以把它印出來,所流轉的四個編輯室,並希見示為幸。

  專此布複,並請著安。

  迅上四月十日〔1〕文章指《從別字說開去》,後收入《且介亭雜文二集》。

  〔2〕毛邊書籍裝訂好後不切邊。

  〔3〕陳先生指陳光宗,浙江溫州人。他於一九三四年秋畫的一張魯迅漫畫像,曾由胡今虛先後寄給《文學》、《太白》、《漫畫與生活》和《芒種》,均被國民黨當局禁止刊用。

  350410②致鄭振鐸西諦先生:六日信及《十竹齋箋譜》一本,均已收到。我雖未見過原本,但看翻刻,成績的確不壞;清朝已少有此種套板佳書,將來怕也未必再有此刻工和印手。我想今年除印行《博古牌子》外,不如以全力完成此書,至少也要出他三本,如果完成,亦一好書也。不知先生以為何如?

  書中照目錄缺四種,但是否真缺,亦一問題,因為此書目錄和內容,大約也不一定相合的。例如第二項"華石"第一種上,題雲"胡曰從〔1〕臨高三益〔2〕先生筆意十種",但隻八幅,目錄亦雲"八種",可見此譜成書時,已有缺少的了。

  《死魂》譯稿,當於日內交出。此複,即請著安。

  迅上四月十日〔1〕胡曰從胡正言,號曰從,安徽休寧人,明末清初畫家。

  〔2〕高三益高友,字三益,浙江鄞縣人,明代畫家。

  350412致蕭軍劉軍兄:七日信早到;我們常想來看你們,孩子的腳也好了,但結果總是我打發了許多瑣事之後,就沒有力氣,一天一天的拖,到後來,又不過是寫信。

  《二心集》中的那一篇〔1〕,是針對那時的弊病而發的,但這些老病,現在並沒有好,而且我有時還覺得加重了。現在是連說這些話的意思,我也沒有了,真是倒退得可以。

  我的原稿的境遇,許知道了似乎有點悲哀;我是滿足的,居然還可以包油條,可見還有一些用處。我自己是在擦桌子的,因為我用的是中國紙,比洋紙能吸水。

  金人譯的左士陳闊〔2〕的小短篇,打聽了幾處,似乎不大歡迎,那麽,我前一信說的可以出一本書,怕是不成的了,望通知他。這回我想把那一篇Novikov-yriboi的短篇〔3〕寄到《譯文》去。

  《搭客》及《櫻花》上,都有署名的。《搭客》不知如何;《櫻花》已送檢查,且經通過,不便改了,以後的投稿再用新名罷。聽說《櫻花》後麵,也許附幾句對於李〔4〕的答複。

  一個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負"也不好的,容易停滯。我想,頂好是不要自餒,總是幹;但也不可自滿,仍舊總是用功。要不然,輸出多而輸入少,後來要空虛的。

  《八月》上我主張刪去的,是說明而非描寫的地方,作者的說明,以少為是,尤其是狗的心思之類。怎麽能知道呢。

  前信說張君〔5〕要和您談談,我想是很好的,他是研究文學批評的人,我和他很熟識。

  此複,即請儷安。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