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74章 一九三四年(15)

  〔3〕祭孔一九三四年七月,國民黨政府根據蔣介石提議,明令公布以八月二十七日孔丘生日為國定紀念日,當時南京、上海等地曾舉行規模盛大的"孔誕紀念會"。

  〔4〕張天師作法一九三四年七月,第六十三代張天師(瑞齡)在上海大世界誦經作法求雨。

  〔5〕當時內山書店兩個中國職員以"共黨嫌疑"被捕,魯迅自八月二十三日起避居千愛裏內山完造家,九月中旬返寓。

  〔6〕貴同宗指姚蓬子(1905--1969),浙江諸暨人,作家。曾參加中國共產黨和"左聯"。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在天津被捕,次年四月在南京叛變,五月十四日在《中央日報》發表《脫離共產黨宣言》。出獄後曾擔任國民黨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委員,國民黨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委員。並為國民黨特務曾養甫的《扶輪日報》編輯副刊。

  340901致趙家璧家璧先生:頃收到來信,並版稅單一紙;又承送我《文學叢書》〔1〕兩本,謝謝。以前的九本〔2〕,我都有的。近一年來,所發表的雜文,也還不少,但不宜於給良友公司印,因為文字都很簡短,一被刪節,就會使讀者不知道說什麽,所以隻好自己出版。能夠公開發行的東西,卻還沒有,也許在檢閱製度之下,是不見得有的了。

  來信所說的木刻集,當是《引玉集》,出版之後,因為有一個人要走過公司前麵,我便將送先生的一本托他帶去交出,直到今天,才知道竟被他沒收了,有些人真是靠不住。現當於下星期一托書店掛號寄上,以免錯誤。

  《記丁玲》中,中間既有刪節,後麵又被截去這許多,原作簡直是遭毀了。以後的新書,有幾部恐怕也不免如此罷。

  專此布複,即請暑安。

  迅上九月一日〔1〕《文學叢書》即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的《良友文學叢書》。"兩本",指《記丁玲》(沈從文著)、《趕集》(老舍著)。

  〔2〕九本指《豎琴》(魯迅譯)、《曖昧》(何家槐著)、《雨》(巴金著)、《一天的工作》(魯迅譯)、《一年》(張天翼著)、《剪影集》(蓬子著)、《母親》(丁玲著)、《離婚》(老舍著)、《善女人行品》(施蟄存著)。

  340904致王誌之思遠兄:一日信收到,但稿尚未來。前兩函也收到的,並小說〔1〕兩本,惟金君〔2〕終未見訪也。丁君〔3〕確健在,但此後大約未必再有文章,或再有先前那樣的文章,因為這是健在的代價。

  我因向不交際,與出版界很隔膜,紹介譯作,總是碰釘子居多,現在是不敢嚐試了。鄭君〔4〕已南來,日內當可見麵,那時當與之一談。

  我一切如前,但因小病,正在醫治,再有十來天,大約可以全愈,回到家裏去了〔5〕。

  此布,即頌時綏。

  豫頓首九月四日〔1〕小說兩本中篇小說指《風平浪靜》,一九三四年北京人文書店出版。

  〔2〕金君指金湛然。一九三四年下半年他繞道上海回朝鮮時,王誌之曾介紹他去見魯迅。

  〔3〕丁君指丁玲,湖南臨澧人,作家。著有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中篇小說《水》等。一九三三年五月十四日,由於叛徒的出賣,在上海被捕,後轉至南京。

  〔4〕鄭君指鄭振鐸。

  〔5〕隱指避難。參看340831②信注〔5〕。

  340910致鬱達夫達夫先生:生活書店要出一種半月刊,大抵刊載小品,曾請客數次,當時定名《太白》〔1〕,並推定編輯委員十一人,先生亦其一。時先生適在青島,無法寄信,大家即托我見麵時轉達。今已秋涼,未能覿麵,想必已徑返杭州,故特馳書奉聞,諸希照察為幸。專此布達,即請道安。

  迅頓首九月十日密斯王閣下均此請安不另。

  注釋:

  〔1〕《太白》文藝半月刊,陳望道主編,一九三四年九月創刊,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編輯委員十一人",即艾寒鬆、傅東華、鄭振鐸、朱自清、黎烈文、陳望道、徐調孚、徐懋庸、曹聚仁、葉紹鈞、鬱達夫。

  340916①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來信已收到。給老三的信,亦於前日收到,當即轉寄了。長連〔1〕所要的照相,因要寄紫佩書籍,便附在裏麵,托其轉交大人,想不久即可收到矣。

  張恨水的小說,定價雖貴,但托熟人去買,可打對折,其實是不貴的。即如此次所寄五種,一看好像要二十元,實則連郵費不過十元而已。

  何小姐已到上海來,曾當麵謝其送母親東西,但那照相,卻因光線不好,所以沒有照好,男是原想向她討一張的,現在竟討不到。

  上海久旱,昨夜下了一場大雨,但於秋收恐怕沒什麽益處了。合寓都平安如常,請勿念。

  海嬰也好的,他要他母親寫了一張信,今附上。他是喜歡夏天的孩子,今年如此之熱,別的孩子大抵瘦落,或者生瘡了,他卻一點也沒有什麽。

  天氣一冷,卻容易傷風。現在每天很忙,專門吵鬧,以及管閑事。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及海嬰隨叩。九月十六日〔1〕長連即阮善先。參看360215②信注〔1〕。

  340916②致徐懋庸〔1マンドレ。"ヅイ〕ド作竹內道之助譯《ドストイエフスキイ研究》〔2〕一円八十錢東京澱橋區戶塚町一,四四九,三笠書房出版マンドレヅイド作秋田滋譯《ドストエフスキ一論》〔3〕一円八十錢東京市品川區上大崎二丁目五四三,芝書店出版以上兩種,竹內氏譯本〔4〕內另有ヅイド關於ド氏的小文數篇,便於參閱,但譯文是誰的的確,則無從知道。此上懋庸先生迅頓首九月十六日〔1〕マンド。ヅイド即安德列。紀德。

  〔2〕《ドストイエフスキイ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一九三三年東京三笠書房出版。

  〔3〕《ドストエフスキ一論》《陀思妥耶夫斯基論》,一九三三年東京芝書店出版。

  〔4〕ド氏陀氏,即陀思妥耶夫斯基。

  340920致徐懋庸懋庸先生:來信收到。《譯文》因為恐怕銷路未必好,所以開首的三四期,算是試辦,大家白做的,如果看得店裏有錢賺了,然後再和他們訂定稿費之類,現在還說不上收稿。

  如果這雜誌能立定了,那麽,如Gide的《D。論》〔1〕恐怕還太長,因為現在的主意,是想每本不登,或少登"未完"的東西,全篇至多以萬餘字為度。每一本,一共也隻有五萬字。

  Gide的作家評論,我看短的也不少,有的是評文,有的則隻說他的生活狀態(如Wilde〔2〕),看起來也頗有趣,先生何妨先挑短的來試試呢?

  先生去編《新語林》,我原是不讚成的,上海的文場,正如商場,也是你槍我刀的世界,倘不是有流氓手段,除受傷以外,並不會落得什麽。但這事情已經過去了,可以不提。不過傷感是不必的,孩子生瘡,也是暫時的事。由我想來,一做過編輯,交際是一定多起來的,而無聊的人,也就乘虛而入,此後可以仍舊隻與幾個老朋友往還,而有些不可靠的新交,便斷絕往來,以省無謂的口舌,也可以節省時間,自己看書。至於投稿,則可以做得隱藏一點,或講中國文學,或講外國文學,均可。這是專為賣錢而作,算是別一回事,自己的真意,留待他日發表就是了。

  專此布複,即請秋安。

  迅上九月廿日〔1〕Gide的《D。論》即紀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論》。紀德(1869--1951),法國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親法西斯分子,著有小說《窄門》、《地糧》、《田園交響樂》等。

  〔2〕Wilde王爾德(1854--1900),英國唯美派作家,著有童話《快樂王子集》、劇本《莎樂美》等。

  340921致樓煒春煒春先生:蒙惠函並適兄箋,得知近狀,甚慰。

  適兄譯成英文之小說,即《鹽場》〔1〕,並非登在雜誌上,乃在一本中國小說選集,名《草鞋腳》〔2〕者之中,其書選現代作品,由我起至新作家止,共為一書,現稿已寄美國,尚未出書,待印出後,當寄閱也,希便中轉告。

  所要之書九種〔3〕,現在收得六種。此外一種不久可有,惟盧氏《藝術論》與《藝術社會學》〔4〕則上海已無有,今日托書店向東京去買,至多三禮拜後可得回音,惟有無殊不可必。現有之六種,是否先生先行至書店來取,抑待餘書消息確定後再說,希示及。倘先來取此六種,當交與書店後,再行通知也。

  此複,即請秋安。

  迅頓首九月二十一夜〔1〕《鹽場》短篇小說,建南(樓適夷)作,載《拓荒者》月刊第二期(一九三○年二月)。

  〔2〕《草鞋腳》英譯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集,魯迅、茅盾選編,伊羅生等譯,內收作品二十六篇,當時未出版,後經伊羅生重編,一九七四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按"草鞋腳"係魯迅講演《再論第三種人》中的用語(見《中國論壇》第二卷第一期所載《魯迅在北平的講演》)。

  〔3〕指樓適夷在獄中托魯迅買的有關文藝理論方麵的日文書。

  〔4〕《藝術社會學》文藝論著,蘇聯弗裏契著。

  340924①致何白濤白濤先生:十九日信收到。中國木刻選集因木版不易用機器印,故進行甚慢,大約須十月初可以訂成,除每一幅入選畫即贈一本共二十四本外,可以發賣的隻有八十本。

  我任北大教授,絕無此事,他們是不會要我去教書的。

  《引玉集》款,可俟賣完後再寄。先生所刻之《風景》一幅,曾寄與太白社,他們在第一本上印出,得發表費四元,此款希即在書款中扣除為幸。

  用過之木版,當於日內作小包寄還。木刻集一出版,亦當從速寄上。此布,即頌時綏。

  迅上九月廿四夜。

  340924②致曹靖華亞兄:九月廿一日信收到,甚慰,前一信也收到的。

  《文學報》已有十餘份在此,日內當掛號寄校。又前日得克氏〔1〕一信並木刻畫十五張信已拆開,缺少與否不可知,其信亦當與《文學報》一同寄上也。

  我們如常,請勿念。兄寓是否仍舊,此後信可直接寄寓否,便中希示及。

  專此布達,即請秋安。

  弟豫頓首九月廿四日令夫人均此致候不另。

  注釋:

  〔1〕克氏指蘇聯木刻家克拉甫兼珂。

  340925致黎烈文烈文先生:廿二信並稿兩篇,頃已收到。

  佛朗士小說及護肚帶均已購得,今持上。帶之大小,不知合式否?倘太大,希示知,當另買較小者,此二枚可留為明年之用。如太小,則上麵之帶,可以自行放長,尚不合,則可退換,這是與店鋪先已說好的。

  徐君來譯稿〔1〕一,並原文,今附上,希一閱,最好是一改,以登《譯文》。將來看來稿大約要比自譯還要苦。

  此複,即請道安。

  迅頓首九月廿五日插畫法文書有二三本,存他處,日內當去取回奉覽。

  又及。

  注釋:

  〔1〕譯稿指《論心理描寫》,蘇聯庫希諾夫作,徐懋庸譯,後載《文學叢報》第二期(一九三六年五月)。

  340927①致鄭振鐸西諦先生:廿四日信並紙樣及箋樣,頃已收到;惟書未到,例必稍遲。開明買紙事,因久無消息,曾托丐尊〔1〕去問,後得來信,謂雪村赴粵,此外無人知其事雲雲,落得一個莫名其妙。日前,又托梓生去問其熟人之紙鋪,迨寄紙樣來,則所謂"羅甸紙"者,乃類乎連史之物,又落得一個莫名其妙。今得實物,大佳,日內當自去探門路一訪,倘不得要領,當再托開明,因我頗疑開明亦善於渺無消息者也。

  《十竹齋》首冊已刻好,我以為可以先賣,不待老蓮。但豫約之法頗難,當令賣[買]者付錢四元,取書一冊,至半年後乃有第二冊,而尚止半部。較直截之法,則不如於書印出後,每本賣特價二三月,兩塊錢一本也。但如此辦法,每本銷數,必有不同,於善後有礙。如何是好,請先生決之。

  後之三本,還是催促刻工,趕至每五個月刻成一本,如是,則明年年底,可以了結一事了。太久不好。

  《水滸牌子》〔2〕恐不易得,但當留心。《淩煙閣圖》〔3〕曾一見,亦頗佳,且看紙價如何,如能全附在後,不如全印,而於序中誌其疑。因上官周〔4〕之作,亦應紹介,《竹莊畫傳》尚流行,我輩自不重印,趁機會帶出一種,亦大佳也。

  專此布複,即請著安。迅頓首九月廿七日《譯文》隻印二千五百,銷路未詳,但恐怕未必好。又及。

  注釋:

  〔1〕丐尊夏丐尊(1885--1946),浙江上虞人,留學日本,開明書店創辦人之一,曾任《中學生》雜誌編輯。

  〔2〕《水滸牌子》即陳老蓮的《水滸葉子》。

  〔3〕《淩煙閣圖》即《淩煙閣功臣圖像》。清初劉源繪,朱圭刻。內唐代功臣二十四幅,附大士、關帝各三幅。康熙七年(1668)印行,一九三○年涉園影印。

  〔4〕上官周(1665--約1745)字文佐,號竹莊,福建長汀人,清代畫家。著有《晚笑堂詩集》及《晚笑堂畫傳》(即《竹莊畫傳》)等。

  340927②致母親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來信收到。秉中不肯說明地址,即因恐怕送禮之故,他日相見,當麵謝之。海嬰照相,係便中寄與紫佩,托其轉交,並有一信。今紫佩並無信來言不收到,想必不至於遺失。近見《申報》,往鄭州開國語統一會〔1〕之北平代表,有紫佩名,然則他近日蓋不在北平也。海嬰近來較為聽話,今日為他出世五周年之生日,但作少許小菜,大家吃了一餐,算是慶祝,並不請客也。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男樹叩上廣平及海嬰同叩。九月廿七日〔1〕國語統一會即國語羅馬字促進會。一九三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在鄭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同月二十六日《申報》載《國語羅馬字促進會在鄭舉行代表大會》消息中有"北平代表宋琳"之語。

  340928致鄭振鐸西諦先生:昨得惠函,即奉複,想已達。今午得書三本,紙二百二十枚,共一包無誤。《淩煙功臣圖》曾在上海見過一部,版較大,與寄來者不同,蓋小者又係摹本。翻閱一過,覺其技尚在上官竹莊下遠甚,疑係取《竹莊畫傳》中人物,改頭換麵,以欺日本人者,並沈南蘋〔1〕跋亦屬偽造,蓋南蘋在日本頗有名也。南蘋雖專長花卉,但對於人物,當亦不至不能辨別至此。我看連一二幅亦不必附,或僅於總序中一提,但即不提亦可。

  午前持"羅甸紙"問紙鋪,多不識,謂恐係外國品,然則此物在南方之不多見,亦可知矣。看紙樣,簾紋甚密,或者高麗產亦說不定。現已一麵以樣張之半寄夏丐尊,托其擇內行人再向紙鋪一訪,一麵托內山去問日本紙店,有無此物,並取日本紙樣張,看可有宜於使用者否。

  《九歌圖》〔2〕每頁須照兩次,製版費必貴。如每頁紙價二分,則百頁之書,本錢已在三元左右,非賣五元不可了。

  現在的問題,是倘有羅甸,自然即用羅甸。倘沒有,則用毛太紙,抑用日本紙乎(如果每頁不逾二分的話),希給與意見為幸。

  專此布達,即請道安。迅上九月廿八日〔1〕沈南蘋(1682--約1760)名銓,今浙江德清(一作吳興)人,清代畫家,以畫花鳥走獸著名。曾受聘往日本,三年後回國。

  〔2〕《九歌圖》明代陳洪綬畫,收關於《九歌》的畫十一幅及《屈子行吟》一幅。

  340930致黎烈文烈文先生:日譯法朗士小說一本及肚圍二枚,已於一星期前送往申報館,托梓生轉交。昨晚始知道先生並不常到館去,然則函件不知梓生已為設法轉致否?殊念。如未收到,希往館一問為幸。

  專此布達,即請道安。

  迅頓首九月卅夜。

  341001致羅清楨清楨先生:來示敬悉。《木刻紀程》已在裝訂,大約再有十來天,便可成功,內有先生之作四幅,應得四本,一成當即寄奉。因為經濟關係,隻印了一百二十本,發售的大約不多了。

  學生要印木刻〔1〕,倘作為一種"校刊",自無不可,但如算是正式的作品,恐怕太早一點,我是主張青年發表作品,要"膽大心細"的,因為心若不細,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至於題字,隻要將格式及大小見示,自當寫寄。

  日本的兩個畫家,也許有回信,但恐怕隻是普通的應酬信,他們的作家,和批評家分工,不是極熟的朋友,是不會輕發意見的。

  此複,即請秋安。

  迅上十月一日〔1〕學生要印木刻指廣東梅縣鬆口中學學生手印的《鬆中木刻》。魯迅曾為之題字。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