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內
【主要內容】
《短缺經濟學》是科爾內1976―1977年間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經濟研究所工作期間完成的。這時匈牙利已經開始了經濟改革,但還沒有完成向市場經濟的根本性轉化,經濟製度的基本特征仍然屬於計劃經濟。科爾內的分析就是以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為背景的。他在《短缺經濟學》中文版前言中說:“這本書的主題不是寫匈牙利的,而是‘傳統的’或‘經典的’社會主義的一般模式。我用這個名稱表示社會主義製度的曆史階段,因為它是在緊隨革命和國有化而來的早期風暴年代之後,和市場取向的改革開始之前,鞏固下來和‘正常化’的。”在《短缺經濟學》中,科爾內主要分析和研究了什麽是短缺、產生短缺的原因以及解決短缺的對策等一係列問題,具體內容如下:
一、認識短缺
科爾內認為,短缺現象是在傳統社會主義經濟中大量出現的現象,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時常體驗到的現象。比如消費品或者住房的短缺,或是在麵包房或肉店前排長隊,或是等候安裝電話或是等待住院等。短缺現象有其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它們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短缺能夠打亂消費者的購物計劃並經常引起消費者供給的困難。大量閑暇時間都在醫生診斷或商店的等待中白白耗費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住房短缺能夠嚴重地影響一個家庭,或者說,高等教育招生名額的限製能夠在一個年輕人生涯剛剛開始時就嚴重地影響他的前途。當然,人們不僅作為消費者,而且還作為生產者體驗著短缺帶來的種種後果,車間主任、工長和工人常常發現,他們麵臨材料或勞動力短缺引起的困難,麵臨一切相伴而來的壓力。總而言之,短缺影響著人與人的關係。雖然短缺的重要性早就為經濟學家們所認識,並在千百本著作中和研究論文中加以探討,但是還沒有一本書單獨把它作為主題。科爾內的《短缺經濟學》是全麵考察短缺經濟問題的第一個嚐試。
科爾內把短缺現象歸納為四種類型:(1)縱向短缺(垂直短缺),存在於中央物資分配機關與要求者之間,要求者所提出的總量超過中央機關所能分配的物資總量時就會產生縱向短缺;(2)橫向短缺(水平短缺),存在於賣方或買方之間,賣方的供給不能滿足買方的初始要求就出現這種短缺;(3)內部短缺,是企業內部缺少必要的互補性投入品儲備和生產能力的儲備,生產經常出現瓶頸,限製整個生產;(4)社會生產能力短缺,這是上述三種短缺的宏觀表現,是全社會生產能力被高度利用,整個社會生產被推到了資源約束的邊界的狀況。
科爾內指出重要的是短缺效應如同乘數效應一樣,會引起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反應會發生乘數作用,存在著一種可以被稱為“短缺乘數”的東西。科爾內對短缺的度量提出了兩項指標,即短缺指標可分為直接指標和間接指標。前者度量短缺本身,例如排隊人數,登記排號待購的時間,搜尋時間,強製替代所造成的消費者損失,邊際社會成本等;後者度量短缺的後果或者伴隨的現象:黑市和“灰”市的交易額,合法、半合法和非法交易的相對價格,被迫儲蓄額相對市場力量,公眾意見等。其中投入物資的庫存在總庫存中分別占多大比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間接指標。因為,在短缺經濟中,因囤積而投入庫存增加;反之,在過剩經濟中,產出物資的庫存是增加的。
二、產生短缺的原因
科爾內認為產生短缺的直接原因是摩擦和吸納,不過他更注重和強調的是後者,因為摩擦存在於一切體製中,而吸納為社會主義體製所特有。
科爾內說,如果構成體製的主體具有完備無缺的預測能力和選擇最佳方案的決策能力,並且能準確無誤地充分發揮這些能力,使之見諸實際行動,那麽,體製就將充分發揮其機能,使短缺與滯存等於零,達到瓦爾拉斯均衡點。但是,現實的體製並非如此完備無缺。因此,短缺點和滯存點總是要或遠或近地偏離原點,即存在著摩擦。科爾內列舉了四種摩擦現象:賣者的預測誤差、買者的購買意圖動搖不定、買者的信息不完全、賣者調節的延滯和剛性。而摩擦和短缺成正比關係,生產性停滯在摩擦與短缺之間充當了緩衝器。在摩擦值既定的情況下,生產性滯存越大,短缺強度則越小;生產性滯存越小,短缺強度就越大。反過來,較大的摩擦值可以由較多的生產性滯存來抵消,以保持短缺強度的不變。
但是摩擦現象是一切體製都存在的,那麽如何解釋社會主義體製下的強烈的短缺現象呢?科爾內說,吸納機製是社會主義所特有的,這種吸納機製強化了由摩擦引起的一般性短缺,並再生產著經常的、強烈的短缺現象。他概括了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所特有的五種吸納機製:(1)投資饑渴和迅速擴張;(2)求量和囤積;(3)迅速出口;(4)消費者對市場商品的過度需求;(5)消費者對免費服務的過度需求。在這五種機製中,第一種是產生短缺的主要原因,其他機製是次要原因和附加因素。科爾內發現,在計劃經濟中,沒有一個企業或非營利機構不想得到投資。不存在飽和問題,投資饑渴是長期的,假如剛剛完成的一項投資暫時滿足了投資饑渴,很快又會產生新的饑渴,而且比以前更為強烈。而且,這種投資需求不會因虧損或破產而受到限製。
科爾內進一步分析發現,產生社會主義短缺現象的吸納機製的基礎是預算約束軟化。市場經濟下製約企業行為的是市場需求,而計劃經濟下製約企業行為的是資源限製。因此,決定經濟增長的就不是需求而是供給。在軟約束之下,企業如果虧損了,它也不會真正破產,即停止營業。企業總會得到外來幫助:接受追加貸款,減免稅收,獲得補給,或提高銷售價格,結果它最後總會擺脫財務困境。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的預算線,像橡皮筋一樣具有伸縮性,它能夠被違反而不造成困難和後果。企業總會得到外來幫助,擺脫財務困境。所以,社會主義企業是軟預算約束。科爾內認為使企業預算軟化的手段有四個:軟化的價格管理、軟化的稅收、軟化的補助和軟化的信用。預算約束軟化的趨勢,引起了相互關聯的後果:企業不重視銷售收入,不注重內部資金積累,對價格的感應性下降,企業不承擔風險而由國家承擔,企業對投入的需求幾乎不可滿足,無法實施有效的需求管理。
投資饑渴也好,企業預算軟約束也好,都是經濟中可以看到的現象,其根源在於計劃體製中企業對政府的依附關係,或者說企業或非營利機構不能獨立地進行投資決策,國家對企業進行過分保護。這就是說,在計劃經濟下,企業依附於政府,企業沒有自己的獨立性。政府作為公有製的代表者決定企業的發展,為企業作出決策,科爾內用“父愛主義”來形象地表示國家對企業既管束又保護的關係。對於企業來說,“父愛主義”意味著絕對的保護和安全。因此,“父愛主義”是使預算約束軟化的直接原因。父愛主義有五種不同的程度:程度4,實物給予――被動接受;程度3,實物給予――主動表達願望;程度2,貨幣津貼;程度1,自立――有助;程度0,自立――無助。科爾內認為,傳統體製下典型的程度是程度3,改革後最廣泛的父愛主義是程度1。在嚴格意義上的一組經濟現象(軟預算約束,幾乎不可滿足的需求,橫向和縱向的“抽吸”)和一組製度的現象(較高程度的父愛主義)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係,後者基本上能夠說明前者。
三、解決短缺的方法
科爾內認為,短缺經濟的主要調節信號是數量信號。傳統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半貨幣化經濟,價格不能靈活反映供求變化,因而難以作為生產調節的信號。同時,企業預算約束軟化,即使價格放活,也不能保證企業對價格信號作出靈敏的反應。在傳統的企業中,數量信號占統治地位,而價格的影響是輕微的,並且這種價格的影響在一係列方麵表現為不對稱性:(1)在投入與產出方麵的價格反映的不對稱性;(2)在長期和短期決策中價格反映的不對稱性;(3)在靜態和動態方麵的價格反映的不對稱性;(4)在國內產品和國際產品方麵的價格反映的不對稱性;(5)政府與企業方麵的價格反映的不對稱性。所以,社會主義企業,不管作為賣者還是作為買者,都有提高價格的衝動。科爾內接著指出,雖然社會主義企業主要是根據短缺信號來調節當前的生產,但它們對投入品短缺的反應比產品短缺的反應要靈敏得多。企業往往是根據投入方麵,而不是根據產出方麵的短缺信號進行強製替代,調整投入產出總和,以及改變工藝。“加大油門――急刹車”和“延期――滅火”是短缺條件下調節投資的兩種自動機製。這種調節形式形成了短缺和投資緊張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短缺導致投資緊張,而投資緊張吸納更多的資源,反過來又加劇了普遍短缺。在社會主義的增長模式上,科爾內建立了一個伴有對現實過程中的內生控製的增長模型,並用這種方式描述了長期控製和短期控製的相互作用。科爾內總共用26個變量和26個方程,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的宏觀動態增長模型。
科爾內認為,要解決長期短缺問題,就必須改變產生短缺的製度條件,對舊的經濟管理體製進行全麵的改革。改革不是無中生有,而是使舊體製轉化為新模式,要完成這種轉變就必須對改革前的舊體製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科爾內把舊經濟體製的弊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第一,短缺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影響了生產效率,提高了各種社會成本;第二,短缺使生產者喪失了對技術革新和改進產品質量的積極性;第三,短缺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降低人民的生活質量;第四,短缺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敗壞社會風氣。舊的經濟體製企圖通過中央統一計劃和指令來控製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麵,但它並不掌握調節當前經濟活動的全部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的包羅萬象的指令性計劃,並不能體現社會利益和消費者個人的利益。這種體製過於僵化,不能靈活地隨時隨情況而變化和調整,這往往助長了企業以損害社會利益的方式來完成指令性計劃。這種體製的過度控製減弱了控製的有效性程度,實際上出現了各種非控製的過程。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科爾內並不幻想市場協調機製能夠完善地調節社會經濟過程,但他認為在很多領域中,利用市場機製還是利大於弊。科爾內根據匈牙利改革的經驗,提出了防範改革中有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幾個主要措施:
第一,在製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時要謹慎,產量和生活水平的增長不要太快,始終保持穩步增長的步伐。一開始以難以維持的高速增長起步,隨後則速度減慢和下降,會損害改革的名聲。在好年頭裏建立起來的改革的“精神資本”可能很輕易地在壞年頭裏喪失掉。
第二,工業和農業中的收入、農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之間的相對比例要注意保持適當,以避免潛在的緊張。由於改革進程中時間上的差異性,會引起農村和城市居民受益上的先後排列,所以要防止產生改革有利於一部分人,而沒有給另一部分人帶來足夠好處的問題。
第三,加強對通貨膨脹的控製。科爾內認為,改革過程的最主要危險在於它可能打開通貨膨脹的大門。由於改革改變了嚴加控製的固定價格和工資,並加強了利潤刺激,所以在貨幣政策很鬆並且其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必將通過提價來增加利潤。通貨膨脹會擾亂價格信號,加劇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削弱公眾信心。並且通貨膨脹是一種自我加強的機製,一旦開始就傾向於加速。因此對通貨膨脹不加控製就可能削弱公眾對改革的支持。
第四,在改革過程中,必須把社會政策的改善作為改革的有機部分。改革必然要強調效率要求,從而也將導致收入差距擴大。這就使相當數量的人由於各種原因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其中有一部分人感到幾乎沒有改善生活的機會。對於這些社會階層應給予特別的注意和關照。在改革中,如果低收入階層的人們的收入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同時另一些人收入明顯提高,社會容忍限度可能會突然下降很多。因此,采取有效的社會政策,保證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直接關係到改革的命運,當然,用於社會目的的手段必須同市場的運行分離開來,不能幹擾市場信號。
第五,堅持同錯誤現象和不良傾向作鬥爭。科爾內認為,改革的成就會不可避免地伴隨著副作用,諸如追逐貨幣、無情地自我榨取、行賄受賄、弄虛作假等等,從而使經濟具有混合經濟的特征,就像一座既煉鋼鐵又出爐渣的高溫爐。隨著改革的深入,這種特征將會更為顯著。因此,要對這些有害的現象進行鬥爭,盡量減少副作用。科爾內認為,舊的傳統體製雖然存在各種內在矛盾和不協調,但它畢竟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有自身特有的行為邏輯和運行規律。孤立地改變體製的任何一方麵(無論這方麵如何重要),都不可能消除舊體製的弊病,反而因局部與整體的不協調使經濟運行更糟。他強調任意地和孤立地改革傳統經濟管理方法的個別部分是不夠的。他說:我們需要的是這樣一種改革,它將係統地、平行地和協調地改革我們經濟機製的所有重要的方法和製度。因此,改革是全麵的。科爾內又指出:當然,我們不可能在一次巨大的努力中改革所有的方麵,而需要經過一係列前後相繼的步驟。但在某個領域和某個方麵的改革上,科爾內則主張“一攬子”方案。科爾內強調,在整個改革過程中,要保持階段的穩定性。因為改革是一場試驗,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人們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即使是糾正以前的錯誤,彌補以前的不均衡,也不能采用突進的方式,因為過快的變化會導致類似原來那種錯誤政策的有害影響。所以,一定程度的穩定是需要的。
五、小結
貫穿通篇的觀點是,一定的社會關係和製度條件產生一定的行為方式、經濟規律性和正常標準,這些不可能被國家的決策所取消。政府決策、國家計劃並不要求投資緊張、長期勞動短缺和價格漂浮傾向等等。但隻要維持這些現象的條件存在,政府決策或國家計劃就不可能使它們消除。愉快地接受這些規律性的有益影響,而完全避開我們視為不利的那些後果,是不可能的。我們已經表明,社會主義製度的各級當事人都受到擴張衝動的推動,不需要鼓勵任何人進行投資,這正是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得到後者而同時希望完全消除投資緊張是不可能的。作為持續不斷的擴張衝動的結果,潛在勞動儲備被吸收,正是這一點導致長期勞動短缺。喜歡消除失業,同時又希望或早或晚勞動市場恢複均衡,勞動短缺的有害影響會停止,這也是不可能的。同一過程在導致受歡迎的結果的同時,也導致令人不安甚至有害的後果。接受前者而拒絕後者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些並不意味著經濟政策的製定者、計劃者和實際經濟管理者麵對這個製度的規律和內在傾向時是無能為力的。自覺行動的領域是寬廣的。我們隻提出幾種可能性,某些傾向可能被加強,其他的由於受到抵製可以被削弱。我們提到價格漂浮傾向,不能靠命令從經濟生活中消除,但它能被抵製。吸納機製的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至關重要的是持有最大“水泵”的中央計劃者究竟是帶頭抽吸呢,還是抵製下屬組織的抽吸行動。數量衝動產生短缺,短缺加強數量衝動,這是不可避免的。但中央計劃者本身是提出盡可能緊的數量指令,還是發揮起緩和作用的影響,卻是非常重要的。經濟政策還可以影響短缺在不同部門間的分配。
我們還能夠在更廣闊的領域采取行動,即減少調節中的摩擦。更好地組織生產和交換,更好地協調計劃,更好地提供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所有這些都屬於這個領域。例如,如果更好地組織生產可以解脫出幾千工人,這並不會消除勞動短缺。有足夠的空位在等待他們,並且不可能解脫出比連續不斷的擴展所能吸收的還要多的勞動。但解脫他們仍是非常理想的,這有助於保證國民經濟以一定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經濟效果。最後我們得到了最重要之點,產生本書描述的那些現象的製度條件、行為方式和規律性並不是外部強加的或不可改變的。
這本著作沒有詳細提出消除短缺現象的具體建議,它的目標僅僅在於提供一種純粹描述性和解釋性的分析,但正是這種對實際情況的細致認真的分析,進一步說明因果關係的嚐試,可能有助於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簡要評述】
《短缺經濟學》一書是科爾內的代表作。他運用非瓦爾拉斯均衡方法,以現實社會主義經濟中普遍和長期存在的短缺現象為主線,以企業行為分析為重點,從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各個方麵剖析了現實存在的社會主義經濟體製。他描述了短缺現象的各種表現,指出了觀察和度量這些現象的可能性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揭示了短缺的主要原因不在於政策失誤,而在於使企業預算約束軟化的社會經濟關係和製度條件,並說明了在長期短缺條件下經濟如何運行。他將短缺現象抽象成理論概念,將原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短缺”現象上升成“短缺經濟”命題,將人們觀察到的經濟短缺現象與傳統社會主義經濟體製聯係起來,並反過來用於對傳統計劃經濟體製下經濟運行的分析。
科爾內的“短缺經濟學”分析框架雖然是以匈牙利等東歐小國家為背景構建的,但是,它表現出對所有實行傳統計劃經濟國家的經濟運行的很強的分析力、解釋力與說明力。他是最早主張實行經濟體製改革、更多地利用市場機製的東歐經濟學家之一,並最早進行了把數學規劃運用於社會主義國家計劃製定的工作中。他批判了瓦爾拉斯一般均衡理論,對非瓦爾拉斯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方法論和概念體係作出了貢獻。理論上,他在多級計劃和等級控製、集中和分散、非價格信號和數量調節、長期增長以及短缺經濟的一般理論等方麵都有獨到的見解,並力圖建立以客觀地描述和說明現實社會主義經濟運行機製為基本內容的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按照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的話說,亞諾什?科爾內的《短缺經濟學》就是一本經典之作,當初中文版發行時,紅極一時,據當時的報刊報道,在市場上《短缺經濟學》真正“短缺”。經濟學界的人士無論寫文章還是作演講,必以引證科爾內的分析為榮,頗有點“開口不言‘短缺論’,縱讀詩書也枉然”的架勢,足見《短缺經濟學》對一代中國學人的深刻影響。
(何麗雙)
參考文獻:
[1]亞諾什?科爾內,短缺經濟學[M],(中譯本)上下卷,經濟科學出版社,1986.
[2]亞諾什?科爾內,增長、短缺與效率[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馬慶泉,新短缺經濟學[M],北京:求實出版社,1989.
[4]陶一桃,科爾內與短缺經濟學的產生[J],特區經濟,2000,(6)
[5]梁小民,給出一個時代理論描述的專著[J],中華讀書報,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