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3章

  趕到津浦鎮時,當空懸著的那輪熾白的烈日已化作一團黃中透紅的巨大火球,移到了西方的天際。柏欽若和那王棠、李興兩個仆役,披著黃昏的霞光,一臉汗水,滿身灰土,斜穿過清浦鎮子一角,來到了陸府門前。陸府大門依然緊閉,門前的空地和石階上殘留著一攤攤凝結的黑血,絲絲縷縷的腥氣還在空氣中時隱時現地飄蕩著。

  柏欽若和王棠、李興上前敲門,敲了半晌,好歹才將大門敲開。守門的家人一聽登門拜訪的是撫台大人派下的查賑委員,自是不敢怠慢,先將四人迎進頭進院子正堂,爾後,一溜煙到了孝廉老爺書齋,向孝廉老爺做了稟報。孝廉老爺吃了上午的那場驚嚇,中午飯沒吃,先昏昏沉沉睡了一覺,這會兒剛剛吃了點東西,恢複了精力,聽說查賑大人上門,心中又多了三分驚疑,急急忙忙迎到了正堂。

  然而,一見到柏欽若的麵,孝廉老爺卻又有點不以為然了。老爺覺著柏欽若一身灰土,那麽年輕,完全不像他想象中的模樣,言談寒暄之中免不了帶上幾分輕慢的意思。

  柏欽若自然是看出了這一點,卻並不與之計較,隻讓那王棠取出了蓋著撫台衙門關防大印的差遣文書,讓孝廉老爺看了看,隨即便切入了正題:“卑職奉撫台大人之委,下巡查賑,一路所見觸目驚心,百姓紛紛稟報,說是縣令陳某貪匿賑銀六萬兩,已激起了民變,四鄉民眾正群起湧往縣城,孝廉老大人可知此事情節?”

  孝廉老爺看了關防文書,再一聽這話,當即收起了輕慢的嘴臉,訥訥地道:“老夫知曉一二!知曉一二!就在今日上午,清浦那幫亂民還在老夫門前打鬧了一番哩!四個公差死於亂民之手,餘下的十幾個被老夫舍命救了下來,午後換了便服走了。”

  柏欽若似乎起了疑心,問道:“亂民起事,原為反對貪官,何以鬧到老大人門前?是不是老大人和那陳知縣交誼過厚,往來甚密,激起了民憤?老大人可知曉陳知縣素常為人?可知曉那貪匿賑銀的內幕?如若老大人知曉的話,還盼速速講來。”

  孝廉老爺益發心慌意亂了,心下暗想:麵前這位查賑大員想必是聽了下麵什麽人的胡言亂語,疑到了自己頭上,他縱然滿身是嘴,一下子怕也說不清爽。老爺和縣主陳榮君的交誼,遠近四鄉,無人不知。這回領頭反叛的阮大成,偏又是老爺同窗好友之子,且又在他府上住過,這著實是非常非常之麻煩的事情。老爺忠君守孝,行仁履義,可麵前這位查賑委員卻是不知曉的。他到陸府來,決不是要為老爺歌功頌德,端的是要與老爺為難的。

  孝廉老爺感到委屈不平,可又不得不把那委屈和不平強壓在心裏,隻是盡職盡責地為自己開脫,把上午府宅門前演過的一幕細細說了一番,借以表明自己對朝廷聖上的忠貞不二。

  柏欽若聽得不太用心,一邊聽,一邊擺弄手上的茶盅,把那茶盅轉來轉去看了個遍。

  從一見麵,柏欽若便發現孝廉老爺瞧不起他,他呢,從心裏也瞧不起孝廉老爺,聽說孝廉老爺也曾做過一縣之主,他便想,孝廉老爺在任上時,必是個專會摟銀子的主兒,否則,他何以有眼下這許多高堂大屋,榮華富貴?

  柏欽若待孝廉老爺嘮嘮叨叨說完,又問道:“鬧到百姓群起而反的地步,動靜實在是不小了,莫說是撫台大人,就怕是朝廷聖上也要知曉了,此事可謂幹係重大!在這反亂中,賑銀是否被貪匿,當屬關鍵情節,老大人以為縣令陳某可敢匿下六萬賑銀嗎?”

  孝廉老爺沉默半晌,以自我為軸心揣摩了許久,終於下定決心,把那陳榮君賣了。他十分清楚,不管陳榮君貪匿沒有,縣境內如此大亂,他是逃脫不了幹係的,而自己卻不能被他捆住。

  孝廉老爺道:“據我看來,陳某貪下六萬賑銀確有可能,此公外表看來倒也廉正,背地裏幹些什麽,老夫就不知曉了。聽得南寺坡上一些商人傳言,說是此公為人世故,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貪贓不法的事也是有的!現今,此公又將告老還鄉,離任之際匿下一些銀子,自是順理成章!”

  說完了自己的高見,孝廉老爺又長歎一聲道:“不是我老夫嫉世憤俗,眼下官場惡劣風氣,確是一年勝過一年了!當年老夫在銅嶺主政之時,放賑救災,斷案理事,俱是時時小心,處處在意,心下時時記著要上不辱朝廷聖命,下不負百姓厚望。嘉慶十八年,流匪竄入銅嶺,撫台大人率兵屠城,老夫手托烏紗,跪於撫台大人麵前……”

  孝廉老爺情不自禁又把時光拉回了嘉慶年間,叨叨嘮嘮訴說了自己許多政德,以顯示自己如何不同凡響。

  老爺講得誠摯動人,多多少少也使柏欽若受了些感動,可柏欽若此刻心急火燎,急於知道事情真相、動亂情景,沒有工夫和老爺一起回首往事,於是,柏欽若隻得在孝廉老爺停頓喘息之際,打斷了老爺的話,又問道:“聽說清浦率先起事,老大人可知道起事的首領是誰?”

  孝廉老爺隻好將腦瓜中那攤開的記憶席卷一番,收了去,回到了正題上:“清浦領頭鬧事的是個叫阮大成的人!此人不是東西!借著編辦團練之機,聚眾謀反,實屬殺才也!”

  孝廉老爺為幹係計,在賣了縣尊老大人後,又把阮家世侄也賣了。賣過之後,似乎是有些愧疚之意,老爺臉上紅了一陣。

  柏欽若沒注意到孝廉老爺的臉色,他隻注意到孝廉老爺提到的那個喚做阮大成的亂民首領,當即追問道:“這阮大成是何許人?可是本地人氏?他如何有這等一呼百應的能耐?”

  孝廉老爺道:“這阮大成是我地阮家集人氏,說起來也算得書香人家的子弟,小時候倒也聰明伶俐。我是見過的。後來,其父因寫反詩入了大獄,他便流落到了南洋地界,直到道光二年才又回來,據說是很發了一些財。嗣後,便在鎮上開了一家貨棧,搗弄些南北貨販賣。因其為人仗義疏財,愛交結三教九流的無賴之徒,漸漸便形成了一股勢力。前一陣子海賊上岸,他的貨棧和家中財物俱被搶個精光,急了眼,再一聽說陳知縣貪匿賑銀,一怒之下,便領著手下眾人反了!聽府中家人說,光清浦鎮,就有千餘號人跟他謀反哩!”

  柏欽若心中一驚,馬上聯想起許多問題,自認為事情絕不像孝廉老爺講的這麽簡單!這阮大成能在一夜之間使千餘號平民百姓跟著他謀反,這裏麵端的有不少謀劃和韜略哩!他和他手下的人,必是做了長期的準備!他既有一股勢力,就必會用這股勢力做謀反的基幹,四下煽惑,八方放火的。

  “那麽,別處亂民,與阮大成可有聯係?”柏欽若又問。

  孝廉老爺想了一下,道:“有的!有的!阮家集、新市集,俱有阮大成的黨羽,上午舉事時,新市集齊府齊明達,阮家集的一個叫做杜天醒的人也來了。那齊明達也是做過知縣的,恍惚是在江北一個叫做桂平的地方……”

  柏欽若更加驚疑,自知眼下這場動亂背景深厚,非同小可。他極自然地想到了南國會匪,他開始揣摩:這群起的亂民之中,是否會有會匪的香堂勢力?這香堂勢力該有多大?如果這場借著潮災,借著放賑鬧起的叛亂,確是會匪主使的,那麽,下一步將會出現何等局麵?

  他簡直不敢想下去了……

  無疑,他已臨近了一個險惡的漩渦,這個漩渦現在已把貪官陳榮君,把許多平民百姓卷了進去。下一步,必得把臨江知府朱建寧,撫台大人俞廉榮都卷進去!如果是會匪起事,事情鬧大,俞老大人那巡撫的寶座都要被掀掉!而他柏欽若卻還沒卷到這個漩渦中去,他要撤出身子還來得及。他隻要打道回府,麵見俞老大人稟報一切,這次查賑的差使就算交待了。日後不管鬧出多大的風潮,都與他無關,他照樣可以安安穩穩候缺,照樣可以在日後的某一天堂堂正正地做一縣之主……

  然而,他卻不能這樣做,俞老大人對他有知遇之恩,朝廷聖上又賜他以無上榮耀,他不能在這種時候明哲保身。哪怕是豁出一條性命,他也得對得起俞老大人,對得起朝廷聖上!

  他決定連夜趕赴津口縣城。

  一聽說柏欽若要連夜趕往津口,孝廉老爺坐不住了,慌忙勸阻道:“使不得!使不得!一來,津口縣城離這兒有幾十裏,沒有大半夜時間趕不到。二來,津口時下景況我等一無所知——往好處說,即便縣城沒被攻破,那一番混亂也夠駭人的,搞不好會丟了性命。三來,柏老弟你隻是個查賑委員,去了也無大用!姓陳的縣主不會聽你的,那幫亂民也不會聽你的!”

  柏欽若道:“民亂如野火,如不及時遏止,隻要蔓延開去,日後想救隻怕也來不及哩!卑職雖隻是個候缺的查賑委員,可總還是朝廷的命官,卑職不能坐視不管。”

  孝廉老爺道:“要去,也得等那官兵到了再去!你一人去了,有何用處,隻怕會白白丟了性命!”

  柏欽若憤然立起,慷慨激昂道:“卑職受國恩深重,不能遇國難而退避三舍,卑職縱然不幸喪身亂民之手,也得為大清聖上的社稷江山盡心盡力!老大人不要勸了!”

  孝廉老爺深為感動,不禁仰麵長歎道:“柏老弟實乃仁義之士、大丈夫也!若天下朝廷命官都如柏老弟者,則我大清天朝幸甚,萬民百姓幸甚!”

  孝廉老爺的感動,極自然地感動了柏欽若柏大人,柏大人便也回報孝廉老爺以同等質量的讚賞:“老大人過獎了!當年老大人敢手托烏紗阻住撫台大人的坐騎,救下一縣十餘萬民眾,晚生自該學著老大人的樣子,不懼生死,報國救民的!”

  孝廉老爺令家人傳令各院仆從、男丁各備刀劍、燈籠,到正堂門前集結,隨後,又為柏欽若備了一頂帶著陸府徽號的四抬大轎。

  在陸家人等忙亂準備之際,孝廉老爺又和柏欽若談起了陸氏家族的沿革曆史,從那“出耕入讀”的老祖宗,談到了光照後人的老侍郎,最後,才又談到孝廉老爺自身。柏欽若聽得肅然起敬,對孝廉老爺和這個繁華世家的印象也隨之好轉了,孝廉老爺最初對他的輕慢,已像一縷淡淡的青煙在他腦海中飄散得無影無蹤。

  這時,夜幕落下,明月當空。老爺即安排柏欽若和那王棠、李興三人隨便吃了點東西,才親自將柏欽若送出門,送上了大轎……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