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澤東在同斯諾的談話中,說他1919年底第二次到北京以後,曾熱切地搜尋當時所能找到的極少數共產主義的書籍。“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我的心中,……這三本書是: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39頁。1941年,毛澤東在《關於農村調查》一文中,又說“記得我在1920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階級鬥爭》,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華通訊社合編:《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1版,60頁,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
實際上,毛澤東在北京不可能讀到陳望道譯的《共產黨宣言》,因為毛澤東在北京的時間是1919年12月18日至1920年4月11日,而陳譯本的《共產黨宣言》是1920年4月才在上海出版的後經查實,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初版本出版的時間是1920年8月。,因此,他不可能在北京讀到正在上海出版的書。毛澤東於4月離開北京到上海後,在上海住了三個月,於7月回到湖南。在上海期間,他倒是有可能讀到陳譯本《共產黨宣言》的。
據羅章龍的回憶,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德文翻譯組,曾從德文本譯過《共產黨宣言》,有一個油印本羅章龍:《回憶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新文學史料》1979年第3輯。。如果1920年毛澤東在北京讀過《共產黨宣言》的話,很可能就是這個油印的節譯本,而不是陳譯本。
原載1981年2月20日出版的《黨史研究資料》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