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人際心理學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新聞係的畢業生正急於尋找工作。一天,他到某報社對總編說:“你們需要一個編輯嗎?”“不需要!”“那麽記者呢?”“不需要!”“那麽排字工人、校對呢?”“不,我們現在什麽空缺也沒有了。”“那麽,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說著他從公文包中拿出一塊精致的小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傭”。總編看了看牌子,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如果你願意,可以到我們廣告部工作。”這個大學生通過自己製作的牌子表達了自己的機智和樂觀,給總編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極大的興趣,從而為自己贏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這種“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學上稱為首因效應,是社會心理學的分支人際心理學的一個著名概念。
人際心理學也稱人際關係心理學,是從社會學角度考察、研究人與人關係的各種社會心理現象,包括魅力、遵從、侵犯和親社會行為,社會交流,社會比較,社會和社會的相互作用,協作和競爭,公平和公正等,研究範圍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範圍。
人際心理學中的幾個著名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影響較大,是交際心理中較重要的名詞。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我們常說的“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這裏就存在著首因效應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職等社交活動中,我們可以利用這種效應,展示給人一種極好的形象,為以後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這在社交活動中隻是一種暫時的行為,更深層次的交往還需要您的硬件完備。這就需要你加強在談吐、舉止、修養、禮節等各方麵的素質,不然則會導致另外一種效應的負麵影響,那就是近因效應。
(二)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後一次見麵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隻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利用近因效應,在與朋友分別時給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會在他的心中美化起來。有可能這種美化將會影響你的生活,因為,你有可能成為一種“光環”人物,這就是光環效應。
(三)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又稱暈輪效應,是指當你對某個人有好感後,就會很難感覺到他的缺點存在,就像有一種光環在圍繞著他,這種心理就是光環效應。“情人眼裏出西施”,情人在相戀的時候,很難找到對方的缺點,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對的,就連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在對方看來也是無所謂,這就是一種光環效應的表現。
光環效應有一定的負麵影響,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你很難分辨出好與壞、真與偽,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們在社交過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具備一定的設防意識,即人的設防心理。
(四)設防心理
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我們不時地會有些防範心理;在人多的時候,你會感到沒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記總是鎖得很緊,這是怕別人奪走你的秘密。為了這些,你要設防。這種設防心理在交往過程中會起到一種負麵作用,它會阻礙正常的交流。
類似的心理學效應還有很多,這隻是心理學在人際交往中應用的一個方麵,在當今社會大變革中,新情況像潮水般地湧現在人們的麵前,學業、求職、就業、競爭動蕩不居,瞬息萬變;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又往往有著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煩惱和困惑。所有這一切,使不少人在心理上常常感到一種重負,一種壓抑,渴望著能夠盡快地加以自我調節,以適應如此眼花繚亂、變化萬千的社會變革。有了人際交往心理學的指導。我們就可以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尋找和采用必要的手段和途徑,協調好各方人際關係,進而在良好的人際交往基礎上獲得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麵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