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若鞠國。
羯若鞠國,方圓四千餘裏。此國的大都城西臨恒河,長二十餘裏,寬四五裏。城壕堅固險阻。城內樓台殿閣,遙遙相對,花木,樹林、池塘,美麗明朗,澄清如鏡。外國許多奇珍異寶,多聚於此地。當地居民,人人歡樂,豐足富饒。花果種類繁多,莊稼收種適時。氣候溫暖調和,風俗淳樸厚道。人的容貌俊美端莊,服飾鮮豔華麗。專心好學遊藝,談吐清晰,見解深刻。信奉佛教或異教的人各占一半。寺院有一百餘所,和尚一萬餘人,大乘和小乘一並學習。外道神廟二百多所,異教徒數千人。
國號由來。
羯若鞠國,在世人長壽的時候,它的舊王城叫拘蘇磨補羅大唐語言是花宮,國王名叫梵授。前世積德,聰明智慧,德高望重,是個文武雙全的人。他威懾贍部,聲震鄰國。他有上千個兒子,人人機智勇敢,抱負遠大,意誌堅強。他還有一百個女兒,個個容貌美麗,儀表端莊。
當時,有一個仙人居住在恒河河畔,他在這裏收視反聽,坐禪入定幾萬年了。由於他形如枯木,因此招來了四方遊蔭的飛鳥在他身上歇宿,隨著鳥群排泄糞便,在仙人肩上留下很多尼拘律果核。此後,暑往寒來,仙人周圍綠蔭垂掛,長成用兩臂才能合抱的大樹。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頭,仙人起身脫離禪定。他想砍去這棵大樹,又唯恐搗翻了鳥窩。當時人們都稱讚仙人的美德,尊稱他為“大樹仙人”。有一天,仙人觀賞茂密的叢林。他舉目向河邊望去,看見國王的女兒們在那裏高高興興地追逐遊戲。他欲界的愛欲升起,愛欲之心漸漸浸滿整個身心,於是他來到王城花宮,想鄭重的要求聘娶王女。國王聽說仙人來到,親自迎接並問候仙人:“大仙生活在我們世俗凡人之外,怎能勞您大駕光臨舍下呢?”仙人回答說:“我住在那草木叢生的湖邊,已經很多年了。今日脫離禪定出來遊覽,看到大王的愛女們在那兒戲樂,愛慕之心油然而生。我特意遠道前來求婚。”國王聽他這麽一說,一時不知怎麽辦好,隻得對仙人說:“大仙今天先回住所,請等候吉日良辰再送女完婚吧。”仙人聽了國王的回答,就回到他住的地方去了。於是國王遍問身邊的女兒,可是沒有一個肯嫁給仙人。國王懼怕仙人的威嚴,終日憂心如焚,以致麵容憔悴。有一天,國王的一個小女兒趁他父親閑暇的時候從容問道:“父王有一千個子嗣,使那麽多國家的君王都仰慕您,為什麽還這樣憂愁呢?您好像有什麽擔心的事啊?”國王說:“承蒙大樹仙人看重你們,前來求婚,可是你們卻沒有一個肯答應的。仙人神通廣大,能招災降福,倘若他不能遂心如意,必定會嗔怪發怒,到那時,國破家亡,宗祀滅絕,辱及祖先。我深恐招來此禍,確實有所疑懼。”小女兒非常內疚地說:“給父王帶來這麽深的憂慮,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的罪過啊!我願把自己微賤的身軀,許配仙人,使社稷得以延續下去。”國王聽了以後非常高興,立即傳命駕車,親自送小女兒出嫁。國王到了仙人的住所以後,向仙人道歉說:“感謝大仙俯念世俗之心,屈尊人間之情,今天冒昧奉獻小女,供您驅遣。”仙人見了小女以後,很不高興,對國王說:“你對我老頭子也太輕慢了,竟然許配給我這樣一個醜女!”國王回答說:“我問遍了我那些女兒,她們都不肯從命,唯有這個小女兒,願意到這兒來聽您使喚。”仙人非常惱怒,便惡狠狠地念起咒語:“讓那九十九女,立時腰彎背駝,容貌毀傷,一輩子嫁不得人。”國王聽了以後,趕緊派人回去查看,果然個個都已變成駝背。自此以後,這個王城就改名為曲女城。
戒日王戒日王:公元七世紀上半葉北印度著名的國王。他在位時東征西伐,成為北印度的霸主,和中國春秋時的齊桓晉文差不多。他積極支持和保護佛教,和玄奘是好朋友,又第一次派遣使人直接出使中國,熱情接待回聘的中國使者。他還愛好文學,寫過梵文的詩和劇本。《大唐西域記》中記載了他很多事跡。世係及即位治績羯若鞠國當今在位的國王,出身於吠奢種姓。名字叫曷利沙伐彈那大唐語言是喜增。他的家族已經有兩代三個君王治理這塊土地。他的父親名叫波羅羯羅伐彈那大唐語言是光增。哥哥叫曷邏伐彈那大唐語言是王增。父王逝世後,王增以長子的身份繼承了王位,他以賢德治理國家。當時東印度的羯羅拿蘇伐剌那大唐語言是金耳國設賞迦王大唐語言是月常常對大臣們說:“鄰國有位賢明的君主,他對我們國家可是個禍害啊!”於是他采取誘騙的手段,把王增請去,在會麵時將王增殺害。[羯若鞠國的]百姓失去了君主,整個國家也陷於慌亂之中。當時有一個大臣叫婆尼大唐語言是辯了,是位職高望重的人,他對其他大臣說:“繼承王位這件大事,應該今天就決定。我看,先王的次子,亡君的兄弟,本性仁愛慈善,虔心孝敬父母,敬重長者,任人唯賢,對下平等公允。我想請他繼承王位,不知諸位意下如何?請各抒己見。”大家都很敬仰王子喜增,平素對他沒有其他不同的議論,於是所有的大臣執事都去勸說喜增繼承王位,他們說:“恭請王子聽臣等陳述:先王積累功德,致使國家光耀興盛。傳位給王增後,原想他能耄耋善終,但是由於我們輔佐不力,以致王增落到仇人之手,慘遭謀害。這是國家的奇恥大辱,也是我們當臣子的罪過。現在外界議論紛紛,還流行著歌謠,說英明的王子自應繼承王位。如果能蒙王子親自治理天下,報殺父之仇,雪國家之恥,光複先王之業,還有什麽功德比這更大呢?期望能不要再推辭。”王子回答說:“繼承王位的重任,從古到今,都是很難擔當的。興立君主,更應該慎重。我的確缺乏修養,父兄又早去世,大家推舉我承襲王位,我哪有能力擔當這個重任呢!大家認為我合適,我又怎敢忘記自己的虛薄呢?現今,恒河河畔,有一幅觀自在菩薩像,非常靈驗,我想前去占卜。”隨後,他就來到菩薩像前,不吃不喝,一心祈禱。菩薩感念他的一片誠心,顯出本相問道:“你這樣勤懇求佛,有什麽要求嗎?”王子回答說:“我的災禍太多了,父王駕崩,兄長被害,殘酷的打擊一次又一次降臨到我頭上。我自覺缺才少德,可是國人一定要推舉我繼承王位,以期光複父業。我自己愚昧無知,因此鬥膽前來,祈求菩薩指點!”菩薩告訴他說:“你原本就是住在這個山林裏的比丘,精心苦修,勤懇不懈。承借這個福分,得以轉生為這個國家的王子。如今金耳國的國王既然破壞了佛法,你繼承王位後,一定要注重佛法的興盛,以大慈大悲為誌,以同情憐憫為懷,那樣,不久就可統治五印度全境。如果要想使王位保持下去,那麽就要聽從我的教導,這樣,神明就會暗中給你大福,你們將無敵於天下。不過你不必登上國王的寶座,也不必號稱大王。”王子接受了菩薩的教誨,回去以後,承繼王位,但自稱王子,號屍羅阿迭多大唐語言是戒日。他命令大臣們說:“我兄長的仇還沒報,鄰國也不肯歸順,這樣還不能指望有正常、安定的生活。希望你們所有的大臣幕僚,同心協力。”於是他親自統率國家的軍隊,加緊訓練士兵。當時,他們隻有象兵五千,騎兵兩萬,步兵五萬。他帶領軍隊,從西往東,用武力討伐不肯稱臣的國家。真是象不解鞍,人不釋甲,經過六年,終於征服了五印度國。結果,既擴大了領土,又補充了軍隊。象兵增加到六萬,騎兵達到十萬。以後連續三十年,天下太平,政局穩定。王子厲行節儉,為人行善造福,乃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命令五印度國,百姓不準吃葷,誰若殺生,格殺勿論。他在恒河沿岸建立了數千座塔,各高一百餘尺。在五印度國的城鎮、鄉村、閭裏、街道都修建起漂亮的房屋,儲藏飲食,儲備醫藥用品。把這些東西施舍給外鄉和貧苦的人民,普遍施舍,毫不疲殆。在有佛祖遺跡的地方,都建立了寺院。每五年召開一次無遮大會,拿出倉庫中所有的財物,施舍給所有的眾生。隻是把兵器留下來,不拿來施舍。另外,每年還召集一次各國佛教徒都參加的大會,在逢三、逢七這兩天,供給他們衣服、臥具,飲食、湯藥等四項物品,並且把法座裝飾起來,還為參加集會的佛教徒們普遍準備了筵席,讓他們開展辯論,比較誰優誰劣,評論誰善誰惡,把正大光明者提升上位,把邪行昏暗者罷黜下級。如果是恪守佛教戒律,信仰堅定忠貞,並且對佛教教義見解精深,品德純正的教徒,就推舉他坐在獅子座上,戒日王親自聽他講授佛法;對於那些信仰佛教,但學識比較淺薄的教徒,也以禮相待,表示尊重;而對那些不遵守佛教法規,道德敗壞、劣跡昭著的教徒,就把他們驅逐出境,既不再聽他們說話,也不想再見他們。對於鄰近小國的國王和輔佐他的大臣,能為百姓造福不懈,求善忘勞,就與他們攜手並坐,稱之為好友。如果不是這樣,則拒不麵談,有事需要商議,全都通過使者往來辦理。王子還經常巡視各地,察看民間,不安居在一個地方。在外出巡視期間,到了什麽地方蓋起一間茅屋就當居室。一年之中,唯有三個月的雨季不能遠行。每當這時,他就在行宮裏擺出山珍海味,請各教派的人吃飯,計有僧侶一千人,婆羅門五百人。他常把一天的時間分成三部分:用三分之一的時間處理國家大事,而用三分之二的時間造福行善,孜孜不倦,一天的時間用盡了,還顯得不夠呢!
玄奘會見戒日王。
當初,我(玄奘)接受拘摩羅王的邀請,從摩揭陀國前往迦摩縷波國。此時戒日王正在羯朱祗邏國巡視,命令拘摩羅王說:“你應當和到那爛陀來的遠客沙門,迅速來我這裏參加大會。”於是,拘摩羅王就同我一起去會見戒日王。見了麵,戒日王寒暄了一番,然後問我:“從哪個國家來?到這裏來打算做什麽?”我回答說:“從大唐國來,是來求法取經的。”戒日王問:“大唐國在哪裏?路途經過哪些地方?離這裏多遠?”我回答說:“在這裏的東北方向,離這兒有幾萬裏,也就是印度所說的摩訶至那國。”戒日王又問:“曾聽說摩訶至那國有位秦王天子,少年時代就聰明伶俐,成年後勇猛異常。從前,前朝天下大亂,國家分崩離析,戰禍紛起,百姓慘遭荼毒。而秦王天子早就胸懷大計。他大慈大悲,拯救人類,平定天下,流風教化傳遍遠方,美德恩澤遍布四海。各國仰慕其功德,自稱為臣;庶民百姓感激他的養育之恩,都在演唱《秦王破陣樂》。我們聽到人們對他的讚頌,已經很久了。對他的品德給予這麽高的聲譽,是確有其事嗎?所謂大唐國者,難道就是這裏嗎?”我回答說:“是的,所謂至那,是過去王朝的稱號;大唐,那是我們現在的君主的國號。以前他還沒有繼承王位時,被先帝封為秦王。現在已經做了國君,所以稱為天子了。在這之前的朝代,國運衰敗,百姓失去君主,因而戰亂紛起,殘害黎民。秦王天生抱負、遠大,他大發仁慈憐憫之心,威風震懾天下,消滅了一切凶惡的敵人。從此,八方安寧,萬國都來朝拜進貢。他愛護撫育四生,崇敬三寶,少收稅,減刑罰,因而國家財政有餘,百姓沒有犯法作亂的,佛的教化習染成風。這些事難以一一列舉。”戒日王讚歎說:“真是偉大的壯舉啊!你們國家的百姓有這樣的福分,應該感激這位賢明而偉大的君主!”
曲女城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