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2-10-04 07:04:03)

不必太在意作者:太行山不必太在意,
別人對你的評判。
因為你人在好,
也不會每個人都喜歡你。
也許有人羨慕你,
但也一定有人討厭你;
也許有人嫉妒你,
但也一定會有人看不起你。
生活就是一河流水,
彎彎繞繞,
最後還是流向前方。不必太在意,
別人嘴裏的你,
不一定是真實的你。
一樣的眼睛,
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學的記憶(七)兒童節上小學的時候盼望過六一兒童節。因為過節時很熱鬧。不用上課,不用寫作業,有許多好玩的,好看的。是那個時代難得的特別高興的一天。
過節前我們都要做一些事情。每個學生要畫兩幅圖畫,32開或者16開大小;寫兩幅大楷,用正方形的麻紙(就是宣紙);寫兩篇鉛筆字,16開大小,一般是作業本紙,上邊有格子。這些字畫一幅交給學校,學校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12 07:11:56)

秋雨淋淋不濕衣

秋雨在下著,很小,但是衣服還是有些濕了。突然想起了故鄉的一句話“秋雨淋淋不濕衣”。
我至今也不懂,為什麽說“秋雨淋淋不濕衣”呢?秋雨既然下著,還淋淋的,衣服很快就會濕了的。雖然如此,我還是特別喜歡這句話。總能讓我想起故鄉,想起童年少年青年那一段在故鄉的日月。於是又想起可親可愛的父親母親,想起故鄉的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07 08:05:13)

憶中秋作者:太行山一夜秋風遠,
鉤月漸近圓。
曾經梨果味,
香我甲子年。浪子移天邊,
思母月餅甜。
隨父支鏊火,
那時癡少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9-02 09:32:21)

姐姐

姐姐大我十歲,出生於一個書商兼具的家庭。姐姐一出生就趕上戰亂,七八歲時村裏土地改革,房屋土地等祖輩們苦下的財產盡數分給了他人,一家人淨身出戶,姐姐隨父母一時無家可歸,寄居在別人的一處厥犢小屋中。生活陷於窘困,母親不得不外出乞討,姐姐成了母親的幫手。好在祖上尚德睦鄰,鄉聲甚好,每每乞討滿載而歸。有時善物較多,還的捎話叫煥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08-25 09:36:23)

移民的故事:小庸
小德開了電腦公司,請人。來了一個應聘的女士小庸。小庸矮小黑胖,唇薄眼小,湖北人。隨丈夫來美,丈夫讀書,她無事。家庭生活緊迫想找份工作貼補家用。對電腦小庸一點不懂,於是應聘不成。可是小庸就是不走,不停的說著好聽話,可憐話,說掃地搬電腦都行,先讓我試一試,不行就走人。看她可憐,小德就答應了。但有話在先,公司招聘的是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2-08-22 08:06:12)

美國經曆---砌牆作者:太行山我曾經在建築行業做過六年半,幹過普工,做過大工,也當過領工,所以對於砌牆我並不陌生,或者說還比較內行,也龐有些感情。
2003年租了一處房子開公司,什麽都準備好後卻不能營業,原因是屋頂上的女兒牆破損沒有修好,這是硬性規定,違者吊銷營業執照。和房東老太太講修牆的事,老太太說忙,我們說牆修不好不能營業怎麽辦,老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08-17 10:01:23)

七月十五作者:太行山七月十五人們叫它中元節,說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這些說法我都是後來知道的。又說七月是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這也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但與我們故鄉的季節對不上,因為故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特別的日子(31)東遊染疫記新冠疫情來到人間已經快三年了,好像還沒有要走的樣子。上網看疫情洶湧,各州及大城市每天感染的人數還是成千上萬,天天還在死人。而塵世間確是人潮滾滾,一派繁榮,看不到往時的淒涼景象,戴口罩的人也很少,和疫情剛開始一樣,那些戴口罩的又成了極少數,我是其中之一。戴著口罩走在街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們對於疫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2-07-30 09:41:56)

移民故事:田博士
作者:太行山
我和田博士認識時,他在做芝加哥大學的博士後,1米75左右的個頭,長得白白胖胖,看著就喜慶,光說那雙手,手掌厚墩墩,手背鼓鼓的像個白麵饃饃,手心軟綿綿暖烘烘,和他握手像伸進了藏羚羊絨做裏子的鴨絨被,舒服的不行,真想躺在裏邊美美的睡上一覺。
那時田博士住的離我不足百米,邀我們上教會,便相識了,他是華人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