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博文

清華大學曾稱國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國立”大學是美國人執意創立的。 我在美國很多年,非常的驚訝很多有學問的人,都不知道清華大學是美國人創建的。這裏介紹一下當年為什麽美國人一百年前執意要修清華的一些經曆。 每一個初進清華的少年,就會被告知這個學校代表國家的恥辱。是義和團慘痛失敗後的庚子賠款被用來建立了清華學校,培養留美幼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高科技創業最重要的是什麽?點子?時機?團隊? 高科技創業公司生存最重要的是什麽?是創始人?文化?還是公司地址? 我的答案在最後。先聽我慢慢分解。 高科技公司聽起來很美好,實際很尷尬。奧斯丁這家廠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技術公司可不能隨便進。聽起來什麽高科技,創新,博士,n輪投資,上市,一進去才發現坑多深。畫餅師傅的水平遠遠高於運營師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感恩節快樂。今天聊聊我做過的奧斯丁的100納米半導體代工廠,起源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RobertNoyce領頭的機構SEMATECH。成立在TexasInstrument身邊,和TSMC同齡。作為美國最早的工業界實驗室,也是大牛RobertNoyce的基地。曾經幫助美國十四家半導體廠打敗日本的半導體夢想。但是後續就是持續的下坡路,見證了在摩爾定律的全球化引導下的殘酷。 2022年,這個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今天說幾個認識的猶太教授以及他們學術和商業雙軌製的成功。 從大陸來美國三十餘年,經曆了美國大學,工業界,千人回國,創業的曲折經曆。得此感受。 在美國當上教授是很難的。現在一般除了博士學位,多篇論文,還要有幾個博士後墊底,方能被名校看重。從大陸出來能走到名校教授是基本上祖墳上冒青煙了。然而當了幾十年教授以後,才發現猶太人理工男做教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0)
[1]
[2]
[3]
[4]
[5]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