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千人

理工男到創業者蛻變後感悟。來美三十年的感悟。工學院終身教授。五年六十次飛越太平洋,一年五十次深圳。
正文

奧斯丁芯片代工老廠-贏了日本輸給了房東 (1)

(2023-11-17 06:37:19) 下一個

感恩節快樂。今天聊聊我做過的奧斯丁的100納米半導體代工廠, 起源是英特爾聯合創始人Robert Noyce領頭的機構SEMATECH。成立在Texas Instrument身邊,和TSMC同齡。作為美國最早的工業界實驗室,也是大牛Robert Noyce的基地。曾經幫助美國十四家半導體廠打敗日本的半導體夢想。但是後續就是持續的下坡路,見證了在摩爾定律的全球化引導下的殘酷。

2022年,這個足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淨化室,在換了多次主人之後(包括SVTC),終於因為付不起房租了,被迫搬遷。默默的結束一個時代。如果不是我寫寫,大概沒有人會知道。

Part 1:

技術和設備

這個淨化室在1988年建廠時候是驚人的麵積,擁有四百萬平方尺的class 100淨化間。從四寸矽片起家到現在八寸和十二寸設備,在當時還習慣用四寸矽片的時代是具有時代領先性的。可以說,這家淨化室作為全球化的樣板,帶動了整個半導體和芯片業的發展。

帶大家進去看看,體會一下內裝修和擺設。都是ballroom style的新淨化間設計。

Applied Materials多腔離子刻蝕(plasma etcher).

這台宏偉的設備,和兩個鋼琴大小。全自動觸屏機器臂操作,有氣體檢測儀可以預測end of process自動關機。如此先進和新潮的設備,購買八年後現在已經沒有配件維修。公司靠ebay買零件勉強維持。這就是摩爾定律的新換舊殘酷。

八英寸和十二英寸的矽片是流片主流。這裏淨化室是乙方foundry,做的不是自己的賣品。

SPTS深刻蝕設備。四腔可以同時工作。每個腔當年售價大約一百萬美元。現已成淘汰機型,零配件都找不到了。

摩爾定律是Moore的同學Carver Mead最先提出的。後來幾十年都被遵循。每一年半全球半導體芯片的密度增加一倍。這個速度看起來沒什麽,但是遠超美國政府的印錢速度,遠超任何銀行的存款利率,也超過房價和股票的增長曲線。可以不客氣的說,中國的GDP是靠建築蓋樓,美國的GDP是靠在矽片上蓋樓。這就是半導體行業肥水不能流外人田的根本原因。但是美國已經廉頗老矣,不能繼續蓋了,隻能從外國請包工隊(TSMC,三星)來幫忙實現美國夢。現在看來美國自己跟不上自己的鼓點了。這是題外話。

現在這些設備可能連中國三線城市的示範淨化間都不會再要了。公司老舊的ASML設備連搬出去讓地方都做不到,連廢品都不如。一個設備就是占據一個空調淨化的bay。拆除和搬遷的錢都沒人付得起。這就是高科技的高競爭。

不懂商業和管理的人,懂技術是沒有太大作為的。最好的就是跟對了公司。所以,工程師一定要有商業頭腦。沒有商業頭腦的工程師不是好工程師

Part 2

Sematech的教父

提到美國半導體,必須知道的人包括Robert Noyce。  當年英特爾成立之初,叫做NM ELECTRONICS。N就是Noyce。 M就是摩爾。後來改了一個名字叫Intel,居然叫響了。

這個帥哥,曾經引領美國工業界。作為美國製造的代表,教會了各國,同時也打敗了日本進軍半導體的 野心。美國十四家企業聯手把日本企業壓製。現在日本也隻能造點什麽感光膠和襯底之類的產品了,雖然科技含量也很高。但是日本基本不參與半導體主流競爭了,原因就是SEMATECH。當年是國防部親自撥款的。後來這些企業自廢武功,把國防部踢開,把活兒慢慢都包到海外。

曬幾張noyce的照片。

如果矽穀有教父,這個人不是Jobs,也不是Bill Shockley。而是Noyce。可惜英才早逝。因為喜歡chain smoking,1990年就去世了。我認識的老人,還回憶起Noyce在這個車間裏抽煙的景象(淨化室裏能抽煙嗎嘻嘻

這張照片是當年Fairchild 八人幫(traitorous eight,後麵女工不算嗬嗬)。看看Noyce的C位您就知道這個老大的領導力。後片左二叫Moore。其中還有一個靚仔叫Eugene Kleiner。後來沒有去參與英特爾創立,而是成立了Kleiner Perkins,一不小心成了矽穀風投的鼻祖。

當年八個年輕人不滿William Shockley的管理,自行離開加入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史稱Traitorous Eight. 看看Noyce的C位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 行業地位。可惜後來發諾貝爾獎的時候已經去世了。這個人作為英特爾公司派駐Sematech的代表,鎮得住十四個企業的聯合實驗室。(看見這陣勢,張忠謀就回台灣去幹這個了。所謂“聰明點子”就是糊弄外人的)。

老喬和Noyce是好哥們。

Part 3

欠租了,誰都得走

賽珍珠有一本很好的書叫做大地。這本書講的是一個中國農民的家族史。經曆千辛萬苦之後,農民wang lung失去一切,但是還是擁有土地。這就是這本書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地是最重要的。地,比什麽數理化,比什麽金融,都重要。

Paperback The Good Earth Book

贏在了矽,輸給了土。

這家淨化室新冠後期就被迫搬遷,雖然搬遷基本意味著無以倫比的費用。原因很令人感歎。居然就是付不起租金了。房主也不是什麽缺錢缺地的窮人,是坐擁萬畝土地的University of Texas。是的,這個大學就是這麽牛。據說大片德州的廣袤土地當年都是劃給了UT,有知道背景的請幫忙補充啊。

企業和個人租房的概念是不一樣的。企業租房需要一次簽多年合同,比如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付不起租金不僅僅是房東的問題,也是租戶的問題。嚴格來說,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淨化室,上百台自動化水平很高的八寸和十二寸矽片設備,數台100 納米的ASML設備,居然在現在全球化快遞橫行的江湖上找不到生存空間了。這就是叫老師被學生趕出了山門。德州引以為豪的就是電價便宜,現在這個都沒了。給中國企業做點短工都要被中國甲方砍價到腳脖子。這就是這家和我基本在科研上同齡的老廠最後的一口氣。

奧斯丁的天空和曠野。德州之大,居然容不下一個小小的淨化間了。公司的崗亭,已經閑置二十年沒有警衛了。這個崗亭是唯一紀念當年尊貴的東西,也是Noyce先生每天經過的。

這個公司為什麽最後付不起租金,有各種原因。最重要的是三個。

一個是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連打底的矽片都是從中國買的便宜貨。美國把製造業讓出去給別人,最後沒有人回報你。慢慢的連裝矽片的塑料盒子都是山東運來的。但是中國不要你的產品。

另一個是不善的經營和管理,造成公司的有才能技術人員走馬燈一樣輪換。以後我們會談談這個。這個公司的管理,是極品博士。

另一個就是產品開發跟不上,臨門一腳踢不進去。超級先進的矽片光通訊產品,99.9%都做出來了,就是這個核心的0.1%怎麽做也搞不出。這個極品博士也要在研發上親自領導一切細節,最後公司的產品幾十年過不了關,關鍵客戶和時間點都散了。猶太大老板又沒錢,連玩買殼上市的錢都沒有。您有興趣我接下來會不定期介紹。

link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MATECH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11/07/25/192832/lessons-from-sematech/

 

先寫到這。。。

萬裏千人係列:

大陸理工男來美三十年,美國終身教授。喜歡產學研融合。五年六十次太平洋往返,一年五十次跑深圳產業鏈。在此慢慢分享一些經曆和感悟分享。謝謝。下期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周老大' 的評論 : 是的,可能會讓人覺得。但是日本很強大。日本艦隊打敗過北洋和沙皇。日本人第一艘自研航母鳳翔1922年就下水了。日本人很了不起。如果不是奧斯丁這家廠和美國的罕見聯手,日本在半導體領域可不是現在的角色。可能台積電都不存在。
周老大 回複 悄悄話 覺得作者太小看日本了。據我所知,日本的半導體產業鏈是全世界最完整的
PeonyInJuly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佩服產學研結合。謝謝分享。

”不懂商業和管理的人,懂技術是沒有太大作為的。最好的就是跟對了公司。所以,工程師一定要有商業頭腦。沒有商業頭腦的工程師不是好工程師。” 非常同意。所以現在不少商學院offer programs related to STEM. 管理與科技結合是未來的大趨勢。

繼續跟讀。
周老大 回複 悄悄話 德州的兩大州立大學都有大片的土地,而且出油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故事有趣,請繼續+1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 文筆流暢, 生動有趣, 謝謝分享!

很佩服你的中文文筆,我來美才20年, 但已經不會使用中文寫作了。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謝謝分享矽穀往事。

“後來這些企業自廢武功,把國防部踢開,把活兒慢慢都包到海外。”

國防部那些訂單遠遠不足以支撐芯片行業以摩爾定律這樣的爆發式增長, 企業最大的動力畢竟是要賺更多的錢,背後還有貪婪的華爾街大佬在影響。

唐宋韻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美國這種溫水煮青蛙的狀態,麻煩。
藍鯨芸 回複 悄悄話 很感興趣的話題,期待下期
dakinglail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靜待繼續分享!矽穀傳奇很多,希望德州也有自己的講故事的人講講過去的事。
南風17 回複 悄悄話 故事有趣,請繼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