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參學3:今天參學的內容: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見性之人,言下須見。。。。。。先看看見性之人是如何見性的?凡夫的心執著於六塵假象,也就是背覺合塵,在六塵假象上勞慮妄想,追求六塵假象的財色名利!天人用心把握念頭,在意識心上下功夫,戒惡行善,努力做到至善,也就是眾生的保護神!小乘人在本自清淨心下功夫[
閱讀全文]
《六祖壇經》參學2:今天繼續參學六祖壇經第一品中的三個偈子三種心性境界: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惠能的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先來看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樹:是指把握自心在身體六根的[
閱讀全文]
《六祖壇經》參學1: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其實,在《六祖壇經》中,“自性”是指:自己的心性!自性有三種狀態:自性迷,也就是自己心性在十八界中;自性覺悟,也就是自性覺和自性悟。自性覺是指覺本自清淨的見聞嗅嚐覺知;自性悟是指悟本心本性的見聞嗅嚐覺知性。自性圓滿,是指覺悟後的佛境界,也就是圓成實性!菩提自性,是指覺[
閱讀全文]
人生如戲與真理人生作者:逍遙禪人生如戲,是因為人時時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兒女麵前是爸媽,在父母麵前是兒女;在丈夫麵前是妻子,在妻子麵前是丈夫;在哥哥麵前是弟弟妹妹,在弟弟妹妹麵前是哥哥姐姐;在領導麵前是下級或者員工,在下級或者員工麵前是領導。。。。人在君臣、師生、父子、兄弟、夫妻、兒女、朋友關係中,總是在不斷的扮演不同的角色,安[
閱讀全文]
傅大士的偈子作者:逍遙禪南北朝時期有個傅大士寫了一首偈子,千百年來參透的人寥寥無幾,其實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從本性本空來看,明明是“空手”,我們卻執著的認為我們手裏拿著鋤頭。步行和騎水牛,都是本性鏡中相的夢幻泡影,我們卻執著的認為步行與騎水牛是不同的!人從橋上過,看到的是橋下水流不斷,[
閱讀全文]
禪詩欣賞
三間茅屋從來住,一道神光萬境閑;
莫作是非來辨我,浮世穿鑿不相關。
這是潭州龍山禪師的詩偈,詩裏描寫了他的悟道心得。
龍山禪師是馬祖道一禪師的弟子,弘化之地在湖南古潭州(今長沙市龍山),故而後人尊其為龍山禪師。
三間茅屋從來住:三間茅屋是指自性三身,三間茅屋從來住,是說我們本來就是自性三身圓滿的!
一[
閱讀全文]
你行你的好,我修我的空!本來道不同,何必起紛爭!人我是非漢,與我本無關!師父對與錯,你來說了算!修行多少年,枉費草鞋錢!臨死不成果,還得輪回轉!逍遙禪於20200921[
閱讀全文]
法是個什麽東西?作者:逍遙禪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假象,也就是說心緣意根作用產生的法塵,這是凡夫法,也叫妄想執著分別法!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是指唯心所現的法,不同的心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惡心現惡法,善心現善法,清淨心是清淨法,光明智慧心是聖人心物一元的智慧法,本心本性現菩薩遊戲神通的變化法,自性三身一體的真空妙用是佛法!因此[
閱讀全文]
《心經》參學10: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逍遙禪:因此我們知道了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請最大神的咒語),是大明咒(是修行大光明心性的咒語),是無上咒(是最好的、沒有比得上的咒語),是無等等咒(是無與倫[
閱讀全文]
《心經》參學9: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逍遙禪:三世,指的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諸佛,指的是一切佛。一切佛都是依照般若智慧度自心到不生滅性的彼岸的,也就是用光明智慧心照見五蘊皆空,照破五蘊十八界的障礙,覺悟真心本性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指覺悟真心本性的理圓融。20200919[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