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友問我:師父,您講經多好呀,您怎麽不講經呢?
我回答:佛法不是灌輸理論知識,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化意義不大。
你若仔細看,你就會發現佛說法也是對機說法:有對善男子善女人說的,有對比丘說的(阿含經),有對阿羅漢說的(金剛經),有對菩薩說的(圓覺經),還有在天上說的。
其實,佛法既是自覺聖智境界,又要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對機說法。說[
閱讀全文]
佛友問:老師,請教在放下自我這方麵應該如何做呢?如何轉變思維想法呢?答: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無求無欲,是無願解脫;看破假象,覺自心清淨無染,是無相解脫;識本性本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空解脫!善心無願解脫,成就天人道及化身佛;無相解脫,成就清淨光明智慧心的報身佛;本性本空本覺成就法身佛!
這就是自性三身佛,自性三身圓融就是大[
閱讀全文]
佛友問:清淨心與見性有何區別?
逍遙禪答:
比如說有人罵你,你不動心;有人讚歎誇獎你,你也不動心。看而不見,聽而不聞。也就是看見如同沒有看見,不起貪欲心;聽見如同沒有聽見,不起歡喜嗔恨心。這就叫“八風吹不動”的清淨心。
清淨心與妄想心的關係,佛經上常用“大海與波浪”的比喻。
而見性則不然,見性與唯心所現的相沒有[
閱讀全文]
佛友問:師父,如何才能見性呢?逍遙禪答:能把各種心性的見分開,有了擇法能力,就知道那是不二佛性的見性、那是清淨心見,那是心識眼見,那是妄想執著的“著相汙染見”了!因此,提高自己的心性境界是見性的前提條件!必須要有從妄想心見、心識眼見、清淨心見、自性空覺一體見的體悟過程!90815[
閱讀全文]
別讓見性嚇著了作者:逍遙禪見性在修行中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沒有見性,說明自己還沒有走上修行的正道,還在盲修瞎練中!隻有見性之人,才能依佛性修行,才叫明眼人修行,才能教導幫助別人修行!在《圓覺經》中有五種實修實證的證量,分別是:凡夫隨順覺性,未入地菩薩隨順覺性,入地菩薩隨順覺性,如來隨順覺性,一切種智隨順覺性!這些隨順覺性,都名[
閱讀全文]
有佛友給我發來一篇文章,是自己的體會,請我指點一下:
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直觀指一切所想行為皆是無常的,生滅變化的,沒有一個實質不變的東西存在,那麽我們的愛、恨皆是無常生滅變化的,故而執著生滅法徒增煩惱,不可執著。
諸法無我,直觀的講法是種自我認識,非本來麵貌,即後天的色塵染濁,非本體實有,皆不可[
閱讀全文]
有我、無我的顛倒見作者:逍遙禪凡夫認名、相的我,天人認心識的我,為破凡夫和天人妄想執著的我,佛說“諸法無自性”的無我!也就是凡夫和天人都認了個虛妄的我,這個“我”其實是個假象!
小乘聖人證到“常樂我淨的真心”時,也有個“真我”的執著,也就是“小乘執有”!為了破小乘聖人執著於“常樂我淨的真心”,佛說&ld[
閱讀全文]
一句佛號成就自己作者:逍遙禪
念佛是佛,當我們自心念佛時,自心即是佛;當我們對人念佛時,所麵對的人就是佛;當我們對事物念佛時,事物中就有了佛的妙用!
因此,隻要我們起心念佛,自心是佛,人人是佛,一切事物都是佛,因此才說“一切眾生,一切事物皆是如來化身”!“有情無情,同種圓智”!
不僅如此,自心通達化身佛,念佛化身佛就[
閱讀全文]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為侶者是誰?”馬祖答:“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時再跟你道!”參不與萬法為侶者是誰,必須要體悟到“獅子獨行無伴侶”的佛性遍及一切處的佛性妙用,也就是心如虛空包容萬物!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這個“百尺竿頭[
閱讀全文]
七絕.感
浮雲在空自飄零
看慣滄海亦不驚
明月如心遍地照
萬物沐浴一體成
七絕.觀荷有感
一支荷葉露出尖,
又過幾日連成片。
一盞燈光如明點,
傳燈千萬世界遍。
逍遙禪於190820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