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麥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封國之下的澳洲(103) 深思熟慮,自願受助結束生命 上周末看了部美國電影《死亡醫生》(Youdon’tknowJack),這是一部傳記片,根據美國密西根州的醫生傑克·科沃基恩(JackKevorkian)真人真事改編的,他曾上過《時代》雜誌的封麵。按理說,醫生是救死扶傷的,但科沃基恩醫生卻因協助病人自殺而出名。 科沃基恩醫生曾經因為母親在身患重病時,眼看母親深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4)

封國之下的澳洲(102)突如其來生病了,趕緊去做核酸檢測最近澳洲的新聞看得麥子是眼花繚亂,這廂疫情日趨嚴重,那廂澳洲即將在年底前解封的消息滿屏飛。新州每天的日新增1000多例,新州州長就宣布解封計劃了,昨天開始,已經放寬了一些限製,而且宣布從10月18日起,新州要正式開啟與病毒共舞的新時代。(網圖,剛剛過去的周末有數百人聚集在悉尼的邦迪海灘(BondiB[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2)

封國之下的澳洲(101)我打了兩針中國疫苗,現在問題來了在寫了《高度懷疑我家那位的人品》之後的兩個月,俺家領導來子終於在昨天完成了第二針輝瑞疫苗的接種,第一針是三周前打的。盡管有些姍姍來遲,但總算是完成了疫情之下的一件大事。俺們村的疫苗接種流程真的是太有問題。來子的第一針是在診所預約的,打完第一針卻預約不上第二針,需要自己想辦法再去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4)

封國之下的澳洲(100) 難道餘生隻能玩貓捉老鼠遊戲了? 當寫下100這個數字時,並沒有欣喜之情,反而有些沉重。去年3月下旬我在文城開了博客,目的是為了記錄疫情之下的生活,但當時想這個大流行下的手記最多寫個半年,按照一周一篇或兩篇的速度,這個係列不到五十篇肯定打住了。萬萬沒想到會寫到現在的一百篇,而且至今病毒什麽時候會消停,澳洲什麽時候會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8)

封國之下的澳洲(九十九) 痛心疾首,錯失了最寶貴的黃金時間 兩周前,麥子的中學同學老何來電話,互相聊聊近況。老何在三年前搬到了新南威爾士州的邊遠鄉鎮,買了個臨海大宅。他搬進新居一個月後,我們全家就開車南下八百公裏,打著給他暖房的旗號,實際上正好趕上兒子放春假,想找個地方休閑一下。在他家住了一周,還過了中秋,日日睡到自然醒,晴天劃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1)

他已經離世八年,但我才聽說了他的故事,讀到了他的文字,於是就有了寫他的衝動。 他有個霸氣的網名:伯爵在城堡。他說,他是一個職業病人,除了“讀書、寫字、生病外,一無所有。” 用這樣鎮定調侃的語氣描述自己的少年於1993年3月23日出生在新疆博爾塔拉,一出生就沒有下地走過路。出生後六個月,他才被發現不踢不蹬不翻滾,原因不明,被醫生判斷活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6)

封國之下的澳洲(九十八) 六十歲的人了,我還怕欠錢嗎? 世界被一個小小的病毒折騰了快兩年,當人們的注意力都還在研究如何對付新冠變異病毒、如何推動疫苗的接種以便讓地球人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時,塔利班(Taliban)出其不意,掀起了驚濤駭浪。在1994年還是一群剛剛拿起武器的宗教學生,25年後長驅直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在美國總統拜登於2021年4月14日宣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2)
(2021-08-19 05:50:25)

曾經在《蘭州牛肉麵:一座城市的記憶》中提到過,雖然父母是地道的江南人,但我從小在九曲黃河萬裏沙的西北出生長大。二哥卻不同,他可是在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對江南的綿綿情意遠遠勝於我這個西北妞。讀了麥二哥的這篇憶江南,我的腦海中情不自禁出現的是這段不知出自哪位作家之手的美文,它似乎道出了麥二哥對江南故鄉那魂牽夢縈的思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4)

封國之下的澳洲(九十七) 心碎,五個月大的嬰兒不幸去世 “喜鵲喳喳叫,好事就來到“,喜鵲一直被中國人認為是歡樂吉祥的象征。你瞧那叫喳喳的喜鵲,在樹上靈活地躍動,淩空一個俯衝,黑白相間的羽毛在天空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如果這時候再正趕上春天,百花爛漫,天空高遠,喜鵲歡叫,一幅多麽美好的春之畫作。前兩天還是中國的七夕節,牛郎織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2)

封城宅家的好處是可以讀書追劇。最近剛讀完的是英國作家毛姆寫於1925年的長篇小說《麵紗》(Thepaintedveil)。之前看過他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和《人生的枷鎖》,相比較而言,更喜歡他的這篇《麵紗》,不是因為背景發生在中國,而是因為這部書所揭示的人性更接地氣。《麵紗》寫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月亮與六便士》是以天才畫家高更為原型,書中男主的離家出走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5)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